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物聯網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一個技術熱點,通過這20個問題幫助你全面瞭解物聯網

物聯網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一個技術熱點,通過這20個問題幫助你全面瞭解物聯網

        物聯網是當下乃至未來的一個技術熱點,然而很多人對於物聯網還很陌生,以下總結的20個問題可以幫助您全面的瞭解物聯網。

        1、物聯網是什麼?

        通俗地講。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是在網際網路基礎之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一種網路;第二,其使用者端延伸和擴充套件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感測裝置,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網際網路相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被劃入物聯網,而物聯網的物要滿足什麼樣的要求才能被劃歸在物聯網範圍之內呢?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要有相應資訊的接收器;2、要有資料傳輸通路;3、要有一定的儲存功能;4、要有CPU;5、要有作業系統;6、要有專門的應用程式;7、要有資料傳送器;8、遵循物聯網的通訊協議;9、在世界網路中有可被識別的唯一編號。

        而重點的在感測,而不是網路。

        2、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慧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蒐集等多個領域。其實未來的物聯網可以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網際網路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路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路內的人員、機器、裝置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但這一天的來很遙遠,最起碼現階段任重道遠

        3、物聯網的原理?

        物聯網的原理載物聯網的概念中其實已經提及, 在這裡主要從應用角度將物聯網的原理具象化,以比較的方式揭示物聯網的原理。“物聯網”概念的問世,打破了之前的傳統思維。過去的思路一直是將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分開:一方面是機場、公路、建築物,而另一方面是資料中心,個人電腦、寬頻等。而在“物聯網”時代,鋼筋混凝土、電纜將與晶片、寬頻整合為統一的基礎設施,在此意義上,基礎設施更像是一塊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運轉就在它上面進行,其中包括經濟管理、生產執行、社會管理乃至個人生活。

        4、物聯網三大應用架構?

        基於RFID的物聯網應用架構

        基於感測網路的物聯網應用架構

        基於M2M的物聯網應用架構

        5、一個完整的物聯網系統的構成或產業鏈的劃分為幾層?

        目前業界比較統一的觀點基本都認為應該包括三個層面: 末端裝置或子系統,通訊連線系統,以及管理和應用系統。筆者把它歸結為Device—裝置,Connect—連線,和Manage—管理。

        中國移動也把物聯網概括為三層: 感知層、網路層和應用層。用大眾化的術語來說: 第一個層面是全面感知,就是讓“物”會“說話”,成為“智慧物件”,將其進行識別或資料採集;第二個是可靠傳遞,就是通過現有的五花八門的有線和無線通訊網路將資訊進行可靠傳輸;第三個是智慧處理,對採集上來的資料進行處理和展示。

        底層: Devices(裝置或資產)

        用非技術的術語來說,物聯網要連線和服務的物件是末端裝置(Devices)和各種資產(Assets)。 這包括靜止或移動的資產,各種基於微處理器做成的應用系統、各種智慧卡和RFID卡等等,數量在萬億以上。

        DCM之“D”(末端裝置),也就是三層劃分中的感知層的感測節點,在感測網路術語中有一個新詞,稱為Mote(微塵或智慧塵埃)。每個Mote含有一個微型處理器(通常是低功耗MCU)、無線通訊晶片、各種感測器、足夠的記憶體和硬體能力,能夠以較低的功耗執行監視與控制任務。

        由於監控物理環境的重要性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突出,物聯網才受到極大的關注,有人提出M2M這個概念還不夠廣泛,因為M2M中的Machine不能代表所有的“物”(Things),應該用T2T這個詞。其實,沒有MCU的“物體”是不能連網的,只有MCU-enable的物才能成為“智慧物件”變成物聯網的一部分。例如一個水質監測感測器需要被裝上GPRS通訊模組,才能“開口說話”;但有的“Devices”本身就具有“開口說話”功能,如智慧卡、RFID卡和手機等。

        中層: Connect(連線與通訊)

        物聯網通訊層是連線智慧裝置和控制系統的橋樑,用通俗的話說無外乎兩大類: “天上飛的”無線(Wireless)通訊和“地上走的”有線(Wireline)通訊。

        上層: Manage

        (管理和應用軟體)

        管理和應用軟體是物聯網產業鏈條中的關鍵因素,是其核心和靈魂。物聯網軟體可包含: M2M中介軟體和(嵌入式)Edgeware(也可以統稱軟體閘道器)、實時資料庫、執行環境和整合框架、通用的基礎構件庫,以及行業化的應用套件等。通用基礎功能包括: 遠端監測、自動報警、控制、診斷和維護、系統聯動、資料探勘、報表與決策支援、節能分析、資產跟蹤與維護、與ERP/CRM/OA/MES/SCM系統的總體大整合等等。

        6、物聯網產業鏈有哪些關鍵環節?

