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初入資料分析2(《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筆記)

初入資料分析2(《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筆記)

初入資料分析2

遍歷

seq=[(1,2,3),(4,5,6),(7,8,9)]

for a,b,c in seq:

    print("a==",a,"b==",b,"c==",c)

a== 1 b== 2 c== 3
a== 4 b== 5 c== 6
a== 7 b== 8 c== 9
for a,b,c in seq:

    print("a={0},b={1},c={2}".format(a,b,c))

a=1,b=2,c=3
a=4,b=5,c=6
a=7,b=8,c=9

兩種形式

元組的拆分功能

Python最近新增了更多高階的元組拆分功能,允許從元組的開頭“摘取”幾個元素。它使用了特殊的語法*rest

,這也用在函式簽名中以抓取任意長度列表的位置引數:

In [29]: values = 1, 2, 3, 4, 5

In [30]: a, b, *rest = values

In [31]: a, b
Out[31]: (1, 2)

In [32]: rest
Out[32]: [3, 4, 5]

rest的部分是想要捨棄的部分,rest的名字不重要。作為慣用寫法,許多Python程式設計師會將不需要的變數使用下劃線

In [33]: a, b, *_ = values
In [34]:_

OUT[34]:[3, 4, 5]

tuple方法

因為元組的大小和內容不能修改,它的例項方法都很輕量。其中一個很有用的就是count

(也適用於列表),它可以統計某個值得出現頻率:

a=(1,2,2,3,4,2)

a.count(2)

3

列表

元組列表:

list函式常用來在資料處理中實體化迭代器或生成器:

In [42]: gen = range(10)

In [43]: gen
Out[43]: range(0, 10)

In [44]: list(gen)
Out[44]: [0, 1, 2, 3, 4, 5, 6, 7, 8, 9]

新增和刪除元素

可以用append在列表末尾新增元素:

In [45]: b_list.append('dwarf')

In [46]: b_list
Out[46]: ['foo', 'peekaboo', 'baz', 'dwarf']

insert可以在特定的位置插入元素(第一個引數是位置):

In [47]: b_list.insert(1, 'red')

In [48]: b_list
Out[48]: ['foo', 'red', 'peekaboo', 'baz', 'dwarf']

警告:與append相比,insert耗費的計算量大,因為對後續元素的引用必須在內部遷移,以便為新元素提供空間。如果要在序列的頭部和尾部插入元素,你可能需要使用collections.deque,一個雙尾部佇列

pop,它移除並返回指定位置的元素:

In [49]: b_list.pop(2)
Out[49]: 'peekaboo'

In [50]: b_list
Out[50]: ['foo', 'red', 'baz', 'dwarf']

可以用remove去除某個值,remove會先尋找第一個值併除去:

In [51]: b_list.append('foo')

In [52]: b_list
Out[52]: ['foo', 'red', 'baz', 'dwarf', 'foo']

In [53]: b_list.remove('foo')

In [54]: b_list
Out[54]: ['red', 'baz', 'dwarf', 'foo']

如果不考慮效能,使用appendremove,可以把Python的列表當做完美的“多重集”資料結構。

in可以檢查列表是否包含某個值:

In [55]: 'dwarf' in b_list
Out[55]: True

在列表中檢查是否存在某個值遠比字典和集合速度慢,因為Python是線性搜尋列表中的值,但在字典和集合中,在同樣的時間內還可以檢查其它項(基於雜湊表)。

串聯和組合列表

與元組類似,可以用加號將兩個列表串聯起來:

In [57]: [4, None, 'foo'] + [7, 8, (2, 3)]
Out[57]: [4, None, 'foo', 7, 8, (2, 3)]

如果已經定義了一個列表,用extend方法可以追加多個元素:

In [58]: x = [4, None, 'foo']

In [59]: x.extend([7, 8, (2, 3)])

In [60]: x
Out[60]: [4, None, 'foo', 7, 8, (2, 3)]

排序

In [61]: a = [7, 2, 5, 1, 3]

In [62]: a.sort()

In [63]: a
Out[63]: [1, 2, 3, 5, 7]

sort有一些選項,有時會很好用。其中之一是二級排序key,可以用這個key進行排序。例如,我們可以按長度對字串進行排序:

In [64]: b = ['saw', 'small', 'He', 'foxes', 'six']

In [65]: b.sort(key=len)

In [66]: b
Out[66]: ['He', 'saw', 'six', 'small', 'foxes']

二分搜尋和維護已排序的列表

bisect模組支援二分查詢,和向已排序的列表插入值。bisect.bisect可以找到插入值後仍保證排序的位置,bisect.insort是向這個位置插入值:

In [67]: import bisect

In [68]: c = [1, 2, 2, 2, 3, 4, 7]

In [69]: bisect.bisect(c, 2)
Out[69]: 4

In [70]: bisect.bisect(c, 5)
Out[70]: 6

In [71]: bisect.insort(c, 6)

In [72]: c
Out[72]: [1, 2, 2, 2, 3, 4, 6, 7]

注意:bisect模組不會檢查列表是否已排好序,進行檢查的話會耗費大量計算。因此,對未排序的列表使用bisect不會產生錯誤,但結果不一定正確。

切片

用切邊可以選取大多數序列型別的一部分,切片的基本形式是在方括號中使用start:stop

In [73]: seq = [7, 2, 3, 7, 5, 6, 0, 1]

In [74]: seq[1:5]
Out[74]: [2, 3, 7, 5]

切片也可以被序列賦值:

In [75]: seq[3:4] = [6, 3]

In [76]: seq
Out[76]: [7, 2, 3, 6, 3, 5, 6, 0, 1]

