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設計師為了期權加入創業公司,值得嗎?

程式設計師為了期權加入創業公司,值得嗎?

最近,我經歷了一次職業變動的洗禮,被題主的問題折磨了將近半個月,非常痛苦,想通了出來,又豁然開朗,回望過去,卻仍然遺憾。

問題:“程式設計師為了期權,加入創業公司值得麼?”,相關問題,“程式設計師怎樣選擇一家創業公司?”,或者還有別的相似問題……

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故事,我是一個在BAT工作了5年左右的PHP程式設計師,有一定的大容量,高併發經驗,業務能力強,工作主動積極,不是那種領導扔什麼,就100%執行的人,而是要認真探究其合理性,必要性,再付諸行動的人。在工作到了4年半的時候,我所在的部門出現了不太喜人的發展趨勢,在個人成長和業務成長上,都難以看到希望,正好有個創業公司,拋來橄欖枝,我就決定加入了。裡面有我前同事做合夥人,其他合夥人也都擁有強大的背景,都是BAT等一線私企出來的人。於是我加入了。



加入這家公司,我是降薪過去的,還放棄了相當數量的原公司期權,當時的想法是簡單的,比起伴隨一家公司的成長而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這麼偉大的事情,一點經濟損失算不了什麼。創業公司給我了一定數量的期權,按照1美金一股計算,我分到的期權,相當於A輪融資額的1%。比較有經驗的同事告訴我,這個比例還可以。加入的崗位不變,也不具備管理職權。也即還是一個員工,程式設計師。

實際上,我做了半年多,就打算放棄了。這裡面最不符合我預期的是公司的成長速度,公司擴張和成長非常緩慢,遠不如我想象得那麼美好。然後就是業務研發,我退回了工作兩年時候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繁瑣的業務研發,已經完全沒有什麼所謂的技術問題了,除此以外還要處理海量的運營問題和運營活動的各種試錯,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工作效率低。


心生退意後,碰巧有個獵頭來問一個上市公司的崗位,我去面試了一下,結果對方開出差不多2.5倍的薪水,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糾結到最痛苦的時候,我感覺,這根本不光是一個單純的價值判斷問題,更是一個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什麼才是人生意義?什麼才是人生幸福?真的,這就是我的真實感受。

首先,這個問題是一個價值問題,就是哪個合算?假如,在創業公司,5年後可以套現500萬人民幣,那平均每年100萬人民幣,加上薪水,就是你平均每年的實際所得。另一邊的選擇,是現在每年拿XX萬,那哪個合算?一切都歸一到錢以後,就是純粹量化問題了。這裡有個困難,就是估值問題,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法計算你的期權能夠套現的金額,和需要花費的時間。如果,真想比較靠譜的估算,你應該具備一部分PE或者VC的技能,能夠有效相對合理的估算一個公司的價值,並且,計算上成長性在裡面,然後衡量自己的收益。這要求好高。所以,想要真正高瞻遠矚地活著,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人家老說“選擇比努力重要”,聽著好像買彩票一樣,選擇本身需要的能力,要麼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習得,要麼就只能靠信念和運氣了。


既然價值衡量如此困難,那麼從另一方面攻破可以麼?那麼,哲學問題就來了。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怎樣去度過這一生?何所謂幸福,是不是一夜暴富,像阿里、騰訊、百度、360的早期員工一樣?解決了這幾個問題,就解決了一個糾結。就是放棄一個創業公司的offer,或者放棄一份創業公司的期權,在日後如果碰巧這個公司上市,導致你錯失一個一夜暴富的機會的話,你會不會真的後悔。

人就是這麼奇怪的動物,你對創業公司不聞不問的時候,你什麼痛苦都不會有,但是一旦拿到一個創業公司的offer,你就會變成如此痛苦。如果你直接放棄offer,沒有付出什麼,可能痛苦程度淺一點,如果你還付出了幾年的青春,但是沒有堅持到曙光來臨,你可能會悔青腸子。

回到哲學問題來,你到底喜歡什麼?OK,我是程式設計師,我要做技術。怎樣度過這一生?OK,我生活富足,美滿即可,一夜暴富固然可以,但是如果沒能夠暴富,也沒關係。金錢能不能帶來幸福?OK,我覺得不能。於是,我開朗了,既然這樣,我就應該追求作為一個技術人的自身成長,過過小富即安的日子,能富最好,富不了,也沒什麼好後悔的。於是我選擇離開。是的,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我離開了。(插播個段子,某人,當年,800刀,把蘋果10%股票賣給喬老爺,現在值500多億美刀。段子下半段,那看起來有點傻的貨,一點不後悔,還活著,很幸福,喬老爺已經死了。股市的一個段子,但是說明了,認清自己後,作出的選擇,總是正確的選擇)

再次回到題主的問題,我的答案就是:認識你自己。那你壓根不會被這種問題困擾。

如果給出一個完美的場景,我希望是這樣,我是一個上進的大學畢業生,能力超群,但是大公司無法只看能力支付薪水,所以,我加入創業公司,通過能力博得一個比我經驗高一些的薪水待遇,然後推動公司成長並走向成功,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能力也高速成長,並自得其樂。這種情況加入創業公司,堪稱完美。

像我這種,加入創業公司後,能力高於崗位要求,降薪做一些技術能力無法成長的事情,或者分心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產品,管理,專案排期,運營問題,甚至客服)。不能說毫無成長,但在自己喜歡或專業的領域沒什麼太大的成長。每多工作一天,無論是在金錢上,時間上,都是一種大投入,然後還冒著高度的失敗風險,就會渾身不舒服。市場規律也比較奇怪,人才的價格有一種錨定效應,你的價格,總是跟你上一份工作的薪水有關係。如果你上一份工作工資低,下一份工作就是在上一份工資上乘個係數,一般在1.2到1.8,除非有BAT這樣的公司背書,人往低處走,能乘2.0以上,大部分不可能2.0以上。

財務自由這種話題,我也想說說,我自己的感覺是,大部分創業公司,就算成功了,離財務自由也還是比較遙遠的。比如,你工作5年,換取了1000萬人民幣,你覺得你財務自由了麼?有人說,在上海、北京買套房子,就用得差不多了。所以,就又需要對財務自由進行定義。我比較信奉的一個是,一個人不需要工作,僅通過財務性投資收入,就可以維持生活水平不變,即認為實現了財務自由。所以,又回到了哲學問題,你要過怎樣的生活?假如,你想維持一個稅後30萬年收入的生活,你只要攢夠450萬現金,做一年10%的穩健型投資,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是不是不那麼遙不可及?但是你有450萬的時候,能滿足過稅後30萬年收入的生活麼?物質提升是否可以帶來人生幸福?什麼程度的物質生活才算足夠?夠不夠的問題,在於你是不是滿足。你看,又被我繞成哲學問題了。

寫累了,不想寫了。我是那種特別糾結和優柔寡斷的人,大部分人沒必要想這麼多,糾結這麼多,想好去做就行了。我寫出我的心路歷程,希望對大家有一丁點幫助吧。

人生識字憂患始,腦癱兒童快樂多。可能傻就是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