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8.2 “三十歲挨踢”的魔咒——《逆襲大學》連載

8.2 “三十歲挨踢”的魔咒——《逆襲大學》連載

返回到【全文目錄

目錄

8.2 “三十歲挨踢”的魔咒

不寫程式碼的人幹什麼去了

挨踢的三大關注:身體、知識更新和薪水

破解“挨踢”的困境

我是碼農,我驕傲


8.2 “三十歲挨踢”的魔咒

紮在IT學子喉中的另一根魚刺是:坊間傳聞30歲以後就“不能程式設計”了,這便如何是好?大學畢業,二十二三歲,青春飯才能吃幾年?希望深造,追求學術最高峰,但博士帽戴上之時,半輩子沒了,青春飯都吃不上了。

在各種論壇中,這個話題也屢屢被提起。一片唉聲嘆氣,似乎真有點小時候聽過的古代人到60歲就要由兒子背到山裡餓死喂野獸的傳說故事一樣,悲情萬分了。

30歲只是一個籠統的數字。從大學畢業開始,大概就是積累了7、8年工作經驗的樣子,也有說法講35歲的。終歸給人的感覺是,程式設計師就是吃青春飯的。其實,從程式設計師崗位做起,就在一線專事編碼工作達十年之久的,真不算多。

在吃青春飯的行當中,空姐令人羨慕,也是很多女孩子爭著去的。當她們年輕不再,由於四處奔波,接觸各色人等豐富的經歷,容顏已改但風度猶存,青春飯為她們積累了無形的資本。同樣吃青春飯,似乎聽到的某些專案的專業運動員的境遇卻不好。看來,吃青春飯不全是壞行業,卻真是有悲摧的。

不寫程式碼的人幹什麼去了

於是,我們有必要去考察一下,當了幾年程式設計師,所謂的“挨踢”,是殘酷的淘汰,還是別的?當程式設計師不敲程式碼了,轉而幹什麼去了?如果有程式設計師離開了這個行業,從業的幾年時間為他帶來了什麼?真被淘汰的人,是因何被淘汰?回答這些問題,比只講30歲挨踢,要來得實在。

在IT行業的大企業中,分工細密,流程嚴格,對各個崗位上人員的要求各不相同。企業中的崗位,粗略地可以分為技術崗位和非技術崗位兩類,這些崗位在企業運營中都不可缺少。一個IT企業要存在和發展,技術先進是必須的,但這並不是全部,市場、營銷、管理,哪個環節做不好,都會導致徹底的失敗。

寫程式碼在行業中是生存的多種形態中的一種,不寫程式碼了,並不意味著徹底離開這個行業。對於一個剛剛進入行業走技術路線的菜鳥而言,從基礎做起,很多人的工作就是寫程式碼,對應的崗位叫做——程式設計師。隨著工作經歷的增長,技術更加嫻熟,對行業的瞭解增加,對工作的流程更加熟悉,能夠與客戶順暢溝通,這是一個在工作中持續成長的過程。逐漸地,當團隊中需要有更重要的技術工作需要你承擔的時候,工作的成果不再以程式碼的形式體現,這是水到渠成的事。這種方式,也是程式設計師在技術崗位上的升遷的一種途徑。在這條路徑上對應的技術崗位包括系統分析員、系統架構師等,需要更紮實的專業基礎,以及更多工作經驗。專業基礎來自於在學校的認真學習,工作經驗積累自工作中的體會,理論與實踐的真正結合,成就的標誌是由寫程式碼到不寫程式碼。不寫程式碼,很多時候意味著的是升遷,而不是淘汰。

有些技術崗位屬於測試和運維性質。在工程中,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應該是分開的,這是一個原則。一個優秀的產品,需要優秀的開發人員,完整的測試也不可或缺。軟體測試本身也是一項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在許多人看來,強度沒有開發大,倒是建議細心的女生們可以多加考慮。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中,有大量的業務執行在計算機上,系統能夠順利執行,進而追求高效率低能耗執行,需要有人從事執行維護之類的工作,也有不少大學畢業生直接從事運維工作的。從工作形態上,這些崗位並不是寫程式碼搞開發,但沒有程式設計的功底和體驗是不足以勝任這些工作的,也不排除熟練的程式設計師轉崗後,再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

不寫程式碼的人,還可能會從事與技術相關,但更注重非技術因素的工作,如專案經理、產品經理、部門經理等。他們的職責是協調團隊內外的關係,保障專案開發的條件,保證專案的按期保質完成等。有些人的工作會與技術漸行漸遠,去了其他的業務部門,甚至走進了高層。有些翅膀硬了,有想法了,跳槽另擇高枝;還有的,和一幫哥們創業去了。有些,在其他行業覓得更好的機會,轉行去了。

