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資料探勘與資料建模步驟

資料探勘與資料建模步驟

資料探勘是利用業務知識從資料中發現和解釋知識(或稱為模式)的過程,這種知識是以自然或者人工形式創造的新知識。

當前的資料探勘形式,是在20世紀90年代實踐領域誕生的,是在整合資料探勘演算法平臺發展的支撐下適合商業分析的一種形式。也許是因為資料探勘源於實踐而非 理論,在其過程的理解上不太引人注意。20世紀90年代晚期發展的CRISP-DM,逐漸成為資料探勘過程的一種標準化過程,被越來越多的資料探勘實踐者 成功運用和遵循。

雖然CRISP-DM能夠指導如何實施資料探勘,但是它不能解釋資料探勘是什麼或者為什麼適合這樣做。在本文中我將闡述我提出資料探勘的九種準則或“定律”(其中大多數為實踐者所熟知)以及另外其它一些熟知的解釋。開始從理論上(不僅僅是描述上)來解釋資料探勘過程。

我的目的不是評論CRISP-DM,但CRISP-DM的許多概念對於理解資料探勘是至關重要的,本文也將依賴於CRISP-DM的常見術語。CRISP-DM僅僅是論述這個過程的開始。

第一,目標律:業務目標是所有資料解決方案的源頭。

它定義了資料探勘的主題:資料探勘關注解決業務業問題和實現業務目標。資料探勘主要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過程,業務目標是它的的核心。 沒有業務目標,沒有資料探勘(不管這種表述是否清楚)。因此這個準則也可以說成:資料探勘是業務過程。

第二,知識律:業務知識是資料探勘過程每一步的核心。

這裡定義了資料探勘過程的一個關鍵特徵。CRISP-DM的一種樸素的解讀是業務知識僅僅作用於資料探勘過程開始的目標的定義與最後的結果的實施,這將錯過資料探勘過程的一個關鍵屬性,即業務知識是每一步的核心。

為了方便理解,我使用CRISP-DM階段來說明:

商業理解必須基於業務知識,所以資料探勘目標必須是業務目標的對映(這種對映也基於資料知識和資料探勘知識);

資料理解使用業務知識理解與業務問題相關的資料,以及它們是如何相關的;

資料預處理就是利用業務知識來塑造資料,使得業務問題可以被提出和解答(更詳盡的第三條—準備律);

建模是使用資料探勘演算法建立預測模型,同時解釋模型和業務目標的特點,也就是說理解它們之間的業務相關性;評估是模型對理解業務的影響;

實施是將資料探勘結果作用於業務過程;

總之,沒有業務知識,資料探勘過程的每一步都是無效的,也沒有“純粹的技術”步驟。 業務知識指導過程產生有益的結果,並使得那些有益的結果得到認可。資料探勘是一個反覆的過程,業務知識是它的核心,驅動著結果的持續改善。

這背後的原因可以用“鴻溝的表現”(chasm of representation)來解釋(Alan Montgomery在20世紀90年代對資料探勘提出的一個觀點)。Montgomery指出資料探勘目標涉及到現實的業務,然而資料僅能表示現實的一 部分;資料和現實世界是有差距(或“鴻溝”)的。在資料探勘過程中,業務知識來彌補這一差距,在資料中無論發現什麼,只有使用業務知識解釋才能顯示其重要 性,資料中的任何遺漏必須通過業務知識彌補。只有業務知識才能彌補這種缺失,這是業務知識為什麼是資料探勘過程每一步驟的核心的原因。

第三,準備律:資料預處理比資料探勘其他任何一個過程都重要。

這是資料探勘著名的格言,資料探勘專案中最費力的事是資料獲取和預處理。非正式估計,其佔用專案的時間為50%-80%。最簡單的解釋可以概括為“資料是困 難的”,經常採用自動化減輕這個“問題”的資料獲取、資料清理、資料轉換等資料預處理各部分的工作量。雖然自動化技術是有益的,支持者相信這項技術可以減 少資料預處理過程中的大量的工作量,但這也是誤解資料預處理在資料探勘過程中是必須的原因。

資料預處理的目的是把資料探勘問題轉化為格式化的資料,使得分析技術(如資料探勘演算法)更容易利用它。資料任何形式的變化(包括清理、最大最小值轉換、增長 等)意味著問題空間的變化,因此這種分析必須是探索性的。 這是資料預處理重要的原因,並且在資料探勘過程中佔有如此大的工作量,這樣資料探勘者可以從容 地操縱問題空間,使得容易找到適合分析他們的方法。