把seq切片3和4的位置改為6,3

切片的起始元素是包括的,不包含結束元素。因此,結果中包含的元素個數是stop - start

startstop都可以被省略,省略之後,分別預設序列的開頭和結尾:

In [77]: seq[:5]
Out[77]: [7, 2, 3, 6, 3]

In [78]: seq[3:]
Out[78]: [6, 3, 5, 6, 0, 1]

在第二個冒號後面使用step,可以隔一個取一個元素:

In [81]: seq[::2]
Out[81]: [7, 3, 3, 6, 1]

一個聰明的方法是使用-1,它可以將列表或元組顛倒過來:

In [82]: seq[::-1]
Out[82]: [1, 0, 6, 5, 3, 6, 3, 2, 7]

序列函式

enumerate函式

迭代一個序列時,你可能想跟蹤當前項的序號。手動的方法可能是下面這樣:

i=0

collection=[1,2,3,4,5]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1

    print(i)

1
2
3
4
5

 獲取下標位置

i=0

for i ,value in enumerate(collection):

    collection=[1,2,3,4,5]

    print(i)

0
1
2
3
4

sorted函式

In [87]: sorted([7, 1, 2, 6, 0, 3, 2])
Out[87]: [0, 1, 2, 2, 3, 6, 7]
In [88]: sorted('horse race')
Out[88]: [' ', 'a', 'c', 'e', 'e', 'h', 'o', 'r', 'r', 's']

與.sort的方法不同,sorted函式不僅可以排序列表,還可以排序字串,sorted函式可以接受和sort相同的引數。

zip函式

zip可以將多個列表、元組或其它序列成對組合成一個

seq1=['foo','bar','baz']

seq2=['one','two','three']

zipped=zip(seq1,seq2)

zipped

<zip at 0x24f82eb1988>

list(zipped)

[('foo', 'one'), ('bar', 'two'), ('baz', 'three')]

zip可以處理任意多的序列,元素的個數取決於最短的序列(注意: ('baz', 'three')不見了):

In [93]: seq3 = [False, True]

In [94]: list(zip(seq1, seq2, seq3))
Out[94]: [('foo', 'one', False), ('bar', 'two', True)]

zip的常見用法之一是同時迭代多個序列,可能結合enumerate使用:

seq=[7,2,3,7,5,6,0,1]

seq1=['foo','bar','baz']

seq2=['one','two','three']

for i,(a,b) in enumerate(zip(seq1,seq2)):

    print('{0}:{1},{2}'.format(i,a,b))

0:foo,one
1:bar,two
2:baz,three

 給出一個“被壓縮的”序列,zip可以被用來解壓序列。也可以當作把行的列表轉換為列的列表。這個方法看起來有點神奇:

pitchers=[('Nolan','Ryan'),('Roer','Clemens'),('Schilling','Curt')]

first_names,last_names=zip(*pitchers)

first_names

('Nolan', 'Roer', 'Schilling')

last_names

('Ryan', 'Clemens', 'Curt')

 reversed函式

reversed可以從後向前迭代一個序列:

list(reversed(range(10)))

[9, 8, 7, 6, 5, 4, 3, 2, 1, 0]

要記住reversed是一個生成器(後面詳細介紹),只有實體化(即列表或for迴圈)之後才能建立翻轉的序列。

字典

字典可能是Python最為重要的資料結構。它更為常見的名字是雜湊對映或關聯陣列。它是鍵值對的大小可變集合,鍵和值都是Python物件。建立字典的方法之一是使用尖括號,用冒號分隔鍵和值:

In [102]: d1 = {'a' : 'some value', 'b' : [1, 2, 3, 4]}

In [103]: d1
Out[103]: {'a': 'some value', 'b': [1, 2, 3, 4]}

你可以像訪問列表或元組中的元素一樣,訪問、插入或設定字典中的元素:

d1[7]='an integer'

d1

{'a': 'some value', 'b': [1, 2, 3, 4], 7: 'an integer'}

d1['b']

[1, 2, 3, 4]

你可以用檢查列表和元組是否包含某個值的方法,檢查字典中是否包含某個鍵:

'b' in d1

True

可以用del關鍵字或pop方法(返回值的同時刪除鍵)刪除值:

d1

{'a': 'some value',
 'b': [1, 2, 3, 4],
 7: 'an integer',
 5: 'some value',
 'dummy': 'another value'}

d1['dummy']='some value'

d1

{'a': 'some value',
 'b': [1, 2, 3, 4],
 7: 'an integer',
 5: 'some value',
 'dummy': 'some value'}

del d1[5]

d1

{'a': 'some value', 'b': [1, 2, 3, 4], 7: 'an integer', 'dummy': 'some value'}

ret = d1.pop('dummy')

ret

'some value'

d1

{'a': 'some value', 'b': [1, 2, 3, 4], 7: 'an integer'}

keysvalues是字典的鍵和值的迭代器方法。雖然鍵值對沒有順序,這兩個方法可以用相同的順序輸出鍵和值:

list(d1.keys())

['a', 'b', 7]

list(d1.values())

['some value', [1, 2, 3, 4], 'an integer']

update方法可以將一個字典與另一個融合:(update方法是原地改變字典,因此任何傳遞給update的鍵的舊的值都會被捨棄。) 

d1.update({'b':'foo','c':12})

d1

{'a': 'some value', 'b': 'foo', 7: 'an integer', 'c': 12}

 用序列建立字典

常常,你可能想將兩個序列配對組合成字典。下面是一種寫法:
mapping={}

key_list=[1,2,3]

value_list=[4,5,6]

for key, value in zip(key_list,value_list):

    mapping[key]=value

print(mapping)

