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B面百度,一家科技公司的社會擔當

B面百度,一家科技公司的社會擔當

 

文 | 魏啟揚

來源 | 智慧相對論(ID:aixdlun)

 

2017年5月23日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巨集一再強調:百度已不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而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一年多時間過去了,百度在通往人工智慧的路上越跑越快,AI這個擁有巨大潛能的前沿技術,也在百度身上愈加地體現出爆發前夜的強光勢能。

 

不久前,中國社科院釋出了有關百度社會價值的報告——《AI如何創造社會價值?2018百度社會價值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百度的AI研發及成果進行了全面梳理,對百度的社會價值進行了歸納和提煉。

 

如果百度平時展現在大眾面前的只是一個搜尋平臺或者搜尋工具的A面,那麼《報告》則從另一個角度客觀分析了百度不被熟知的B面。通過AI賦能的百度,不光在科技研發上實力出眾,在社會價值上也展現出一家創辦了18年的網際網路企業應有的社會擔當。

 

 

從生產一款產品到制定一個規則,科技推動社會發展方式的進階

 

在社會演變的程序中,制定規則遠比創造服務有更深遠的價值和意義。《報告》指出,科技公司發揮社會影響力的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做好自己”,即利用自己設計和生產出來的產品來間接影響社會。

 

第二種是企業社會迴應,此時企業的位置比較被動,只是為了滿足和迴應公眾對企業的訴求。

 

第三種是主動干預。這種思維下的科技公司,會去更多地主動考慮產品的社會、文化和倫理影響,會主動地設定科技應用的規則和邊界。

 

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企業責任戰略。百度在利用技術影響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也在經歷著從“做自己”到“定規則”的進化。

 

1、掌握規則,即掌握開啟AI的鑰匙。

 

不知不覺,百度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已經覆蓋到我們中的生活各個方面,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會習慣性的想到“百度一下”。可能百度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作為搜尋平臺的A面,其本身就在創造和維護社會價值:平等地獲取資訊、打破資訊鴻溝。此外,百度還有很多自帶社會價值的產品,比如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百度教育、百度學術等。

 

在網際網路時代,規則對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以智慧手機系統為例,蘋果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兩分天下,所有的應用開發都要在這兩個系統的框架之下進行,蘋果和谷歌因此建立起一個無比龐大的生態體系,這兩家企業也因此樹立起了絕對的行業地位。

 

在AI規則的爭奪中,無人駕駛和智慧生活平臺這兩方面最為重要,前者被稱為“人工智慧之母”,後者是今後物聯網最大應用場景的入口。如果說iOS與Android對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繁榮功不可沒,那麼此時百度則正期望自己能夠通過Apollo和DuerOS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建功立業。

 

2017年1月,百度釋出針對智慧生活的共享平臺DuerOS;2017年4月,百度雲推出自動駕駛全面共享Apollo計劃。值得注意的是,在對這兩個系統的開發態度上,百度用開放合作的姿態吸納AI領域的創業者和廠商參與到“規則”的建立之中。

 

眾所周知,AI技術的實現要素包括三個部分:資料獲取能力、演算法研發能力及計算能力。百度利用自己的資源為開發者們提供資料和算力,讓開發者和合作夥伴們專注於AI演算法的應用創新。

 

眾人拾柴火焰高,百度開放協作的思路大大降低了AI研發的門檻,同時也帶來了沒有上限的創新力。對於前沿技術的開放,將從根本上促進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這是百度對行業繁榮做出的重要積極貢獻之一。

 

 

2、技術的搶先落地是成為規則制定者的第一步。

 

光有研發成果還不足以讓一個企業成為規則的制定者,研發技術的應用落地才是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所在,也是企業成為規則制定者的第一步。

 

在AI研發領域,谷歌、微軟和百度都將ImageNet測試當做“基準測試”,即通過超級計算機對超過百萬張圖片的資料庫ImageNet掃描後,再將圖片分類到1000個不同的類別中去。在這項測試中,人類的錯誤率為5%,微軟的成績為4.94%,谷歌達到4.8%,而百度將錯誤率降到了4.58%。這一成績極大的證明了百度在深度計算方面的能力。

 

在將技術轉為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百度一直在與競爭對手爭搶身位。在今年7月份的“Create 2018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巨集突然宣佈全球首款量產L4級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已經量產下線了。對於未來,百度擺出了勢要領跑的架勢。

 

百度跑在了前面,同時也承擔起了跑在前面的責任。積極參與規範制定,勇於開放技術能力,協助產業應用落地。百度獲得《報告》的認可,不僅僅體現在技術領先,更體現在責任擔當上。

 

 

人工智慧爭霸賽,從中勝出必須要打的三場硬戰

 

人工智慧的研發競爭是一項長期角力。在進入21世紀之前,經過第二次產業革命歷練後形成的世界科技格局中,美、歐、日、中處於領先的位置,但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AI爭霸賽階段時,日歐逐漸掉隊,目前形成了中美爭霸的競爭態勢,中國要想在這場比賽中勝出,還有三場硬戰要打。

 

1、核心技術專利數,衡量AI研發實力的硬指標。

 

專利數量是衡量一個企業技術研發實力的重要觀察指標,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不久前釋出了一份《人工智慧技術專利深度分析報告》。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中國和美國的AI專利申請數量分列前兩位。其中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為76876件,略高於美國的67276件,排名第三的日本只有44755件。

 