        上個問題說的是產業鏈的層次問題,這個問題說的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其實大家說法都差不多,只不過有些名詞叫法不同,關鍵環節可以是直接代表某個層次,也可以是某個層次的主要方面,而物聯網產業鏈由應用解決方案、感測感知、傳輸通訊、運算處理四大關鍵環節構成,並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從產業鏈構成的角度,物聯網是以應用解決方案為核心,以應用解決方案、感測感知、傳輸通訊、運算處理為關鍵環節的整合創新價值鏈。其中,應用解決方案是核心,物聯網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是面對某項具體的應用而存在的。物聯網的創新、普及和應用,將是以具體的應用解決方案的整合創新為核心的。感測感知是基礎。作為物聯網的神經末梢,感測器的需求將會是整個鏈條總量最大和最基礎的環節。

        7、RFID技術是什麼?

        上個問題說了感測感知是物聯網中非常重要的技術,而重要的就是射頻識別(RFID)技術。那麼我們再來說一下這個最關鍵的RFID技術。RFID是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英文縮寫,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 通俗點說 而 RFID,正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FID標籤中儲存著規範而具有互用性的資訊,通過無線資料通訊網路把它們自動採集到中央資訊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路實現資訊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

        8、物聯網的開展步驟是什麼樣的?

        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的開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並且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及相關法規政策上的扶助,物聯網的開展具有規模性、廣泛參與性、管理性、技術性、物的屬性等等特徵,其中,技術上的問題是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問題。請注意,一會我們還就此問題講一下我們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其實最主要的差距就在此,個人認為物聯網的開展步驟主要如下:

        (1)對物體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包括靜態和動態的屬性

        (2)需要識別裝置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並將資訊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資料格式

        (3)將物體的資訊通過網路傳輸到資訊處理中心

        9、物聯網產業的三大發展階段

        物聯網的開展步驟是物聯網的具體的搭建過程,問這個問題是更高層是產業發展過程。

        據長城戰略諮詢預測,中國物聯網產業10年3階段發展路線圖,形成三大細分市場,並指出中國物聯網產業未來十年(2010至2020年)將經歷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形成公共管理和服務、企業應用、個人和家庭應用三大細分市場。

        應用創新、產業形成期——未來1至3年,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應用帶動產業鏈形成。未來1至3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處於產業的形成期。物聯網將以政府引導促進、重點應用示範為主導,帶動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產業發展初期將在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的政府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結合應急安防、智慧管控、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公眾服務等具有迫切需求的應用場景,形成一系列的解決方案。隨著應用方案的創新、成熟和推廣,帶動產業鏈的感測感知、傳輸通訊和運算處理環節的發展。

        技術創新、標準形成期——未來3至5年,行業應用標準和關鍵環節技術標準的形成。在公共管理和服務市場應用示範形成一定效應之後,隨著下一代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初步成熟,企業應用、行業應用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點。各類應用解決方案逐漸穩定成熟,產業鏈分工協作更明確、產業聚集、行業標準初步形成。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漸放大,感測感知等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進一步活躍,物聯網各環節的標準化體系逐步形成。

        服務創新、產業成長期——未來5至10年,面向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活躍,個人和家庭市場應用逐步發展,物聯網產業進入高速成長期。未來的5到10年,基於面向物聯網應用的材料、元器件、軟體系統、應用平臺、網路運營、應用服務等各方面的創新活躍,產業鏈逐漸成熟。行業標準迅速推廣並獲得廣泛認同。各類提供物聯網服務的新興公司將成為產業發展的亮點,面向個人家庭市場的物聯網應用得到快速發展,新型的商業模式將在此期間形成。在物聯網應用、技術、標準逐步成熟、網路逐漸完善、商業模式創新空前活躍的前提下,物聯網產業進入高速發展的產業成長期。

        10、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過程中亟待突破的瓶頸?

        我們所誰建立標準誰就有發言權,

        標準化體系的缺失,是制約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即使在全世界範圍內,尚沒有統一的標準體系出臺,標準的缺失將大大制約技術的發展和產品的規模化應用。

        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有待突破。不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就不能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就會處處受制於人

        出臺相關的可行性產業扶持政策,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謀求突破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金融、交通、能源等關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政策導向性對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政策先行”將是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保障。很高興有人能意識到這一點,這一點也是我們的短板

        11、物聯網的技術標準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沒有技術標準

        物聯網正處於產業發展初期,仍有許多瓶頸等待突破,特別是缺乏統一標準體系和成熟商業模式,被看作是制約發展的關鍵要素。

        統一、規範的標準是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的前提。但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物聯網標準都還處於研究制定階段,而且標準的制定通常又涉及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協調,制定過程極其複雜。

        目前我國對物聯網應用領域的研究與美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感測網領域標準制定的主導國家之一。目前國際上已成立一個物聯網標準研究組,中國在裡面佔據了一個重要角色,而且中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也被採納,預計正式的標準要到兩三年後才能出臺。

        12、物聯網需發展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

        國家安全問題

        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如果與國外機構,進行專案合作,如何確保企業商業機密、國家機密不被洩漏?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隱私問題

        在物聯網中,射頻識別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在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籤有可能預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而如何確保標籤物的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便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至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政治和法律問題。

人工智慧、大資料、雲端計算和物聯網的未來發展值得重視,均為前沿產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多智時代,在此為你推薦幾篇優質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