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攻克論文寫作系列之6:用得好Theory

攻克論文寫作系列之6:用得好Theory

來源|刀熊說說

文|刀熊 

本篇我們來具體談一談在寫實證文章的時候如何有效使用theory。

 

Data和theory 在一篇實證性文章(Empirical Article )中的關係。

在實證性文章裡,因為肯定會有data (資料)的收集和分析,我們要記得在自己的文章裡,保證theory 和data的關係在總體上如下圖所示:

這幅簡單的圖示至少說明了以下幾個要注意的原則:

  1. Theory和data 應該是互相依賴而生存的。Theory應該是驗證data的指導、依據、來源; 而檢驗data的目的應該是指向theory、 構建theory、彌補現有theory的不足和提升theory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2. Theory本身的建立和完善並不是目的,它是為了指導實踐的(data); 而test data (檢驗資料) 本身也不是目的,它是為了進一步提升理論的。

  3. 如果一個theory對現實完全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它就不是一個有用的theory; 而如果data對理論完全沒有任何建設意義, 它也不會是有用的data.

 

如何在你的論文裡有效連結theory和data? 

 

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說說操作方法。

 

我們在構思和設計一篇實證研究的時候,最起碼要注意在以下兩方面上連結data 與theory:

 

  1. 我們在收集資料、檢驗資料時,我們所檢驗的問題和邏輯應該是基於現有理論的。 這又回到寫好文獻綜述的兩個要點這篇文章裡所打的比喻,如果你只有data而不能跟theory結合,就好像你闖進一個聚集了一堆高人的屋子,屋子裡的人都在高談闊論,他們彼此之間都頗為熟食,而你是新人,如果你想加入他們的對話讓他們聽聽你的意見,就要先聽他們在關注什麼,說什麼,怎麼說的,然後把自己要說的跟他們的大對話聯絡起來。你的觀點不需要跟所有人的觀點都有重合,但你至少要跟某幾個人的觀點聯絡上,既有連結又有創新。

  2. 我們得出的資料分析結果和相關討論,應該是為了重新指向理論、進一步建設理論的。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呈現結果——這些過程本身並不具多大的意義,最大的意義是你的研究能否“improve existing theory” (提升現有理論). ——這一點,也是一篇論文能否發表和發表到什麼型別期刊的重要指標。社會科學雖然不像自然科學一樣有統一的正規化,但構建理論是學術研究重要的目標。你的資料結果在多大程度上改進了現有理論的認知是衡量你研究貢獻大小的重要指標。所以好的論文在文章的discussion 部分必須重新指向theory,突出文章貢獻的討論。

 

而仔細去看,其實在設計一個實證研究的各個步驟裡對theory的考慮都不應該缺位。下圖展示了兩條主線之間的關係,左邊是我們考慮設計一個empirical study (實證研究)時重要的幾個步驟;右邊是以theory為核心,在每個相應步驟裡theory應該充當的角色。

 

  • 比如,在設計研究問題時,我們應該想到這個研究問題是在驗證哪些理論?或是至少跟哪些理論的文獻相關?

  • 比如在設計研究假設的時候,我們要問,我們為什麼做出這樣的假設?有哪些理論能支援我們做出這樣的假設,而不是反方向的變數關係?

  • 比如在寫報告的時候,我們要問,我們的研究結果證明了哪些理論?沒有證明哪些理論?如何增進了我們對某個理論的現有認知?

 

如何提升連結theory和data的能力?(具體練習方法示例)

 

Theory和data的連結可真心不是件容易事,這需要很多的練習、閱讀、和體會,這中間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也沒有最終目的地。事實上,連線理論和資料是一個優秀社科研究者必備技能。我們在修煉此技能時要追求達到以下狀態:

  1. 在看到一組二手資料時能夠順利判斷出它能用於驗證和建設哪個theory,或者它能不能用來建設理論; 

  2. 在解答一個實證研究的問題時能夠明確知道其對應和依託的theory以及相關文獻都有哪些(腦中有框架,心裡不害怕);

  3. 在動筆寫實證文章的時候能夠在文章的各個環節緊密結合theory——比如寫文章重要性的時候突出它是怎樣彌補現有theory gap的,寫研究假設的時候指出哪些理論支撐了該研究假設的做出,以及分析完資料寫”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這個部分的時候指出你的資料結果如何為理論建設做出了貢獻。

 