在數不清的分分合合中,轉崗、轉型、升遷,這些都是常態。有的人入行兩年,25歲就抓住了機會“找踢”了。這樣的事發生一次,整個的人上一個臺階,會有成功時候,有時摔個鼻青臉腫也不意外,但這就是成長。我們渴盼事業中的鮮花和掌聲,但在成長中經歷了挫折,收穫了失敗,也不全是壞事。在失敗中學會做事,東山再起之時,早已經不是昨日的愣頭青。如果死抱著“寫程式碼”不放,天天怕著挨踢,這樣輝煌哪能來到。

還有少數人,對程式設計忠貞無比,因為喜好,就願意在程式設計師崗位上終老。在美國,65歲仍堅持每天程式設計的傳奇Android工程師David Maynard的故事讓很多人都感慨良多。他從1969年投身軟體開發,見證了“從PC到移動互聯”的完整演變,淡定於IT業界的世事變遷,專注於自己的程式設計事業。他曾表示:“要每天都能程式設計並不容易,很多時候因為升職而無法繼續程式設計的時候,我就會離開這家公司。”我的一位大學同班同學,中學時參加過資訊學競賽,大學時程式設計很投入,工作後一直從事一線的開發。我們在大學畢業16年後見過一面,他還在一線程式設計:“和一幫毛頭小夥在一起幹,就好這一口,沒有辦法。”

挨踢的三大關注:身體、知識更新和薪水

要延長自己的職業生命週期,發展是硬道理。對於30歲的現實問題,最大的關注莫過於:身體、知識更新和薪水。

關於身體的問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有統計稱IT精英群體的“過勞”狀況很嚴重,健康狀況堪憂。最典型的一句話就是:30歲以後熬不動夜了,挨踢了,反映的是IT行業中的加班是一個影響健康的直接原因。“30歲以後熬不動夜”包含了三個前提:第一,工作以後的崗位是不會變動的;第二,加班是不可改變的;第三,身體一定是要垮掉的。的確,這三點在有些人身上是發生了,但是否就一定是普適的模式呢?用職場中存在的大量升遷、轉崗、轉型甚至主動地轉行可以否定第一點。第二點,我有些大一的學生,初入大學從零開始學程式設計,略加點撥,在大一結束就敢在課外試著做搜尋引擎,但我也給某位大四的學生講過如何輸出hello world。人和人不一樣,區別在於學習力和做事的態度,這是本書最大的關注。在工作中,有人一個小時乾的工作,別人磨了一天也未必能完成,工作習慣很重要。水平和效率有保證,即使老闆變態強留人,那怎能夠約束得了。至於第三點,自認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默默自檢吧。在很多時候,身體垮掉並不是因為工作,而是不合理的飲食和作息。所謂職業,其中包含生活方式的選擇。採取一種放任態度的理由可以舉出N多,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出有規律的生活,保持簡單而又健康的飲食,堅持適合自己的運動,這是能夠做到的,關鍵是你是否將之當回事。為工作保持健康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在幸福的生活的追求中更是要對自己的生命有足夠的重視。

知識更新的問題。據說年紀大了,知識更新的速度就會跟不上了,這似乎有道理。30歲,人的創造力最強勁的時候即將過去。在IT這個以創新著稱的行業,如何能夠立足?靠什麼立足?有人說30歲之前跟得住形勢要靠體力,我勉強認為這個觀點沒有完全錯,而30歲以後的學習要靠“內功”,靠感覺,靠正確的學法。在大學的專業學習中得到的堅實的專業基礎與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開始產生化學作用,即使是純粹的技術學習,學習效率也會加快。進入這樣一個時期,往往也是不少人開始有能力把握大局,做更巨集觀工作的時候了。不少沒有經歷過大學專業學習的,以及在大學中沒有重視專業基礎學習的在職人士,會在工作一段時間內發現專業基礎的重要性。用長遠的眼光,專業基礎就如同一塊發酵劑,想要在行業中長久立足,最好早些做準備。在知識經濟時代,各學科的知識發展速度都已經加快,IT類學科更是這樣。從這個角度,在大學中學會高效、有效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事情。我只想問將大學繼續當作高四、高五上的同學,你的努力不能否定,但是否還應該有些別的努力?

