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政務大資料系列9:再談“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

政務大資料系列9:再談“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

 

政務是個大市場,阿里、騰訊、電信、華為都在賠本賺吆喝。本文作者宇同學是資深從業人士,研發總監,他會寫一系列文章來闡述政務雲全景。   

        前面九篇分別深入闡述:

  1. 政務大資料的本質:《 淺談政務大資料的本質》 

  2. 政務大資料的全景圖:《政務大資料的全景圖

  3. 政務大資料的上下文範圍:《政務大資料的上下文範圍

  4. 政務大資料的概念模型:《政務大資料的概念模型

  5. 政務大資料的邏輯模型:《政務大資料的邏輯模型

  6. 政務大資料的物理模型:《

    政務大資料的物理模型

  7. 政務大資料的部署結構:《政務大資料的部署結構

  8. 政務大資料的安全體系:《政務大資料的安全體系

  9. 政務大資料的價值鏈:《政務大資料的價值鏈

  10. 政務大資料的運營:《政務大資料的運營

反響非常好,本篇接上一篇講政務大資料的運營。希望大家會喜歡!    

        後續還有一系列文章;敬請期待。 

 

 

   在 2017年1月18日,個人新浪部落格首發了《“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這篇文章。《“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也是繼2009年,在個人希賽(CSAI)空間以“智慧的資料會說話”為技術研究方向,時隔8年後的全方位、系統化的全面反思。

    在政府當前的資訊工作中,”政務網際網路+“和”政府資料開放“是兩大工作重心。”網際網路+“的系統建設思想充分體現了執政為民、為民服務的宗旨,而”政府資料開放“則是綜合運用雲端計算、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以及區塊鏈等技術,致力於更好的為社會提供政務服務,更好的實現社會綜合治理與有效監管,更好的改善人民生活、優化生態環境、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這兩者之間既有緊密聯絡,也有本質區別。

 

640?wx_fmt=png

    本文將重點從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和實施路徑三個方面來闡述”政務網際網路+”和“政務大資料“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640?wx_fmt=png一、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的工作目標


    政務網際網路+的工作目標為“聯接”:建立政府與其服務物件(公民、法人、外國人和其他機構組織)之間的聯絡並相互接入;政務大資料的工作目標為“融合”:實現主客體系統服務與資料的融合,使政府的政務活動開展更加精準、更加精細化、系統性戰略把握度更優。

    傳統電子政務實現了業務活動開展和服務提供的電子化、自動化,形成了海量的政務中臺、海量的系統服務。政務網際網路+在傳統電子政務的基礎上,實現了跨“域”聯接,使政務中臺平臺化、服務資源化,併成為了政務活動開展和服務提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政務大資料在政務網際網路+的基礎上,通過政務資料共享與資料開放,對政務資料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整合和聚沙成塔,實現了資料的資源化。


640?wx_fmt=png二、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的工作內容


政務網際網路+要實現政務的廣泛聯接,政務大資料要實現政務資料的廣泛融合,兩者相互促進、互為支撐。

從工作內容上看,政務網際網路+(其key是“聯接”)要重點做好三件事:

640?wx_fmt=png

① 使其服務物件(公民、法人、外國人和其他機構組織)能夠便捷地獲取到所需的政務服務。

② 使其服務主體(各級政府組成部門、機構)能夠有效、可控、安全地開展政務活動,提供智慧的政務服務。

③ 建立起一種可以自我改進的機制和體系:不斷自優化和自完善其活動開展、服務提供的過程和流程,提高和改善其主客體(即服務主體與服務物件)的體驗,並實現這種機制和體系的自我治理。

與之相應地,政務大資料(其key是“融合”)也要重點做好三件事:

640?wx_fmt=png

A. 產生價值:在做好資料戰略規劃的前提下,對政務進行業務開展支撐和運營服務支撐,實現政務大資料的業務價值(如決策支援、智慧服務等)。這種業務支撐和運營支撐均是由政務業務本身來驅動的。

B. 傳遞價值:政務大資料的業務價值產生後需要通過在不同主體之間的傳遞來實現。比如農產品價格以及需求量的預測預警,需要反饋到農產品的生產、流通環節並採取相應的處置措施來適應新的變化。又如政策影響分析、相關性預測,也需要反饋到相應的關聯業務中來實現價值。就傳遞過程而言,政務大資料的價值傳遞是需要通過對內的工作協同與對外輸出的服務來完成的。

