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SI七層協議模型

OSI七層協議模型

TCP/IP模型是網際網路的基礎。

想要理解網際網路,就必須理解這個模型。但是,它不好懂,我就從來沒有搞懂過。

前幾天,BetterExplained上有一篇文章,很通俗地解釋了這個模型。我讀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第一次感到自己理解了網際網路的總體架構。

下面,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一下網際網路到底是怎麼搭建起來的。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什麼是TCP/IP模型?

TCP/IP模型是一系列網路協議的總稱,這些協議的目的,就是使計算機之間可以進行資訊交換。

所謂"協議"可以理解成機器之間交談的語言,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目的。TCP/IP模型一共包括幾百種協議,對網際網路上交換資訊的各個方面都做了規定。

TCP/IP模型的四層結構

這些協議可以大致分成四個層次,上一層的協議都以下一層的協議為基礎。就像下面這張圖:

從下到上的四層,分別為連線層(Link Layer)、網路層(Internet Layer)、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可以這樣理解它們的作用:

1)連線層負責建立電路連線,是整個網路的物理基礎,典型的協議包括乙太網、ADSL等等;

2)網路層負責分配地址和傳送二進位制資料,主要協議是IP協議;

3)傳輸層負責傳送文字資料,主要協議是TCP協議;

4)應用層負責傳送各種最終形態的資料,是直接與使用者打交道的層,典型協議是HTTP、FTP等。

理解這個結構的關鍵,在於理解科學家在70年代設計網際網路的原始目的,就是為了傳輸文字。所有協議最初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設計的,網際網路架構的核心就是文字對話。

例項:用Telnet建立HTTP對話

為了觀察文字在網際網路上是如何傳輸的,我們做一個小實驗。

第一步:在"開始"選單中,點選"執行"命令,輸入"telnet google.com 80"。

telnet命令本身就是一個應用層協議,它的作用是在兩臺主機間,建立一個TCP連線,也就是開啟兩臺主機間文字傳輸的一個通道。

"telnet google.com 80"表示建立本機與google.com在80埠的一個文字傳輸通道。所謂"埠"其實是TCP協議的一個引數,用來幫助TCP協議判斷對方主機傳來的文字,到底使用的是哪一種應用層協議。80埠是HTTP協議的埠,就是我們平時瀏覽網頁的埠。常見埠列表可以參考

這裡

另外,與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不同,Vista系統預設沒有安裝Telnet客戶端,大家可以參考微軟公司的安裝說明自行安裝。如果你使用的是Linux系統,那麼可以直接在命令列視窗中,輸入上面的命令。

第二步:開啟本地顯示。(非Windows系統跳過此步。)

請按以下步驟操作:在Telnet視窗中按下"Ctrl+]";然後,輸入"set localecho"命令,再連續按下兩次回車鍵。

好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直接同google.com主機進行對話了。

第三步:你可以試著同Google隨便說句話,看看有什麼反應。

我輸入了"Hello World!"。

結果,Google的回答是這樣的:

"400 Bad Request"說明Google看不懂你的發言。這是毫不奇怪的,因為這時你是在TCP文字通道中,進行HTTP對話。所以,你的發言必須遵守HTTP協議,這樣Google才能看懂。

第四步:輸入"GET / HTTP/1.1",表示向google索要首頁根檔案,使用的協議是HTTP的1.1版本。

Google的迴應如下:

"200 OK"表示要求資料成功。在頭部資訊的下面,就是google在瀏覽器中顯示的首頁檔案的原始碼。

總結

上面這個例子用的是HTTP協議,如果要使用其他"應用層協議"與主機進行對話,你只要改變埠就行了。比如,"telnet ftp.website.com 21",表示用ftp協議進行對話。

所有這些對話的底層協議,都是TCP協議,因為這是負責文字傳輸的協議;而TCP協議又必須依靠IP協議,進行二進位制資料的傳輸;而二進位制資料的傳輸,離不開最底層負責網路連線的物理協議。

所以,通過這樣四層的網路架構,就實現了整個網際網路的通訊。

(完)

相關推薦

OSI協議模型、TCP/IP四模型學習筆記

osi tcpip 1. OSI七層和TCP/IP四層的關系1.1 OSI引入了服務、接口、協議、分層的概念,TCP/IP借鑒了OSI的這些概念建立TCP/IP模型。1.2 OSI先有模型,後有協議,先有標準,後進行實踐;而TCP/IP則相反,先有協議和應用再提出了模型,且是參照的OSI模型。1.3

OSI協議模型

TCP/IP模型是網際網路的基礎。 想要理解網際網路,就必須理解這個模型。但是,它不好懂,我就從來沒有搞懂過。 前幾天,BetterExplained上有一篇文章,很通俗地解釋了這個模型。我讀後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第一次感到自己理解了網際網路的總體架構。 下面,我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一下網際網路到底是怎麼搭

OSI協議模型、TCP/IP四模型和五協議體系結構之間的關係

一、OSI七層模型 OSI七層協議模型主要是:應用層(Application)、表示層(Presentation)、會話層(Session)、傳輸層(Transport)、網路層(Network)、資料鏈路層(Data Link)、物理層(Physical)。

OSI協議模型、TCP/IP四模型和五協議體系結構之間的關係(轉)

一、OSI七層模型 OSI七層協議模型主要是:應用層(Application)、表示層(Presentation)、會話層(Session)、傳輸層(Transport)、網路層(Network)、資料鏈路層(Data Link)、物理層(Physical)。 二、T

如何記住OSI協議模型,腦洞大開有木有?