話說我自己當年在讀博期間考comprehensive exam的時候,剛好組織理論這門課的老師非常重視考察學生在reseach裡連結theory 和data 的能力,她在考試中的具體問題是給了我們一份發給某個政府機構領導的問卷,上面列了二三十個向政府領導者提出的問題,告訴我們假若這份問卷的資料現在已經收回,你覺得這個問卷上的資料能回答哪些跟組織行為相關的研究問題?這些問題分別依據哪些組織理論?並把這一部分theory是如何支援該問題的闡述段落寫下來。

 

這個訓練對鍛鍊使用theory的能力特別有效,大家不妨找類似的資料或問卷試一試。這裡面需要的技能包括:1)對某個領域重要theory的深入理解;2)設計具體的、有價值的research question的能力;3)將理論代入到具體資料之中,併合理地將兩者聯絡起來的能力。掌握了這三個技能,我可以說你基本在寫實證文章的時候不會有太大問題了。

 

以下就借鑑我們當時考題裡的思路,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做一個練習。

 

下面為了做這個練習我會先介紹一個研究問題和兩個組織行為理論,假設此為已知條件;之後會給大家出一個具體任務,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researcher, 要依靠這兩個理論來提出研究假設並寫一篇實證文章,你該如何提出假設,又如何解釋為什麼該理論能夠支援你的Hypothesis.

******練習開始,前方燒腦預警, 多燒多得,戒驕戒躁 :) *********

研究問題:假設我們現在要解釋的研究問題是“為什麼有的公司會選擇收購或合併其它公司而有的公司不會?”

要使用的理論:組織理論有很多種,這裡假設你必須要使用以下兩個理論來為該研究問題建立不同的hypotheses(研究假設),這兩個理論分別是:

  • 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組織都不是獨立的,組織要依賴其它組織的資源得以生存和獲得成功;如果組織A依賴組織B的資源,組織B的power就會增加;如果組織A降低對組織B的依賴,組織A的power就會增加,不確定性就會降低。---所以為了長期生存和成功,根據該理論,一個組織應該儘量降低自己對別人的依賴,而增加別人對自己的依賴。

  • Institutional theory: 該理論的主要觀點是所有組織都是在“制度壓力”下生存的,有些決策和組織設計未必是rational (理性的),而是迫於外在的“同化性壓力”(isomorphic pressure), 因為別人這麼做了,所以自己組織必須要這麼做才顯得有legitimacy (合法性)。根據該理論,這種同化效能幫助組織提升legitimacy和在大環境中生存。

 

任務:為了解釋“為什麼有的公司會選擇收購或合併其它公司而有的公司不會?”這個研究問題,你如何分別依託每個理論設計研究假設?你怎樣闡述該theory如何支援你做出的該研究假設?更具體一點說:

 

  1. 如果依託於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 你對該研究問題可以做出哪些研究假設?或者說,該理論能如何幫我們解答該研究問題?為什麼?

  2. 如果依託於institutional theory, 你對該研究問題又可以做出哪些研究假設?或者說,該理論能如何幫我們解答該研究問題?為什麼?

 

請大家考慮至少5-10分鐘,方便的話把研究假設以及與以上兩個問題的答案寫一寫。這一部分可能比較費時間,而且需要反覆練習和體會,建議大家安排一段安靜時間來完成。

 

***寫完自己的答案之後,請參見以下的答案示例***

 

 

(以上內容單純是為了說明理論和資料間的關係, 請大家不要把它當成寫文章的正規化。這裡根據兩個理論延伸出來的hypothesis也不僅限於我列出來的這幾個,只要符合該理論的主旨和能夠解釋研究問題,就是一個潛在的Hypothesis。 當然這裡我們只是為了做練習而在做hypothesis, 這並不意味著,每個我們列出來的hypothesis 都是具有研究的意義的,而要想知道具體假設是否有研究意義,則需要大量閱讀和精通現有文獻才能達到。)

  總結一下,上面的練習啟發我們在寫實證性文章的時候,尤其是作為新手,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驟去連結theory:

 

  1. 列出你的研究問題;

  2. 列出可能與其相關的所有理論;

  3. 列出每個理論的主要觀點;

  4. 列出在該理論視角下,你的研究問題該如何解釋;

  5. 列出該理論視角下可以形成的hypothesis;

  6. 通過review literature找出有研究價值的hypothesis;

  7. 寫出每一個理論具體如何支撐每一個hypothesis (這一部分即英文實證文章中寫在每個hypothesis之前的那一段文字)。

 

當我們文章寫多了,對理論和文獻的瞭解程度增加了,這個過程會自然而然的簡化為:

  1. 你想到了一個研究問題;

  2. 你想到了幾種hypothesis;

  3. 思考支撐你做出每一個hypothesis背後的理論是什麼?是哪一個主題、哪一個學科的文獻?

