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智慧製造】三張圖讀懂人工智慧在工廠如何具體應用

【智慧製造】三張圖讀懂人工智慧在工廠如何具體應用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西門子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西門子提出的數字雙胞胎方案,就是通過軟體把工廠數字化模擬一遍,通過資料進行生產、經驗管理的分析 與決策。咋一看挺完美,從底層的裝置到資料採集、裝置控制,再到製造執行系統mes、倉儲、資產物流,再到ERP和供應鏈管理,好像企業的生產管理流程都涉及了。但是企業的經營、客戶智慧化問題一直是西門子軟肋,沒有方案。而且西門子工廠智慧化解決方案中ERPSCM都是和sap合作的,MES是收購的,PLM也是才收購的,只是品牌上是西門子的,後臺資料及架構設計都是分別屬於不同的廠家和思維模式的。所以聯通的問題長期難以解決,軟體直接長期無法聯通,資訊無法有效共享,更重要的西門子軟體、硬體都是賊貴,特別是在中國賣的賊貴,這也就罷了,運營維護也是賊貴,很多介面不對外部軟體和裝置開發,封閉式管理的西門子與共享經濟的中國新時代怎麼可能融合?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用友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看完用友的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我覺得這是中國樣式的管理模式的傑出代表,從生產到工廠排程,從智慧管理再到產業互聯,再到大資料分析,底層還配置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把中國工廠從裝置到雲端全打通,從方案角度上比西門子的更實用完美。

筆者曾經也在用友供職過,根據自己理解深度解析下:

優點:

1、用友的解決方案相對西門子來說是挺經濟的方式

2、用友在以erp為核心的管理軟體來說國內工業最經濟的解決方案

缺點:

1、軟體是優勢,也是劣勢。由於用友缺乏在裝置級別智慧化的經驗,很多可以通過裝置可以解決問題,用友一般都採用軟體來解決。所以現在一個現狀是,企業的軟體部署過重,很多環節都要用軟體解決,在資訊化比較薄弱的企業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同樣存在一個問題,企業現在的軟體太多了,軟體成為人的負擔了,辦公要用軟體,生產要用軟體,營銷要用軟體……

2、用友在部署雲下了很多功夫,但是雲端核心是運算力、和運算速度,這點都不是用友的優勢,雲端計算的能力積累用友這點比騰訊、百度、阿里還差太多遠,這是硬實力。

3、用友的數字營銷雖然植入了很多軟體,但是營銷是變化的,一旦用軟體做太多的控制營銷就失去活力。網際網路端營銷是拼的使用者運營的能力,這點用友是沒有任何經驗可以輸出的。

未來人工智慧時代,軟體應該怎麼發展:

0?wx_fmt=jpeg

工業化和資訊化是最近10年整個國家工業經濟發展的重心,但是過度資訊化成為現在的核心問題,就是工業化不足,資訊化過剩,企業上了很多軟體,企業的人員現在被各個廠家的軟體壓的不堪重負。

再看智慧新時代軟體的定位:低端裝置提出生產支撐,通過機器人和傳統裝置、人的配合實現最大生產效率。軟體最大的作用是對獲取的資訊進行多維度邏輯運算。但是大量的資訊充斥著軟體裡,軟體後臺的資料就會越來越重,成為負擔這就是現在軟體越來越慢的原因。

這個時候智慧平臺的就要應運而生了,給軟體減負,把軟體和硬體能結合部分,特別是相對固定的軟體和資料植入到晶片給裝置,讓裝置像人一樣自我操作軟體,自我學習。把軟體中需要和人進行對話互動,提供關鍵控制的資訊放到雲平臺上,通過人機互動就像Chatrobot一樣快速進行控制決策,這時候對話速度就是核心競爭力。讓軟體專心做自己的邏輯運算和資料提取,別那麼累。

所以未來軟體會消失,不是不用軟體了,而是軟體在背後默默執行,我們除了去用手機去操控關鍵執行點和獲取關鍵資料之外,剩下的交給智慧吧!

