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碼整潔之道(一)最佳實踐小結

程式碼整潔之道(一)最佳實踐小結

摘要: Any fool can write code that a computer can understand. Good programmers write code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 普通的工程師堆砌程式碼,優秀的工程師優雅程式碼,卓越的工程師簡化程式碼。

Any fool can write code that a computer can understand. Good programmers write code that humans can understand.

普通的工程師堆砌程式碼,優秀的工程師優雅程式碼,卓越的工程師簡化程式碼。如何寫出優雅整潔易懂的程式碼是一門學問,也是軟體工程實踐裡重要的一環。筆者推薦三本經典的書籍

《程式碼整潔之道 》《編寫可讀程式碼的藝術》《重構:改善既有程式碼的設計》,下文重點將從註釋、命名、方法、異常、單元測試等多個方面總結了一些程式碼整潔最佳實踐,大部分是筆者總結於以上三本書中的精華,也有部分是筆者工程實踐的總結。篇幅有限,本文將總結性給出一些實踐建議,後續會有文章來給出一些程式碼整潔之道的事例。

註釋

  • 不要給不好的名字加註釋,一個好的名字比好的註釋更重要
  • 不要“柺杖註釋”,好程式碼 > 壞程式碼 + 好註釋
  • 在檔案/類級別使用全域性註釋來解釋所有部分如何工作
  • 一定要給常量加註釋
  • 團隊統一定義標記

    • TODO  待處理的問題
    • FIXME  已知有問題的程式碼
    • HACK 不得不採用的粗糙的解決方案
  • 在註釋中用精心挑選的輸入輸出例子進行說明
  • 註釋應該宣告程式碼的高層次意圖,而非明顯的細節
  • 不要在程式碼中加入程式碼的著作資訊,git可以乾的事情不要交給程式碼
  • 原始碼中的html註釋是一種厭物, 增加閱讀難度
  • 註釋一定要描述離它最近的程式碼
  • 註釋一定要與程式碼對應
  • 公共api需要添加註釋,其它程式碼謹慎使用註釋
  • 典型的爛註釋

    • 不恰當的資訊
    • 廢棄的註釋
    • 冗餘註釋
    • 糟糕的註釋
    • 註釋掉的程式碼
  • 唯一真正好的註釋是你想辦法不去寫的註釋

    • 不要有循規式註釋,比如setter/getter註釋
    • 不要新增日誌式註釋,比如修改時間等資訊(git可以做的事情)
    • 註釋一定是表達程式碼之外的東西,程式碼可以包含的內容,註釋中一定不要出現
    • 如果有必要註釋,請註釋意圖(why),而不要去註釋實現(how),大家都會看程式碼
    • 適當新增警示註釋

命名

  • 儘可能使用標準命名方法,比如設計模式,通用學術名詞等
  • 命名要找更有表現力的詞

    • 使用更專業的詞,比如不用get而使用fetch或者download
    • 避免空泛的名字,像tmp
    • 使用具體的名字來細緻的描述事物
    • 給變數名帶上重要的細節,比如加上單位ms等
    • 為作用域大的名字採用更長的名字,作用域小的使用短名字
    • 變數型別為布林值表達加上is,has,can,should這樣的詞會更明確
  • 變數名稱長短應該與其作用域對應
  • 別害怕長名稱,長而具有描述性的名稱比短而令人費解的名稱好
  • 函式名稱應該說明副作用,名稱應該表達函式,變數或類的一切資訊,請不要掩蓋副作用,比如CreateAndReturnXXX

方法

  • 函式不應該有100行那麼長,20行封頂最好

    • if else while等控制語句其中程式碼塊應該只有一行,也就是一個函式呼叫語句
    • 函式的鎖進層次不應該多於兩層
    • 一個函式只做一件事,一個函式不應該能抽象出另外一個函式
  • 某個公共函式呼叫的私有函式緊隨其後
  • 最理想的引數是零引數,最長不要超過三個入參,儘量不要輸出引數

    • 如果函式傳入三個及以上引數最好將其抽象為類
    • 標識引數十分醜陋,向函式傳入布林值用於區分不同業務的做法很醜陋,應該拆分為多個函式
  • 別返回null值,丟擲異常或者返回特殊物件,儘量避免NPE
  • 別傳入null值

