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熟悉常用的 Linux 操作和 Hadoop 操作

熟悉常用的 Linux 操作和 Hadoop 操作

1)cd 命令:切換目錄

(1) 切換到目錄/usr/local。


(2) 切換到當前目錄的上一級目錄


(3) 切換到當前登入 Linux 系統的使用者自己的主資料夾


2)ls 命令:檢視檔案與目錄檢視目錄/usr 下的所有檔案和目錄


3)mkdir 命令:新建目錄

(1) 進入/tmp 目錄,建立一個名為 a 的目錄,並檢視/tmp 目錄下已經存在哪些目錄。


(2) 進入/tmp 目錄,建立目錄 a1/a2/a3/a4。


4)rmdir 命令:刪除空的目錄

(1) 將上面建立的目錄 a(在/tmp 目錄下面)刪除。


(2) 刪除上面建立的目錄 a1/a2/a3/a4(在/tmp 目錄下面),然後檢視/tmp 目錄下面存在哪些目錄。


5)cp 命令:複製檔案或目錄

(1) 將當前使用者的主資料夾下的檔案.bashrc 複製到目錄“/usr”下,並重命名為 bashrc1


(2) 在目錄“/tmp”下新建目錄 test,再把這個目錄複製到“/usr”目錄下



6)mv 命令:移動檔案與目錄,或更名

(1) 將“/usr”目錄下的檔案 bashrc1 移動到“/usr/test”目錄下


(2) 將“/usr”目錄下的 test 目錄重新命名為 test2


7)rm 命令:移除檔案或目錄

(1) 將“/usr/test2”目錄下的 bashrc1 檔案刪除

(2) 將“/usr”目錄下的 test2 目錄刪除


8)cat 命令:檢視檔案內容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的.bashrc 檔案內容


9)tac 命令:反向檢視檔案內容反向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的.bashrc 檔案的內容


10)more 命令:一頁一頁翻動檢視翻頁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的.bashrc 檔案的內容

11)head 命令:取出前面幾行

(1) 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bashrc 檔案內容前 20 行


(2) 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bashrc 檔案內容,後面 50 行不顯示,只顯示前面幾行


12)tail 命令:取出後面幾行

(1) 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bashrc 檔案內容最後 20 行


(2) 檢視當前使用者主資料夾下.bashrc 檔案內容,並且只列出 50 行以後的資料


13)touch 命令:修改檔案時間或建立新檔案

(1) 在“/tmp”目錄下建立一個空檔案 hello,並檢視檔案時間


(2) 修改 hello 檔案,將檔案時間整為 5 天前


14)chown 命令:修改檔案所有者許可權將 hello 檔案所有者改為 root 帳號,並檢視屬性

15)find 命令:檔案查詢找出主資料夾下檔名為.bashrc 的檔案


16)tar 命令:壓縮命令

(1) 在根目錄“/”下新建資料夾 test,然後在根目錄“/”下打包成 test.tar.gz


(2) 把上面的 test.tar.gz 壓縮包,解壓縮到“/tmp”目錄


17)grep 命令:查詢字串從“~/.bashrc”檔案中查詢字串'examples'


18)使用 hadoop 使用者登入 Linux 系統,啟動 Hadoop(Hadoop 的安裝目錄為“/usr/local/hadoop”),為 hadoop 使用者在 HDFS 中建立使用者目錄“/user/hadoop”


19)接著在 HDFS 的目錄“/user/hadoop”下,建立 test 資料夾,並檢視檔案列表



20)將 Linux 系統本地的“~/.bashrc”檔案上傳到 HDFS 的 test 資料夾中,並檢視 test



21)將 HDFS 資料夾 test 複製到 Linux 系統本地檔案系統的“/usr/local/hadoop”目錄下


小問題:

WARN util.NativeCodeLoader: Unable to load native-hadoop library for your platform… using builtin-java classes where applicable

提示hadoop不能載入本地庫。

解決:https://blog.csdn.net/young_kim1/article/details/503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