0?wx_fmt=jpeg

人工智慧,就是讓裝置、軟體、資料、人都像智慧人一樣那麼擁有智慧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640?wx_fmt=png

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

AI-CPS OS

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分支用來的今天,企業領導者必須瞭解如何將“技術”全面滲入整個公司、產品等“商業”場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數字化+智慧化力量,實現行業的重新佈局、企業的重新構建和自我的煥然新生。

AI-CPS OS的真正價值並不來自構成技術或功能,而是要以一種傳遞獨特競爭優勢的方式將自動化+資訊化、智造+產品+服務資料+分析一體化,這種整合方式能夠釋放新的業務和運營模式。如果不能實現跨功能的更大規模融合,沒有顛覆現狀的意願,這些將不可能實現。

領導者無法依靠某種單一戰略方法來應對多維度的數字化變革。面對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顛覆性的數字化+智慧化力量,領導者必須在行業、企業與個人這三個層面都保持領先地位:

  1. 重新行業佈局:你的世界觀要怎樣改變才算足夠?你必須對行業典範進行怎樣的反思?

  2. 重新構建企業:你的企業需要做出什麼樣的變化?你準備如何重新定義你的公司?

  3. 重新打造自己:你需要成為怎樣的人?要重塑自己並在數字化+智慧化時代保有領先地位,你必須如何去做?

AI-CPS OS是數字化智慧化創新平臺,設計思路是將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無縫整合在雲端,可以幫助企業將創新成果融入自身業務體系,實現各個前沿技術在雲端的優勢協同。AI-CPS OS形成的字化+智慧化力量與行業、企業及個人三個層面的交叉,形成了領導力模式,使數字化融入到領導者所在企業與領導方式的核心位置:

  1. 精細種力量能夠使人在更加真實、細緻的層面觀察與感知現實世界和數字化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進而理解和更加精細地進行產品個性化控制、微觀業務場景事件和結果控制。

  2. 智慧:模型隨著時間(資料)的變化而變化,整個系統就具備了智慧(自學習)的能力。

  3. 高效:企業需要建立實時或者準實時的資料採集傳輸、模型預測和響應決策能力,這樣智慧就從批量性、階段性的行為變成一個可以實時觸達的行為。

  4. 不確定性:數字化變更顛覆和改變了領導者曾經仰仗的思維方式、結構和實踐經驗,其結果就是形成了複合不確定性這種顛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確定性蘊含於三個領域:技術、文化、制度。

  5. 邊界模糊: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不斷融合成CPS不僅讓人們所知行業的核心產品、經濟學定理和可能性都產生了變化,還模糊了不同行業間的界限。這種效應正在向生態系統、企業、客戶、產品快速蔓延。

AI-CPS OS形成的數字化+智慧化力量通過三個方式激發經濟增長:

  1. 創造虛擬勞動力,承擔需要適應性和敏捷性的複雜任務,即“智慧自動化”,以區別於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2. 對現有勞動力和實物資產進行有利的補充和提升,提高資本效率

  3. 人工智慧的普及,將推動多行業的相關創新,開闢嶄新的經濟增長空間

給決策制定者和商業領袖的建議:

  1. 超越自動化,開啟新創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動態機器智慧,為企業創造新商機;

  2. 迎接新一代資訊科技,迎接人工智慧:無縫整合人類智慧與機器智慧,重新

    評估未來的知識和技能型別;

  3. 制定道德規範:切實為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制定道德準則,並在智慧機器的開

    發過程中確定更加明晰的標準和最佳實踐;

  4. 重視再分配效應:對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衝擊做好準備,制定戰略幫助面臨

    較高失業風險的人群;

  5. 開發數字化+智慧化企業所需新能力:員工團隊需要積極掌握判斷、溝通及想象力和創造力等人類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創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樣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和 人工智慧,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體現科技就是生產力。

如果說上一次哥倫布地理大發現,拓展的是人類的物理空間。那麼這一次地理大發現,拓展的就是人們的數字空間。在數學空間,建立新的商業文明,從而發現新的創富模式,為人類社會帶來新的財富空間。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和區塊鏈,是進入這個數字空間的船,而人工智慧就是那船上的帆,哥倫布之帆!

新一代技術+商業的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AI-CPS OS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並創造新的強大引擎。重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各環節,形成從巨集觀到微觀各領域的智慧化新需求,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

產業智慧官  AI-CPS

用“人工智慧賽博物理作業系統新一代技術+商業作業系統“AI-CPS OS: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在場景中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的認知計算和機器智慧;實現產業轉型升級、DT驅動業務、價值創新創造的產業互聯生態鏈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AI-CPS,更多資訊回覆:

新技術“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新產業: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駕駛”新模式:“財富空間、“特色小鎮”、“賽博物理”、“供應鏈金融”

點選“閱讀原文”,訪問AI-CPS OS官網

本文系“產業智慧官”(公眾號ID:AI-CPS)收集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產業智慧官(公眾號ID:AI-CPS推薦的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絡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聯絡、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