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30歲後必須要避免的九種職業瓶頸

30歲後必須要避免的九種職業瓶頸

                             

瓶頸一~無明確職業方向規劃,仍然在布朗運動

          真正有效的奮鬥時間也就30年,最重要的也是前10年。大學畢業踏入職場的前1-2年,有職業規劃的人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路,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可以“先就業再擇業”,多看看、多找找、多比比,但是3-5年一晃就過去,人的差距就在這不知不覺的3-5年開始拉大。

           那些有堅定職業方向的人,5年左右的時候,已經走上主管或中層的位子。那些還在做“布朗運動”的人,還在用頻繁跳槽來尋找職業定位。再一晃5-10年就過去了,這兩類人群兩級分化並最終定型,有方向的人已經走上中層或高層職位,已經遠遠地把那些“摸著石頭過河”的人拋在後面,10年時間足以分開兩個階級。

瓶頸二~無個人品牌意識和品牌輸出

         換句話說,是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甚至說連跳槽時都不知道要在簡歷上寫什麼有分量、值得說的亮點

瓶頸三~不主動尋求技能提升,還在”寅吃牟糧“

         隨著工作年限的不斷增加外,在技能方面毫無長進,造成的結果是工作1年、3年、5年、10年,技能方面在同一個層次上

瓶頸四~閉門造車,而不主動站在巨人的肩膀人

          遇到問題、困難,還在靠一個人的苦苦掙扎,企圖解決,完全不會主動去尋找企圖資源,看看那些已經做到的牛人的經驗。

         平時沒那麼多新問題,新困難,而你的問題/困難往往來源於你的眼光沒有往別處看看哦。

瓶頸五~不主動提升自己的眼界/見識,看問題過於片面,侷限

          沒有眼界/見識,恐怕是比貧窮更可怕的東西了。吳軍老師的新書《見識》提到了一個觀點,他發現活的諸事不順的人都有三個共同的問題:缺乏見識、缺乏愛和缺乏規矩。

          缺乏眼界/見識的常見表現為: 看問題過於侷限,無法站在更高的高度,更廣的視野來思考。

瓶頸六~溝通合作能力欠佳

         工作中難免不會遇到意見不一致,利益衝突,但如何有效溝通、合作,不讓自己處於被動狀態,恐怕要考驗溝通合作能力了。

瓶頸七~不會總結匯報工作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做事情的時候要努力認真並且執著,而且你的努力和成績要表現出來;在平時為人處世與人交往中要平凡平淡,別去計較太多,不去炫耀什麼,腳踏實地踏踏實實

         注意這裡關鍵的一句話:你的努力和成績要表現出來。這裡的表現就是指把自己的工作、成績、成果總結出來、並彙報給對自己有影響的人知曉。

瓶頸八~不主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是否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本身的多少沒有必然關係,並非是說,只有有大量工作要做的時候才需要提高。

            不主動提高工作效率的常見表現為:

1)每天被日常瑣事(郵件/QQ/同事群)干擾,工作時間長,且累成狗

2)工作不以成果輸出為目標,導致回顧一段時間內的工作,發現竟然沒什麼亮點、成績可說

瓶頸九~”夜裡想了千條路,白天照樣賣豆腐“

            出於對目前工作現狀的不滿,於是頭腦中有各種想法躍躍欲試。這些想法天天出現在腦子裡,卻始終在行動上邁不出第一步。

            這種心態的人除了客觀原因外(比如:生存壓力所迫),更重要是心態上已經習慣呆在舒適區,不願再為了新想法做掙扎了。當然了,維持現狀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自我安慰說辭:如果新想法可以的話,恐怕早就有人去做了;既然沒有人成功,就是這個想法不可行了,那我還是不折騰比較保險

           實際的例子: 有多少人每天都在擔心公司裁人,但又有多少人會真正行動起來,走出這種困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