{1: 4, 2: 5, 3: 6}

 因為字典本質上是2元元組的集合,dict可以接受2元元組的列表:(後面會談到dict comprehensions,另一種構建字典的優雅方式。)附:reversed是倒序排列

mapping=dict(zip(range(5),reversed(range(5))))

mapping

{0: 4, 1: 3, 2: 2, 3: 1, 4: 0}

預設值

some_dict={'ren':6}

default_value=5

if key in some_dict:

    value=some_dict[key]

else:

    value=default_value

    

print(value)

5

因此,dict的方法get和pop可以取預設值進行返回,上面的if-else語句可以簡寫成下面:

value=some_dict.get(value,default_value)

value

5

插入一個分類程式碼

words=['apple','bat','bar','atom','book']

by_letter={}

for word in words:

    letter=word[0]

    if letter not in by_letter:

#         print(by_letter)

        by_letter[letter]=[word]

#         print(by_letter)

    else:

        by_letter[letter].append(word)

        print(by_letter)

{'a': ['apple'], 'b': ['bat', 'bar']}
{'a': ['apple', 'atom'], 'b': ['bat', 'bar']}
{'a': ['apple', 'atom'], 'b': ['bat', 'bar', 'book']}

by_letter

{'a': ['apple', 'atom'], 'b': ['bat', 'bar', 'book']}

setdefault方法就正是幹這個的。前面的for迴圈可以改寫為:

for word in words:

    letter = word[0]

    by_letter.setdefault(letter,[]).append(word)

by_letter

{'a': ['apple', 'atom'], 'b': ['bat', 'bar', 'book']}

有效的鍵型別

字典的值可以是任意Python物件,而鍵通常是不可變的標量型別(整數、浮點型、字串)或元組(元組中的物件必須是不可變的)。這被稱為“可雜湊性”。可以用hash函式檢測一個物件是否是可雜湊的(可被用作字典的鍵):【說的蠻複雜的,其實就是判斷他的‘不可變型別’】

hash('string')

-5056716542471840635

hash((1,2,(3,4)))

-2725224101759650258

hash((1,2,[2,3]))

---------------------------------------------------------------------------
Typ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19-576218ff90d3> in <module>()
----> 1 hash((1,2,[2,3]))

TypeError: unhashable type: 'list'

要用列表當做鍵,一種方法是將列表轉化為元組,只要內部元素可以被雜湊,它也就可以被雜湊:

In [130]: d = {}

In [131]: d[tuple([1, 2, 3])] = 5

In [132]: d
Out[132]: {(1, 2, 3): 5}

集合

集合是無序的不可重複的元素的集合。你可以把它當做字典,但是隻有鍵沒有值。可以用兩種方式建立集合:通過set函式或使用尖括號set語句:

set([2,2,2,1,3,3])

{1, 2, 3}

集合支援合併、交集、差分和對稱差等數學集合運算。考慮兩個示例集合:

合併是取兩個集合中不重複的元素。可以用union方法,或者|運算子:

a={1,2,3,4,5}

b={3,4,5,6,7,8,}

a.union(b)

{1, 2, 3, 4, 5, 6, 7, 8}

a|b

{1, 2, 3, 4, 5, 6, 7, 8}

交集的元素包含在兩個集合中。可以用intersection&運算子:

a.intersection(b)

{3, 4, 5}

a&b

{3, 4, 5}

與字典類似,集合元素通常都是不可變的。要獲得類似列表的元素,必須轉換成元組:

my_data=[1,2,3,4]

my_set={tuple(my_data)}

my_set

{(1, 2, 3, 4)}

列表、集合和字典推導式

列表推導式是Python最受喜愛的特性之一。它允許使用者方便的從一個集合過濾元素,形成列表,在傳遞引數的過程中還可以修改元素。形式如下:

collection=[1,2,3]

​

# result =

[val for val in collection if val>2]

[3]

是該形式的簡化

collection=[1,2,3]

result = []
for val in collection:
    if val>2:
        result.append(val)
print(result)
[3]

filter條件可以被忽略,只留下表示式就行。例如,給定一個字串列表,我們可以過濾出長度在2及以下的字串,並將其轉換成大寫:

strings=['a','as','bat','car','dove','python']

[x.upper() for x in strings if len(x)>2]

['BAT', 'CAR', 'DOVE', 'PYTHON']

用相似的方法,還可以推導集合和字典。字典的推導式如下所示

dict_comp = {key-expr : value-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

集合的推導式與列表很像,只不過用的是尖括號:

set_comp = {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

用相似的方法,還可以推導集合和字典。字典的推導式如下所示: 

dict_comp = {key-expr : value-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
collection={'ren':5,'wei':6}

dict_comp={'wei':7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wei' in collection}

dict_comp

{'wei': 7}

集合的推導式與列表很像,只不過用的是尖括號:

set_comp = {expr for value in collection if condition}
collection={'a','ab','cd'}

{x for x in collection if len(x)>1}

{'ab', 'cd'}

與列表推導式類似,集合與字典的推導也很方便,而且使程式碼的讀寫都很容易。來看前面的字串列表。假如我們只想要字串的長度,用集合推導式的方法非常方便:(遍歷集合的長度【注:集合有互已性】)

strings=['a','as','bat','car','dove','python']
unique_lengths={len(x) for x in strings} 

unique_lengths

{1, 2, 3, 4, 6}

簡化寫法:

set(map(len,strings))
{1, 2, 3, 4, 6}
作為一個字典推導式的例子,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字串的查詢對映表以確定它在列表中的位置:
loc_mapping={val:index for index,val in enumerate(strings)}

loc_mapping

{'a': 0, 'as': 1, 'bat': 2, 'car': 3, 'dove': 4, 'python': 5}

巢狀列表推導式

假設我們有一個包含列表的列表,包含了一些英文名和西班牙名:

 all_data = [['John', 'Emily', 'Michael', 'Mary', 'Steven'],
   .....:             ['Maria', 'Juan', 'Javier', 'Natalia', 'Pilar']]

