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雲端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

雲端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

雲端計算剛剛落地即獲得迅猛發展,眾多傳統IDC行業競爭生命週期正在縮短,以雲端計算為核心競爭力的網際網路獨角獸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到底雲端計算和傳統IDC有什麼區別?雲端計算和傳統IDC各有哪些特點呢?

1、雲端計算和傳統IDC在服務型別上的區別

常用的傳統IDC服務包括實體伺服器託管和租用兩類。

前者是由使用者自行購買硬體發往機房託管,期間裝置的監控和管理工作均由使用者單方獨立完成,IDC資料中心提供IP接入、頻寬接入、電力供應和網路維護等,後者是由IDC資料中心租用實體裝置給客戶使用,同時負責環境的穩定,使用者無需購買硬體裝置。

而云計算提供的服務是從基礎設施(Iaas)到業務基礎平臺(PaaS)再到應用層(SaaS)的連續的整體的全套服務。

IDC資料中心將規模化的硬體伺服器整合虛擬到雲端,為使用者提供的是服務能力和IT效能。使用者無需擔心任何硬體裝置的效能限制問題,可獲得具備高擴充套件性和高可用的計算能力。

2、雲端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集約化速度和規模上的區別

歸根到底,雲端計算是通過資源集約化實現的動態資源調配。傳統IDC服務也能實現簡單的集約化,但兩者在資源整合速度和規模上有著很大區別。傳統IDC,只是在硬體伺服器的基礎進行有限的整合,例如多臺虛擬機器共享一臺實體伺服器效能。但這種簡單的集約化受限於單臺實體伺服器的資源規模,遠遠不如雲計算那樣跨實體伺服器,甚至跨資料中心的大規模有效整合。

更重要的是,傳統IDC提供的資源難以承受短時間內的快速再分配。

3、雲端計算和傳統IDC在資源分配時滯上的區別

眾所周知,由於部署和配置實體硬體的緣故,傳統IDC資源的交付通常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將增加企業承受的時間成本,以及更多的精力消耗,並且難以做到實時、快速的資源再分配,且容易造成資源閒置和浪費。

雲端計算,則通過更新的技術實現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可以在數分鐘甚至幾十秒內分配資源實現快速可用,並且雲端虛擬資源池中龐大的資源規模使海量資源的快速再分配得以承受,並以此有效地規避資源閒置的風險。

4、雲端計算和傳統IDC在平臺執行效率上的區別

更加靈活的資源應用方式、更高的技術提升,使雲服務商擁有集合優勢創新資源利用方式,促進整個平臺運作效率提升。並且,和傳統IDC服務不同,雲端計算使使用者從硬體裝置的管理和運維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內部業務的開發和創新,由雲服務商負責雲平臺本身的穩定。這種責任分擔模式使整個平臺的執行效率獲得提升。

簡單地說,雲端計算是在傳統IDC服務上的延伸和發展。雲端計算是將多臺計算節點連線成一個大型的虛擬資源池來提高計算效率,使資源再分配的效率和規模不受限於單臺實體伺服器甚至單個IDC資料中心。無論從交付/服務方式、資源分配規模、資源分配速度,還是整個平臺的執行效率方面,相比傳統IDC服務,雲端計算均有著極大提升,這種提升將為各行業的企業和開發者創造更高價值。

5、傳統IDC還能hold住嗎?

過去傳統的上幾臺伺服器,裝個虛擬主機軟體就賣空間的玩法,越來越沒市場了,稍微大一些的傳統IDC也開始升級為vps,但是vps從目前來看,普及程度很一般,而且價格昂貴,客戶開發成本高。另一方面,由於備案麻煩導致大批量中小站長和部落格站點轉向美國或海外的idc企業,國外老牌的幾家idc基本上實現了虛擬化和基礎雲端計算,而且價格極低。

傳統小IDC存活將更難,如果新浪、盛大、阿里雲端計算產品打通備案通道,那麼必然大量原來屬於IDC的客戶高速向雲端計算商轉移,而且這幾乎是無法阻擋的。國內大一些的idc商除了伺服器託管外,其虛擬主機業務也必將受到最嚴酷的衝擊,加上雲端計算幾大廠商都是著名企業,消費者對它們的信任遠遠高於idc商們。

6、IDC產業鏈轉型的小思考

不轉型不太行,本人認為小idc商要戰略放棄,選擇與開源軟體深度合作繫結的模式,原有模式已經經歷十幾年,雲端計算產品也基本趨於成熟,此時,專注比拉大網更有效。同時,筆者認為idc商可以轉型為雲端計算應用提供商,融入新的雲端計算產業鏈,而不是外部對抗。

盛大雲主機、阿里雲主機現在也基本成熟,只要他們把使用者使用教程和介面設計更合理,很快就會迎來爆炸式發展,就算是萬網這樣的企業也是乾著急。同時,現在網際網路越來越社交化,職業站長群體越來越少,像部落格這樣帶動idc發展的產品會越來越少,當網路營銷越來越傾向於社交平臺時,獨立網站的需求就會相對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