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為什麼SSD目標檢測演算法對小目標檢測的效果不好

為什麼SSD目標檢測演算法對小目標檢測的效果不好

在SSD演算法中,每個feature map的畫素點都會生成prior box,SSD通過prior box進而對feature map進行訓練。

文章中提到,SSD在訓練過程中,prior box與GroundTruth的之間ROI 達到0.5才會放到網路裡面進行訓練。大的目標有可能ROI的值會大很多,因此包含的prior box就多,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訓練。相反小目標用於訓練的的prior box就會少很多,就得不到充分的訓練。

在SSD中有一個數據增強過程,通過隨機的crop圖片來增加小目標檢測的精度。就是因為通過randomly crop,讓每一個anchor都得到充分訓練(也就是說,crop出一個小物體,在新圖裡面就變成大物體了)。

相關推薦

為什麼SSD目標檢測演算法目標檢測效果不好

在SSD演算法中,每個feature map的畫素點都會生成prior box,SSD通過prior box進而對feature map進行訓練。 文章中提到,SSD在訓練過程中,prior box與GroundTruth的之間ROI 達到0.5才會放到網路裡面進行訓練。大

論文閱讀-為什麼深度卷積神經網路目標的變換泛化效果很差?

論文地址: Why do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s generalize so poorly to small image transformations? 1. 摘要   該論文發現,現代深度卷積神經網路在影象中的小目標發生平移後對其類別的判斷會產

快速目標檢測--Feature-Fused SSD: Fast Detection for Small Objects

Feature-Fused SSD: Fast Detection for Small Objects 本文針對小目標檢測問題,對 SSD 模型進行了一個小的改進,將 contextual information 引入到 SSD 中 幫助SSD檢測小目標。 contextual inf

SSD 目標檢測演算法詳細總結分析(one-stage)(深度學習)(ECCV 2016)

論文名稱:《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 論文下載:https://arxiv.org/pdf/1512.02325.pdf 論文程式碼:https://github.com/weiliu89/caffe/tree/ssd

Yolo-lite:實時的適用於移動裝置的目標檢測演算法(比ssd和mobilenet更快)

YOLO-LITE: A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 Optimized for Non-GPU Computers 論文:Yolo-lite paper 專案:Yolo-lite 摘要:   作者提出了一種可以應用於行動式裝置中執行的

目標檢測演算法另一分支的發展(one stage檢測演算法):YOLO、SSD、YOLOv2/YOLO 9000、YOLOv3

目標檢測可以理解為是物體識別和物體定位的綜合,不僅僅要識別出物體屬於哪個分類,更重要的是得到物體在圖片中的具體位置。 目前的目標檢測演算法分為兩類: 一類是two-stage,two-stage檢測演算法將檢測問題劃分為兩個階段,首先產生候選區域(region proposals),然後

SSD目標檢測演算法改進DSSD(反捲積)

轉自: https://blog.csdn.net/u010725283/article/details/79115477 論文:DSSD : Deconvolutional Single Shot Detector DSSD是2017年的CVPR

【python】目標檢測一幅高解析度圖分塊且改變目標bounding box的座標

很多時候,在小目標檢測中,對於一副高解析度影象,我們很難直接輸入一整幅大圖來進行目標檢測,特別是對於one-stage的方法,如SSD的輸入尺寸是300和512, YOLO的輸入尺寸是416,而高解析度影象通常有幾千×幾千畫素。所以我在此分享將一副高解析度影象分塊同時寫入對應目標的bound

常用目標檢測演算法:R-CNN、Fast R-CNN、Faster R-CNN、YOLO、SSD

一、目標檢測常見演算法         object detection,就是在給定的圖片中精確找到物體所在位置,並標註出物體的類別。所以,object detection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物體在哪裡以及是什麼的整個流程問題。

目標檢測SSD:RefineNet演算法理解

RefineDet是CVPR2018的論文,個人覺得是一篇很不錯的文章,大致上是SSD演算法和RPN網路、FPN演算法的結合,可以在保持SSD高效的前提下提高檢測效果(實驗效果提升挺明顯)。第一眼看到這篇文章就讓我想起了RON,畢竟都是想做one stage和two stag

OpenCV學習筆記(二十六)——小試SVM演算法ml OpenCV學習筆記(二十七)——基於級聯分類器的目標檢測objdect OpenCV學習筆記(二十八)——光流法運動目標跟蹤Video Ope

OpenCV學習筆記(二十六)——小試SVM演算法ml  總感覺自己停留在碼農的初級階段,要想更上一層,就得靜下心來,好好研究一下演算法的東西。OpenCV作為一個計算機視覺的開源庫,肯定不會只停留在數字影象處理的初級階段,我也得加油,深入研究它的演算法庫。就從ml入手

經典網路結構梳理:SSD目標檢測演算法

SSD全稱: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是2016年ICCV的一篇論文。是目前為止主要的目標檢測演算法。 演算法的主要優點: 1. 速度比Faster-Rcnn快,精度比YOLO高。(在兼顧速度的同時,精度也很高。在不同的測試集下

深度學習(目標檢測)---從RCNN到SSD,這應該是最全的一份目標檢測演算法盤點

目標檢測是很多計算機視覺任務的基礎,不論我們需要實現影象與文字的互動還是需要識別精細類別,它都提供了可靠的資訊。本文對目標檢測進行了整體回顧,第一部分從RCNN開始介紹基於候選區域的目標檢測器,包括Fast R-CNN、Faster R-CNN 和 FPN等。第二部分則重點討

【計算機視覺】基於Shading Model(光照變化一定不變性)的運動目標檢測演算法

光照模型(Shading Model)在很多論文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robust and illumination invariant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linear dependence for surveillance applic

目標檢測演算法SSD原始碼解讀~~~~~~~~~~ssd_pascal.py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import caffe from caffe.model_libs import * from google.protobuf import text_format import math imp

基於改進的LCM的紅外目標檢測演算法實現

//改進LCM演算法 Mat ImproveLCM(const Mat& SrcImg, int ksize) { if (SrcImg.channels() != 1) cvtColor(SrcImg, SrcImg, CV_RGB2GRAY); Mat r

目標檢測演算法綜述:R-CNN,faster R-CNN,yolo,SSD,yoloV2

1 引言 深度學習目前已經應用到了各個領域,應用場景大體分為三類:物體識別,目標檢測,自然語言處理。上文我們對物體識別領域的技術方案,也就是CNN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LeNet-5 AlexNet VGG Inception ResNet MobileNet等各種優秀的模型

目標檢測演算法SSD

碼字不易,歡迎給個贊! 歡迎交流與轉載,文章會同步釋出在公眾號:機器學習演算法全棧工程師(Jeemy110) 目錄 目錄 前言 設計理念 網路結構 訓練過程 預測過程 效能評估 小結 參考文獻 前言 目標檢測近年來已經取得了

基於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演算法綜述(一)(截止20180821)

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40047760 目標檢測(Object Detection)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基本任務之一,學術界已有將近二十年的研究歷史。近些年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火熱發展,目標檢測演算法也從基於手工特徵的傳統演算法轉向了基於深度神經網路的檢測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