你可能是從一些檔案得到的這些名字,然後想按照語言進行分類。現在假設我們想用一個列表包含所有的名字,這些名字中包含兩個或更多的e。可以用for迴圈來做:

all_data = [['John', 'Emily', 'Michael', 'Mary', 'Steven'],

   .....:             ['Maria', 'Juan', 'Javier', 'Natalia', 'Pilar']]

result=[name for names in all_data for name in names if name.count('e')>=2]

result

['Steven']

巢狀列表推導式看起來有些複雜。列表推導式的for部分是根據巢狀的順序,過濾條件還是放在最後。下面是另一個例子,我們將一個整數元組的列表扁平化成了一個整數列表:

In [164]: some_tuples = [(1, 2, 3), (4, 5, 6), (7, 8, 9)]

In [165]: flattened = [x for tup in some_tuples for x in tup]

In [166]: flattened
Out[166]: [1, 2, 3, 4, 5, 6, 7, 8, 9]

記住,for表示式的順序是與巢狀for迴圈的順序一樣(而不是列表推導式的順序):

flattened = []

for tup in some_tuples:
    for x in tup:
        flattened.append(x)

你可以有任意多級別的巢狀,但是如果你有兩三個以上的巢狀,你就應該考慮下程式碼可讀性的問題了。分辨列表推導式的列表推導式中的語法也是很重要的:

[[x for x in tup] for tup in some_tuples]

[[1, 2, 3], [4, 5, 6], [7, 8, 9]]

這段程式碼產生了一個列表的列表,而不是扁平化的只包含元素的列表。

3.2 函式

函式是Python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程式碼組織和複用手段。作為最重要的原則,如果你要重複使用相同或非常類似的程式碼,就需要寫一個函式。通過給函式起一個名字,還可以提高程式碼的可讀性。

函式使用def關鍵字宣告,用return關鍵字返回值:

同時擁有多條return語句也是可以的。如果到達函式末尾時沒有遇到任何一條return語句,則返回None。

函式可以有一些位置引數(positional)和一些關鍵字引數(keyword)。關鍵字引數通常用於指定預設值或可選引數。在上面的函式中,x和y是位置引數,而z則是關鍵字引數。也就是說,該函式可以下面這兩種方式進行呼叫:

def my_function(x,y,z=1.5):

    if z>1:

        return z*(x+y)

    else:

        return z/(x+y)

my_function(5,5,1)

0.1

my_function(5,5)

15.0

函式引數的主要限制在於:關鍵字引數必須位於位置引數(如果有的話)之後。你可以任何順序指定關鍵字引數。也就是說,你不用死記硬背函式引數的順序,只要記得它們的名字就可以了。

筆記:也可以用關鍵字傳遞位置引數。前面的例子,也可以寫為:

這種寫法可以提高可讀性。

my_function(x=5, y=6, z=7)
my_function(y=6, x=5, z=7)

名稱空間、作用域,和區域性函式

函式可以訪問兩種不同作用域中的變數:全域性(global)和區域性(local)。Python有一種更科學的用於描述變數作用域的名稱,即名稱空間(namespace)。任何在函式中賦值的變數預設都是被分配到區域性名稱空間(local namespace)中的。區域性名稱空間是在函式被呼叫時建立的,函式引數會立即填入該名稱空間。在函式執行完畢之後,區域性名稱空間就會被銷燬(會有一些例外的情況,具體請參見後面介紹閉包的那一節)。看看下面這個函式:

def func():

    a=[]

    for i in range(5):

        a.append(i)

    return a

func()

[0, 1, 2, 3, 4]

呼叫func()之後,首先會創建出空列表a,然後新增5個元素,最後a會在該函式退出的時候被銷燬。假如我們像下面這樣定義a:

a = []
def func():
    for i in range(5):
        a.append(i

雖然可以在函式中對全域性變數進行賦值操作,但是那些變數必須用global關鍵字宣告成全域性的才行:

a=None

def bind_a_variable():

    global a

    a=[]

bind_a_variable()

print(a)

[]

注意:不要頻繁使用global關鍵字。因為全域性變數一般是用於存放系統的某些狀態的。如果你發現自己用了很多,那可能就說明得要來點兒面向物件程式設計了(即使用類)。

返回多個值

函式可以返回多個值。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def f():

    a=5

    b=6

    c=7

    return a,b,c

a,b,c=f()

f()

(5, 6, 7)

在資料分析和其他科學計算應用中,你會發現自己常常這麼幹。該函式其實只返回了一個物件,也就是一個元組,最後該元組會被拆包到各個結果變數中。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還可以這樣寫:

return_value = f()

 這裡的return_value將會是一個含有3個返回值的三元元組。此外,還有一種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多值返回方式——返回字典:

def f():

    a=5

    b=6

    c=7

    return{'a':a,'b':b,'c':c}

f()

{'a': 5, 'b': 6, 'c': 7}

取決於工作內容,第二種方法可能很有用。

函式也是物件

由於Python函式都是物件,因此,在其他語言中較難表達的一些設計思想在Python中就要簡單很多了。假設我們有下面這樣一個字串陣列,希望對其進行一些資料清理工作並執行一堆轉換:

states = ['   Alabama ', 'Georgia!', 'Georgia', 'georgia', 'FlOrIda','south   carolina##', 'West virginia?']

