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聯想、騰訊巨頭攜手,“極速計劃”建立SIoT又一個堡壘?

聯想、騰訊巨頭攜手,“極速計劃”建立SIoT又一個堡壘?

文|曾響鈴

來源|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巨頭聯合、資源互補已成為網際網路科技領域下半程重要玩法,一些大佬已經開始行動。

12月24日,聯想與騰訊在北京聯想總部召開主題為“極速計劃”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圍繞內容、產品、渠道、使用者權益等進行深度合作,本次合作專案主要針對聯想最近升級智慧聯想瀏覽器以及遊戲內容。

 

 

在這之前,聯想與騰訊已有具體業務層面的合作,例如近期聯想釋出的手機Z5s就與騰訊遊戲展開了合作,這次戰略合作水到渠成。

毫無疑問,聯想與騰訊之間的合作將產生資源共振,對聯想而言能拓展其電腦產品的使用者群體和品牌優勢,進而反哺SIoT平臺,這對聯想意圖領跑SIoT2.0時代意義明顯。

牽手騰訊,是聯想SIoT 2.0走向深化的必然

2017年,聯想把其“三波戰略”的第三波“新型智慧裝置”命名為“SIoT(智慧物聯)裝置”,開始SIoT全面智慧化轉型。

一年左右的運營,SIoT在消費級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例如Mirage AR智慧頭盔成為2017年同品類全球銷量冠軍,累計銷量已近50萬套,市場份額近80%;Smart Display帶屏智慧音響自2018年 6月在北美上市累計銷量已達10萬;智慧手錶自2018年 3月上市,累計銷量突破40萬(以上統計資料截止10月初)。

同時,聯想還已經與5 家晶片廠商(Realtek、樂鑫、TI、Nordic、MTK)合作,共計推出8 款智慧物聯模組,平臺接入裝置數月活突破1490萬。

還有更多現實成果不一一列舉,總而言之,聯想SIoT在戰略推出後,就轉入快速落地當中。

9月底,第四屆聯想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2018)在北京舉行,其主題為“智慧變革 開放賦能”, 聯想推出了覆蓋智慧家庭和智慧辦公兩大場景的近20款 SIoT終端新品,提出要面向裝置/平臺/服務生態夥伴共享SIoT生態四大開放技術。

這其實是聯想搶跑SIoT2.0時代的動作。開放生態無疑是SIoT2.0的主要特徵,從這個意義上看,聯想與騰訊的合作在戰略上的契合度不言而喻。

作為網際網路大佬,騰訊多年來也圍繞生態進行了一系列的開放,構建了龐大的合作伙伴體系。現在,聯想在自有核心產品的基礎上通過開放生態進一步實踐SIoT,有相同生態戰略的騰訊就成了最恰當的合作物件之一。

畢竟,只有相互匹配的合作生態,才有可能實現更深度的協作,一個開放一個封閉,或者開放程度不一樣的,“很難玩到一塊去”。

而除了生態戰略的契合,聯想與騰訊在價值觀上也十分匹配。

 

 

對聯想而言,SIoT2.0實際上是在過去單裝置智慧基礎上,基於裝置、平臺、服務三個層面而構建的開放智慧物聯生態,形成物聯網時代真正的“物”與“物”的連線。如何更智慧地連線、如何滿足“物”背後的使用者需求,是聯想SIoT首要要解決的問題。

而恰恰,以社交起家、業務遍及網際網路各大領域的騰訊,“連線”亦是其業務與產品的關鍵詞。物與物的連線,其實就是人與人的連線,在價值觀上,聯想與騰訊其實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從事的領域不同罷了,這給了雙方合作以理念基礎。

更進一步,在具體的業務上,聯想與騰訊還有業務能力上的互補。

單就本次合作而言,落地在 “智慧聯想瀏覽器”業務和遊戲業務,可以認為是一種“軟體層面”的能力,這樣的產品能不能做好,更多地依賴對使用者需求的洞察。這方面,聯想有多年以來服務硬體使用者的資料積累,騰訊則坐擁網際網路超10億使用者,二者的聯合無疑能更精確地定位使用者的真實需求。

而且,聯想作為硬體科技公司領頭羊在硬體層面的知識積累,與騰訊在軟體應用方面的經驗,能夠形成“軟硬互補”的獨特正規化,應用產品的開發會更加得心應手。

使用者至上,聯想&騰訊洞察深度使用者價值

聯想與騰訊能走到今天,與其業務不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始終盯著“使用者價值”密不可分。使用者價值是兩個科技巨頭的最大公約數。從使用者價值出發,二者能夠創造更多積極合作成果。與此同時,使用者需求也在劇烈變化,聯想與騰訊的合作能夠更敏銳把握到這種變化,挖掘出深度的使用者價值。

一方面,是新生消費力量不斷成長。眾所周知,90後甚至95後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的主力軍,他們對網際網路的需求與80後乃至“更早期”的人群完全不同。他們個性張揚,追求極致簡約、不喜歡繁文縟節,對產品的內容追求高度的個性化與體驗,對產品的操作追求隨心所欲、一步到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消費群體不可避免地成為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主體,抓住這個市場,等於抓住了網際網路的大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即便是當前的“存量使用者”,其需求也在發生變化。現在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已經越來越“懶”,過去是懶得安裝新的程式或應用,現在乾脆已經懶得解除安裝。不開啟不刪除,多數應用變成了PC或手機裡的殭屍。

