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提問的力量四:提問的藝術-體驗學習中提問的技巧

提問的力量四:提問的藝術-體驗學習中提問的技巧

此篇文章為《提問的力量》系列的完結篇,如果你已看過我前面三章有關“提問的價值、提問為什麼不容易以及提問式思維”的論述,再來看這篇文章,我想會更容易理解。老子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

我是提問這一行為的受益者,我的老師對我的提問總是讓我受益匪淺,但他從來沒有教授過我提問的技巧。我也有問過他,如何提升提問的技巧?他的回答永遠是:“。。。你覺得呢?”。最後我悟出個道理,就是:“當你能提出一個問題時,其實問題就解決了一半了”。提問的行為首先是一種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不是一定要在某些特定場合如教學或教練中才會使用。也就是你能在生活中運用自如了,自然也就靈活掌握了。然而,這幾年授課中總會有人問我怎樣才能提升提問的能力?我沒有老師那樣的境界,還是有些忍不住希望能教授點什麼,於是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與這些年的授課經驗以及行業前輩們的教誨,與各位分享一下有關提問的技巧。

一、提問的時機

什麼時候該提問?這本身就是個好問題!掌握提問的理想時機絕對是一門藝術。想想看,如果你問題提的過早,作為被提問者,就可能由於缺乏足夠的資訊以及反思力度的不夠,從而給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回答與覺察;但如果問題提得太晚,你也很可能讓對方失去了一次學習的機會,甚至會讓對方有一種挫敗感,因為對方可能因為你太晚的介入,而感覺沒有得到你的幫助與支援。既然提問是一門藝術,自然就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如果一定要給個答案,我想有一個原則可以遵循,就是發現有產生學習的機會時,就是可以提問的時機。提問時機的掌握是需要提問者不斷的實踐、總結經驗。

二、如何構思問題

構思問題不僅包括問題的措辭,也需要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事件的背景、周圍的環境等因素。我們要構思好的問題,就要將提問作為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進行評判的一部分。提問是為了學習,要確保所構思的問題可以帶來正面結果。相反,如果你抱著批判或者評判的態度,即使在提問之前進行再多的鋪墊、使用再絢麗的措辭,也不能消除你的態度與觀念所傳遞出來的資訊。更何況,就算你抱著真誠的態度,也會有很多舊的甚至不良的習慣不容易改掉。因為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觀點、個人喜好,還有偏見融入我們所提出的問題中。所以,我們在提出問題之前,最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將問題在腦海中進行預演,以確定這個問題的措辭是否真的能起到積極作用。如果你不確定提出的問題是否合適,可以很真誠地向對方坦白。比如你可以問:“我很冒昧的問一下。。。我不確定。。。我不知道如何問這個問題,但是。。。”這種方式可以緩和由於你要問一個讓對方為難的問題時,可能會引起對方的抵觸情緒。

總之,構思問題首先是要幫助對方理解現況,以及現況存在的原因,無論這個現狀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因為,基於正面的現狀的提問,如“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的是什麼?我們之所以達到這麼高的績效的原因是什麼?”等問題,是能夠幫助對方瞭解自身的潛能,並提煉出好的經驗,以獲得更大的收益;而基於負面狀況的提問,如“大家覺得導致目前這個成績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忽視了什麼因素嗎?如果再來一次,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等問題,是能夠幫助對方識別和分析將來要避免的情況,以確保負面情況不再發生。

三、問題有哪些型別?

關於問題的型別有很多種分法,比較簡單的分類就是開放式與封閉式問題。開放式問題為回答問題的對方提供了足夠的自由發揮的空間;封閉式問題是尋求簡短而明確的回答。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把問題分成這兩類的作法過於簡單,畢竟在提問時,有許多的目的,有的是為了確認對方的想法,有的是希望對方能進一步說明,有的是想看看對方所持觀點背後的想法,有的是希望讓對方突破思維等等,於是我們可以將問題又分為了以下七類:

1、澄清型問題----目的是要確認理解,讓對方確認你所理解的內容是否與對方所說的一致或不同。如:“聽起來你的說是。。。對嗎?”、“你剛剛所說的意思是。。。是嗎?”

