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雲圖】讓資料可見

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雲圖】讓資料可見

歡迎大家前往騰訊雲社群,獲取更多騰訊海量技術實踐乾貨哦~

導語: 除了手搓,我們還有更好的資料視覺化方案

今天,即使你不熟悉雲端計算,大資料是什麼。但是這些詞彙已經充斥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被超負荷的資訊和過多的資料折磨。誰沒被定義成數字?——當我們存在於各種龐大而複雜的社交關係中,我們被各種各樣的標籤或者數字去定義。的確,資料是評估市場趨勢和廣告效果的有效途徑,資料是幫助我們瞭解消費者行為的直接選擇。我們被一推1和0所標記,毫無尊嚴的變成一個數字時,人們看到是一堆堆數字,而我們看到是一個個鮮活的你。雲圖,讓資料可見。

起因

所在的FT一直在做資料庫和大資料相關的業務,都是和資料相關。那作為設計團隊,我們一直在思考怎麼“用視覺的方式去思考資料”。於是我們做一系列關於資料視覺化的案例,地鐵人流量、扶貧指數、安全指數等等。也總結了一些關於大資料視覺化的文章

《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基礎研究》《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來做一個數據視覺化報表》《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圖表的視覺系統感知》《遇見大資料視覺化 – 人人都能做資料視覺化》等等。

但是隨著案例的增多,我們設想的製作週期會大幅下降的情況並沒有出現。每個案例從腦暴、設計、資料、開發都需要1-2個月的時間,而且都需要產品、設計、開發都許多同學的參與的,非常耗時耗力的。

但另一方面,團隊之前寫的【遇見大資料視覺化】的系列文章發出去後,被很多同學紛紛找上來詢問如何做資料視覺化,其實大家對資料展示的需求是越來越多的。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做一個工具,可以方便的讓使用者快速的去做一些資料視覺化的展示。無需程式設計,拖拽即可生成資料視覺化展示。

前期思考

在專案開始之前,我們首先梳理出有那些人群會對資料視覺化的工具有需求的。通過整理RTX詢問同學的崗位分組,和聯合產品經理對外部人員的需求詢問。我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很多使用者而然聽說過資料視覺化,也能理解理解資料視覺化的好處,但是對於複雜資料如何去做展示就無從下手了。

雖然我知道這東西好,但是做不來的。

所以對於雲圖的第一期版本,我們更需要告訴使用者最終的資料視覺化的呈現是什麼。讓他們先看的成果,然後再促使他們去嘗試。

我們改變了傳統資料圖表的製作流程,在Excel等圖表工具中流程都是先框選出要展示的資料,然後根據資料在圖表庫中選擇對應的圖表,最後圖表呈現出來。

為了能讓使用者儘可能多的去嘗試做視覺化設計,我們去掉了前兩個步驟,然後使用者直接可以把他想要的圖表拖出來,無需去更多的關注糾結於資料和其他選擇上面去。

於是乎,我們將雲圖一期的期望需求進行精簡提煉,找到當前產品的核心目標:簡單、拖拽、高參數、模板化的資料視覺化工具。明確的產品目標能指引我們不偏離大方向,在什麼階段要解決什麼問題。

框架

關於框架設計,最初我們的想法是儘可能的給使用者更大的畫布操作區域,縮小元素選擇區域和標題區域的大小,同時讓畫布元件的屬性資訊通過輕浮層的方式展示,對常用操作引導使用者使用快捷鍵操作。

但是在推動的時候,我們遇到幾個問題。

對於用浮層展示屬性等資訊,開發表示開發量很大,一期建議展緩的。
工具需要接入騰訊雲平臺,在頂部必須保留騰訊雲統一的頭部條,這樣整個頭部就用3條通欄了,顯得頭部十分的笨重。

於是整合了標題欄和工具欄,固定元件屬性欄在右側位置,收起了多餘的操作項,砍掉多餘的分類和隱藏多餘的操作,希望使用者在使用時,能聚焦於畫布內容,獲得沉浸的使用體驗。

內容為王

為了能讓使用者可以更好更方便的去做嘗試,我們把大量內容進行聚合模板化、樣式化。這樣使用者直接就可以拿來就用,而不用過多去想,我柱狀圖要怎麼去做,要不要描邊,要不要透明,要用什麼顏色。

1 .更多的圖表樣式

將圖表按照型別進行分組(柱狀、條形、折線、餅圖、環圖、散點等),然後每個圖表型別下面提供豐富的樣式選擇。

2 .更多的配色方案

圖表配色上面除了15色的預設樣式色值,還通過豐富的顏色備選方案,已滿足不同使用者案列場景的需求,方便使用者直接快速的進行圖表顏色切換。

3 .更多行業案列

同時我們按照行業型別提供了不同的模板樣式,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提供的模板上進行修改嘗試即可。

小結

當然了現在雲圖還處於1.0(Beta版)的階段,會有大量的問題和需要的優化的地方。後續我們會將雲圖逐步完善,並不斷優化使用者體驗和流暢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