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Normal Map(法線貼圖)Ⅰ(轉)

Normal Map(法線貼圖)Ⅰ(轉)

http://blog.csdn.net/kongbu0622/article/details/38274999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轉自http://www.zwqxin.com/archives/shaderglsl/review-normal-map-bump-map.html

自從看完那本《數學在計算機圖形學上的應用》後,一直想好好地真正實踐一次法線貼圖/凹凸貼圖呢(以前是根據橙書弄了一下罷了)。昨天偶爾看到篇涉及BumpMap的文,正好覺得是個機會,便在網上狂找相關資料——果然,越看越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理論的地方需要弄明白呢。

說起Normal Map(法線貼圖),就會想起Bump Map(凹凸貼圖)。Bump Mapping是Blin大師在1978年提出的圖形學

演算法,目的是以低代價給予計算機幾何體以更豐富的表面資訊(高模蓋低模)。30年來,這項技術不斷延展,尤其是計算機圖形學成熟以後,相繼出現了不少演算法變體,90年代末的Normal Map解放了必須自行計算紋理畫素法線的痛苦,新世紀以來相繼又出現了Parallax Mapping, Relief Mapping等技術。拋開那些無聊的概念區分,它們的本體還是Bump Map,目的也是一致的。

1. 傳統的Bump Map

如果你對純淨的Bump Map有興趣,A Practical and Robust Bump-mapping Technique for Today's GPU應該是值得一看的論文。說Today,其實是GDC 2000的事情了,但對於傳統的Bump Map的理論是很豐富的,我是沒精力看完它啦……

那時候的Bump Map須要我們計算紋理圖上每個畫素的法線資訊,簡單的還可能做到,對複雜的紋理要搞清面光背光份量簡直要命,於是就用Height Map,在一張高度圖上記錄每個畫素對應的紋理位置的高度資訊(這個比較容易辦到,NEHE22也是這類)。看上去就是一張地形網格——這樣的話,計算每個畫素點的法線就不那麼難了。XY方向相鄰畫素的高度相減就是兩條正交的切向量,叉乘外加左/右手定則就獲得法線。或者更精確點,用八鄰域弄個邊緣檢測運算元(sobel、拉普拉斯之類 )[影象處理裡的空間域濾波],或者應用斜坡法([水效果Ⅲ - 抖動波] )來求切線、法線。

 2. 製作NormalMap

但是這樣還是挺麻煩的,既然都動用額外的貼圖了,何不把這些與實現無關的預處理——作為結果的法線資訊——都放進紋理裡呢?這就是Normal Map的思想起源。但是,誰來做這樣的一張法線圖呢?敲定美工了。每個畫素的RGB分別儲存該畫素對應法線的XYZ分量,只要把法線的分量由(-1,1)對映成(0,255)就可了。觀察一張法線圖,以藍色為主,是因為朝向圖面外的法線(0,0,1)都被編碼成(0,0,127)了(讀入OpenGL後即(0,0,0.5)),而圖上越紅的地方表明法線越向右,越綠的地方表明法線越向上,就可以理解了。總體來說,就是一張紫藍色的圖。怎麼做這樣的圖呢?當然最好是有一個工具,輸入原圖和高度圖後執行上述的演算法得出新圖了,事實上已經有很多這類工具了(譬如比較著名的photoshop的NV外掛Normal Map Filter,甚至不用高度channel也可[效果- -]),以下幾篇文章有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關於NormalMap製作的原理,更詳細的可參考此文:Normalmap原理及去除接縫

 3. 切線空間(Tangent Space)

其實這個概念前文已經提及了。每個畫素根據高度圖生成的三軸座標系,就是被稱為切線空間座標系的東西,每個畫素人手一個。可見Normal Map裡面每個畫素的法線就是定義在這個切線空間的。注意,這些法線是屬於畫素的,而不是頂點,我們平時用的法線是頂點法線,是定義在模型座標系的[亂彈OpenGL中的矩陣變換(上)] ,定義於所屬物件的唯一的區域性座標系原點之上。而這些畫素法線定義於切線座標系,其原點就在該畫素上,切線副法線在法線的垂直平面上。



(表面依然是平的,但通過攪動法線,使進入我們眼睛的光線強度不一,模擬出凹凸面漫反射的特點。圖from GDNet)

應用這些畫素法線的目的無非是計算出該畫素的OutPut顏色:col = baseColor * (amb + diffuse) + specular。這些都應該在畫素著色器(fragment shader)裡進行,因為我們要做的是針對每個畫素的處理[Shader快速複習:Per Pixel Lighting(逐畫素光照)] 。其中需要用到畫素法線的是diffuse和specular(以前是用通過頂點法線線性插值而來的normal),法線分別與光線向量、半向量作點乘得到對應因子。這個因子是個夾角cos而已,所以只要滿足畫素法線與兩個向量單位化並在同一座標系下(而無論是哪個座標系),夾角就是一定的。這樣看來,兩個選擇:
1. 把畫素法線都從各自的切線空間轉到檢視空間來,再點乘;
2.把光線向量、半向量從檢視空間轉到畫素各自的切空間來,再點乘。

很多文章一口咬定就是第2種好,原因是第1種要變換N個量;第2種只變換2個量。仔細分析,其實兩種選擇變換的次數是一樣的,都是2*N。說第2種好,是因為:

第1種必須在fragment shader裡進行,物件是從Normal Map讀出的畫素法線和經過線性插值而來的兩個向量,它們不是同一座標系的,按描述應該是各畫素法線乘以各自一個的變換矩陣,轉到檢視空間來,但確實沒有其他的可提供構築這個矩陣的資訊了,若有可能應該就是另外的varying變數傳入了;