薪水的問題避不開。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程式設計師的待遇也應該是逐漸提高的,也有人通過轉崗、轉型,獲得更高的收入,這是一個步步高的過程。有人幹了多年,一直拿不到期望的高薪,應該找找原因了。有多年的工作經歷(經歷和經驗並不等同),是否能夠表現出該有的價值?在市場經濟中,薪水是和自己能夠創造的價值相關的。心善的boss會犯難:給你提薪,分明這個工作招聘工資相對低的年輕人就可以幹,而繼續開低工資,也覺得對不起你這個老員工。跳槽、轉崗是獲得加薪的方式,這需要在工作中真正有所長進,而不總是碰運氣。而對那些惡老闆,需要採取的態度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找到合適的機會另覓出路也不失一個好的策略。行業中有淘汰也屬於正常,但淘汰誰的問題,決定權仍然由自己把握。

對待薪水的問題上,切忌產生一廂情願的急躁。如果耐不住對金錢的渴望,有門路發財自然不用吊死在一棵樹上。深圳有碼農化身“燒餅哥”在網上走紅,但和他並排擺攤賣燒餅就不高明瞭。但如果還看重在行業中長久發展,或者沒有別的門路,也就不要在抱怨中度過了。這樣做是一種自虐。我在23歲當大學老師時,收入不及同期進入銀行、電信業同學的1/3,及至藉著高校擴招漲了工資,與人家相比仍然不值一提。學校現在收學費執行的是2000年的標準,幾億貸款在那裡壓著,收入也已經有多年無實質性的增長了。我喜歡教育,也熱愛生活,在多年無意識地與所謂現代生活保持一定距離後,在一貫儉樸的生活風格中找到真正的生活樂趣。面對諸多現實問題,借過錢、貸過款,一家老小三代六口人在70平方米的房子中擠過,但生活的情趣沒有斷過。現在的年輕人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以及對社交一類的追求再也不似我這般簡單,但無論如何也要知道,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學會享受生活的樂趣,尤其能夠多DIY一些,好日子還是能把握。富足的生活並不是一定要靠多高的收入支撐才行。

破解“挨踢”的困境

可見,30歲挨踢的問題的確存在,還可能很嚴重。有人都等不到30歲,就挨踢走人了。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和人有關,當然也有機遇的因素,但有人會讓這種事情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在自己身上。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發生,據說是各種的不公平和沒有辦法。其實,如果說上大學就算是在這個行業中報了到的話,有些人在20歲的時候,由於在學習上拿不出辦法,不願意做出改變,已經是撅起屁股做好了被踢的架勢。每到畢業季,用人單位的旺盛需求擺在那裡,但就是有一大批的畢業生無法達到要求而被拒用。這裡儘管可以譴責學校教育的失敗,而我們這些老師聽著逃課有理的論調,守著教室中空著的座位,聽著屢次談話中的應付,只能在一邊跺腳體驗著俗話中太監才有的著急。

30歲不是問題,問題是技術提高在內的成長是否與崗位要求的變化相符。出於自己的興趣而願意死守程式設計的那條板凳的老程式設計師,他們的工作是在寫程式碼,但更新自己的技術的程序不停止,由於那份熱愛,以及經歷時間考驗的經驗,在團隊中,承擔最關鍵任務的一定是他們,給他們的高薪別人不用嫉妒。有博友評論:“做IT,30歲之前是拼體力,攢經驗;30歲之後是拼綜合能力,拼工作效率。一般來說35~50之間是精華區,也是效率最高、貢獻最大的時間。”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在程式設計師的崗位上時間久了,水平不見提高,脾氣反而漲了不少,至少讓老闆覺得發的薪水不值得。出路只有一個,走人吧。

這就是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的問題。這些不是想要的時候,齜牙咧嘴晃膀子就能來的,是需要積累起來的。其實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除大學畢業生之外,還有大量從其他渠道進入的,學歷、求學途徑也不是問題,關鍵是你是否能夠勝任工作。如果想不考慮自己的進步,還要覓得長久安穩,這本書餘下的部分可以不看了。其實,市場化程度相對高的IT行業很實在,沒有那麼嚴重的年齡和學歷歧視,論資排輩的情況遠沒有其他行業嚴重。受歧視的是技術不過關的人,尤其是不思進取的人,以及沒有能力進取的人。