不管是誰,只要處理過由使用者提交的調查資料,就能明白這種亂七八糟的資料是怎麼一回事。為了得到一組能用於分析工作的格式統一的字串,需要做很多事情:去除空白符、刪除各種標點符號、正確的大寫格式等。做法之一是使用內建的字串方法和正則表示式re模組:

import re

def clean_strings(strings):

    result=[]

    for value in strings:

        value = value.strip( )

        value = re.sub('[!#?]', '', value)

        value = value.title()

        result.append(value)

    return result

clean_strings(states)

['Alabama',
 'Georgia',
 'Georgia',
 'Georgia',
 'Florida',
 'South   Carolina',
 'West Virginia']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不錯的辦法:將需要在一組給定字串上執行的所有運算做成一個列表(這個不太懂,先拿小本本記下來):

def remove_punctuation(value):

    return re.sub('[!#?]','',value)

clean_ops = [str.strip, remove_punctuation, str.title]

​

def clean_strings(strings, ops):

    result = []

    for value in strings:

        for function in ops:

            value = function(value)

        result.append(value)

    return result

clean_strings(states, clean_ops)

['Alabama',
 'Georgia',
 'Georgia',
 'Georgia',
 'Florida',
 'South   Carolina',
 'West Virginia']

這種多函式模式使你能在很高的層次上輕鬆修改字串的轉換方式。此時的clean_strings也更具可複用性!

還可以將函式用作其他函式的引數,比如內建的map函式,它用於在一組資料上應用一個函式:

for x in map(remove_punctuation,states):

    print(x)

   Alabama 
Georgia
Georgia
georgia
FlOrIda
south   carolina
West virginia

匿名(lambda)函式

Python支援一種被稱為匿名的、或lambda函式。它僅由單條語句組成,該語句的結果就是返回值。它是通過lambda關鍵字定義的,這個關鍵字沒有別的含義,僅僅是說“我們正在宣告的是一個匿名函式”。

def short_function(x):
    return x*2
equiv_anon=lambda x:x*2

本書其餘部分一般將其稱為lambda函式。它們在資料分析工作中非常方便,因為你會發現很多資料轉換函式都以函式作為引數的。直接傳入lambda函式比編寫完整函式宣告要少輸入很多字(也更清晰),甚至比將lambda函式賦值給一個變數還要少輸入很多字。看看下面這個簡單得有些傻的例子:

def apply_to_list(some_list,f):

    return [f(x) for x in some_list]

ints=[4,0,1,5,6]

apply_to_list(ints,lambda x:x*2)

[8, 0, 2, 10, 12]

雖然你可以直接編寫[x *2for x in ints],但是這裡我們可以非常輕鬆地傳入一個自定義運算給apply_to_list函式。

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假設有一組字串,你想要根據各字串不同字母的數量對其進行排序:

strings=['foo','caard','bar','aaaa','abab']

strings.sort(key=lambda x :len(set(list(x))))

strings

['aaaa', 'foo', 'abab', 'bar', 'caard']

筆記:lambda函式之所以會被稱為匿名函式,與def宣告的函式不同,原因之一就是這種函式物件本身是沒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add_five=partial(add_numbers,5)

有提供名稱name屬性。

柯里化:部分引數應用

柯里化(currying)是一個有趣的計算機科學術語,它指的是通過“部分引數應用”(partial argument application)從現有函式派生出新函式的技術。例如,假設我們有一個執行兩數相加的簡單函式:

def add_numbers(x,y):
    return x+y

通過這個函式,我們可以派生出一個新的只有一個引數的函式——add_five,它用於對其引數加5:

add_five=lambda y:add_numbers(5,y)

add_numbers的第二個引數稱為“柯里化的”(curried)。這裡沒什麼特別花哨的東西,因為我們其實就只是定義了一個可以呼叫現有函式的新函式而已。內建的functools模組可以用partial函式將此過程簡化:

from functools import partial
add_five=partial(add_numbers,5)

生成器

能以一種一致的方式對序列進行迭代(比如列表中的物件或檔案中的行)是Python的一個重要特點。這是通過一種叫做迭代器協議(iterator protocol,它是一種使物件可迭代的通用方式)的方式實現的,一個原生的使物件可迭代的方法。比如說,對字典進行迭代可以得到其所有的鍵:

for key in some_dict:

    print(key)

a
b
c

當你編寫for key in some_dict時,Python直譯器首先會嘗試從some_dict建立一個迭代器:

迭代器是一種特殊物件,它可以在諸如for迴圈之類的上下文中向Python直譯器輸送物件。大部分能接受列表之類的物件的方法也都可以接受任何可迭代物件。比如min、max、sum等內建方法以及list、tuple等型別構造器:

dict_iterator=iter(some_dict)

dict_iterator

<dict_keyiterator at 0x20c01956f48>

list(dict_iterator)

['a', 'b', 'c']

生成器(generator)是構造新的可迭代物件的一種簡單方式。一般的函式執行之後只會返回單個值,而生成器則是以延遲的方式返回一個值序列,即每返回一個值之後暫停,直到下一個值被請求時再繼續。要建立一個生成器,只需將函式中的return替換為yeild即可:

def squares(n=10):
    print('Generating squares from 1 to {0}'.format(n**2))
    for i in range(1,n+1):
        yield i**2

呼叫該生成器時,沒有任何程式碼會被立即執行

gen=squares()

gen

<generator object squares at 0x0000020C01983EB8>

直到你從該生成器中請求元素時,它才會開始執行其程式碼:

for x in gen:

    print(x,end=" ")

Generating squares from 1 to 10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生成器表示式