究其原因,產品體驗的陳舊化,難有突破性的創新成為根本原因,使用者已經無法被“啟用”去開啟或更換產品。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軟體層面,硬體層面也是如此,直接表現是全民的“換機慾望”越來越低。

新生與存量使用者都有自己的痛點,對網際網路科技從業者而言,“隨勢而動”成為必要。有了聯想自有的硬體產品經驗和使用者使用洞察,加上騰訊年輕化的、始終在跟隨使用者需求的內容能力、技術能力,聯想的SIoT以及電腦管家、瀏覽器等具體產品就能產生持續的活力。

以智慧聯想瀏覽器為例,一方面,在啟動上,軟硬協同使得程式啟動不用再等待,同時,對於硬體加速更好的利用,可以使得遊戲、視訊都不再卡頓,這極大地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另一方面,該瀏覽器與聯想電腦管家獨創的懸浮球功能相配合,能實現全域搜尋,裝置儲存內容與網際網路內容整合,搜尋流程極大簡化。此外,拖拽網頁文字的搜尋也十分便捷,滑鼠手勢更可以隨觸即達,這極大契合了新生使用者隨心所欲的產品需求,對存量使用者也是一種新的使用“刺激”,啟用他們的使用習慣。

此外,如今的使用者往往都有在PC、PAD、手機三端同時上網的習慣,如何保證同一產品在跨硬體埠時有統一的使用體驗就變得尤為重要。聯想的瀏覽器還提供多端同步書籤的功能,能一鍵匯入、自動開啟相關的內容,讓上述軟硬結合的“快”進一步突破硬體的“邊界”,實現隨心所欲。

 

 

“極速計劃”背後,兩強聯手才剛剛開始

很明顯,這次“極速計劃”只是聯想與騰訊合作的一個開始,從具體軟體產品出發,二者未來的合作空間還有更大,並且將或多或少改變某些網際網路現狀。

1、重新拉回“搜尋”使用習慣

網際網路的深化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讓使用者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的方式,逐步通過程式或應用直接實現。這導致“搜尋”本身面臨一定的業務壓力,瀏覽器的困惑與其類似。

究其原因,不夠簡單、高效是使用者不願意選擇的直接原因,程式或應用們直接開啟就到了自己想要的內容,瀏覽器+搜尋要多一兩個步驟。

不過,兩強聯手優化的聯想瀏覽器,重新帶回了這種簡單高效的體驗。快速的啟動、載入、互動,以及懸浮球這種操作極簡主義以及內容極度豐富的創新功能,正在重新拉回被移動網際網路改變的“搜尋”使用習慣。

2、改變搜尋與商業價值矛盾的狀況

搜尋與廣告是組成商業模式的相伴相生的元素,廣告是搜尋割捨不了的營收來源。在不少人看來,搜尋的體驗與商業價值總是或多或少存在著矛盾。在過去,解決這種矛盾,靠的是找到使用者體驗與商業價值的博弈平衡點,在廣告投放的數量、位置等角度下功夫。

而現在,聯想瀏覽器結合騰訊的內容與技術,開始聚焦於精確投放。說白了,就是在搜尋結果上更為精準,並投放與使用者搜尋內容融合的廣告,實現某種“廣告即內容”的效果。當然,這需要對不同使用者的搜尋需求有個性化的把握,技術門檻更高。

3、重新定義網際網路“生態”的構成

生態是各種網際網路科技大佬都樂於掛在嘴邊的詞彙,其實這個詞和阿木的淵源頗深。這些生態大多數都由一個巨型企業搭建平臺,拉攏各類合作伙伴,形成中心化的結構。其凝聚力,建立在中心平臺本身的資源與技術上。

這種模式有其合理性,對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價值。不過,聯想與騰訊的聯手,事實上在這種合理的模式之外,再建了一種“多核心”生態,核心之間互動各自的內容、技術等能力,共同對外輸出優質的產品。

與中心化的生態只依賴單一平臺能力不同,強強聯合意味著本就優秀的能力進一步疊加,不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在使用者體驗上,都有了從更底層優化的能力。

聯想的SIoT戰略本質就是建立一個可自由“接入”的多核心生態,在裝置層、平臺層和服務層,各種生態夥伴都能參與到賦能、開放和合作之中,不僅限於那些中小開發者,還包括巨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

在AI+IoT浪潮中,聯想與騰訊算得上業內首次實現的巨頭聯合,搶跑SIoT2.0,二者聯合將產生1+1>2的生態效應。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商業評論等2016年度十大作者;

2虎嘯獎評委;

3 AI新媒體“智慧相對論”創始人;

4作家:【移動網際網路+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5《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雜誌撰稿人;

6鈦媒體、介面、虎嗅等近80家專欄作者;

7“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8現為“今日頭條問答簽約作者”、多家科技智慧公司傳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