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團隊敏捷實踐:迭代計劃會議

團隊敏捷實踐:迭代計劃會議

迭代計劃會議(不超過1個小時)

1.   需求人員測試人員對將要到來的迭代的故事進行精化,新增驗收條件,並對驗收點著重表現。每一個故事進行凍結。(提前準備)

2.   迭代計劃會在每個迭代的第一天召開,目的是選擇和評估本次迭代的工作項。

3.   PO或需求人員逐條講解最重要的產品功能,與開發達成共同理解,開發人員需要提前瞭解需求,並整理疑問點。

4.   開發人員:把所有可能要進到迭代的故事卡片分成兩堆,石頭故事(還不能開發,需求不清)和鑽石故事(需求的要求點都很清楚)

5.   需求人員(SA)和測試:對開發人員諾到石頭部分的卡片進行解釋,儘可能放到鑽石部分(3,4,5點一共30分鐘)

6.   開發團隊共同估算故事所需的工作量。直到本次迭代的工作量達到飽和。(任務分配一定要在估算和方案設計之後)

7.   PO參與估算討論並回答與需求相關的問題,但不干涉估算結果。(6,7一共20分鐘)

8.   團隊進行方案設計。

Tips:方案設計需要考慮關聯絡統是否在本次迭代週期內可以支援,是否開發任務的前置條件已經進入可測試階段,限制在製品數量(控制並行任務)。

9.   明確任務責任人(包括開發、測試、資料)和任務完成時間點。

產品負責人準備什麼?講什麼?

準備工作:條目化需求(使用者故事)、優先順序排序、最近1~2個迭代最想看到的功能。會前的準備工作十分重要,可以幫助產品負責人清理頭緒,不至於在迭代期內頻繁提出變更、增加、修改故事。

會議講解:難以用文字描述的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團隊可以隨時提問,產品負責人要給予解答。若產品負責人感覺暫時無法講解清楚,可以推遲此故事的開發,或將故事分解為"已想清楚"和"未想清楚",後者推遲到下一個迭代或更晚。

團隊怎麼估算?

1.共同估算:在估算前不應該指派由誰開發某個故事,而是以接受故事的小組為單位集體估算,每個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綜合,這樣才能以集體的智慧完成任務。

2.在估算全過程,產品負責人不能離開,因為很多估算差異問題來自於"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產品負責人需要給予解答,而不是讓團隊自己理解去做。

3.共同估算為的不是一個數字上的統一,為的是用集體的智慧和只是對"做什麼,怎麼做"達成共識。

4.共同估算,是共同跟進的基礎,若不能共同估算,則後面的【每日立會】幾乎不可能正常進行,因為大家只會關心自己曾經一起分析、思考、提問、設計甚至爭論過的任務的進展怎麼樣了。

計劃會議常見問題(師傅帶徒弟模式團隊):

1.為什麼任務要分給組而不是分給個人?

不分給個人,這樣可以使得每一個人不得不全面考慮,對此有所瞭解,日後及時他不擔當此模組,他對這個模組也有了解。

2.為什麼不讓最後領取任務的人估算?

因為他可能不知道某些程式碼的可用性、不知道某軟體不可用、不同Template、......,從而選擇了錯誤的實現方法。

3.為什麼不讓師傅估算,大家直接採納呢?

師傅的想法通常是徒弟所理解不了的。共同估算就是讓大家在思考中,對照自己的實現方法和師傅的差異的過程。

4.PO怎麼還參加?不是不讓別人參與嗎?

PO可以挑戰估算,比如"這需要那麼久嗎",但是要有理有據。其實實踐中更容易看到的是團隊往往過於樂觀激進,PO反而可以讓他們意識完整的需求和要求,做出更現實的估算。估算不準去,PO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