另一種更簡潔的構造生成器的方法是使用生成器表示式(generator expression)。這是一種類似於列表、字典、集合推導式的生成器。其建立方式為,把列表推導式兩端的方括號改成圓括號:

gen=(x**2 for x in range(100))

gen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20C01972F68>

它跟下面這個冗長得多的生成器是完全等價的:

def _make_gen():
    for x in range(100):
        yield x** 2
gen=_make_gen()

生成器表示式也可以取代列表推導式,作為函式引數:

sum(x**2 for x in range(100))

328350

dict((i,i **2) for i in range(5))

{0: 0, 1: 1, 2: 4, 3: 9, 4: 16}

itertools模組

標準庫itertools模組中有一組用於許多常見資料演算法的生成器。例如,groupby可以接受任何序列和一個函式。它根據函式的返回值對序列中的連續元素進行分組。下面是一個例子:

import itertools

first_letter=lambda x : x[0]

names=['Alan', 'Adam', 'Wes', 'Will', 'Albert', 'Steven']

for letter,names in itertools.groupby(names,first_letter):

    print(letter,list(names))

A ['Alan', 'Adam']
W ['Wes', 'Will']
A ['Albert']
S ['Steven']

表3-2中列出了一些我經常用到的itertools函式。建議參閱Python官方文件,進一步學習。

錯誤和異常處理

優雅地處理Python的錯誤和異常是構建健壯程式的重要部分。在資料分析中,許多函式函式只用於部分輸入。例如,Python的float函式可以將字串轉換成浮點數,但輸入有誤時,有ValueError錯誤:

float('1.2345')

1.2345

float('something')

---------------------------------------------------------------------------
Valu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252-2649e4ade0e6> in <module>()
----> 1 float('something')

ValueError: could not convert string to float: 'something'

假如想優雅地處理float的錯誤,讓它返回輸入值。我們可以寫一個函式,在try/except中呼叫float:

def attempt_float(x):
    try:
        return float(x)
    except:
        return x

當float(x)丟擲異常時,才會執行except的部分:

attempt_float('1.2345')

1.2345

attempt_float('something')

'something'

你可能注意到float丟擲的異常不僅是ValueError:

float((1,2))

---------------------------------------------------------------------------
Typ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256-a101b3a3d6cd> in <module>()
----> 1 float((1,2))

TypeError: float() argument must be a string or a number, not 'tuple'

你可能只想處理ValueError,TypeError錯誤(輸入不是字串或數值)可能是合理的bug。可以寫一個異常型別:

def attempt_float(x):
    try:
        return float(x)
    except ValueError:
        return x

然後有:

attempt_float((1,2))

---------------------------------------------------------------------------
Typ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258-102527222085> in <module>()
----> 1 attempt_float((1,2))

<ipython-input-257-6209ddecd2b5> in attempt_float(x)
      1 def attempt_float(x):
      2     try:
----> 3         return float(x)
      4     except ValueError:
      5         return x

TypeError: float() argument must be a string or a number, not 'tuple'

可以用元組包含多個異常:

def attempt_float(x):
    try:
        return float(x)
    except(TypeError,ValueError):
        return x
attempt_float((1,2))

(1, 2)

某些情況下,你可能不想抑制異常,你想無論try部分的程式碼是否成功,都執行一段程式碼。可以使用finally:

f=open(path,'w')
try:
    write_to_file(f)
finally:
    f.close()

這裡,檔案處理f總會被關閉。相似的,你可以用else讓只在try部分成功的情況下,才執行程式碼:

f = open(path, 'w')

try:
    write_to_file(f)
except:
    print('Failed')
else:
    print('Succeeded')
finally:
    f.close()

IPython的異常

如果是在%run一個指令碼或一條語句時丟擲異常,IPython預設會列印完整的呼叫棧(traceback),在棧的每個點都會有幾行上下文:

In [10]: %run examples/ipython_bug.py
---------------------------------------------------------------------------
Assertion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home/wesm/code/pydata-book/examples/ipython_bug.py in <module>()
     13     throws_an_exception()
     14
---> 15 calling_things()

/home/wesm/code/pydata-book/examples/ipython_bug.py in calling_things()
     11 def calling_things():
     12     works_fine()
---> 13     throws_an_exception()
     14
     15 calling_things()

/home/wesm/code/pydata-book/examples/ipython_bug.py in throws_an_exception()
      7     a = 5
      8     b = 6
----> 9     assert(a + b == 10)
     10
     11 def calling_things():

AssertionError:

自身就帶有文字是相對於Python標準直譯器的極大優點。你可以用魔術命令%xmode,從Plain(與Python標準直譯器相同)到Verbose(帶有函式的引數值)控制文字顯示的數量。後面可以看到,發生錯誤之後,(用%debug或%pdb magics)可以進入stack進行事後除錯。

3.3 檔案和作業系統

本書的程式碼示例大多使用諸如pandas.read_csv之類的高階工具將磁碟上的資料檔案讀入Python資料結構。但我們還是需要了解一些有關Python檔案處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好在它本來就很簡單,這也是Python在文字和檔案處理方面的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

為了開啟一個檔案以便讀寫,可以使用內建的open函式以及一個相對或絕對的檔案路徑:

In [207]: path = 'examples/segismundo.txt'

In [208]: f = open(path)

預設情況下,檔案是以只讀模式('r')開啟的。然後,我們就可以像處理列表那樣來處理這個檔案控制代碼f了,比如對行進行迭代:

for line in f:
    pass

從檔案中取出的行都帶有完整的行結束符(EOL),因此你常常會看到下面這樣的程式碼(得到一組沒有EOL的行):

In [209]: lines = [x.rstrip() for x in open(path)]

