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產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創公司踩過這些坑

產品新人的我,曾在初創公司踩過這些坑

要踩夠多少坑,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我,是一枚硬體研發轉型的產品經理。2016年進入一家智慧硬體初創公司,至今一年半,沒有成功的產品經歷,只有踩過的一個又一個的坑。

 

一、公司背景介紹

公司是以技術起家,公司創始人是在學校孵化產品原型,在這一塊有技術積累,參加創業大賽拿到風投後,快速推出產品上市。我加入時,公司註冊半年,人數30左右,一代產品剛上市。公司除了一個產品總監,沒有其它產品人員,產品總監也是研發轉型。

坑點:對於產品新人,找個有人能帶你的團隊,事半功倍。

一定要重視這點,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說。

 

二、用研:沒抓住一個使用者的心,卻說自己是產品經理

沒做透使用者調查,就開始做產品功能,這是我犯過的最痛心的錯誤。上面也說了公司是技術孵化,第一代產品是創始人扮演產品經理的角色,除了特色功能,產品的功能與市面的產品重合度很高。我進公司的第一個產品是一代的改進版本,一代上市後遇到很多問題,公司準備推出一個迭代版本替代一代產品。

作為一個新人,我很自然理解為改進原有產品問題,提高使用者體驗。

去看現場使用,電話回訪使用者使用問題,內部收集問題,再加上自身體驗發現問題,前期花了很多時間在蒐集問題和改善方案上。隨著工作的開展,卻發現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定位存在很大問題,使用者沒有粘性,使用者活躍度低的可憐。可是這個時候產品已經在開發中,而我已經陷在專案開發中,爬都爬不出來。

現在回顧,產品的使用者群沒有定義清晰,典型的使用場景也沒有定義清晰,一代的功能和產品定義本身就有問題,新版本再怎麼優化體驗其實都是徒然。

前天去面試,面試人讓我舉例證明自己的需求分析能力,我有點恍惚,證明的沒有,失敗的慘痛的倒是有一個:使用者要找準,核心功能要做透,滿足著兩個前提再去優化體驗和周邊。

一些初創公司倒在產品定義上,很多都是犯了這個錯誤,沒有掌握一套有效的方法去迭代。還有就是網際網路產品的反饋系統、資料監測、軟體更新已經非常成熟的,但是智慧硬體產品上還相對不成熟,我所在的公司就對反饋、資料監測,韌體更新等重視不夠,沒有辦法形成一套反饋優化迭代的流程,產品出去了不能及時獲取到反饋資訊,進行快速迭代更新。

很多公司硬體產品賣出去了,也不關心日活躍怎麼樣,那就更不用說去改善了。

 

三 、質量:一次事故

入職2個月時的某一天,正在用墨刀畫著原型,有個市場的兄弟反饋產品的App核心功能訪問不了。馬上找開發的兄弟確認原因,原來是一個開發兄弟自己測試後,直接打包釋出到應用市場,而打包用的是測試後臺的程式碼。我只能內心默默說一句:尼瑪,這也可以!

發生這件事後我開始意識到公司產品開發流程的缺失帶來的問題:公司的現狀是完全的原生態,沒有流程,沒有文件規範,沒有稽核,但是公司開發人員又在擴張,這樣是很容易出質量問題的。拉著產品總監和軟體總監,討論開發流程中的問題,最後結論是後續App打包由軟體總監負責,由產品經理確認後釋出,並且儘快補充測試人員。

這件事情同時也帶來了一點負面影響,軟體總監認為我懷疑他個人的把控能力,有抵觸情緒,撕了一架。和開發撕,只要是對的,多堅持一點。很多時候,開發一句實現不了,你放棄了就真的沒有然後了。上一家公司部門的原則可以借鑑:開發可以說不能做,但是要是其它公司做出來了,這個開發績效打C。

 

四、職責: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

初創公司沒有專案經理是比較常見的事情,所以產品經理通常也要兼任專案經理。作為一個產品新人不知道里面有什麼坑,開始的時候覺得挺好的,把以前在HW產品經理、規劃、SE和專案經理乾的事情都承擔了。

然而二個月後,老闆整天“這個事情怎麼又延遲了”,“這個方案怎麼這麼難看”,“這些細節怎麼都沒人處理”;開發的兄弟也不讓人省心,Bug一波接一波:“這個功能我們CES前實現不了”,“機器人的音量、語音反饋速度怎樣才算OK,產品要給個標準”…

