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從構想到實踐:荷蘭各銀行如何利用區塊鏈

從構想到實踐:荷蘭各銀行如何利用區塊鏈

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點選上方“藍色字”可關注我們!

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作者:Sanja Petkovic & Arnab Sinha    翻譯:Ina

自2013-2014年以來,荷蘭的組織和銀行一直走在歐洲區塊鏈倡議的前沿。

由於迫切需要提高股本回報率(RoE),這些舉措試驗了該技術在銀行業模式中提高效率、信任度、透明度、覆蓋面和創新能力的潛力。

經過三年的學習,所有主要的荷蘭銀行都在2017年夏天實現了其區塊鏈議程的重大進展。

2017年7月初,荷蘭兩家主要銀行——荷蘭銀行(ABN AMRO)與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加入了SWIFT全球支付創新(GPI)服務的區塊鏈概念驗證(PoC)計劃。同時,ING與Calypso和R3聯盟合作,成功完成了對區塊鏈交易確認平臺的測試。

荷蘭一直以創新而聞名,在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名列第三,這一成功的區塊鏈案例歸功於政策、合作及監管的一致性,使荷蘭的銀行走在全球區塊鏈倡議的前沿。本文旨在強調近年來我們在荷蘭銀行業中觀察到的一些重要的區塊鏈相關主題及2017-2018年的前景,並思考其成果帶給我們的主要啟示。

荷蘭各銀行在區塊鏈採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並且正在探索在其他業務上的機會。

研究表明,大多數大型荷蘭銀行在2016-2017年期間強化了其區塊鏈舉措,進行多種業務的概念驗證,脫離了初步的探索階段。

ING在六個業務領域進行了27個概念驗證,這些領域包括支付、貿易融資和運營資金解決方案、金融市場、銀行金庫、貸款、合規性和身份驗證。具體的KPI也被用於證實這些概念驗證的結果和適用性。例如,貿易融資PoC顯示出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以紙張檔案為基礎的流程,可能節約10%-15%的成本。

荷蘭銀行也開始了一個類似的試點,探索區塊鏈應用“Torch”如何使房地產交易的參與方順利地記錄和交換資訊。該銀行還探討了區塊鏈會如何解決財務復甦與重組(FR&R)中的財務審計與合規性問題。

荷蘭合作銀行的舉措以跨境支付和小額支付為重點,而SNS銀行則脫離傳統銀行業領域,轉而測試區塊鏈在解決醫療保健系統效率低下問題上的應用。

合作推動發展

密切合作對於探索區塊鏈應用機會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荷蘭各銀行為了尋求正確的區塊鏈技術和適當的用例紛紛與其他銀行及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者加入區域性和全球性聯盟。

在2016年,ING與多個組織進行了合作,包括R3、荷蘭央行、荷蘭支付協會(Dutch Payments Association)與歐洲銀行業論壇(European Banking Forum)。該銀行還與法國興業銀行及貿易商摩科瑞(Mercuria)合作測試了使用區塊鏈進行的石油交易。

荷蘭銀行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鹿特丹港及其他14個組織進行了合作,探索區塊鏈在物流方面的機會。這個價值220萬美元的專案側重於提供三個具體用例:供應鏈融資、庫存融資和迴圈經濟。同時,荷蘭合作銀行也與技術供應商(如D+H)和加速器專案(如Startupbootcamp,Footbytes,Rockstart和Nexus實驗室)進行了合作。

此外,於2017年3月成立的國家區塊鏈聯盟(National Blockchain Coalition)為荷蘭市場設想了協調及開放網路的方法,這可能展示了由政府主導的為能被社會接受的可靠區塊鏈應用創造條件的努力。

首選平臺出現

現在也出現了受這些機構歡迎的具體平臺。

在過去18個月中,許多概念驗證都利用了以太坊或超級賬本的技術。這兩種技術都是允許外部行為者使用的成熟許可鏈技術,因此得到了荷蘭各銀行的廣泛接受。

此外,智慧合約和可程式設計合約可以使合約條款自動談判或執行,作為領先區塊鏈用例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建立在區塊鏈解決方案之上。

ING、荷蘭銀行與荷蘭合作銀行正在使用智慧合約解決方案來獲取“減少文書工作”的優勢,從而降低交易處理成本。

2017-2018前景

荷蘭各銀行在2016-2017年主要進行了廣泛業務領域內的技術探索和概念驗證,在2017-2018年則可能專注於選定的運營領域、用例和商業化解決方案。

來年我們將看到荷蘭各銀行在區塊鏈使用方面的顯著進步——從概念階段步入全面解決方案階段。所有主要荷蘭銀行都將擁有區塊鏈原型,並且還將對這些解決方案進行效能和可擴充套件性測試。有些解決方案(特別是支付、供應鏈和貿易融資方面的)有可能將作為試點推出,並將採取商業化的初步具體步驟。

