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雲端計算服務:有標準才可信

雲端計算服務:有標準才可信

“2015年,我國雲端計算產業總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2016年,國內主要雲端計算企業增長均實現翻倍。同時,雲端計算信任體系逐步建立,可信雲認證得到了產業界的廣泛認可,已覆蓋了超過10種以上的雲服務,累計通過認證的雲服務數量超過150個。”在近日於北京舉行的2017可信雲大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訊發展司副司長陳家春說。

陳家春認為,可信雲工作對我國雲服務信任體系的建立完善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信雲在國內的認可度不斷提升,成為市場上名副其實的‘綠色通行證’。”

可信雲服務認證的核心目標是建立雲服務的評估體系,為使用者選擇可信、安全的雲服務提供支撐,並最終促進我國雲端計算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

今年的可信雲大會以“可信雲標準新一代、客戶滿意是未來”為主題,釋出了第八批通過可信雲認證的服務名單,包括可信云云主機分級、可信雲混合雲、可信雲超融合、可信應用商店、IT風險好管家等在內的一系列成果。

可信雲

為何要做可信雲服務認證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雲端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為促進我國雲端計算創新發展,積極培育資訊產業新業態,支援第三方機構開展雲端計算服務質量、可信度和網路安全等評估測評工作,引導雲端計算服務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誠信水平,逐步建立雲端計算信任體系。

“可信雲評估就是為了建設雲端計算產業的信任體系做出的努力和探索。”陳家春說。可信雲服務認證於2013年啟動,是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測試評估的面向雲端計算服務的評估認證。

“經過多年的發展,可信雲評估已經從面向雲端計算服務的單項評估逐漸發展成為從事前、事中到事後全面監測評估,建立了雲端計算基礎服務和產品評估、專項能力評估、可用性監測以及雲保險等在內的綜合評估體系。”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祕書長代曉慧在介紹可信雲評估總體發展情況時說。

據介紹,可信雲開展了雲端計算在政府、金融以及電信等傳統行業應用的研究,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國內製定完成了《面向政務的雲服務》系列評估標準。國際標準化方面,2016年,可信雲評估成功寫入國際標準,成為國際電信聯盟ITU-TY.3501(雲端計算框架及高層需求)的一部分。

“當前,伴隨著我國ICT(資訊與通訊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我國在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標準組織中正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從原來的‘跟隨者’正逐漸變成‘主導者’。”代曉慧說。

具體到可信雲服務認證的領域,在基礎服務和產品方面,包括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企業級SaaS(軟體即服務)、雲分發、桌面雲和雲備份等雲端計算服務的評估,對虛擬化產品、虛擬化管理產品、容器產品等雲端計算軟體的評估,以及超融合、混合雲、運維產品以及私有云專案成熟度評估。

在基礎服務和產品評估的基礎上,可信雲還對雲端計算服務和產品的風險管控能力、運維能力、客戶資料保護能力以及效能等進行專項評估。在通過評估後,雲服務商還需繼續接受事中的可用性監測,可信雲將根據可用性監測結果對雲主機服務進行分級。在事後,可信雲提供了雲保險,為雲服務保駕護航。

標準保障雲端計算服務優勢

“我國雲端計算產業的政策環境正在不斷完善,在《意見》指導下,我國正在加大政府採購雲端計算服務力度,大幅減少政府自建資料中心數量。”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副主任趙緒選說。目前,從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都已經擁有了採用雲服務方式滿足資訊化建設需求的採購業務和相應的部署案例。

雲端計算服務相對傳統政務資訊系統建設具有很多優勢。“政府採購雲端計算服務能夠大量節省政府資訊化的成本;雲端計算的資源集約利用,可以推動政府節能減排;由於雲端計算不受地域所限,可有效推動政府採購政策功能的實施;資源和資料的集中,有利於大資料整合利用開發和政府的資訊公開,能更好滿足社會公眾對政府資料使用和資訊公開的需求。”趙緒選說。

而在去年政府首次進行虛擬化軟體方面的採購招標工作當中,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在技術標準的制定方面給予了多方支援和幫助。“今年,隨著雲端計算服務進入中央預算單位集中採購目錄,我們將在軟體產品招標完成之後,研究啟動雲端計算服務政府採購的相關工作。”趙緒選坦言,這些都是建立在標準制定完善基礎之上的。

構建雲端計算資訊保安、網路安全的風險管理和標準體系,僅有服務認證還不夠。如何構建網路風險安全體系,中國保險學會會長姚慶海認為,首先要完善網路風險資料標準的採集標準體系,建立網路風險安全標準的資料庫,建立各行業評價管理網路風險的資料模型,在這個基礎上構建全社會管理網路風險的整個風險防控體系。

可信雲大會上,中國保險協會還與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共同建立了“網路風險與保險專業委員會”,同時設立“網路風險與保險創新實驗室”。

“我們將和廣大的創新型企業一起共同研究網路風險標準、網路風險模型、網路風險評價體系。”姚慶海說。

雲端計算產業持續發力

隨著雲端計算產業發展,可信雲服務認證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以資料中心聯盟為代表的行業組織,要積極做好連線政府和產業界的橋樑,充分發揮凝聚行業共識的平臺作用,繼續加大雲端計算產業相關標準、技術、應用、測評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斷推出新的研究成果,推動解決雲端計算服務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助力我國雲端計算產業騰飛。”陳家春說。

另外,應用雲端計算技術能夠促進資訊科技能力的按需供給和資料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降低企業資訊化門檻和創新成本,也符合當前各行各業推進落實“網際網路+”戰略、開展創新創業、推動資訊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陳家春希望國內雲端計算企業能夠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加強與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技術和服務的融合發展和創新應用,打造協作共贏的雲端計算服務生態環境,積極助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滿足使用者日益增長的應用服務需求。

同時也應看到,我國雲端計算產業在核心技術方面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雲端計算基礎平臺架構、裝置虛擬化技術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空白。

對此,陳家春表示,產業界需要更加重視技術研發,加大投入力度,儘快實現突破。“希望國內雲端計算企業積極參與開源社群活動,利用開源創新等方式,形成優勢企業的技術溢位,帶動我國雲端計算技術整體實現突破。”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通訊管理局市場處處長張建華也對雲服務經營者提出了建議和希望: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包括按照持證許可的資質開展經營活動,對使用者言必行、行必果;不斷創新,優化服務,真正做到使用者滿意;企業之間能夠互利互惠,共同維護良好的產業生態;承擔與企業規模實力相匹配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