1. 程式人生 > >【思想感悟】活在屬於自己但不只有自己的世界

【思想感悟】活在屬於自己但不只有自己的世界

【前言】

      近日聽了一場身邊英語大牛的講座,會議主題是關於如何才能學好英語,以及個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點感受,但是就事論事從來不是TGB的傳統,思想上移才能彰顯我們的風采,所以不出意外的又連帶的深挖了一些更有深度的思想問題。當然,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孤單的星球,所以從不同的星球俯視同一件事情得到的收穫也是不同的,就像小學課本里的畫楊桃。於是,我也想談談我的收穫。

【正文】

        本次分享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我們英語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1.缺乏自信 2.沒有正確認識重複的力量3.具有消極的思維方式  第二部分是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演講者在分享時是一個問題對應一個解決方案的講的。

        在這次的聽講過程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最後關於消極的思維方式的剖析解釋。 演講者對於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恆這個普遍現象做了深入分析,並持續的丟擲了幾個問題,引人深思: 1. 自己堅持不下去,為什麼不找個團隊? 2.周圍的團隊不合適,或者身邊沒有團隊,為什麼不考慮建立一個團隊,去幫助團結和我們一樣堅持遇到困難的人。3.我自己還不行呢,怎麼帶別人。 ——那麼一個自組織的學習型團伙是要靠領導推動的嗎? 或者說發起人一定要是領導嗎?是不是我先去做,先去找幾個一樣想去做的人。慢慢就會吸引更多想來的人呢? 這個過程會迫使我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領袖或者在團隊中生產出一個領袖呢?  這些問題很有意思。問題背後折射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也很有意思。

        但是背後的思想先不談, 我對於堅持本身就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我們想要去堅持的一件事是不是一定是一件對我們有益的事,那麼是不是無論我們做這件事一天還是兩天, 做一天就對我們產生一天的好處?根本不用去想明天我還能不能堅持到明天的問題。 今天做了是對的,今天就去做。明天由於種種原因,實在不合適或者意志力達不到,沒能堅持,那麼至少今天我做了這件事了。 誰說但凡有好處的事就一定是一做就做好久,勿以善小而不為。第二, 堅持應該是在執行過程中的事,而不是去做之前。我從來沒有在養成那個習慣之前決定我要養成這個習慣, 只是做著做著,習慣了,就接著做,不合適了就不做。堅持的勁,應該是決定做,而在做的過程中想放棄時和自己鬥爭的。而不是在開始之前和自己較勁。

         然後再說思想,分享者提出了一種觀念讓我觸動很大。他說:生活中還有一種人, 感覺 我有我自己的方法了, 我自己的安排了, 我學習的挺好啊。就不想和人一起。說實話,我自己是這樣的人。但是在聽分享的當天我又思考, 其實自己應該換一種思想,想講師所說的一樣,如果自己在這方面可以了的話,是不是思考下幫助身邊的人呢?如果有了這個想法的情況下,是不是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中, 我們能進一步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且從別人身上得到啟發呢?而且報著這種思想,我們的胸懷是不是會更寬廣?更容易得到快樂和寧靜。好吧, 大家自己體會吧,我好像越說越玄乎了。

【總結】

        做人,想生活的快樂,首先你得善良!

        推薦了凡四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