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SmartX明明白白一顆超融合的心

SmartX明明白白一顆超融合的心

0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在儲存領域,

想超越EMC並取而代之的儲存廠商不在少數,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EMC仍舊巋然不動。

現在機會來了,

戴爾收購EMC後

唯獨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完成整合,

中國儲存市場的未來還存在很大變數,

這對於中國本土廠商來說是一個超越的機會。

從技術的發展和更新迭代來看,沿用了20多年的集中式儲存架構,正面臨著以軟體定義、分散式儲存、超融合架構等為代表的新一代IT基礎架構的衝擊。在這一輪技術轉換的大潮中,勢必會湧現出新的領軍人物、EMC的接班人。

誰有這樣的潛質呢?在一眾創業公司裡,SmartX(北京志凌海納科技有限公司)的專注、持續創新能力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8月1日,SmartX正式對外宣佈,完成了由經緯創投領投的B輪近億元融資。從創業伊始,SmartX就希望通過軟體重新定義資料中心的方法論,將類似Google等網際網路公司資料中心的架構帶給行業使用者,同時結合最新的硬體融合的趨勢,為企業構建更快速、更易擴充套件、更靈活的資料中心。

SmartX要把超融合的大旗一直扛下去。

640?wx_fmt=jpeg

超融合辨真偽

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可以提供所謂超融合產品的廠商有2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就有40多家。超融合在中國掀起的熱潮並不亞於雲端計算、OpenStack。在市場熱鬧的背後,也不乏魚目混珠。

面對琳琅滿目打著超融合旗號的產品,很多時候使用者也是真假難辨。將開源軟體進行裁剪,與融合的硬體捆綁,這可能是很多使用者最常見到的一種超融合的包裝形式。超融合這個概念,從字面上很容易將人們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融合”上來,所以很多人認為,從硬體上看,只要一個節點上集合了計算、儲存和網路,就是超融合。其實,這可能就是一個“坑”。因為有些超融合產品雖然從硬體上看好像是計算、儲存、網路齊備,但實際上VM資料無法本地化,儲存模組對CPU和記憶體資源消耗很大。有人稱之為“偽超融合”。

超融合產品的同質化現象突出,那麼企業使用者如何才能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真正的超融合產品呢?

640?wx_fmt=jpeg

SmartX 創始人,中為CEO徐文豪

分散式儲存+融合的架構,這才是超融合的標配,而分散式儲存的重要性又是第一位的。“SmartX CEO徐文豪表示,”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重點強調儲存的原因。“

最近幾年,行業使用者對超融合熱情高漲,不僅僅因為它是一種全新的架構,可以替代傳統的儲存,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解決長期困擾使用者的應用難題,給使用者帶來全新的價值。

儲存是IT基礎架構中最核心的部分,事關資料的安全和價值,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使用者是不會輕易更換原有儲存的。超融合若想替代傳統SAN儲存,不僅要做到在效能、企業級功能上超越傳統SAN儲存,而且要保證穩定性、可靠性、連續性等同樣優異,成本還要更低。

”超融合並不像大家看上去那麼簡單,不是把計算與分散式儲存放到一起就萬事大吉了,還要在融合後實現計算對本地儲存的直接訪問、對資料的精準控制,以及減少對CPU的消耗等。另外,超融合架構還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支援儘量多的市場主流的Hypervisor。”徐文豪介紹說。

目前,國內大部分廠商的超融合產品都是基於開源軟體的,比如基於Ceph或GlusterFS,而真正基於自主核心技術設計一套分散式系統的廠商鳳毛麟角。這可能就是不同超融合產品之間最大的差異化所在。是否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決定了供應商能不能真正解決使用者的問題,並實現可持續發展。

徐文豪介紹說:”SmartX針對超融合場景的高效架構,保證我們的產品效能高出同類其他產品至少30%。我們的產品支援KVM、VMware、XenServer,對Hypervisor的支援力度可與Nutanix比肩,而大部分廠商只能支援其中一個平臺。這是超融合產品的重要指標之一。另外,我們產品的可靠性、故障自動處理能力等是通過像聯通沃雲這樣的客戶長時間、大規模驗證過的,而不是對一個開源產品進行簡單包裝就能做到的。“

640?wx_fmt=jpeg

相比競爭對手,SmartX的產品更加開放,軟體、硬體的形態都可以提供,不會把使用者鎖定在某一個平臺之上。也正因為如此,SmartX在國內擁有一批優秀的OEM夥伴,他們都採用了SmartX的核心軟體。核心軟體能力也是超融合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未來兩年,SmartX將繼續增強其超融合產品的資料智慧,進一步凸顯其差異化。

選擇超融合就像是撲點球

創業難,創業之後的堅持更難,創業成功更是難上加難。創業企業最後能夠做大做強的可能也就十之一二。除了過硬的技術和產品以外,做到專注和持之以恆,對於創業企業來說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SmartX沒有走Ceph這條捷徑,也沒有做雲平臺或OpenStack貪大求全,而是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技術之路——超融合,並且以儲存為最先的突破口。

640?wx_fmt=jpeg

初創公司在決定自己的方向時,有點像足球守門員,在對方射手踢出球的一剎那,要選擇一個方向義無反顧地撲出去。做出這樣的選擇雖然要冒很大風險,但這一步必須堅定地邁出去。

在現階段,SmartX雖然聚焦在超融合架構上,但這並不意味著SmartX只會守著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他還會開發近線儲存架構,研究資料管理,拓展新的產品門類,但是其著眼點始終在IT基礎架構層。”讓IT更簡單”才是SmartX的使命。