第2種可以選擇在vertex shader裡進行,但是能不能就在這裡變換到切線空間呢?假設可以,那麼得到的針對頂點的數值在光柵化-線性插值後能否滿足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考慮畫素的切線空間和頂點的切線空間之間的關係。是的,頂點法線也可以變換到切線空間,但這有什麼用呢?一步一步來吧。先考慮切線空間在OpenGL世界裡的次元位置:


(from paulsprojects)

為什麼是緊挨模型座標系呢?其實想想也能理解,在上面談及切線座標系的時候,並沒有廣闊的“世界”這個概念。只針對每個畫素/頂點,無疑是比模型座標系更狹隘的“世界觀”,所以那個位置是適合的(箭頭方向無所謂,座標系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其實對於某個具體的物體上的畫素/頂點,你可以考慮那是把模型空間的原點平移到該畫素/頂點上,各模型座標系方向軸向量一起經過旋轉,使Z軸與畫素/頂點的法線重合,XY軸分別與畫素/頂點的切線副法線重合——這只是一個仿射變換而已,如同模型/世界/檢視空間之間的變換一樣。

如果你記得圖形學書上關於世界/檢視空間的變換矩陣的構建的話,就更容易理解這樣的形式了。從切線空間到模型空間的變換矩陣(TBN矩陣MTBN)為:

 其中T,B,N是定義在模型空間的該畫素/頂點的“切/副法/法向量”。稍微檢驗一下,考慮某個三角面上的某個頂點,其法線充當切線空間的Z軸,在切線空間中表示為(0,0,1),在OpenGL裡解釋為一個列向量(0,0,1)T,用上面的矩陣MTBN左乘該向量,得到(Nx,Ny,NzT,正是該向量在模型空間的表示。其他兩軸同理。說明該矩陣把切線空間的座標系統轉換到模型空間了(一切變換都是在變換座標系[亂彈OpenGL中的矩陣變換(上)] )。當然這是特例說明,但確實這個矩陣包含仿射矩陣裡的旋轉元素了(它只包含旋轉,不設定平移,是因為我們只需要它來變換向量,向量是可以任意平移的,若要弄完整的4X4矩陣,第4列平移列就是該頂點模型座標)。具體推導也不難,隨便Google一下"tangent space"就出來一堆了,而且都是基本一樣的推導過程,推一個:Tangent Space

其逆變換(矩陣MTBN-1)就可以把向量從模型空間變換到對應頂點的切線空間了。如果你確保T,B,N兩兩垂直,這個正交矩陣的逆矩陣就是其轉置矩陣,這很理想。但萬一你不確保這點(涉及到具體應用,很多問題的,後面會說),就保證它們大致滿足三叉狀,用所謂的Gram-Schmidt 演算法矯正:

T′ = T − (N · T)N
B′ = B − (N · B)N − (T′ · B)T′

反正最後得到的是這樣的形式——用它左乘光源向量和半向量,就得到對應於該頂點切線空間的光源向量和半向量了:

T′x
B′x
Nx
T′y
B′y
Ny
T′z
B′z
Nz

為什麼是頂點?因為這是你唯一能取得其切線/副法線/法線的東西了。這也是之前說的選擇1不行的原因,在那張Normal Map裡面已經沒有任何法線副法線的確實資訊了(只知道它們在法線垂直平面上),即使能通過別的方法取得(起碼要增加傳入資料),那要在fragment shader裡每畫素人手又計算一個矩陣,這就又是一個“計算量”(不是次數)的問題。所以還是用選擇2吧,也就是上面矩陣MTBN-1的討論。

選擇2的第一個問題現在很清楚了:是可以的。只要取得頂點的切線/副法線/法線資料就能建立矩陣並變換光源向量和半向量,但結果是針對頂點的,我們需要的是針對畫素的。光柵化線性插值這兩個向量,就是對應畫素的值,但這對嗎?直覺上不對,但結果顯示這樣做沒有不妥(或者說不會與真實所須差太多)。一般文章都沒有直接透視這個問題,其實考慮一個矩形平面就露餡了,它四個頂點的TBN一致,變換得的光源向量也該一致,插值後得光源向量也該一致,但NormalMap中的畫素有各自不同的切線空間系統,光源向量不該一致的呃(雖則同向光源、不同法線足夠形成凹凸效果)。所以我對選擇2的第二個問題保持疑問,有道深者請為鄙人指點迷津!

反正即使計算兩向量夾角的計算可能會有偏差,也不會太離譜,問題到此結束。至於有的文章提及對diffuse的計算,光源向量插值後不須再歸一化的問題(我嘗試過,整體會變暗一點),就不深入了。注意我們在vertex shader裡變換到切線空間的是模型空間下的光源向量和視線向量(半向量是它們的和),而一般這兩個向量定義在檢視空間,所以之前還要做一個檢視空間->模型空間的變換(用ModelView矩陣的逆矩陣)。這是很多文章囫圇掉的一點。但如果你能取得檢視空間下的頂點TBN,也不需。因為切線/副法線/法線若是被變換到檢視空間,則上面的TBN矩陣MTBN就是把東西從該頂點的切線空間變換到檢視空間(道理是一樣的),MTBN-1就能把檢視空間下的這兩個向量變換到該頂點的切線空間(參見下篇的程式碼)。

 最後的問題:怎麼去取得模型空間下的頂點的切線,副法線,法線?連同shader實現程式碼一起,我會在下篇談及,請留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