再次強調一下,這裡的30歲並非絕對年齡,而是在IT行業度過了不算長也不算短的時間,正是“七年之癢”折磨人的時候。這時也正是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再次進行規劃和調整的時候了,這時候做一些調整是正常的事。如同在專業對口上的糾結一般,在校學生為之恐慌,是因為不敢面對其中的變化,這裡也有一種一輩子只做一個工作的求絕對穩定的思維在作怪。但要知道,每一次變動,分明就是又一次選擇的機會。在為不少年齡已經30歲了才考慮轉行進入IT行業的人的諮詢中,我鼓勵他們還可以給自己一次機會,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只是要做好面臨一系列現實問題的思想準備,比如要得到家人的支援。30歲起步的人,並不是沒有機會。有認真的態度,結合在之前的行業中積累的閱歷,減去隨年齡而僵化的思維,可以在更短的週期內找到立足之地。

與國外常有“爺爺級”的程式設計師相比,30歲現象在國內更加普遍。在各種虛虛實實的說法之中,有人照著這個套子將自己往裡裝。到這個傳說中的魔咒真的在自己身上顯靈之時,不去追究自己的不努力與不思改變,而是受傷地用這個話題訴說著辛酸與苦難。這是一種能夠獲得安慰的方式,也不乏後來人前仆後繼地跟了上來。這種氛圍之濃,使有些年輕人不能沉下心來在技術崗位上工作和提高,缺乏各種頂級技術人員的狀況就這樣延續。這種狀況需要改變,需要有知覺的人跟進。寫程式碼是一個新人入職較好的切入點,而寫好程式碼卻並不是一個低端的工作,這是產品質量最終得以保證的基礎。一線的程式設計師中,需要有骨灰級的好手長期堅持,也需要有見識的管理者能夠為基層的高水平程式設計師提供像樣的薪水和能夠解除後顧之憂的保障,讓他們在核心技術的鑽研中,真正有尊嚴地站穩腳跟。

擔心30歲現象的人,一部分是臨近了自己能夠承受的關鍵點,卻發現真的面臨淘汰;而更多的人,是離30歲還有一段時間的在校學生。因為未來的不確定而產生所謂的迷茫,一忽兒遠大的理想要有多高有多高,一忽兒就覺得眼前的這個坎就過不去。而像我們這等老傢伙們,曾被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忽悠來忽悠去,終於在東倒西歪中站定了身形,才發現今天吃飽就不要擔心明天餓著,是一個多麼現實的選擇。明天的不確定明天再說,關鍵是今天吃飽了就把今天過好。今天努力的成果恰好就是明天的午餐。光對明天擔心了,不去做好今天的事,明天餓肚子那是活該。年輕真好,可以有無窮的想法和可能性,但讓想法鋪成金光大道,沿此路走下去,而不是讓想法中的溝溝坎坎成為自己的障礙。仔細想想,20歲的人,對30歲的事,不用糾結。20歲時遇到了學習中的問題,不用將別人30歲遇到的困擾當作理由而退縮。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保持高節奏的變化,是這個行業蓬勃發展的需要,也是獲得發展的不竭動力。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在行業中會有殘酷的淘汰,然而淘汰的理由並不是年齡,不是與年齡相關的生理問題。擁有競爭力,需要有長線作戰的儲備和動力,保持著與發展趨勢相匹配的變化的意識和能力,這將是一個人活得精彩的根本。由此想到了我的一些學生,和接受我諮詢的大學生、年輕的職場人士,不少人總是在變化面前顯得畏懼而裹步不前,不主動去把握機會,而是放棄了改變的自由。30歲被稱為“而立之年”,是站立,也是獨立,是30歲以前的積累顯現效果的時候,而不是所謂老本吃完資源枯竭的時候。30歲,是由索取和成長,轉向釋放和成熟的階段,這一時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不是被動受其支配的惡煞,而是應該積極擁抱的獲得改變的機會。以此,人生將更加燦爛,行業將具更強的活力。

我是碼農,我驕傲

程式設計師是IT行業中技術一線的一個大群體,他們辛勤的工作是IT行業的基礎。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碼農”的名詞。這個詞,深入人心。

沒有做到精確統計,但在我的學生中,在我部落格的讀者中,有相當多的人因為那個“農”字感到不爽、反感,甚至有個別人,就因為受不了這樣一個別稱,而欲另投他行。我深為我出身自農民的家庭而感到驕傲,也為有人覺得不爽而感到悲哀。中國一直是個以農業為本的國家,我們的生存離不開農民。但在長期城鄉差別的背景下,農村和農民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卻也因貧窮和落後、資訊流通不暢而飽受歧視,被當作了無知的代表。一群不甘守窮的農民走了出來,參與到了城市的建設,從事著城裡人不願意做的工作,他們被稱為農民工。這是一個讓人不願意接受的一個稱謂。更可悲的是,歧視農民和農民工,不乏農民的後代。