這一演變符合埃森哲預測的區塊鏈成熟程序,預計2017年會出現對早期採用的明確監管,然後是2018-2024年的成長期,該技術會於2025年成為主流。

雖然我們距離廣泛的市場採用還有幾年的時間,但2017-2018年可能成為區塊鏈在銀行業從承諾轉變為實際解決方案的時期。

區塊鏈舉措的啟示

對這些舉措、概念驗證及其成功結果的評估明確表明與歐洲和國際市場的許多銀行相比,荷蘭銀行的區塊鏈準備更加充分。

這主要歸功於荷蘭充滿活力的創業景象,其技術產出推動了經濟發展。

同時,技術人員之間也出現了更大趨勢,這些都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包括:

1. 明確治理的重要性:佈置治理結構,同時牢記兼顧不同利益相關者的不同標準是開展區塊鏈計劃的關鍵。

2. 瞭解區塊鏈法律層面的“已知未知數”,尤其是當我們研究資料隱私領域時,如果傳統資料庫在其他區塊鏈解決方案中被淘汰,那麼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

3. 資料的不變性和分佈:這與資料留存法律並不相關。人為錯誤或惡作劇目前嚴重限制了用例。

4. 效能、資料隱私、可擴充套件性和可維護性:資料隱私是荷蘭各銀行仍在努力解決的一個問題,因為建立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在推出實際解決方案之前,銀行必須確保技術不會危及客戶資料。

5. 在不斷變化的風險環境中儘早與風險和合規夥伴結盟:銀行內的風險管理職能一般不能服務於多個利益相關方。區塊鏈倡議的成功往往取決於風險的解決。

6. 目前有太多不同的區塊鏈技術。為了促進合作,利益相關者應該對推動實施的單一技術有明確願景。

其他看法

雖然人們仍在探索區塊鏈的概念及其挑戰,但該技術對銀行基礎的潛在影響越來越明顯。

埃森哲-麥理根的一項研究估計,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庫系統可以減少70%的中央財務報告成本,降低30%-50%的合規成本,並可能進一步節約50%的業務運營成本。

這些令人信服的數字將為全球銀行提供充分的理由在2017-2018年優先發展區塊鏈專案。

區塊鏈經常被稱為“自網際網路以來最重要的事物”,其逐漸被應用於傳統環境中的現象表明該技術很可能真的具備變革意義,銀行可以利用其潛力顛覆現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區塊鏈鉛筆的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僅供參考。

640?

關注本公眾號後,進入公眾號

回覆關鍵詞可以查閱資料,以下是部分關鍵詞

回覆 WEF ,檢視《WEF:世界經濟論壇認為區塊鏈是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未來報告》

回覆 智慧合約 ,檢視《巴克萊銀行報告》

回覆 moody ,檢視《穆迪120個區塊鏈專案報告》

回覆 SWIFT ,檢視SWIFT《區塊鏈對證券交易全流程產生的影響及潛力》報告

回覆 論文11 ,檢視論文《可擴充套件的去中心區塊鏈》

回覆 埃森哲2 ,檢視埃森哲《區塊鏈每年可以為投資銀行節省120億美元》報告

回覆 聯合國報告 ,檢視聯合國報告《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在構建社會和可信金融之間扮演的角色》

回覆 使用者特性 ,檢視普林斯頓大學首本比特幣教科書初稿《比特幣使用者的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Bitcoin Users)》

回覆 普林斯頓 ,檢視普林斯頓大學首本比特幣教科書初稿《比特幣和數字貨幣技術(Bitcoin and Cryptocurrency Technologies)》

回覆 IMF,檢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Virtual Currencies and Beyond: Initial Considerations》

回覆 DTCC ,檢視美國存管信託清算公司報告《DTCC: 擁抱分散式》

回覆 廣發 ,檢視報告《科技前沿報告:區塊鏈:正快速走進公眾和政策視野》

回覆 川財1 ,檢視報告《川財證券:區塊鏈技術調研報告之一:具有顛覆所有行業的可能性》

回覆 川財2 ,檢視報告《川財證券:區塊鏈技術調研報告之二:區塊鏈技術進化論-區塊鏈技術的國內實踐和展望》

回覆 桑坦德 ,檢視桑坦德銀行報告《The Fintech 2.0 Paper: rebooting financial services》

回覆 拜占庭 ,檢視《拜占庭將軍問題詳解》

回覆 論文1 ,檢視論文《比特幣閃電網路:可擴充套件的離線即時支付》

回覆 論文2 ,檢視論文《比特幣骨幹協議》

回覆 論文3 ,檢視論文《數字貨幣是否應該進入Barbados央行國際儲備貨幣組合中》

回覆 幫助 ,檢視本公眾號全部關鍵詞列表

640?wx_fmt=png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檢視更多頁面出現後再點選“來源”可以檢視譯文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