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阿里大咖帶你瞭解技術團隊效能動力模型

阿里大咖帶你瞭解技術團隊效能動力模型

雲棲君導讀: 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整個團隊的瓶頸?如何讓集體成為真正的團隊?我們需要怎樣的工程師?團隊效能的未來在哪裡?我們邀請了阿里巴巴高階技術專家李雲(花名至簡),來分享講解團隊效能動力模型,破解團隊瓶頸問題,讓你真正瞭解團隊效能。

演講視訊回顧地址:

http://click.aliyun.com/m/1000000596/  

PPT下載請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

技術管理者需要思考的3個問題

640?wx_fmt=png

1.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整個團隊的瓶頸?

怎樣使團隊中人人都發揮自己的價值?歸其本源,需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動地思考、明確自己身處的位置去開展工作。簡而言之,需要每一個體有獨立的人格,有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2.如何讓集體成為真正的團隊?


真正的團對究竟是怎樣?團體是個體構成的,要想集體成為真正的團隊,最主要是讓集體中的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做到人盡其用,與此同時還要完善各自的不足。通過形成個體間相互的約束力來完善集體,真實實現1+1>2。

3.我們需要怎樣的工程師?


並非工程師的技術越強能力就越好,還得兼顧技術之外的其他內容。工程師應當從自我管理、知識管理、專業素養、業務素養四個維度全面發展,從而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

技術團隊效能動力模型

640?wx_fmt=png

針對以上三個問題的思考形成了技術團隊效率動力模型。模型中主要包含兩部分,即集體環境效能和個體職業素養,而各部分又可進一步可分解出其他要素。模型中箭頭所表示的是驅動關係,即提高箭頭尾部的內容將帶來箭頭所指向內容的改善。管理支撐、工程方法、專案管理是集體環境效能的驅動因素。集體環境效能中還包括一個流程化、資料化、無縫整合的工具模組。在個人層面,需要個人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知識管理、專業素養以及業務素養,四要素的相乘決定了個體的最終能力。個體職業素養與集體環境效能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係,形成個體改造環境和環境影響人的良性迴圈。只有集體中的每一個體都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加上良好的集體環境效能下才能真正發揮技術團隊的效能。

640?wx_fmt=png

集體效能中包含管理支撐、工程方法和專案管理三部分,是構成集體環境效能的腳手架,下面將逐一進行講解:

管理支撐:

640?wx_fmt=png

任何一個管理者都有自身的思考邏輯用於判定團隊成員的工作狀態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可將這些判定邏輯形成管理原則。管理者不僅通過管理原則去考量每一個人,還可以以之更好地引導集體中的個體沿著管理原則去發展。一個良好的制度建設可以幫助團隊更加高效的運作,約束個體的不良行為。

制度建設是一個動態完善的過程,發現問題後及時調整是確保制度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現實中的個體都帶有自己的性格標籤,要使所有個體團結在一個集體中就需要進行溝通輔導。土壤培養是破解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整個團隊的瓶頸的有效措施,良好的土壤包含開放、透明、表揚、批評等關鍵元素,讓個體在這樣的土壤中自然地長出能動性,避免團隊成為管理者的一言堂。

工程方法:

640?wx_fmt=png

如何將使用者需求轉換為程式碼是軟體開發工作的主要內容,概念是這一轉換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點。針對所需開發的軟體抽象出恰當的概念模型是軟體開發的主要任務,而次要任務是在滿足時間複雜度、空間複雜度約束的前提下通過程式設計來完成概念表達。

為此,概要設計是工程方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概要設計可以看出工程師的思考深度和經驗。當完成編碼後,藉助單元測試工程師可以確保程式的行為完全符合預期,為此單元測試是工程方法中保證軟體質量的重度手段。程式碼的本質是實現工程師個體間的溝通,為了改善程式碼的可讀性我們需要團隊所有個體遵守共同的編碼規範。通過單元測試保證軟體質量之後,還要進一步檢查程式碼中的命名是否精確、記憶體佔用是否合理、與過往所沉澱的經驗是否匹配等,這是程式碼審查階段需要關注的。資料驅動是先將錯誤資訊收集上來並基於資料分析進行優化,形成開發工作與業務發展的閉環。平臺化、工具化、自動化也是構成工程方法的重要手段。一個良好的軟體開發平臺可以事半功倍地實現新功能、新業務,助力產品快速上市進行市場探索與試錯;工具化、自動化則將人從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做更有價值的事。

