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春秋戰國已閱

春秋戰國已閱

《戰國》看完後,接著在網上看完了李山《春秋五霸》,看清了五霸的性格,講的很好,只是有些事情都沒有講。之前在網上看過2本《原來這就是春秋》,


齊桓公:就是一塊橡皮泥,好人學好,壞人學壞。
宋襄公:一個理想主義者。
晉文公:19年的流亡,學會了小心謹慎。
秦穆公:能擔當。
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覺得宋就是充數的,中國人對四不太喜歡。齊、晉、秦、楚 如果在加上吳越成了6霸了。把秦國應該去掉

春秋前50年是管仲治理齊國一頭獨大,
春秋之後的晉楚在交替爭霸。齊秦在東西兩側觀看。
最後晉國變成了三晉,楚國讓吳滅了過(後來復了國)
到了戰國開始,魏國聯合三晉爭得一雄,地利的四面楚歌,不過三代,就成了秦的盤中餐,秦有地利優勢贏姓得以延續,姜齊讓田陳竄位後注入了新的活力。


秦國在引進高階人才商鞅後,國力越發殷實。
齊國貪圖燕國的便宜,後被燕昭王與樂毅一起差點滅了國,失去了爭奪統一的資本
三晉的趙國經趙武靈王達到頂峰,又因為主父的主動讓賢,給趙國埋下了禍水,楚國地利的優勢繼續再做春秋大夢,只有秦國的不溫不火的發展,最終長平之戰打敗趙國之後,一路高歌統一華夏。春秋戰國就像馬拉松比賽,一定要穩健。


孔子儒教拿仁義德行感化天下。
老子持陰陽的觀點去分析事物。
孫子用250多年的你爭我伐當素材寫下了《孫子兵法》


縱觀550多年的春秋戰國歷史,六個字--“要穩中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