In [210]: lines
Out[210]: 
['Sueña el rico en su riqueza,',
 'que más cuidados le ofrece;',
 '',
 'sueña el pobre que padece',
 'su miseria y su pobreza;',
 '',
 'sueña el que a medrar empieza,',
 'sueña el que afana y pretende,',
 'sueña el que agravia y ofende,',
 '',
 'y en el mundo, en conclusión,',
 'todos sueñan lo que son,',
 'aunque ninguno lo entiende.',
 '']

如果使用open建立檔案物件,一定要用close關閉它。關閉檔案可以返回作業系統資源:

In [211]: f.close()

用with語句可以可以更容易地清理開啟的檔案:

In [212]: with open(path) as f:
   .....:     lines = [x.rstrip() for x in f]

這樣可以在退出程式碼塊時,自動關閉檔案。

如果輸入f =open(path,'w'),就會有一個新檔案被建立在examples/segismundo.txt,並覆蓋掉該位置原來的任何資料。另外有一個x檔案模式,它可以建立可寫的檔案,但是如果檔案路徑存在,就無法建立。表3-3列出了所有的讀/寫模式。

對於可讀檔案,一些常用的方法是read、seek和tell。read會從檔案返回字元。字元的內容是由檔案的編碼決定的(如UTF-8),如果是二進位制模式開啟的就是原始位元組:

In [213]: f = open(path)

In [214]: f.read(10)
Out[214]: 'Sueña el r'

In [215]: f2 = open(path, 'rb')  # Binary mode

In [216]: f2.read(10)
Out[216]: b'Sue\xc3\xb1a el '

read模式會將檔案控制代碼的位置提前,提前的數量是讀取的位元組數。tell可以給出當前的位置:

In [217]: f.tell()
Out[217]: 11

In [218]: f2.tell()
Out[218]: 10

儘管我們從檔案讀取了10個字元,位置卻是11,這是因為用預設的編碼用了這麼多位元組才解碼了這10個字元。你可以用sys模組檢查預設的編碼:

In [219]: import sys

In [220]: sys.getdefaultencoding()
Out[220]: 'utf-8'

seek將檔案位置更改為檔案中的指定位元組:

In [221]: f.seek(3)
Out[221]: 3

In [222]: f.read(1)
Out[222]: 'ñ'

最後,關閉檔案:

In [223]: f.close()

In [224]: f2.close()

向檔案寫入,可以使用檔案的write或writelines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個無空行版的prof_mod.py:

In [225]: with open('tmp.txt', 'w') as handle:
   .....:     handle.writelines(x for x in open(path) if len(x) > 1)

In [226]: with open('tmp.txt') as f:
   .....:     lines = f.readlines()

In [227]: lines
Out[227]: 
['Sueña el rico en su riqueza,\n',
 'que más cuidados le ofrece;\n',
 'sueña el pobre que padece\n',
 'su miseria y su pobreza;\n',
 'sueña el que a medrar empieza,\n',
 'sueña el que afana y pretende,\n',
 'sueña el que agravia y ofende,\n',
 'y en el mundo, en conclusión,\n',
 'todos sueñan lo que son,\n',
 'aunque ninguno lo entiende.\n']

檔案的位元組和Unicode

Python檔案的預設操作是“文字模式”,也就是說,你需要處理Python的字串(即Unicode)。它與“二進位制模式”相對,檔案模式加一個b。我們來看上一節的檔案(UTF-8編碼、包含非ASCII字元):

In [230]: with open(path) as f:
   .....:     chars = f.read(10)

In [231]: chars
Out[231]: 'Sueña el r'

UTF-8是長度可變的Unicode編碼,所以當我從檔案請求一定數量的字元時,Python會從檔案讀取足夠多(可能少至10或多至40位元組)的位元組進行解碼。如果以“rb”模式開啟檔案,則讀取確切的請求位元組數:

In [232]: with open(path, 'rb') as f:
   .....:     data = f.read(10)

In [233]: data
Out[233]: b'Sue\xc3\xb1a el '

取決於文字的編碼,你可以將位元組解碼為str物件,但只有當每個編碼的Unicode字元都完全成形時才能這麼做:

In [234]: data.decode('utf8')
Out[234]: 'Sueña el '

In [235]: data[:4].decode('utf8')
---------------------------------------------------------------------------
UnicodeDecod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235-300e0af10bb7> in <module>()
----> 1 data[:4].decode('utf8')
UnicodeDecodeError: 'utf-8'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c3 in position 3: unexpecte
d end of data

文字模式結合了open的編碼選項,提供了一種更方便的方法將Unicode轉換為另一種編碼:

In [236]: sink_path = 'sink.txt'

In [237]: with open(path) as source:
   .....:     with open(sink_path, 'xt', encoding='iso-8859-1') as sink:
   .....:         sink.write(source.read())

In [238]: with open(sink_path, encoding='iso-8859-1') as f:
   .....:     print(f.read(10))
Sueña el r

注意,不要在二進位制模式中使用seek。如果檔案位置位於定義Unicode字元的位元組的中間位置,讀取後面會產生錯誤:

In [240]: f = open(path)

In [241]: f.read(5)
Out[241]: 'Sueña'

In [242]: f.seek(4)
Out[242]: 4

In [243]: f.read(1)
---------------------------------------------------------------------------
UnicodeDecod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ipython-input-243-7841103e33f5> in <module>()
----> 1 f.read(1)
/miniconda/envs/book-env/lib/python3.6/codecs.py in decode(self, input, final)
    319         # decode input (taking the buffer into account)
    320         data = self.buffer + input
--> 321         (result, consumed) = self._buffer_decode(data, self.errors, final
)
    322         # keep undecoded input until the next call
    323         self.buffer = data[consumed:]
UnicodeDecodeError: 'utf-8' codec can't decode byte 0xb1 in position 0: invalid s
tart byte