在人工智慧技術在國內的專利佈局中,百度在眾多科技企業中殺了出來,雖然起步較晚,但專利申請量迅速大幅度超過了其他申請人,並在最近兩年遙遙領先,累計為2368件。在細分領域,百度在自動駕駛、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慧搜尋和智慧推薦四大AI技術領域,也分別以155、570、693、576的申請量拿下國內申請人第一的位置。

 

未來總是變幻莫測,沒人能預見誰會贏到最後,但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工智慧技術研發都將維持中美爭霸的格局,而百度,則一定是在這場競賽中,不可或缺的中國主將。

 

2、核心技術應用落地,技術變現的第一步。

 

一家企業技術實力再強,如果無法實現應用落地,即無法完成商業變現,企業的社會價值自然也無從談起。還是以無人駕駛和智慧生活這兩個最大、最重要的應用場景為例。

 

無人駕駛方面,當大家還停留在組織車隊,反反覆覆進行跑圈測試的時候,進入無人駕駛領域最早,已有15年研發經歷的特斯拉至今也才只能做到L2.5級無人駕駛級別,而百度已經組成了包括奇瑞、一汽、長安、長城、博世、大陸等汽車領域的生態合作伙伴圈,最為關鍵的是,百度和金龍客車合作的全球首款量產L4級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已經量產下線,給無人駕駛的技術應用落地做出了最佳示範。

 

智慧生活方面,百度則集中了它的搜尋、資料及智慧互動技術,以智慧音箱的形式,優化了人類與裝置之間的互動方式,在其背後是DuerOS系統與華為、VIVO、OPPO、創維、索尼等企業的合作,實現了在智慧家居、智慧穿戴和車聯網等多個場景的應用落地。目前,國內的智慧音箱領域,已經形成百度和阿里兩強競爭的格局。

 

3、商業化程序,體現企業社會價值的試驗場。

 

一項技術是否成熟與可靠,不光只看它能否應用落地,更加重要的考量標準在於這項技術能否批量複製並實現商業價值,技術的商業化程序實際上在另外一個維度也考量著這個企業的社會價值。

 

百度除了無人駕駛和智慧音箱這樣的個人化的產品,在智慧城市的建設與運營上,百度也深耕其中。

 

在百度釋出的AI城市“ACE王牌計劃”中,上海率先與百度簽約,百度通過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等領域的優勢,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智慧交通領域的技術與實踐經驗,推進人工智慧等核心科技與上海實體經濟的融合,共同推進上海智慧城市建設。

 

在寧波,百度基於百度雲在視訊處理分析、影象識別以及大資料等方面的技術能力,對屢禁不止的城市頑疾進行分類檢測識別,分而治之。百度開發的這套智慧城管系統還具有自迭代功能,系統具有持續進化的能力。

 

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再到批量的商業複製,百度源源不斷的將AI轉化為推動社會進化和變革的動力,引領著技術研發的潮流。

 

社會價值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偉大的重要維度

 

一家企業是否成功,除了這家企業出眾的技術實力與過硬的產品質量之外,企業或者品牌本身向外界所傳達出來的價值理念也十分重要,公眾認同企業的價值理念,實際上也是對企業社會價值的一種肯定。

 

在網際網路時代向AI進發的時代中,百度則一直堅持著“通過技術創新迴應社會需求”的初心。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百度推廣幫助小微企業創造商機、幫助果農開拓市場積累口碑;百度百科打造權威醫學科普傳播平臺;百度雲讓客服服務更加高效;PaddlePaddle助力製造產業,實現精密零件外觀檢測由機器替代人工;百度小明幫助弱勢群體享受AI紅利;百度AI尋人專案還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輔助社會尋親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所長王春光在《AI如何創造社會價值?2018百度社會價值報告》釋出會上對於AI技術的研發方向表示過擔憂:“以前是大資本在掌控我們這個社會,現在是最頂尖的幾個專家在掌握我們人類的命運。這個專家如果是一個有社會責任心的,有良心的,可能把我們人類帶向光明的方向。如果這個專家只追求個人利益,只追求個人權利,那問題會非常大。”

 

王春光的擔憂實際上反應了企業掌舵人個人價值觀對企業價值的反哺作用。蘋果之所以能成為最具創新能力的科技公司,其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創始人喬布斯的個人價值觀在企業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人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領袖與跟風者的區別就在於創新";"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成就一番偉業的唯一途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事業";"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重複其他人的生活上"……

 

技術出身的李彥巨集,對於技術創造價值有著天然的熱愛,所以他在2017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演講時將“科技改變社會”的任務拿下,當成百度人的使命:“原來我們說的是‘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資訊,找到所求’;今天,我們覺得科技的發展實際上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們說‘用科技讓複雜的社會更簡單’。這就是百度人的使命。”

 

李彥巨集不僅自己熱愛技術,同時尊敬所有的技術開發者,願意與大家一起來開創未來的無限可能,於是他在2013年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表示:“我們希望把移動網際網路這個生態圈建的更加健康,我們希望搭出一個好的平臺來,能夠讓越來越多有產品夢想、有技術夢想的人能夠做出一些改變世界的產品,比如我們做的雲端儲存,各種各樣新的應用可以不用再去租伺服器,我提供各種各樣的環境,讓開發者來開發他們想要做的東西。”

 

李彥巨集的一言一行都在百度的研發佈局、應用落地上一一體現,李彥巨集的個人價值觀也與百度的社會價值驚人的契合——百度既是網際網路社會和智慧社會的重要底層開發者之一,也迴應社會痛點推出眾多有著重要社會價值的應用產品,在人工智慧時代,百度是一家“全面社會價值”公司。

 

【完】

智慧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慧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慧駕駛、AI+硬體、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片、演算法、人機互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