專案管理:

640?wx_fmt=png

專案制是以立項的形式,把大的任務拆小以專案的形式推進,實現小步快跑。小步快跑不僅能降低大專案的整體風險,還能更加及時地與使用者互動,通過快速迭代給使用者帶去確定性而增加使用者粘性。

自我管理:

640?wx_fmt=png

工程師的習慣培養是自我管理的著力點,通過好喜歡讓工程師本能地將工作在一開始就做到位。工作日報是為了讓個體的工作資訊在團隊中充分地流動,以便促成更多的合作與知識、經驗共享。制度遵守是培養工程師敬畏規則,通過制度的約束確保集體工作環境的秩序。信守承諾是團隊各項事務的基石,只有個體信守承諾才能讓制度、規範、專案執行得以很好落地。除了自我管理外,個體的律他行為是形成團隊約束力的重中之重,通過指出他人的不足並幫助改善而讓集體形成自我修復機制。輪崗是培養個體自我管理能力的一個好方法,讓個體在所承擔的角色上有代入感並促進思考,以更廣的視野瞭解團隊是如何運轉的,讓個體在這個過程更加明瞭自己的責任與義務。

知識管理:

640?wx_fmt=png

文件化、榮譽量化、持續完善是知識管理的三大組織部分。文件化工作的關鍵在於言簡意賅,以結構化的邏輯框架闡述原因、原理和結論。在文件化的基礎上通過文件修訂歷史等形式形成榮譽量化,增強個體的參與積極性。為了讓文件不成為擺設,需要在工作中引導大家使用文件,並在文件內容過期時持續完善,形成知識管理工作的良性迴圈。

專業素養:

640?wx_fmt=png

站在專業素養的角度,瞭解一個工程師水平很重要的一種能力是軟體設計。其中包括個體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軟體設計思想,以及在軟體設計工作中能否追求設計之美。專業素養的另一個方面是工程效率,只有高效地開展工作才能真正發揮個體所學,否則所掌握的各種技術知識恐成奇技淫巧。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需要以更高的團隊效能去迎合,個體的發展路徑不再是“我會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需要什麼,我學什麼”,因此需要工程師多棧發展。

業務素養:

640?wx_fmt=png

專案交付是業務素養的第一要點,個體在專案中努力做到使命必達。工程師在開展技術工作時,需要了解軟體功能背後的客戶價值,避免工作結果與客戶訴求出現分歧。業務溝通需要工程師走出去與客戶交流,通過溝通洞悉需求、交換思想和尋求新的合作與發展機會。

實踐心得:


1.好團隊是培養出來的,而非招聘而來的
技術管理者的信念是重中之重。
團隊效能問題比技術問題更難解。
2.個體的可塑性比已有經驗與能力都重要
找對人比什麼都重要。
3.人性可以理解但無法駕馭

未來方向:

1.平衡工作與生活
個人的發展首要任務是自信,其次是分清主次,對一些工作要學會說“不”,在此基礎上要開展系統性學習並且保持良好的耐心。
2.質效導向
過程與結果並重、業務與團隊可持續發展。
3.職業化
要具有專業化、規範化的態度,從事工作有一定的章法可循,要明確價值創造所在並保持創業精神。
4.激發效能
集體學習曲線、面直人性、人性化管理。


——————————————


分享老師介紹:李雲,前Motorola軟體架構師;《專業嵌入式軟體開發》作者;前阿里巴巴UC瀏覽器電腦版技術團隊主管,現就職於阿里巴巴中介軟體技術部。

640?wx_fmt=jpeg

點此下載演講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