很多初創公司的產品經理做著做著,會覺得自己像一個產品質量管理員。當你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進度、質量和日常瑣事上後,自然沒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產品設計和優化中。睡覺前想想自己每天處理這些糟心的事情,有點心酸,你知道這樣是做不出好產品的,但又只能沿著這條路前進。當你由於進度只能拿出一個糟糕的方案時,你已經慢慢忘記自己是個產品經理了。

坑點:產品與專案職責中有矛盾的地方,產品要把控標準和體驗,專案要把控進度和成本,很多時候好的方案和體驗都是與時間和成本矛盾的,特別是硬體產品,1個月一個迭代週期很正常。背後的本質是使用者視角和開發視角的衝突。

對於經驗豐富的產品經理或者周邊部門配套完善的公司來說,可能會好點,但是對於初創公司,這真的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以我的觀察來看,將軟體產品經理和硬體產品經理分開,由硬體產品經理來負責硬體的專案管理,減輕產品經理在專案開發中的負擔,或者單獨招聘專案經理,會有幫助。

不管哪種人員配置,建議先把開發流程理順,分階段和節點管理專案,這樣能更好控制開發進度;將團隊成員的職責劃分清楚,什麼階段什麼事誰主導誰配合規定清楚,可以讓專案跑的順利點;然後採用一套適合公司的任務管理工具,讓開發過程可視可跟蹤。

 

五、進度:不斷變更的開發週期

入職1個月後被安排負責下一代產品的開發,在開發過程中,我負責的產品由計劃的4個月上市,變成6個月,然後變成9個月,最後變成至今未上市。現在反思整個過程,犯了太多錯誤。

4個月變成6個月,主要是我樂觀估計了App的開發週期。前期公司高層不斷給壓力,要早點出來趕上CES時間,評估是基於原型評估,但是後面細化需求和UI後,開發評估時間不能實現後,CES演示內容刪減,產品計劃重新梳理,變為6個月。

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產品這邊和開發的溝通問題。早前的需求是通過文件和會議傳達,基於原型評估,過程會有很多變動和理解差異,體現出來就是產品不能有效將需求傳遞給開發,資訊不對稱,這個過程也是和開發矛盾最多的時候。

這個問題在建立需求評審流程、和建立工單系統後得到改善,在這兩個流程開展半年後,和開發之前的溝通問題明顯好轉,隨著不斷完善,開發端的溝通逐步正常化。17年公司總結,開發部和產品部都表示認可這套機制,尤其是之前矛盾集中的軟體開發。記得在起點學院,一個創業導師講在公司早期需要明確產品開發流程,現在想起來深表認同。

6個月變成9個月,9個月變成至今,是起始於一個小的變更。這個變更最開始確實很小,需求點是優化產品的硬體外觀,把走線隱藏起來。最開始我和開發一起想辦法優化走線方案,由於公司Boss比較關注,這個問題也慢慢升級演變,後面變為更換關鍵零部件來徹底解決,而這個關鍵零部件公司也打算自己研發。

我們確實也提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很快驗證了原型,大家也看好這個技術點,也申請了專利。公司預期的開發週期會導致產品延期三個月,Boss決策要等這個問題解決後釋出,而且關鍵零部件自己研發對於公司意義重大。產品也認可這一點,認為無論對於公司還是產品都會提升競爭力。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個關鍵零部件的開發一再延期,由於技術出身而又缺乏經驗,公司研發樂觀估計了開發週期。

坑點:不成熟的技術方案,在正在開發中的專案應用,要慎重,這種變更帶來對專案週期的影響往往被低估。

中間市場一再催促產品上市,我提出採用替代方案,讓產品儘快上市,後續自研成功後再替換,這樣可以兩步走。Boss也直接Pass掉了這個方案,因為這個方案現在代價也很大,人力也不支撐,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這個部件必須研發成功。

坑點:Plan B要有,而且在變更一開始就要有。木已成舟後,執行Plan B的成本會增加,甚至變得沒有可行性。

這直接導致了產品至今還沒有上市,更重要的問題的是:們之前規劃的特色產品功能,隨著競爭對手產品的釋出,頓時變得尷尬起來。回首這一切,深感痛心。

坑點:不要低估專案延期帶來的影響,永遠都不要忘記還有競爭對手。

如果當初更加堅持,不是因為Boss決策就遵從,而是更加堅持去深究合理性,結果會不會不一樣,還是沒有擺脫唯上的心理,默認了“老闆是不會錯的”。Boss一個想法,一紙令下,改變了一個產品的命運,這也是創業公司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之一。

