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娟子部落格專欄 歡迎您的加入 為我們的IT之路共同努力

娟子部落格專欄 歡迎您的加入 為我們的IT之路共同努力

70年代基本上一個軟體在專案規模上比較小,一兩個人基本可以勝任一個軟體的開發,這樣的人被稱為hero,認為是英雄主導著一個軟體專案的進度,但隨著業界對軟體依賴的增加,軟體在規模、複雜度上都有較大的增加,一兩個人已經無法勝任工作的需要,而且,開發人員一旦離開公司,那麼整個專案甚至整個公司可能會陷入癱瘓的地步。所以,在80年代初,軟體公司開始重視軟體開發的專案管理,把其他行業成功的專案管理經驗開始引入軟體開發領域。

美國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專案管理研究所)在軟體工程專案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每年發行一本PM book。微軟在軟體開發管理上也是基本參照傳統的軟體開發模式來做的。
除企業對軟體開發專案管理的推動作用外,學術界也推出了有關的管理模式,如CMM(軟體成熟度模型)。CMM在部分軟體企業得到了推崇,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軟體企業都採用CMM,微軟本身就沒有采用。儘管如此,微軟本身的管理方法與CMM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
業界也在推行自己的管理模式,RUP,Six Sigma,ISO,etc.關鍵是軟體開發管理中的關鍵的部份要掌握好。
傳統模式在美國很多公司都使用過,對這些開發模式不能盲目崇拜。
--------------------------------------------------------------------------------------------------
傳統的和其他的管理模式受到挑戰
被認為太死板和官僚
效率高低受到質疑
太重規章制度項被認為是開發的枷鎖
在執行起來太過於繁重
可能違背需要智力高度集中的軟體開發工程管理的特性
因此這幾年來開始有人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