2、探究型問題----目的是挑戰或者探究,認為對方的說法與自己的理解不同、不正確,或者需要對方額外進行解釋說明的。如:“為什麼你覺得這個重要?”,但通常以“Why”開頭的問句都會讓被問者感覺不太舒服,甚至會生出抵觸情緒,所以可以嘗試把“Why”改成“What”問句,如剛才那句可以改成:“這個原因如此重要是因為。。。?”

3、反思型問題----目的是要引發進一步的思考,也就是你認為目前的對話不夠深入時。如:“。。。的背後會是什麼呢?”、“你為什麼。。。?”反思型問題與探究型問題的問句形式有些相似,常會用到“為什麼”,但各自問的目的是不同的,反思型問題是為了引發對方的反思,而探究型問題是為了挑戰對方的觀點。

4、度量型問題----目的是把抽象的具體化,便於彼此交流與討論。有些討論的內容會比較抽象,或者大家對話不同頻時可以考慮。如:“如果用1-10分表示團隊的狀態,1分最糟糕,10分最好,你現在的感受是幾分?”

5、學習型問題----目的是鼓勵認可,而非批判評論,需要做為迴應或反饋時使用,這類問題在學習中會經常使用到。如:“你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還可以更好的地方有哪些呢?”

6、水晶球型問題----目的是探索新的可能或需要突破思維,當思考受到限制無法突破時使用。如:“假如不考慮任何資源約束,你會怎麼做?”

7、引發/促發型問題----目的是對方思維深度不夠,思考不夠全面時,需要激發大家進一步思考時使用。如:“除了剛剛提到的溝通有問題,還有什麼問題呢?”“剛剛談到了團隊合作、溝通等,請問我們在共同解決問題方面做得如何呢?”

四、提問的結構/步驟是什麼?

有了前面幾篇文章所提到的提問“心法”,以及上面所說這些提問的“法寶”,要想修煉提問功夫,還得像下圍棋的人要學會打譜、練劍的人要有劍譜一樣,練習提問還得有提問的“招式”,提問要有結構或步驟,要做到有章可循。如圖1:(此表格參考《SPOT團隊引導》一書)

看上圖,這些提問的結構都可以在實際運用提問時使用,在此就不做一一介紹,只就其中的“3W”、與“ORID”做詳細說明。

1、3W提問結構:What?\SoWhat?\Now What?(以下簡稱“3W”)

What?—怎麼了?--對現在發生的提問、So What?—所以呢?--對過往經歷的提問、So What?—然後呢?--對未來的可能提問。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結構為何會對體驗學習產生如此大的效果呢?

一件事物要進行研究,總要找到其源頭才能看得比較清楚。對於“3W”的提問結構的來源確有許多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源自“完形治療法”,我覺得值得研究。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由美國精神病學專家皮爾斯博士創立,又稱為格式塔療法,是自己對自己的覺察、體會和醒悟,是一種修心養性的自我治療方法。我們來看看其理論要點:

(1)人都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我們的核心任務是幫助對方充分認識到自我在現實中的存在和感受。

(2)人應該將精神集中在當前的生活與感受中,而不要對過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許多焦慮就是產生於不能正確對待以往生活向當前生活的過渡。

(3)使人積極面對生活。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幫助他完成內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結,這通常是指個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靈創傷和刺激經歷所留下的不良情緒體驗。

我們可以看到,完形治療法的基本目標在於達到察覺的狀態,以及經由察覺而獲得更多的選擇,及肩負更多的責任。察覺包括:瞭解環境、瞭解自己、接納自己,以及能與他人會心接觸。所以,你會發現覺察能力的提升與豐富化,本身被認為就具有療效。”3W“是實現完形治療的方法,這與我們”沒有反思的學習就不是學習,要學習就需要反思,要反思,第一步就是要學會覺察“的理念不謀而合。可以說”3W“的方法是在這兩個不同領域的運用。

我們再來看下圖2,1984年Kolb先生集杜威、皮亞傑、勒溫等人對於教育與學習的理解並發展出了經驗學習理論,結合“3W“的結構,其實這個經驗學習迴圈也是我們做引導反思的步驟,如圖2所示。
     
“3W”提問結構可以遵循一個既簡單又有效的問答流程,舉例:

        1) 發生了什麼問題?