  4. 找出這些理論,並寫出每一個理論具體如何支撐每一個hypothesis. 

 

一旦我們找到了哪個theory支撐了我們的假設,並且確定了這個假設有研究的價值,這就意味著我們接下來可以在寫一篇empirical paper的時候從頭到尾把該理論和該假設結合起來。比如,拿剛才得出的一個hypothesis 舉例:

 

“Hypothesis 1: 一個公司對外界資源的依賴越大,它與其他公司合併的需求就越大。”

 

我們知道這個假設是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支援得出的,因此在寫文章的時候,在各個部分可以大概highlight以下的討論,從而將theory結合到你的data裡:

  • Introduction 部分, 比如要有類似這樣的句子:“…以前的組織行為文獻就開始關注為什麼有的公司會選擇收購或合併其它公司而有的公司則不會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儘管學者對這個問題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卻很少有學者依據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對其進行探討。本篇研究我們希望彌補這個缺口…”。(提示讀者我的資料是對理論建設有貢獻的)

  • Hypothesis 部分,比如這樣的句子: “…公司合併是因為公司都需要資源;根據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 如果一個組織需要依賴另一個組織得到某種資源(比如材料、資金、資訊等),那麼這個組織就會增加不確定性而降低power,這會影響到該公司的生存;組織為了提升Power, 降低uncertainty, 就需要降低對其他組織的依賴;吞併或與其他公司合併意味著該公司把對外部的依賴性轉變為了其對自身的依賴性。根據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這能降低組織的不確定性,提升組織的power, 增加組織成功的概率。由此,我們得出以下hypothesis: ‘Hypothesis 1: 一個公司對外界資源的依賴越大,它與其他公司合併的需求就越大’。” (用該理論來解釋你hypothesis 的邏輯)

  • Literature部分,比如: “…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是組織行為理論中最重要、最常見的理論之一,它的主要觀點是XXX, 它主要適用於XXX。 近年來依據該理論的實證研究關注的方面有XXX, 得出了XXX方面的發現…” (提示讀者我研究的問題和關注的理論是為很多學者所關注的重要內容;提示讀者我對現有的研究和文獻有了解有認識)

  • Discussion & Implications部分: 比如:“…本篇研究以resource dependency theory為視角,實證性地檢驗了是否一個公司對外界資源的依賴程度越大,其與其他公司合併的需求就越大這個假設。我們的資料結果證實了/沒有證實XXX。 我們的研究對進一步完善resourcedependency theory做出了以下貢獻….” (清晰明瞭的指明你的資料結果對理論建設的每一點貢獻)

 

好了,到這裡就給大家完整地展示完了一個如何把theory和具體研究問題結合在一起的例子。你的研究題目肯定不會跟以上的練習完全相同,但希望其中的方法、思維過程、工具可以為你所用,幫助你在一篇實證性文章裡把理論和資料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一篇強大有力的學術文章。

 

最後總結一下,這篇文章想說:

  • 一篇好的實證性文章,一定需要theory和data的緊密連結,而且是在全文中各個部分的緊密連結;

  • Theory應該是去驗證data的指導、依據、來源; 而檢驗data的目的應該是指向theory、 構建theory、彌補現有theory的不足和提升theory的完整性。Theory本身和data本身如果脫離了對方都沒有什麼意義。

  • 一個好的學者能夠做到在拿到相關二手資料或某個研究假設的的時候迅速想到它能聯絡和建立哪個理論;在需要檢驗某個具體理論的時候知道需要什麼樣的data;

  • 連結theory和data是一個需要長期建立、長期提升的能力,對文獻越熟悉,對理論理解越深入,看好文章看得越多,越能夠有效的在自己文章中連結二者。這需要我們多練習,多練習,多練習。

 

希望這篇文章不會太燒腦~然而如果燒腦的話, 那多半說明你在!進!步!

 

如果你暫時沒看進去也沒有關係,請給自己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