異常與錯誤

  • 抽離try catch包含的程式碼塊,其中程式碼塊抽象為一個函式
  • 丟擲的每個異常,都應當提供足夠的環境說明,已便判斷錯誤的來源與處所
  • 不要將系統錯誤歸咎於偶然事件

併發

  • 分離併發相關程式碼與其它程式碼
  • 嚴格限制對可能被共享的資料的訪問
  • 避免使用一個共享物件的多個同步方法
  • 保持同步區域微小,儘可能少設計臨界區

單元測試

  • 不要怕單元測試的方法名字太長或者繁瑣,測試函式的名稱就像註釋
  • 不要追求太高的測試覆蓋率,測試程式碼前面90%通常比後面10%花的時間少
  • 使用最簡單的並且能夠完整運用程式碼的測試輸入
  • 給測試函式取一個完整性的描述性名字,比如  Test _
  • 測試程式碼與生產程式碼一樣重要
  • 如果測試程式碼不能保證整潔,你就會很快失去他們
  • 每個測試一個斷言,單個測試中斷言數量應該最小化也就是一個斷言
  • FIRST原則

    • 快速 Fast
    • 獨立 Independent  測試應該相互獨立
    • 可重複 Repeatable  測試應當在任何環境中重複通過
    • 自足驗證 Self-Validating   測試應該有布林值輸出
    • 及時  Timely   最好的方式是TDD

程式碼結構

  • 程式碼行長度控制在100-120個字元
  • 可能用大多數為200行,最長500行的單個檔案構造出色的系統
  • 關係密切的程式碼應該相互靠近

    • 變數宣告應該靠近其使用位置
    • 若某個函式呼叫了另外一個,應該把他們放在一起,而且呼叫者應該放在被呼叫者上面
    • 自上向下展示函式呼叫依賴順序
  • 應該把解釋條件意圖的函式抽離出來,儘可能將條件表達為肯定形式
  • 不要繼承常量,比如介面中定義常量,不要使用繼承欺騙程式語言的作用範圍規則
  • 模組不應瞭解它所操作物件的內部情況
  • DTO(Data Transfer Objects)是一個只有公共變數沒有函式的類
  • 物件暴露行為,隱藏資料
  • 不要使用“尤達表示法” 如 if(null == obj),現代編譯器對if(obj = null)這樣的程式碼會給出警告
  • 一般情況使用if else,簡單語句使用三目運算子
  • 通常來講提早返回可以減少巢狀並讓程式碼整潔

設計

  • 類應該足夠短小

    • 類應該滿足單一權責原則(SRP),類和模組只有一個修改理由
    • 類應該只有少量的實體變數
    • 類應該遵循依賴倒置原則 DIP(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類應該依賴於抽象而不是依賴於具體細節
    • 類中的方法越少越好,函式知道的變數越少越好,類擁有的實體變數越少越好
  • 通過減少變數的數量和讓他們儘量“輕量級”來讓程式碼更有可讀性

    • 減少變數
    • 縮小變數的作用域
    • 只寫一次的變數更好,如常量
  • 最好讀的程式碼就是沒有程式碼

    • 從專案中消除不必要的功能,不要過度設計
    • 從新考慮需求,解決版本最簡單的問題,只要能完成工作就行
    • 經常性地通讀標準庫的整個API,保持對他們的熟悉程度
  • 簡單設計

    • 執行所有測試
    • 不可重複
    • 表達了程式設計師的意圖
    • 儘可能減少類和方法的數量
    • 以上規則按重要程度排列
  • 無論是設計系統或者單獨模組,別忘了使用大概可工作的最簡單方案
  • 整潔的程式碼只提供一種而非多種做一件事的途徑,他只有儘量少的依賴。明確定義並提供儘量少的API
  • 減少重複程式碼,提高表達力,提早構建,簡單抽象

小結

作為程式碼整潔之道系列的第一篇,本文從註釋、命名、方法,單元測試,併發等視角簡單給出了一些最佳實踐,下文我們會展開來從每個方面介紹更多的實踐事例。相信每一個優秀的工程師都有一顆追求卓越程式碼的心,在程式碼整潔工程實踐上你有哪些好的建議?數百人協作開發的程式碼如何保證程式碼整潔一致性?歡迎大家來討論。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