        2) 這個問題曾經發生過嗎?

        3) 你滿意這種結果嗎?為什麼?

        4) 在工作上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情況相同嗎?

        5) 這個活動讓你對自己有什麼樣的認識?

        6) 對於接下來的活動或是你的工作,想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

       另外,在練習或運用3W提問結構時,也不要一味的侷限於要先問“What”或者“後問So What”這樣的步驟,要懂得靈活運用。記住,提問時機所遵循的是發現有學習的機會這樣的原則。

      2、ORID焦點討論法(以下簡稱“ORID”)

ORID方法的源起,要從二次世界大戰後說起,在太平洋戰爭的美軍中有一位叫約瑟夫·馬修(Joseph Mathews)軍中牧師,戰後在大學任教時,一直在思考如何幫助那些參與戰爭的人們,將那些發生在他們生命中的事件進行有效的處理,從而尋找出更多的意義?他在一位藝術教授那裡得到啟示,人們在體驗或經驗產生之後的對話能創造出意義(看得出,這位藝術教授採用的是體驗式教育),於是就有了這種方法的產生,目的是幫助人們進行更為有效的深度對話,以發現更多對自己有意義的價值。所以“ORID“是一種對話的方法。如圖3:

這跟人的自然認知過程是有著直接的關係。舉個簡單例子,你在開車的時候,注意到前方路口紅綠燈的黃燈在閃爍(客觀性層次)。“不好!”你腦海裡很可能會有這個感覺(反映性層次)。你很快在心裡計算了一下時間,考慮自己在訊號燈變成紅色前穿越馬路的機率(詮釋性層次)。然後基於自己的計算,你踩下剎車,讓汽車停下(決定性層次)。這四個層次的反思方法依照的是人類的自然認知過程,這樣的內在過程,通常我們是不會覺察得到的。當人在反思事件或經驗時,腦海裡並非只是記錄一下資料就歸檔了事。人會去”琢磨“,是選擇接受還是放棄,還要決定如何使用這個資訊。所以,在體驗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所謂的內在過程,讓人們對當下的體驗或經驗進行反思,加強彼此間的對話,賦予意義,從而讓學習更為有效。

“ORID”提問結構也可以遵循一個簡單有效的問答流程(舉例):

     1) 活動中讓你印象深的是什麼?(客觀性層面)

     2) 讓你聯想到過往經歷是什麼?(反應性層面)

     3) 對你而言有什麼學習或者收穫?(詮釋性層面)

     4) 接下來,你有什麼決定或行動?(決定性層面)

使用“ORID”提問結構時,要注意問句以簡潔有力為主,切勿設計太長,以免模糊了焦點;問句的使用原則並非一定要按照O、R、I、D一句一句的使用,可靈活運用,例如:O-R-O-R-I-D。反應性問句設計,要以“刺激同理心”的問句為原則;在詢問過程中,如對方的迴應和你預期的落差太大,可能是這個問題不是對方內心的需要,不要繼續在這個問題打轉,要學會轉換話題。

你可能會覺察到,“3W”與“ORID”似乎有很相似的地方?我在實際使用時,也會明顯的感覺到這兩種方法卻有極為相似之處,甚至有時也分不清到底用的是“3W”還是“ORID”,偶爾也會思考,這兩種方法的產生是否相互之間存在著先後順序或者相互借鑑?這樣的問題還是留給做學問研究的人去尋找吧。不是有位名人曾講過:“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的論斷嗎!所以,不管用哪種招式或方法,能提出好的問題,使學習過程更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關於“提問的力量”文章寫到這裡,算是一個小結。文章中提到了提問的價值、提問不容易的原因、提問的心法以及提問的策略與技巧,但是,提問的藝術肯定遠不止這些內容,甚至練習或實踐到一定程度,還需要學會放棄掉這些所謂的策略或技巧,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極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向對方去了解資訊、同理對方的情感,而不是去評判、指責,用坦誠、不輕易判斷的態度傾聽對方的想法,你會發現你與對方的對話會顯得毫不費力,學習也會就這樣自然而然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