有兩種方法“塑造”這個問題 空間。第一種方法是將資料轉化為可以分析的完全格式化的資料,比如,大多數資料探勘演算法需要單一表格形式的資料,一個記錄就是一個樣例。資料探勘者都知道 什麼樣的演算法需要什麼樣的資料形式,因此可以將資料轉化為一個合適的格式。第二種方法是使得資料能夠含有業務問題的更多的資訊,例如,某些領域的一些資料 挖掘問題,資料探勘者可以通過業務知識和資料知識知道這些。 通過這些領域的知識,資料探勘者通過操縱問題空間可能更容易找到一個合適的技術解決方案。

因此,通過業務知識、資料知識、資料探勘知識從根本上使得資料預處理更加得心應手。 資料預處理的這些方面並不能通過簡單的自動化實現。

這個定律也解釋了一個有疑義的現象,也就是雖然經過資料獲取、清理、融合等方式建立一個數據倉庫,但是資料預處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仍然佔有資料探勘過程一 半以上的工作量。此外,就像CRISP-DM展示的那樣,即使經過了主要的資料預處理階段,在建立一個有用的模型的反覆過程中,進一步的資料預處理的必要的。

第四,試驗律(NFL律:No Free Lunch):對於資料探勘者來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個正確的模型只有通過試驗(experiment)才能被發現。

機器學習有一個原則:如果我們充分了解一個問題空間(problem space),我們可以選擇或設計一個找到最優方案的最有效的演算法。一個卓越演算法的引數依賴於資料探勘問題空間一組特定的屬性集,這些屬性可以通過分析發 現或者演算法建立。但是,這種觀點來自於一個錯誤的思想,在資料探勘過程中資料探勘者將問題公式化,然後利用演算法找到解決方法。事實上,資料探勘者將問題公 式化和尋找解決方法是同時進行的—–演算法僅僅是幫助資料探勘者的一個工具。

有五種因素說明試驗對於尋找資料探勘解決方案是必要的:

資料探勘專案的業務目標定義了興趣範圍(定義域),資料探勘目標反映了這一點;

與業務目標相關的資料及其相應的資料探勘目標是在這個定義域上的資料探勘過程產生的;

這些過程受規則限制,而這些過程產生的資料反映了這些規則;

在這些過程中,資料探勘的目的是通過模式發現技術(資料探勘演算法)和可以解釋這個演算法結果的業務知識相結合的方法來揭示這個定義域上的規則;

資料探勘需要在這個域上生成相關資料,這些資料含有的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些規則的限制。

在這裡強調一下最後一點,在資料探勘中改變業務目標,CRISP-DM有所暗示,但經常不易被覺察到。廣為所知的CRISP-DM過程不是下一個步驟僅接著上一個步驟的“瀑布”式的過程。事實上,在專案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任何CRISP-DM步驟,同樣商業理解也可以存在於任何一個步驟。業務目標不是簡 單地在開始就給定,它貫穿於整個過程。這也許可以解釋一些資料探勘者在沒有清晰的業務目標的情況下開始專案,他們知道業務目標也是資料探勘的一個結果,不是靜態地給定。

Wolpert的“沒有免費的午餐”理論已經應用於機器學習領域,無偏的狀態好於(如一個具體的演算法)任何其他可能的問題(資料集)出現的平均狀態。這是因為,如果我們考慮所有可能的問題,他們的解決方法是均勻分佈的,以至於一個演算法(或偏倚)對一個子集是有利的,而對另一個子集是不利的。這與資料探勘者所知的具有驚人的相似性,沒有一個演算法適合每一個問題。但是經 過資料探勘處理的問題或資料集絕不是隨機的,也不是所有可能問題的均勻分佈,他們代表的是一個有偏差的樣本,那麼為什麼要應用NFL的結論?答案涉及到上 面提到的因素:問題空間初始是未知的,多重問題空間可能和每一個數據挖掘目標相關,問題空間可能被資料預處理所操縱,模型不能通過技術手段評估,業務問題本身可能會變化。由於這些原因,資料探勘問題空間在資料探勘過程中展開,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以至於在有條件的約束下,用演算法模擬一個隨機選擇的資料集是有效的。對於資料探勘者來說:沒有免費的午餐。

這大體上描述了資料 挖掘過程。但是,在有條件限制某些情況下,比如業務目標是穩定的,資料和其預處理是穩定的,一個可接受的演算法或演算法組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這些情況下, 一般的資料探勘過程中的步驟將會減少。 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穩定是持續的,資料探勘者的午餐是免費的,或者至少相對便宜的。像這樣的穩定性是臨時的,因為 對資料的業務理解(第二律)和對問題的理解(第九律)都會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