       學過計算機網路的各位,一定知道OSI七層協議模型。OSI七層協議模型(或簡稱OSI七層模型),是一個定義得非常好的協議規範,被認為是現代開放性通訊系統互連互通的標準參考模型。OSI模型有7

OSI協議模型和TCP/IP四模型比較

TCP/IP參考模型      ISO制定的OSI參考模型的過於龐大、複雜招致了許多批評。與此對照,由技術人員自己開發的TCP/IP協議棧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如圖2-1所示,是TCP/IP參考模型和OSI參考模型的對比示意圖。 圖2-1  TCP/IP參考模型   2.1 TCP/IP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

TCP/IP模型OSI參考模型的功能和主要協議

tft 連接 app 控制文件 物理層 ast 進制 文件系統 alt 註:網絡體系結構是分層的體系結構,學術派標準OSI參考模型有七層,而工業標準TCP/IP模型有四層。後者成為了事實上的標準,在介紹時通常分為5層來敘述但應註意TCP/IP模型實際上只有四層。 1

OSI參考模型 與 TCP/IP協議

一、OSI參考模型——開放式通訊系統互聯參考模型第七層——應用層:  是使用者與計算機交流的場所,功能是通過人機互動介面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例如QQ、瀏覽器等一些在系統桌面上可以看到的東西)。第六層——表示層:  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資料進行編碼、解碼、

http協議基礎1.TCP/IP五模型OSI協議

而是 優秀 -s 構建 傳輸層 網絡 傳輸數據 協議 應用 1.TCP/IP五層協議 2.OSI七層協議 註:為啥TCP/IP協議用的廣泛,大學的時候老師講課說過,不是因為五層協議比七層的好,而是因為七層的推出時間太靠後了,硬件廠商等都先用TC

OSI參考模型和TCP/IP四參考模型

osi七層 tcp/ip四層OSI七層參考模型和TCP/IP模型一:OSI七層參考模型1:物理層(比特):進行比特流的傳輸(比特流也是數據流,在不同的介質下表現的形式也不一樣,在光纖中是光信號傳遞,這個比特流也就是光信號,如果是wifi,傳遞用的是光信號,那麽比特流也就是光信號)2:數據鏈路層(幀):建立和維

OSI 協議(網絡工作過程--復習)

OSI 七層協議(1)網絡層由於網絡媒體只能傳送 0 與 1 這種位串,因此物理層必須定義所使用的媒體設備之電壓與訊號等, 同時還必須了解數據訊框轉成位串的編碼方式,最後連接實體媒體並傳送/接收位串。 (2)數據鏈結層 這一層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階層,因為底下是實體的定義,而上層則是軟件封裝的定義。因此第二層又分

osi參考模型功能

傳輸數據 一個 加密 ip地址 面向連接 參考 會話層 編碼 通信 物流層:為上層協議提供了數據傳輸介質,如連接頭,電纜數據鏈路層:定義了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接受物理層傳輸過來的比特流進行分組,一組電信號構成數據幀。傳輸以幀為單位的數據包,把數據傳給網絡層網絡層:定義了

6.OSI網路模型與TCP/IP四網路模型

下圖是TCP/IP與OSI參考模型的對應關係: 為了標識通訊實體中進行通訊的程序,TCP/IP協議提出了協議埠(protocol Port)的概念。埠是一種抽象的網路結構(包括一些資料結構和I/O緩衝區)。應用程式通過系統呼叫與某埠號建立連線後(binding),傳輸層傳給該埠的資料都

OSI網路模型筆記

osi七層網路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式系統互聯 七層分為: 一,物理層,處於osi的第一層,也是最底層。它的作用是通過物理媒介進行訊號傳輸。物理層的傳輸媒介有光纖和無線電等,分有線和無線兩類。這一層,資料的單位是位元。 二,資料鏈路層,

TCP/IP 協議 OSI協議

------------------你來自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遠不會失去自己!   day 27 # # -----------------------------------------------------

ISO協議模型架構、各的解析及其協議

什麼是ISO?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英文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成立於1947年2月23日,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化標準組織。 OSI七層協議模型 OSI模型(Open System

HCNA————第一課 經典三網路拓撲,OSI參考模型

網路技術成長之路 經典三層網路拓撲分為3層,從下到上依次為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外接一個路由連公網。如下圖。1. 接入層一般放在接入層的裝置效能都比較差,但是要求埠多(因為要連多臺終端裝置,比如PC)。接入層一般放接入交換機。比如傻瓜交換機(插上線就能用的交換機)。2.匯聚層放在匯聚層的裝置因為要承載多臺

計算機網路基礎(2)——OSI參考模型

1.計算機網路協議 負責在網路上建立通訊通道和控制通過通道的資訊流的規則 協議依賴於網路體系結構,由硬體和軟體協同實現 2.計算機網路協議的組成 語法(syntax):規定了傳輸資料的格式。 語義(semantics):規定了所要完成的功能,包括用於協調和差錯

巧記OSI網路模型(前端)

網路七層協議,乍看之下非常的籠統,看得人云裡霧裡。但真正瞭解清楚了它的本質,對於整個計算機網路以及日常的工作會帶來非常大的幫助。以下就是個人的一些理解,分享給大家。 物理層: 通過硬體裝置將模擬訊號轉換為數字訊號,於是有了0/1資料流,叫做位元流。 資料鏈路層: 可以

網路基礎 OSI參考模型

1.5.1 分層 7層. 應用層 網路服務與終端使用者的一個介面。 協議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 6層. 表示層 資料的表示、安全(編碼,解碼,加密,解密)、壓縮。(在五層模型裡面已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