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數位電子技術複習(六)——儲存器與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數位電子技術複習(六)——儲存器與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介紹

按整合度分為低、高密度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
按結構分為PLD(基本邏輯結構是與陣列和或陣列,CPLD基於乘積項技術)和FPGA(查詢表技術)。
按程式設計工藝分為熔絲或反熔絲程式設計器件(PROM、PAL、PLA)、電擦寫的浮柵型程式設計元件(GAL)、SRAM程式設計器件(FPGA)。

具體結構

表示方法

注意緩衝器、與或門、連線表示方法。

低密度PLD器件

由輸入緩衝電路、與陣列、或陣列、輸出緩衝電路及反饋支路構成。
PLD的輸入緩衝電路用於增強輸入訊號的驅動能力、產生輸入訊號的原變數和反變數。

可程式設計只讀儲存器PROM

與陣列固定實現全地址譯碼,或陣列可程式設計。
若有n根輸入m根輸出,則PROM可以儲存2nm位二進位制資訊。

可程式設計邏輯陣列PLA

與或陣列均可程式設計。

可程式設計陣型邏輯PAL

與陣列可程式設計,或陣列固定。
輸出結構更加靈活,有非同步IO輸出結構、專用輸出結構、暫存器(時序輸出結構)。

通用陣列邏輯器件GAL

可程式設計與陣列和固定的或陣列。
有一個輸出邏輯巨集單元(OLMC)可以確定不同的工作模式。
然而GAL只能設計同步時序電路。

CPLD結構框架

CPLD指大於1000門的複雜PLD
由邏輯陣列塊(LAB,與GAL類似)、可程式設計連線陣列(PIA)、IO控制模組(IOCB)組成。

儲存器

儲存器分類

按製作工藝

  • 雙極型儲存器:工作速度快
  • MOS儲存器:整合度高、功耗小、價格便宜

按資訊可儲存性

  • 易失性儲存器VM:RAM
  • 非易失性儲存器NVM:ROM

按結構、儲存資料和訪問方式

隨機存取儲存器RAM

  • 靜態儲存器SRAM
    利用(一對互為反饋的倒相器組成的)雙穩態觸發器來儲存資訊。型號多以62開頭。
    (整合低、速度快、價格貴)
  • 動態儲存器DRAM
    利用電容儲存電荷存放資訊,寫入過程是給電容充放電的過程。需要定期重新整理。

只讀儲存器ROM

  • 掩膜式ROM(固定ROM):晶片製造時廠家寫入
  • PROM:熔絲結構的一次性可程式設計ROM。
  • EPROM:紫外線可擦除。以浮柵技術生產的可程式設計儲存器。型號以27開關,初始全1。
  • E2PROM:電可擦除。也是利用浮柵技術生產。
  • Flash ROM:電可擦除可程式設計ROM,分為NOR和NAND兩種。

儲存器應用

擴充套件

  • 位擴充套件
  • 字擴充套件

整合儲存器與處理器介面

需要注意的問題

儲存器的電壓、電流和存取速度都與CPU訪問時序匹配。

儲存器編址

片選訊號產生的三種方法:
- 線選法:缺點是地址空間沒有被充分利用,適用於外擴介面較少的微處理器。
- 全地址譯碼:缺點是需要的地址譯碼電路較複雜。
- 部分地址譯碼:電路較簡單,但存在地址重疊現象。

與51微控制器連線

地址匯流排:P0口通過鎖存器提供低8位,P2口提供高8位
資料匯流排:P0口分時複用,寬度8位。
控制匯流排:鎖存訊號ALE、片外程式儲存器讀訊號PSEN,片外資料讀寫訊號WR、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