我想起了兒歌中所唱的“勞動最光榮”。在對農民的有色眼鏡下面,我們藏起來的,是對於勞動的無意識的排斥。萬般皆上品,唯有勞動低。這裡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我們有了更多的資格去享受休閒,至少這方面的念想是可以有的。但一個顛沛不破的真理是,沒有勞動,這個世界是要完蛋的。沒有勞動,如同希臘人要維護著他們40歲就要退休的權利一樣,國家是要出問題的。沒有勞動,一個人是要垮掉的。在當前,我們還需要用勞動創造明天,而不是輕視勞動。

我在農村長大,從小養兔放羊,打草挑菜,是那個時代的孩子們放學後預設的功課。由於父親在外地工作,母親多病,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承擔了大量的農活。直至上大學遠離家鄉,我的週末和課餘,大部分的時間修理了地球,忙於農家的各種事務。在這種真正勞動的投入中,我獲得了農村人骨子裡的質樸、倔強、能吃苦、能忍讓、不畏困難、善於變通等優良品質。我所自賞的這些所謂品質,可能在現代城裡人眼中完全就是不開化的表現,但我負責任地講,是這些品質讓我克服了都市人的各種浮躁,過上了不算富足,沒有權力,但是卻真正充實和激情的生活。

最難忘的,是欣賞過鄰家一位大爺鋤過的一片高粱地。高粱苗剛長至人的腳踝那麼高,第一次給高粱鋤苗,同時也要間苗,將多餘的苗拔掉。大爺鋤完的地,站在田頭橫看、豎看、斜著看,從另外的方向再斜著看,苗苗們都自成一線,齊刷刷地站立著,隨著微風揮舞著他們僅有的三四片葉子。大爺就蹲在地頭抽菸,檢閱著他的部隊。那一刻,我真想下定決心一輩子伺弄莊稼了。在現在的工作中,我要求學生寫文字時,字型、字號要用對,圖片、表格要符合規範,這些文字潔癖的背後,有我學大爺鋤地的影響。學生寫的程式碼,要縮排有致,大小寫用對,也有齊整高粱苗的情結。以至於和我做畢業論文的學生,由初期的老不適應,到後來也染上潔癖,一眼就能看出別人論文中某幾個字小了半號。高手在民間,在農村,我們要學的,還有很多。

真正瞭解農村的人知道,在習慣了小農的自然經濟模式的農村,到處都藏著充滿創造力的高人。農村人尊重實踐而鄙視教條,欣賞天才而不迷信權威,喜歡思考而不輕易苟同。他們敢於吶喊,說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也更善於腳踏實地,接受現實,用自己的勞動去改變現狀,去實現需要經年累月的勞作才能夠實現的目標。

作為一個對曾經的農民身份無比自豪的教書匠,我期盼著有一天再去體驗我少時的生活,我也更加樂意在我心愛的教育崗位上,將我的體驗告訴後來人,勞動是光榮的,要學會享受勞動。現在的孩子們,包括農村的孩子,在進入求學、考試的軌道後,體驗勞動和生活的機會被學校和家長在悄無聲息中剝奪了,這是一個重大的損失。我不能譴責這種以愛和責任的名義而造成的缺憾,但也要提醒是需要重歸尊重勞動的軌道了。這是一個處於需要奮鬥時期的年輕人該有的作為,這種奮鬥還將持續下去。勞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自己人生當中最珍貴的部分。

我無意將程式設計師和農民、農民工去做更多的對照。其實,不止是IT行業,在需要打拼的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地方,不都是需要用勤勞、奮鬥、堅持去前行嗎?如此說來,律師可以稱辯農、會計也能稱蒜(算)農,還有其他的各色農等。我們都是“民以食為天”為傳統的民族的後代,上追幾代全是農民,國家層面的改革也在進行,曾經的不公平也正在消除。坦然接受並欣賞這樣一個稱謂,會讓人好受些,讓我們繼承先祖們的優良傳統,讓優良傳統在這項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行業中發揚光大,為改變我們的生活,為社會的更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差點忘記說的是,我沒有考證“碼農”一詞的出處,猜測能有如此發明的傢伙一定是絕頂聰明的。當聰明和智慧達到一定程度的人,其境界是有足夠的胸懷來自嘲的,而自嘲,是釋放壓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這個詞或許就是在他漂亮地完成了一項工作,用疲憊的雙眼欣賞著如齊整的高粱苗一樣程式碼時,不由得脫口而出:“我這個寫程式碼的農民。”

糾結什麼,我們要的就是這個境界。

返回到【全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