In [244]: f.close()

相關推薦

重要的Python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筆記

NumPy(Numerical Python) 快速高效的多維陣列物件ndarray 用於對陣列執行元素級計算以及直接對陣列執行數學運算的函式 線性代數運算、傅立葉變換,以及隨機數生成 用於將C、C++,Fortran程式碼整合到Python的工具

2018最新Python資料分析實戰教程視訊 python資料分析班視訊 Python資料分析基礎教程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

系列一:《python資料分析基礎與實踐》章節1Python概況課時2Python簡介章節2Python安裝課時3安裝Anaconda課時4使用Anaconda章節3資料準備課時5資料型別 – 布林型課時6資料型別 – 數值型課時7資料型別 – 字元型課時8資料結構 – List課時9資料結構 – Tuple

使用Vue開發網站之路2-多元件通訊2利用Vuex進行資料傳遞

這裡還是非父子元件間的通訊 其實我也不喜歡看別人的大段程式碼,但這是最完整的,以後肯定有用(完整程式碼貼在最後面,自己看) 主要實現是使用vuex的公共空間存放資料,這個時候要問,那為什麼不之間用一個物件啊,其他也是可以的,但是vuex可以檢測你資料的變化,這個後期有用。

資料分析2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筆記

初入資料分析2 遍歷 seq=[(1,2,3),(4,5,6),(7,8,9)] for a,b,c in seq: print("a==",a,"b==",b,"c==",c) a== 1 b== 2 c== 3 a== 4 b== 5 c== 6 a==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原書2|書籍分享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原書第2版) 英: 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Data Wrangling with Pand 適讀人群 :適合剛學Python的資料分析師或剛學資料科學以及科學計算的Python程式設計者。 閱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之——資料規整化2ETL

待我學有所成,結髮與蕊可好。@夏瑾墨 by Jooey 3.資料的軸向連線 Nunpy 有一個用於合併串聯原始Numpy陣列的concatenation函式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二 pdf下載

適讀人群 :適合剛學Python的資料分析師或剛學資料科學以及科學計算的Python程式設計者。 閱讀本書可以獲得一份關於在Python下操作、處理、清洗、規整資料集的完整說明。本書第二版針對Python 3.6進行了更新,並增加實際案例向你展示如何高效地解決一系列資料分析問題。你將在閱讀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12章 pandas高階應用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前面的章節關注於不同型別的資料規整流程和NumPy、pandas與其它庫的特點。隨著時間的發展,pandas發展出了更多適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6章 資料載入、儲存與檔案格式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訪問資料是使用本書所介紹的這些工具的第一步。我會著重介紹pandas的資料輸入與輸出,雖然別的庫中也有不少以此為目的的工具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4章 NumPy基礎:陣列和向量計算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NumPy(Numerical Python的簡稱)是Python數值計算最重要的基礎包。大多數提供科學計算的包都是用Nu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11章 時間序列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時間序列(time series)資料是一種重要的結構化資料形式,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金融學、經濟學、生態學、神經科學、物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10章 資料聚合與分組運算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對資料集進行分組並對各組應用一個函式(無論是聚合還是轉換),通常是資料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在將資料集載入、融合、準備好之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8章 資料規整:聚合、合併和重塑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在許多應用中,資料可能分散在許多檔案或資料庫中,儲存的形式也不利於分析。本章關注可以聚合、合併、重塑資料的方法。 首先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7章 資料清洗和準備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在資料分析和建模的過程中,相當多的時間要用在資料準備上:載入、清理、轉換以及重塑。這些工作會佔到分析師時間的80%或更多。

資料基礎---《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25章 pandas入門

之前自己對於numpy和pandas是要用的時候東學一點西一點,直到看到《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第2版》,覺得只看這一篇就夠了。非常感謝原博主的翻譯和分享。 pandas是本書後續內容的首選庫。它含有使資料清洗和分析工作變得更快更簡單的資料結構和操作工具。pandas經常和其它工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七章 記錄2 資料規整化:清理、轉換、合併、重塑

索引上的合併 DataFrame中傳入引數left_index=True或者right_index=True(或者兩個都傳入),表示DataFrame的index(索引)被用作兩個DataFrame連線的連線鍵,如下: dataframe1 = DataFrame({'key':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繪圖和視覺化(八)(2)

1、註釋以及在Subplot上繪圖 除標準的圖表物件之外,你可能還希望繪製一些自定義的註釋(比如文字、箭頭或其他圖形等)。 註釋可以通過text、arrow和annotate等函式進行新增。text可以將文字繪製在圖表的指定座標(x, y),還可以加上一些自定義格式: In [41]: ax.t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閱讀筆記

資料規整化:清理,轉換,合併,重塑 轉置(transpose)     實現的幾種方式:  import numpy as np arr = np.arange(15).reshape((3,5)) print(arr) print(arr.T) pri

Python--學習筆記2 常用庫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

numpy   科學計算包:多維陣列物件;數學運算函式;隨機數;傅立葉變換   可以作為演算法之間傳遞資料的容器。 pandas   快速處理結構化資料和函式。   dataframe, 面向列的二維表結構,含有行標和列標。 matplotliba &nb

利用python進行資料分析】準備與例項

我已經分享了本書的ipynb,所以跟著我一起來實驗吧。如果你不懂怎麼開啟ipynb格式的檔案,那也沒關係,anaconda3讓一切變得更簡單(我像是打廣告的)。安裝玩anaconda之後,我們在開始裡就可以找到它的資料夾,裡面有一個Jupyter Notebook,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