我比較深的體會是產品越沒有自己的意見和調查結果時,越容易被Boss主導,Boss也越容易拍腦袋下決定,一不小心就拍到屁股上。這個過程中,Boss和產品就像博弈的雙方,產品沒有充足的理由時會淪為結果的執行者。

 

六、產品迭代:MVP+讓正確持續發生

產品經理最重要的兩個價值點:一是做對,二是做好。而背後的方法和流程、資源是支援這一切發生的元素,最關鍵的資源是人。

創業公司的早期產品很可能不被市場認可,銷量不佳,但是要有一套快速不斷迭代,趨近對、趨近好的方法。《精益創業》裡面講述的MVP+快速迭代很適合創業公司。

一個好的產品,不是產品經理一個人能決定的。除了產品層面,公司的層面其實也是需要不斷迭代的,快速磨合,讓適合的人出現在適合的崗位上,公司本身在人、運轉上是要有競爭力的。

公司之間的競爭與戰爭是很相似的,公司的管理層猶如軍隊的作戰指揮員,不能放上一個沒有經驗人去指揮,等著他成長,他長大了戰也打完了。產品哪一塊有問題,回頭去看這一塊的指揮員,可能會發現這一塊的人崗不匹配。

創業公司早期應該格外關注上面兩個問題,要想辦法去創造一個讓正確發生的環境,去產生持續正確,而且速度還要足夠快。創業公司的負責人在這個裡面的角色非常之重要,通常他是這個環境的締造者。

 

七、培訓:員工成長

初創公司人員相對大公司,團隊的知識儲量是相對較弱的。另外,通常創業公司人員質量也參差不齊,這是初創公司的風險和人力資源薄弱導致的。在這種小團體內,知識是有侷限的,如何高效利用內部和外部的知識,以及補充團隊知識的短板,是很重要的。不進步或者說進步太慢,看不到行業的全域性會限制初創公司的發展。

一個組織進步獲取新知識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 自我學習,例如開展培訓、從合作伙伴身上學習;
  2. 吸收新成員,新成員帶進來新的知識和經驗;
  3. 組織自身經驗積累。

培訓和總結對於初創公司是一種相對低成本的成長方式,它能擴充套件成員的知識邊界,也會加強成員之間的溝通,為團隊帶來統一的交流語言。《創業維艱》的作者很看重培訓,從我看到的情況,真的很有必要。我覺得這可以作為產品新人找公司時的一個問題,看看面試你的公司是否足夠成熟。

 

八、智慧硬體:在硬體這條路上一去不復還

智慧硬體類創業公司,如果創始團隊之前沒有硬體開發和生產經驗,比較容易放的錯誤有兩個:一是過於樂觀估計開發週期,實際週期乘以2乘以3是常見的;二是對產品品質意識不夠,對出現的個別問題重視度不夠,對生產端重視度不夠。硬體產品的質量是要全流程把控的,影響最終效果的因素太多,負責生產和品質的人一定要經驗豐富,否足容易遲遲走不上正軌。

目前智慧硬體類的產品經理相對比較稀缺,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轉型做智慧硬體,常見問題是質量不行;傳統的硬體產品經理,通常又很不網際網路。一個是網際網路重塑了產品經理的職責內涵,二是同時有軟硬背景的人比較少,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更少。

做好一個智慧硬體產品經理真的有難度,硬體+軟體+內容,做好一個領域都夠人折騰的,更別說三箭齊發。一些公司會劃分軟體產品經理和硬體產品經理,然後根據產品形態指定一個為產品總的負責人,也有一些公司會讓產品經理同時負責軟體和硬體。

起步階段的創業公司可能會採用第二種,因為早期沒人,然後隨著產品形態的成熟和產品線的擴充慢慢過渡到第一種方案,當然這個也因公司而異。

不管怎麼樣,本質都是融合,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軟體和硬體和融合。到後面,小公司的智慧硬體產品經理需要更加全面而又在某一塊足夠專業,大公司就是分工協作,崗位進一步細分。

 

九、股份與期權:慎重

股份與期權也是到創業公司經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有一情況儘量避免:降薪+股份或期權加入創業公司,這樣會導致不合適時你退出損失比較大,因為通常這種股份或期權的兌現是有各種限制的。如果不能避免,最好和公司確定好退出時股份如何處理,是否可以折算或者轉讓。

另外,創業公司的股份或期權合同可能有一些漏洞,後面容易引起紛爭,最好讓專業人員稽核下內容。之所以寫這些,因為這兩種情況我都遇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