SmartX做分散式儲存近期只專注塊儲存,而不去追檔案儲存、物件儲存這樣的時髦;SmartX專注在超融合,將日益流行的ServerSAN拒之門外。徐文豪介紹說:“我們產品的下一個版本將正式支援基於iSCSI的塊級儲存服務,方便裸金屬伺服器接入,但肯定不會發佈一個ServerSAN的獨立產品。超融合與ServerSAN是兩個不同的產品形態,面對不同的客戶群體和需求。”

沒有財大氣粗的資本作為後盾,也沒有像華為、新華三這樣的綜合實力和市場影響力,對於SmartX這樣技術型的創業公司來講,必須集中所有資源和精力,在最關鍵的點上實現突破,將技術和產品做到極致,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從產品生態上看,英特爾、EMC扮演的都是“被整合”的角色,但正因為它們都做到了在本領域的“無可替代”,才擁有了今天的市場份額和地位。

此次B輪的融資將有一部分用於產品研發和高層次人才的招募。SmartX正在籌建美國研發中心。這些都是為了不斷豐富其超融合產品的企業級功能,提升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進一步贏得客戶的信任。

從使用者的角度看,他們選擇超融合是想替代原有的SAN儲存;從SmartX的角度,他還是要集中精力做好計算、儲存和網路的融合。當前,許多大型企業正在構建自己的雲平臺,而超融合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支撐。聯通沃雲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SmartX解決了聯通沃雲中儲存擴充套件和效能的瓶頸,保證雲平臺時刻穩定執行。聯通沃雲是Gartner認證的國內容量最大、節點數最多的超融合雲平臺。

對於那些中端客戶來說,大多數正在做作基礎架構的變革和優化,重頭戲還是儲存,也就是用超融合來取代傳統的SAN,從而讓基礎架構變得更加敏捷、可擴充套件,夯實了這一基礎,接下來才會考慮上雲。

640?wx_fmt=jpeg

SmartX認為,超融合未來將成為企業雲和資料管理平臺的支撐。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傳統SAN儲存將逐漸被取代。超融合既是一個架構理念,也是一個產品理念。超融合產品的子類會因為應用的細分而持續增加,每個子類產品的功能也會不斷豐富和增強。

到底是作為傳統儲存的替代,還是成為雲平臺的底層支撐,對於超融合來說並不矛盾。超融合首先是企業雲最適合的基礎架構。其次在企業上雲的過程中,儲存是很多企業遇到的最大瓶頸,所以上雲的第一步就是用超融合替換已有的SAN,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雲化改造,整個過程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超融合區域性擴張

據瞭解,SmartX在天使輪的融資並不容易,當時投資公司對於2B企業的投資還是相當謹慎的。但是A輪,以及現在剛剛完成的B輪融資,不僅投資規模大、投資人實力雄厚,而且整個融資談判的過程非常順利,SmartX甚至有意控制了投資的金額。2B與2C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市場,2C企業獲得融資後,業績可能要求有一個直線的上升,而2B企業則不能急於求成,而是要穩紮穩打,有一個慢慢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

“在所有國內廠商中,我們可能是最想在技術創新上有所作為的,用技術創新來體現公司的價值,最終成為中國廠商中的領先者。”徐文豪表示。

完成B輪融資也是SmartX進入一個嶄新發展階段的開始。在建立並完善了銷售和市場體系、產品進一步打磨成熟後,SmartX已從“行業立點”逐漸過渡到區域性擴張和行業快速複製的發展階段。今年第四季度,SmartX將釋出SmartX Powered生態系統計劃和渠道計劃,一方面藉助自身的軟體,聯合更多合作伙伴,切入更多應用場景;另一方面構建適合的渠道體系。

從中國整個超融合市場發展的狀況看,目前也進入了超融合在個別行業快速落地並擴充套件的階段。SmartX重點關注的金融、製造,以及像公安、政府、教育等都可以看到超融合的身影。雖然每個行業對超融合的需求點不同,部署方式也有差異,但從整體來看,超融合正在被行業使用者快速接納。

傳統儲存漸顯疲態,給以分散式儲存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客觀上提供了一個搶班奪權的機會。的確,一部分傳統儲存的市場正在被分散式儲存所取代。使用者一旦採用了分散式儲存和超融合架構,就再也回不到傳統儲存的老路上了,這與人們採用了雲端計算架構以後的感覺一樣。維護簡單、擴張靈活、成本降低、按需投資、敏捷性強,超融合的這些優勢正是使用者所需要的。徐文豪將這種情況概括為6個字——強需求、弱能力。也就是說,使用者在擁抱“網際網路+”的過程中,產生了對網際網路IT架構的強依賴,而使用者自己又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而超融合架構正好可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據我們調研,類似金融行業這樣的IT先行者中已有70%對超融合有一定了解,50%的客戶已經在使用或評估超融合。”徐文豪介紹說。

640?wx_fmt=jpeg

雖然一些傳統使用者的核心業務應用還沒有采用超融合,比如Oracle RAC遷移到超融合平臺上還需要些時日。但是,一些新興應用,以及企業的外圍應用已經被證明非常適合超融合架構。比如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客戶的生產系統全部跑在SmartX的超融合平臺上,還有一些商業銀行的開發系統,以及很多行業客戶的VDI、容災等應用都已經執行在超融合之上。

超融合市場還在發展之中,就連IDC、Gartner等分析機構對於超融合市場的劃分也有爭議。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超融合是一種全新的架構,它可以將分散式儲存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先解決好儲存的問題,然後助力企業上雲,SmartX正踩著這樣的節奏穩步前行。

640

感謝關注中國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