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科研經驗1:雲筆記積累個人知識體系

科研經驗1:雲筆記積累個人知識體系

筆記的記錄方式

筆記是個人能力提高和知識體系積累的關鍵性習慣!
常見的筆記記錄方式有三種,其實也是我個人筆記記錄方式成長的三個階段。

1. 傳統的紙記錄方法。

2008年我大學本科畢業前的記錄方式,也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習慣,最近問了6個使用程式語言工作的新手,居然有3人還使用紙記錄的方式記錄程式設計經驗筆記,實在令我很吃驚,首先不用説程式碼的體量,就是以後想重用查詢和輸入就是極耗時的,絕不可取。

2. Word或常見文字記錄。

2014年前我碩士和博士階段的主要記錄方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問題解決方法,這是我最近問的6個程式語言新手另外三人的筆記記錄方式,也看到了我幾年前的影子。此事表明他們有學習的進取心和數字化知識積累過程,不容易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但編輯和閱讀仍有缺陷,如Word排版比較耗時,而程式碼中註釋則閱讀體驗不夠好。

3. 雲筆記及Markdown語言的記錄方式。

2014年博士畢業後的主要筆記方法,雲筆記的優點很多,如快速編輯,儲存網頁,資料雲同步,支援電腦、手機和網頁隨時編輯及檢視等優點。安全與高效並重,用上了根本就停不下來,而且有道雲筆記最近還開始支援Markdown語言,可以純文字編寫文章、註釋和程式碼混排並且帶格式的文件,也容易儲存或轉發到github、 blog或微信公眾號上,即方便自己的知識經驗重用,也方便其它人遇到類似問題快速找到解決方法。

雲筆記

現在的雲筆記已經流行了這麼多年,優點多的我也用説了。也有很多功能非常完善的軟體,如有道雲筆記、為知筆記、印象筆記。

由於我是網易郵箱的老使用者,就選擇了網易旗下的有道雲筆記,下面的示例以此軟體為例。

雲筆記記錄什麼

下面以為個人近三年積累的幾百篇筆記為例進行例項說明。我習慣是把專業知識、生活點滴和工作總結什麼都記進來了。

image

上圖為我的筆記:主要分三大塊,生信(Bioinformatics),生活和工作,我的資源;

專業知識

生信是我的專業,每天80%的時間差不多都給了它。也積累了80%以上的筆記。筆記按子領域又細分了Basic基礎知識, Biology純生物學知識,DNAMethy DNA甲基化分析、Evolution進化、Microbiota微生物組等十幾大類。是這些筆記,讓我搭建了個人的分析技術體系,積累了經驗,提高了工作效率。每每回看,收穫滿滿。

Life和Work

生活和工作不多説,全是個人隱私,不可描述。

我的資源

此目錄是微信端收藏的文章自動儲存入此目錄,我也索性將我要釋出到公眾號的文章也儲存在這裡。

隨時收藏好筆記

  1. 網頁上覆印需要的文字和圖表,儲存為筆記;
  2. 有道雲筆記軟體安裝成功,IE瀏覽器也被安裝外掛,右鍵中會新增“收藏到有道雲筆記”,方便隨時收藏網頁;
  3. 微信端關注了“有道雲筆記”,公眾號的文章也支援一鍵收藏到雲筆記;
    點選文章右上角的”…”,就會彈出選單,最下方會有“有道雲筆記”按扭,點選直接加入雲筆記中“我的資源”-“微信收藏”。方便多平臺閱讀和編輯。
    image

筆記共享及評論

這個功能感覺非常有用,如果有寫好的筆記,或分析的結果,需要多人提建議。直接右上角分享按鈕一鍵生成連結發給某個微信群,不用再寫郵件。
image

關鍵是生成的網頁是帶評論功能的,大家直接留言就行了,如果不是太多的改動,也不用回郵件了,讀完一句評論搞定。像一句聊天一樣就把正事幹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