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iOS 與 Android 系統十年之戰,究竟誰是贏家?

iOS 與 Android 系統十年之戰,究竟誰是贏家?

2007 年,功能機巨頭林立的時代,蘋果在 Macworld 大會上公佈了 iOS 系統。同一年,Google 與多家制造商、開發商、電信運營商和晶片製造商聯合創立開放手持裝置聯盟(OHA)共同研發改良 Android 系統。

這是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起始。

2014 年前,當移動網際網路風頭正盛之時,有人預言「移動網際網路的颱風已經結束,下一個機會將轉向智慧領域」,信者寥寥。但如今,各式智慧硬體層出不窮,且因著 AlphaGo 戰勝人類的驚世對局,科技圈街頭巷尾我們皆可聞「人工智慧」。

屬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紅利時代到這裡結束。

比爾蓋茨言「我們總是高估短期能夠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者十年中能夠做到的」,但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又能有幾個五年或十年?

如今回頭來看,移動端作業系統十年大戰的格局已相當明朗,最後只剩下了兩大巨頭。

但蘋果一貫的封閉和精品策略,決定了蘋果僅僅是一個人在戰鬥,也沒有向任何盟友伸出橄欖枝。完全依賴手機一年一部的發行節奏來驅動市場,通過在硬體外觀上的創新來撩撥消費者的心絃,這樣的封閉策略已註定了 iOS 不會主導整個市場份額。

而 Google 天生的開放策略,為自家的作業系統和生態系統建設奠定了基調。通過建立開放的 OHA 和免費授權手機廠商自由定製作業系統,迅速地拉起了 Android 聯盟,各式基於 Android 深度定製的 ROM 遍地開花。但這種現象無疑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由於眾多廠商的參與,在硬體上完全發揮了各自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終端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而另一方面,也造就了 Android 系統臭名昭著的機型適配和系統分裂問題。儘管如此,幾乎絕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還是跟隨了 Google 的腳步,從而使得 Google 佔據的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節節攀升。

蘋果公司剛剛為 iPhone 釋出了 iOS 11,而 Google 幾周前也更新了 Android O。這兩種系統幾乎支援全球所有手機,那麼,誰才是現階段的贏家?

答案給得很乾淨利落 —— Android O,同時也對各自領先與落後的地方進行了具體分析,在此分享給大家。

1. 最炫酷的新功能

Android O:

  • 可以將視訊或谷歌地圖導航縮小為漂浮縮圖,以便你在檢視它們的同時還可以繼續做其他的事情(這種功能被稱為“畫中畫”);
  • 可自動選擇名字、電話號碼、地址或商務資訊複製並貼上;
  • 全新的應用通知功能,你可以按住應用圖示擴充套件資訊,瀏覽警示內容。

iOS 11:

  • 用 Apple Pay 在 iMessage 中向朋友支付;
  • 可以播放室內多個揚聲器;
  • 這裡可以瀏覽 iOS11 的所有全新功能。

目前贏家:Android O。“畫中畫”與自動填充都屬於細節改進,但從長期來看卻能讓手機的日常使用更加便捷。與 iOS 不同, Android 手機早就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多個揚聲器播放音樂(但必須與 Chromecast 相容)。

然而,iMessage 中的 P2P 支付功能是對自帶聊天軟體的很好補充(這一點 Android 所有手機都不具備)。

2. 語音助理

蘋果有 Siri,Android 有 Android Assistant(還有 Google Voice Search 和 Google Now)。Siri 的許多更新讓它看起來變得更好,比如新加的男性聲音、猜測你接下來想知道什麼等。而 Google Assistant 的 Google Lens 將具備可識別物體的模式,它還擁有鍵盤輸入查詢功能,而不僅僅是說出來。

目前贏家:Android O(雖然新增的語音功能沒什麼新意)。與 iOS 11 相比,Android O 的底層平臺更加廣闊,Google Assistant 也比 Siri 更準確,擁有更廣的知識面。在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錯過了展示其智慧助理引發轟動的絕佳機會。

3. 訊息應用

iOS 11 將 iMessage 打造成“應用抽屜”,而增加 Apple Pay 功能是個大亮點。谷歌 Android 手機上缺少這類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訊息應用,Android Messages 是標準的(且基礎的)發簡訊應用程式,Hangouts、Allo 以及 Duo 也各有特定用途。

雖然 Android 在 Google Wallet 中也有 P2P 支付功能,但需要另外單獨安裝和設定應用。

目前贏家:iOS 11。iOS 使用者可以使用大量特殊功能,比如文字特效、無縫 Wi-Fi、SMS 簡訊以及最新的資訊內 P2P 支付功能等。

4. 具體細節

由於蘋果自身控制著其硬體和軟體,它不需要像谷歌那樣為數十個完全不同的手機品牌的上百種手機開發統一的作業系統。但這也意味著,谷歌在打造更快作業系統、提高電池續航時間等方面能夠更積極地分享其成果與進度。

目前贏家:可能是 Android O。與去年作業系統相比,谷歌宣稱 Android O 作業系統的速度比去年提高了 1 倍,啟動速度也更快。谷歌還努力改進後臺工作,以節省電池電量。蘋果並沒有強調這些改進,但其裝置也沒有谷歌裝置類似的問題。我們需要對蘋果和谷歌下一代智慧手機進行對比,才能知道電池續航能力和作業系統速度的實際情況。

5. 設計改進

蘋果重新設計了 iOS 11 的鎖屏、控制中心、Siri 介面以及應用商店。Android O 雖然也進行了視覺調整,但其仍無法與 iOS 相媲美。

目前贏家:iOS 11。iOS 11 目前的設計我們已經很滿意了,特別是全新推出的控制中心,但我們對新的應用商店的實際效果保留懷疑。

6. AR 與 VR

Android 在 AR 和 VR 方面都比蘋果領先很多年,Android 擁有支援 VR 的 Google Daydream 和支援 AR 的 Tango,最近甚至宣佈推出獨立頭盔。蘋果剛剛踏足 AR 領域,但蘋果公司宣稱其擁有世界上最大的 AR 平臺,今年晚些時候將推出 ARKit 開發者平臺。

目前贏家:VR 方面是 Android,AR 大戰還未有結果。谷歌的 Tango 專案進展緩慢,如果蘋果如傳聞中所說其 iPhone 攝像頭真的擁有支援 AR 功能,它將超越谷歌取得的進展。

7. 其他方面

蘋果和谷歌都在人工智慧(AI)方面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以便使其數字助理和其他工具更加智慧,更有情境意識。

谷歌還正在推出 Instant Apps,即無需下載就可使用的迷你應用。它不屬於 Android 的一部分,但同樣也會進入手機領域。Google Lens 的概念令人印象深刻,它可以讓你在其他東西中區分出飛行物體。

8. 把最好的留到最後?

iOS 與 Android 的較量還未結束。蘋果和谷歌向來都有這樣的傳統,將最新作業系統部分功能留到新手機發布時宣佈。

目前來看,谷歌在軟體方面似乎更有優勢,但蘋果依然有機會趕超。據說蘋果十週年版 iPhone 將會迎來巨大改變,許多最好的軟體功能可能首次應用到它身上。

也就是說,蘋果的 AR 程式碼可能在下一代 iPhone 攝像頭上轉變成殺手級功能。或者蘋果可能完全放棄 iPhone 的 Home 鍵,更多擴音 Siri 功能將脫穎而出。

蘋果可能還保留著許多驚人功能,以待與新 iPhone 同時釋出。除非 Android O 在未來的 Pixel 手機上也有驚人之舉,否則可能被蘋果反超。

對於所有這些預測,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