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阿里生鮮佈局調整,易果將為盒馬鮮生提供供應鏈保障

阿里生鮮佈局調整,易果將為盒馬鮮生提供供應鏈保障

阿里巴巴在今年十一月份的時候經歷了一次組織架構大調整,繼組織架構大調整之後,近日、阿里巴巴在運營層面架構調整也正式展開,根據最新訊息,盒馬鮮生將從易果集團手中接手天貓超市生鮮區的運營工作,而易果集團接下來則主要負責生鮮供應鏈的管理工作。

阿里巴巴開始重新佈局生鮮領域

今年8月,招商證券曾釋出《生鮮供應鏈深度報告》,認為若對比發達國家,我國在生鮮零售領域基本處於起步階段,之所以稱之為起步階段,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在於我國生鮮目前供銷兩端太過於分散。根據京位元查詢的資料來看,我國70%以上生鮮銷售來自農貿市場,對供應鏈把握較高的商超部分佔比僅22%,而在美國該部分為90%,鬆散個體戶為主的農貿市場使得生鮮在採購和物流中缺乏集約型,不僅調低社會效率,且由於中間流通過多拉高了產品價格(農貿市場生鮮整體加價在45%左右)。

和我國整個生鮮市場一樣,阿里巴巴此前在生鮮領域的供應鏈也比較薄弱,更多的是在強調面向消費者的能力。在易果此次運營架構調整之前,其負責的主要有兩塊業務,一是天貓超市生鮮區的運營工作,二是供應鏈方面的工作,賦能阿里巴巴體系內的平臺。但是此次運營架構調整之後,易果則交出了天貓超市生鮮區的運營工作,同時易果接下來將全力的投入到生鮮供應鏈的建設上去,並將其生鮮供應鏈能力賦能於阿里巴巴體系之內盒馬、大潤發、貓超生鮮、餓了麼等平臺,而得到強大的生鮮供應鏈的賦能之後,TO C端的盒馬、大潤發、貓超生鮮等平臺則能夠更好的服務消費者,阿里巴巴體系生鮮產業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其實易果一直在供應鏈上有著自己的優勢,易果目前提供365天全年無休的生鮮食材一站式購物服務,覆蓋了全國15個地區,佈局了24個物流基地,冷鏈服務安鮮達覆蓋了310個城市,建立了常溫、冷藏和冷凍三大溫區。這些基礎的物流設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鮮行業的銷量。易果集團聯合創始人金光磊此前就曾表示,要做生鮮行業的“jun火商。”

在京位元看來,阿里此次在生鮮業務上的調整,表現出的是阿里對生鮮產業鏈的重視,同時這也是阿里在生鮮行業的一次重新佈局。

生鮮市場成了各大電商巨頭的新戰場

京位元查詢了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8-2023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生鮮電商使用者佔到43.6%,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突破21.7%,2020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3100億元。

毫無疑問的是,目前的生鮮市場已成為現階段繼電商、智慧手機、共享經濟、便利店之後中國的另一片藍海。在巨大的市場吸引下,各大電商巨頭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龐大的生鮮市場,縱觀目前的生鮮市場,並不缺乏各大電商巨頭們的身影。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阿里排兵佈陣的“天貓超市+易果+盒馬鮮生”以及“盒馬模式”輸出三江購物、新華都和大潤發。在阿里之後,京東也緊隨阿里在生鮮領域的步伐,不僅線上下投資了社群生鮮“錢大媽”還自營籌建7Fresh,和阿里的盒馬鮮生一樣,7Fresh也是基於餐飲+零售的線下業務模型,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京東籌建7Fresh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標阿里的盒馬鮮生,並與阿里巴巴搶奪巨大的生鮮市場。說到了阿里、京東,自然也要說一說蘇寧,2017年4月28日,蘇寧全國首家“SUFRESH蘇鮮生”精品超市在徐州開業。 “SUFRESH蘇鮮生”和阿里的盒馬鮮生以及京東的7Fresh大同小異,也是主打線上線下,使用者可以選擇到店消費,也可以選擇在線上下單。

以上只是京位元列舉的進軍生鮮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近來進軍生鮮電商領域的企業遠不止以上列舉的這些,大資料服務公司比達諮詢日前釋出了《2018年第1季度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共有752家生鮮相關企業成立,也就是說生鮮行業還有新玩家在源源不斷的湧入。

顯然隨著眾多企業的加入,生鮮領域的戰爭還會更加激烈。同時,各大電商在生鮮領域的戰爭也會更加激烈。

生鮮電商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供應鏈的建設之上

在上文中京位元提到,生鮮市場巨大,新玩家在巨大市場的吸引之下也在不斷的湧入。但是在千萬級市場的背景之下,真正實現盈利的企業卻微乎其微,根據《2014-2015中國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報告》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7%為鉅額虧損。

而出現虧損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生鮮企業供應鏈的缺失。京位元查詢了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資料,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生鮮電商的平均客單價是150元,其中物流履單成本佔了50%。換句話說,生鮮電商收入的一半是被保鮮、倉儲、配送等環節吃掉的。也就是說,如果生鮮企業有自己的供應鏈產業,其成本就能得到控制,從而也就能夠增加盈利的機會。

易果的金光磊曾提到,一開始,易果只知道“要把自己的盤子做大,不能侷限於做一個小而美的垂直類電商平臺,如果想做大,就必須解決生鮮電商的短板——供應鏈”。顯然經過此次的業務層面的調整,阿里對於供應鏈的重視已經有了極大的提高。

就目前而言,生鮮電商的主要玩家紛紛把目光放在了全產業鏈的建設上,幾乎都在從種植源頭開始介入整個產業鏈條裡。生鮮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變為了誰佈局供應鏈更深,誰冷鏈裝備更強,誰的渠道離消費者更近。

在京位元看來,對於眾多的生鮮電商而言,應該要重視供應鏈的發展,只有完善了供應鏈之後,生鮮行業的痛點才能解決,同時也只有供應鏈完善之後,生鮮行業才有強大的後盾和支撐,同時整個生鮮行業才能得以真正的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