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和數傳媒:區塊鏈未來的變化和趨勢

和數傳媒:區塊鏈未來的變化和趨勢

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屬於 2019年的喧囂、瘋狂、奇蹟、感動正在開啟。

參考網際網路發展史,我們就知道在早期的底層作業系統佔位意味著什麼。同樣,自區塊鏈技術進入成長期,作為底層基礎設施的公鏈就成為競爭激烈的領域。2018年是第一代公鏈誕生十週年,也被很多人稱為“公鏈元年”。一批要帶領區塊鏈進入“3.0時代”的公鏈,視TPS(每秒事務處理量)為“區塊鏈 2.0”最大的痛點。分片、Plasma、Casper以及各種共識機制,排列組合出不同的擴容方案,試圖求出突破“不可能三角”的最優解。也有團隊嘗試從業務場景的真實需求反推技術的進化方向,調整底層網路架構。更有人質疑現在的公鏈是否已走上錯誤的道路,認為區塊鏈本身並非為通用計算設計,沒必要萬事都對標網際網路。

無論劍指何方,2018年我們的確見證了不少公鏈上線測試網、主網,運營開發者與使用者社群,並大力構建生態。不過,在公鏈數量多於開發者,以及數字貨幣市場進入“長熊”的窘境下,造血能力弱的公鏈進行了一輪大洗牌。所幸,市場上依然不乏現金流和技術能力過硬的少數公鏈團隊,將熊市視為超車的機會,為下一波機會來臨蟄伏準備。

可以做一個近似的假設:以往我們在公鏈上用中心化伺服器去記錄每一筆交易,為了實現“去中心化”,參考EOS的模式,我們需要至少21個同等伺服器去做同一件事情,那麼花費的成本也可近似類比成以前的21倍,這樣對所記錄的資料價值要求就會非常高,大量的簡單遊戲過程資料是沒有這樣的價值的,如果付出了高價值卻得到低價值的結果,價效比是非常不合理的。

簡而言之,區塊鏈技術的使用對記錄資料價值應該是分層的,不同的層級對應的資料價值不同。大家應更關注不同定位的區塊鏈對不同價值資料的適用場景分類,如公鏈上記錄的資料價值應該是最高的,有最高階的去中心化需求和價值;聯盟鏈上的次之,更多是聯盟間需要公證的資料;私鏈上基本上可以等同於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以信用做背書,技術上融入區塊鏈技術即可。

公鏈是個底層架構,類似於網際網路的TCP/IP協議。目前區塊鏈處於早期,公鏈的迭代速度很快。區塊鏈的發展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兩點:區塊鏈和價值直接產生關係;大家都認為區塊鏈行業會產生頭部效應。

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有邊界,但也互相打通,互為補充和競爭關係。最近幾年,從比特幣、以太坊,EOS到LikeLib,人們在網際網路之外,開拓出了一個新的、之前不存在的疆域,就像發現了新大陸。這個疆域的邊界在什麼地方,還需要繼續探索。這個疆域能建立的商業生態還在早期,但潛力巨大。在這個新領域,會誕生新模式、新產品,產生新價值,去跟網際網路競爭,同時也會刺激網際網路環境加速進化。

公鏈是區塊鏈的基礎設施,整個行業目前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行業也還沒有那麼大的需求。就像網際網路中的電子商務還沒出來時,對雲端計算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強烈。目前的區塊鏈特別像2000年的網際網路,那個時候大家對網際網路的認知就是QQ、入口網站、聊天室。公鏈發展到後面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涉及業務場景、商業機制的設計以及在不同行業的拓展。這些難度都很大,挑戰很多,需要在不同的行業設計新的規則、新的商業流程,才能把區塊鏈技術應用進去。

而它最大瓶頸是如何深入到現有的業務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這是非技術層面的東西,既是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機會。從長遠來看,區塊鏈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目前會有比較高的初始成本,這個成本需要多家一起分擔。

未來的變化和趨勢

2018年的公鏈是封閉、排他的,2019年的公鏈應該是普惠共贏的。作為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還有太多地方值得大家相互探討、學習和提升。展望2019年,區塊鏈本質沒有變化,即由分散式技術帶來的“自治資料元網路”對未來生活的潛在影響和改變,寄託著由技術帶給人們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這種期望需要所有區塊鏈從業者一起去努力,去突破。

整個行業受市場因素影響,2019年上半年對於優秀團隊來說是一個考驗。堅持到下一風口,才能抓住行業發展的機會和紅利。2017至2018年,一批來自學術領域,尤其是密碼學領域的專案團隊獲得了發展契機,很多前沿技術與專案獲得資本和機構的支援,有足夠的資源推動技術研究和發展,包括更好的簽名演算法、隱私演算法。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發展將會在2019年看到更多可能性。

此外,目前的區塊鏈領域,需要更多“攪局者”來打破現有格局。預計分片、跨鏈技術能落地測試,新的隱私保護技術也會注入新鮮血液。應用層面的趨勢和變化會更大,採用區塊鏈技術在聯盟鏈上的應用將推動更多行業實現機構精簡和可信度提高,大家對區塊鏈的理解和應用需求會更加細分,合規建設會進一步完善,相關投資衍生品也會出現,手機應用端將成為區塊鏈應用落地使用的主要入口,或將是最先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比較好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