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少有人走的路 -- 自律(讀後感)

少有人走的路 -- 自律(讀後感)

原址

第一章:自律

作者首先提出: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面對一個一個接踵而至的問題時,每個人的選擇都是不一樣的,大的來看,一是解決問題,二是規避問題。作者認為,解決問題,是痛苦的,但在痛苦中,伴隨著能力的增長和心智的成熟,而規避問題,往往不會使痛苦消失,持續的逃避還會使心智退化。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解決問題呢?這就是自律。自律,包括四個方面:

1.推遲滿足感,即所謂先苦而後甜,苦盡則甘來,先解決困難的問題、難以解決的問題、麻煩的問題、重要的問題,而後,享受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及之後面對其他小問題的輕鬆。 2.承擔責任,即應該勇敢的說出“這是我的問題,由我來解決”,敢於面對問題,直面問題,承擔問題帶來的痛苦,也承擔“承擔責任”帶來的痛苦。
3.尊重事實,即莫要自以為是,莫要以為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自己的知識體系是完美的、是正確的、是不可改動的,莫要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系統裡,應推陳取新,尊重事實,不斷完善、修正自己的世界觀、知識、人格和心智。經常內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知善知惡,之後存善去惡。 4.保持平衡。中庸之道,學會放棄,學會有所為亦有所不為,承擔放棄帶來的痛苦。應注意的是,你必須在擁有某種事物之後,才能放棄,一味放棄就以為著放棄人生。

最簡單,也是最難的一句話:“持之以恆的堅持”!

自我體會:

大部分的恐懼都與懶惰有關,我們常常會害怕改變,其實就是因為自已太懶了,懶得去適應新的環境,懶得去學習新的知識,涉足新的領域,一直想安靜的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時間一久,人的懶惰之心會越來越重,真的需要改變,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一定要引以為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