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每日學點python之六(列表與元組)

每日學點python之六(列表與元組)

列表:

              列表中存放的資料是可以進行修改的,比如增,刪,改。

1、新增元素("增"append, extend, insert)

append

通過append可以向列表新增元素

demo:

    #定義變數A,預設有3個元素
    A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print("-----新增之前,列表A的資料-----")
    for tempName in A:
        print(tempName)

    #提示、並新增元素
    temp = input('請輸入要新增的學生姓名:')
    A.append(temp)

    print("-----新增之後,列表A的資料-----")
    for tempName in A:
        print(tempName)

結果:

  

extend

通過extend可以將另一個集合中的元素逐一新增到列表中

>>> a = [1, 2]
>>> b = [3, 4]
>>> a.append(b)
>>> a
[1, 2, [3, 4]]
>>> a.extend(b)
>>> a
[1, 2, [3, 4], 3, 4]

insert

insert(index, object) 在指定位置index前插入元素object

>>> a = [0, 1, 2]
>>> a.insert(1, 3)
>>> a
[0, 3, 1, 2]

2、修改元素("改")

修改元素的時候,要通過下標來確定要修改的是哪個元素,然後才能進行修改

demo:

    #定義變數A,預設有3個元素
    A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print("-----修改之前,列表A的資料-----")
    for tempName in A:
        print(tempName)

    #修改元素
    A[1] = 'xiaoLu'

    print("-----修改之後,列表A的資料-----")
    for tempName in A:
        print(tempName)

結果:

    -----修改之前,列表A的資料-----
    xiaoWang
    xiaoZhang
    xiaoHua
    -----修改之後,列表A的資料-----
    xiaoWang
    xiaoLu
    xiaoHua

2、查詢元素("查"in, not in, index, count)

所謂的查詢,就是看看指定的元素是否存在

in, not in

python中查詢的常用方法為:

  • in(存在),如果存在那麼結果為true,否則為false
  • not in(不存在),如果不存在那麼結果為true,否則false

demo

    #待查詢的列表
    nameList = ['xiaoWang','xiaoZhang','xiaoHua']

    #獲取使用者要查詢的名字
    findName = input('請輸入要查詢的姓名:')

    #查詢是否存在
    if findName in nameList:
        print('在字典中找到了相同的名字')
    else:
        print('沒有找到')

說明:

in的方法只要會用了,那麼not in也是同樣的用法,只不過not in判斷的是不存在

index, count

index和count與字串中的用法相同

>>> a = ['a', 'b', 'c', 'a', 'b']
>>> a.index('a', 1, 3) # 注意是左閉右開區間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a' is not in list
>>> a.index('a', 1, 4)
3
>>> a.count('b')
2
>>> a.count('d')
0

4、刪除元素("刪"del, pop, remove)

類比現實生活中,如果某位同學調班了,那麼就應該把這個條走後的學生的姓名刪除掉;在開發中經常會用到刪除這種功能。

列表元素的常用刪除方法有:

  • del:根據下標進行刪除
  • pop:刪除最後一個元素
  • remove:根據元素的值進行刪除

demo:(del)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盜','駭客帝國','第一滴血','指環王','霍位元人','速度與激情']

    print('------刪除之前------')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del movieName[2]

    print('------刪除之後------')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結果:

    ------刪除之前------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第一滴血
    指環王
    霍位元人
    速度與激情
    ------刪除之後------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指環王
    霍位元人
    速度與激情

demo:(pop)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盜','駭客帝國','第一滴血','指環王','霍位元人','速度與激情']

    print('------刪除之前------')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movieName.pop()

    print('------刪除之後------')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結果:

    ------刪除之前------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第一滴血
    指環王
    霍位元人
    速度與激情
    ------刪除之後------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第一滴血
    指環王
    霍位元人

demo:(remove)

    movieName = ['加勒比海盜','駭客帝國','第一滴血','指環王','霍位元人','速度與激情']

    print('------刪除之前------')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movieName.remove('指環王')

    print('------刪除之後------')
    for tempName in movieName:
        print(tempName)

結果:

    ------刪除之前------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第一滴血
    指環王
    霍位元人
    速度與激情
    ------刪除之後------
    加勒比海盜
    駭客帝國
    第一滴血
    霍位元人
    速度與激情

5、排序(sort, reverse)

sort方法是將list按特定順序重新排列,預設為由小到大,引數reverse=True可改為倒序,由大到小。

reverse方法是將list逆置。

>>> a = [1, 4, 2, 3]
>>> a
[1, 4, 2, 3]
>>> a.reverse()
>>> a
[3, 2, 4, 1]
>>> a.sort()
>>> a
[1, 2, 3, 4]
>>> a.sort(reverse=True)
>>> a
[4, 3, 2, 1]

元組 :

              元組的元素不能修改

>>> aTuple = ('et',77,99.9)
>>> aTuple
('et',77,99.9)

<1>訪問元組

 

<2>修改元組

 

<3>元組的內建函式count, index

index和count與字串和列表中的用法相同

>>> a = ('a', 'b', 'c', 'a', 'b')
>>> a.index('a', 1, 3) # 注意是左閉右開區間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ValueError: tuple.index(x): x not in tuple
>>> a.index('a', 1, 4)
3
>>> a.count('b')
2
>>> a.count('d')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