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筆記:《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七章 習慣四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筆記:《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七章 習慣四 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1、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鬥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

一、人際交往的六種模式

1、雙贏不是什麼技巧,而是人際交往的哲學,是六個交往模式之一,這六個模式分別是:利人利己(雙贏)、兩敗俱傷(輸/輸)、損人利己(贏/輸)、獨善其身(贏)、捨己為人(輸/贏)、好聚好散(無交易)。

二、哪一種最好

1、實際上,多數情況都只是相互依賴的大環境的一部分,於是只有雙贏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

三、不能雙贏就好聚好散

1、業務關係或者企業建立之初,這種“不能雙贏就乾脆放棄”的模式最現實可行,而對於持續性的業務關係,放棄未必可行,有時還可能產生嚴重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家族式的或者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生意來說。

2、經驗表明,在家族式或者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生意啟動之前,最好先就“不能雙贏就好聚好散”這一點達成協議,這樣事業的繁榮才不會導致關係的破裂。

四、雙贏思維的五個要領

1、雙贏的原則是所有人際交往的基礎包括五個獨立的方面:“雙贏品德”是基礎,接著建立起“雙贏關係”,由此衍生出“雙贏協議”,需要“雙贏體系(結構)”作為培養環境,通過雙贏的“雙贏過程”來完成,因為我們不能用贏/輸或輸/贏得手段達到雙贏的目的。

2、雙贏品德有三個基本特徵:誠信、成熟和知足。

3、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明確的價值觀,能積極主動地以此為核心安排活動,信守承諾,就能夠逐漸培養起自我意識和獨立意志。

4、“成熟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這是赫蘭德.

薩克森年(Hrand Saxenian)教授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

5、敢作敢為的目的是拿到金蛋,而善解人意可以保障其股東的長遠利益,領導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提高所有股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6、雙贏模式要求你不但要溫和,還要勇敢,不但要善解人意,還要自信,不但要體貼敏感,還要勇敢無畏。做到這些,在敢作敢為與善解人意之間找到平衡點,才是真正的成熟,這是雙贏的基礎。

7、見不得別人好,甚至對至親好友的成就也會眼紅,這都是“匱乏心態”(Scarcity Mentality)作祟。

8、公眾領域的成功並非意味著壓倒旁人,而是通過成功的有效交往讓所有參與者獲利,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探討,一起實現單槍匹馬無法完成的理想,這種成功要以知足心態為基礎。

9、我自己經常會為某個人或某組織的積極轉變成果感嘆不已,其實領導者所要做的就是放手,讓有責任心、積極處世以及具有自我領導能力的人獨立完成任務。

10、管理哲學家兼顧問彼得.德魯克(PeterDrucker)建議,經理和員工之間可以用“給經理的信”這種形式來表述績效協議的要點。首先就預期結果、指導方針和可用資源深入探討,保證其與組織的總目標相一致,然後寫在“給經理的信”中,並提議下一次績效計劃和討論的時間。

11、有四種管理者或家長都可以掌控的獎懲方法:金錢、精神、機會以及責任。

12、雙贏必須有相應的體系支撐,包括培訓、規劃、交流、預算、資訊、薪酬等,而且所有體系都要建立在雙贏原則的基礎上。

13、他們認為原則性談判的關鍵是要將人同問題區分開來,要注重利益而不是立場,要創造出能夠讓雙方都獲利的方法,但不違背雙方認同的一些原則或標準。

14、我建議不同的人和機構採用以下四個步驟完成雙贏過程:首先,從雙方的角度看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和顧慮,有時甚至比對方理解得更透徹。其次,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而非立場)。再次,確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最後,找到實現這種結果的各種可能途徑。

15、雙贏並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類交往的一種模式。雙贏來自誠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結果;它體現在能有效闡明並管理人們的期望和成就的協議中;在起支援作用的雙贏體系裡蓬勃生長;經由必要的雙贏過程來實現。

16、當你培育自己的雙贏心態的時候,你將發現一件美妙的事:人際關係變得更容易了。——喬治.埃里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