C. 創新價值:政務大資料的價值產生和利用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通過各業務單元更加廣泛的協同與融合,得以進行單個業務單元、區域性業務資料所不能完成的分析和研判,進而形成新的業務價值來反作用於政務本身的改進與提升。


640?wx_fmt=png三、政務網際網路+&政務大資料的實施路徑


    傳統資訊化是重工程思維的,以電子政務為例,重點要完成應用的開發以及交付服務,通過政務的電子化、自動化來形成政務服務的資訊系統資源。

    網際網路是重產品思維的,政務網際網路+通過政務服務的有效運營,形成了政務服務資源“市場”。

    大資料是重敏捷思維的,政務大資料比以往的政務資訊化更加重視業務價值,讓政務資料“會說話”並實現自我治理是它的目標。從商業模式而言,政務大資料仍待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出路在於走向融合,以形成有效、可控、可用的資料資源。


    早期的SOA、軟體即服務等XAAS,雲端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人工智慧、區塊鏈缺乏熱度持續走高的原動力,根本在於是區域性、是工具和手段,是戰術層面的東西。而上升到戰略是要有資源支撐的,而產品、市場和資料都是資源。

    傳統IT實現了應用到產品的轉化,網際網路實現了產品到市場的轉化,大資料實現了市場到資料價值的轉化。智慧城市(前身“數字城市”)是為數不多的、十分難得的大而全、體系化、系統化思考,但過於空泛、落地艱難,價值體現緩慢。大資料異軍突起,也仍然很空泛,但它已經抓住了要害即資料資源的運營。

    未來的世界是融合的世界,深度融合的軟體工程方法、專案管理實施路徑、規範與方法論,以及實戰經驗。無論是政務網際網路+還是政務大資料,這些融合的思維都是實施路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政務網際網路+和政務大資料的實施路徑,離不開對政務資料資源的管控和綜合利用。在本文,我們重點討論政務資料資源而非政務資料資產。如同我們常講自然資源,卻很少講“自然資產”。資源和資產一字之差,它們確有聯絡、但更有本質區別。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資料只能是資源、資訊才能是資產,而從資料到資訊的轉化如同挖礦、如同淘沙、如同冶煉。資源通過合法、合規、合理地開發、利用,可以轉化產生出資產來。就政務資料而言,由於先天的權屬有待清晰,其開發、利用就必須萬分謹慎,以從根本上來防止政務資料資源被濫用。

    我國政府在廣泛地倡導政務資料開放而不是政務資料交易,由此可見一斑。政務資料在適度共享、合理交換的基礎上,實現資料價值創造與創新,進而更有效地開展政務服務活動、更智慧地提供政務服務,是政務資料開放的重要目的。在政務資料開放的程序中,政務大資料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綜上所述,政務網際網路+的實施路徑在於與政務一站式服務的緊密結合,而政務大資料的實施路徑在於與政務資料開放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歡




#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機技術社群#部落格精選(2017)

NoSQL 還是 SQL ?這一篇講清楚

阿里的OceanBase解密

#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技術#: "四有"社群介紹

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技術週報(第56期)

新數倉系列:Hbase周邊生態梳理(1)

《大資料架構詳解》第2次修訂說明

簡單梳理跨資料中心資料庫

雲觀察系列:漫談運營商公有云發展史

雲觀察系列:百度雲的一波三折

雲觀察系列:阿里雲戰略觀察

超融合方案分析系列(7)思科超融合方案分析

加入技術討論群




《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技術》社群群人數已經3000+,歡迎大家加下面助手微信,拉大家進群,自由交流。

640?wx_fmt=jpeg


喜歡QQ群的,可以掃描下面二維碼:

640?wx_fmt=jpeg

歡迎大家通過二維碼打賞支援技術社群(英雄請留名,社群感謝您,打賞次數超過108+):

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