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網際網路B端產品設計經驗總結

網際網路B端產品設計經驗總結

一、什麼是B端產品

B端產品,可以概括為:在供求關係中,給供給端使用的產品或系統。

B端產品區別於C端產品的特徵是:

  • C端產品,側重滿足個人生活需求,給使用者提供愉悅感(滿足便利、新鮮感、虛榮心、慾望衝動),好玩。

  • B端產品,側重滿足組織生產需求,幫使用者提升效率(發現並解決業務問題),有用。

有一個段子講“手機那麼好玩,還找什麼女朋友呀”,這裡的好玩,多數來自C端產品給使用者的愉悅感。

而貫穿B端產品迭代發展的落腳點是:在業務流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升效率。

二、我的B端產品設計經驗

寫這篇總結的基本思路是:如果要做一個獨立且相對複雜的B端產品系統,該如何開展產品設計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B端產品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指導思想)

  • B端產品系統設計的五個步驟(具體怎麼做)

  • B端產品系統設計中需要避免的誤區(不要那麼做,或不要做成那樣)

(一)基本原則

1.“產品思維,業務導向”

先說“業務導向”:產品系統是為業務服務的,所以要尊重業務的發展規律,最終讓產品幫助到業務的發展。產品經理要到業務中去了解業務的巨集觀與細節,根據業務抽象系統邏輯,用網際網路的方式系統性的解決問題或提升效率。

再說“產品思維”:產品經理有責任把原來自己可能不熟悉的業務,熟悉並抽象成產品需求且把事說清楚,並能夠提供合理化的解決方案,不能只做需求的傳聲器——“他們給我提了一個需求,我們就做這麼一個功能”,避免為了做而做。

由於業務快速發展,有些組織中沒有“產品經理”的角色,又或者其他角色的成員主動承擔了“產品經理”範疇內的工作,崗位名稱無所謂,是否有經驗無所謂,重要的是在承擔這個事情的時候做到“產品思維,業務導向”,這是把事做好的基礎。

2.用使用者角度去思考

所有的產品經理都知道“使用者體驗”,不過很多人理解的“使用者體驗”偏重在前端互動、視覺文案上。對於B端產品來說,只關注這些是不夠的。所以我喜歡用更普通直白的說法——關注“使用者角度”。在設計產品的時候,想一想真正的使用者他們需要一個什麼系統?他們會怎麼用這個系統?現在的實現方式對他們來說好用嗎?

很多B端產品,當產品經理離開辦公室作為一個普通使用者的時候,是想不到或者用不到的,所以極端的情況會出現,在需求開始之前產品經理沒有用過相關產品,系統上線之後產品經理也不會用自己做的產品。B端產品經理,一定要走入具體工作場景,觀察真正的產品使用者在具體的業務氛圍中是怎麼工作的。我一直相信一點:只有沉浸其中,才能更好的理解。

在小度掌櫃(百度外賣商戶端)電腦版上線第一週,我去一家商圈頭部商戶的後廚蹲點了倆小時,看餐廳的工作人員是怎麼接單、處理訂單的,在現場我發現我們的“接單”按鈕有點小、不夠明顯。回來之後,我和視覺設計師溝通優化方案,給他們描述我們產品使用的具體場景:8平米的小屋(擁擠嘈雜),配置不高的組裝電腦(顯示屏解析度不高),工作人員站著處理三四個平臺的訂單(緊張慌忙)。在這樣的場景下,還需要工作人員俯下身去“尋找”操作按鈕是不夠效率,也不厚道。以此說服視覺設計師願意接受“不符合設計規範”的大號按鈕。

還有一個案例,是在優化客服系統之前,我去百度外賣的客服工作區,站在客服同學的背後,看他們怎麼接電話、怎麼記錄資訊、怎麼解決投訴,只有這樣才能瞭解客服人員在使用系統的時候需要什麼功能,在哪些環節浪費了時間。

針對和內部使用者的溝通合作,個人覺得可以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 產品經理是來解決問題的,不要擔心一錘子買賣(而提海量的需求),開發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可以一起來排需求優先順序(不是所有的功能能一下子全上線);

  • 建立好資訊同步機制,固定時間固定方式同步關鍵進展(當然所有資訊同步方式裡,面對面溝通效果是最好的);

  • 不要依賴業務方提需求,要幫業務方想方案,由於角色的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業務同學不一定能提出自己真的需要的功能,產品經理要主動去思考業務中的問題,並形成需求;

  • 通過一兩個專案,建立互信,形成互相支援的關係。

3.考慮系統的延展性與彈性

業務肯定是發展的,而當前的資源和時間是有限的,一個版本的需求,不會解決所有問題,迭代是必然的。怎麼增加系統的延展性與彈性,減少後續研發的開發難度、減少使用者的後續學習成本就很重要。尤其是在設計1.0系統的時候,更考驗產品經理的這項能力。

  • 一方面,需要增加對業務發展的預見性,當前業務是怎麼樣的,以後一到兩年會怎麼發展,甚至未來五年的形態是什麼樣?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預測一定是對的,但是尊重業務規律,去思考業務可能的發展方向,提前想到的越多,在設計系統的時候能考慮到的延展性與彈性就越多。用“謀全域性”的高度去思考一個系統,才會生成更合理的當前“謀一隅”的一版需求。

  • 另一方面,在具體的產品方案裡,針對這個系統的核心業務落腳點、基本單位儘量做到“模組化”——方便組裝、方便基於這個標準模組疊加邏輯。下文的“定義最小顆粒度”會詳細闡述這塊的思考。

總之,一個好的產品系統要做到適合延展、有容納新功能的“彈性”,B端產品經理要有這個自我期許。

(二)五個步驟

1.確定產品系統的目標

接到一個需求,首先要想:這個系統給誰用?要做哪些事(解決什麼問題)?系統的邊界是什麼(需要覆蓋到什麼範圍)?

在這個大目標下,開展後續的工作。

2.梳理業務流程(用邏輯把系統串起來)

業務流程中包含哪些角色、包含哪些關鍵節點,從頭到尾的順向流程是怎麼樣的,從尾到頭的逆向流程是什麼樣的,中間的分支流程是什麼樣的,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各類角色怎麼配合……

梳理業務流程要做到以下幾點:要閉環(不能有半邏輯,不能有停留在某個環節走不下去的流程);要看到底(不只是巨集觀上合理,最底層的細節邏輯也要覆蓋到),要有邊界(一個全的系統是什麼,不是沒邊沒延)。

爭取用一個大的業務流程圖,把整個系統要解決的問題包含進去。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把功能想全了,防止有重大邏輯缺陷,或遺漏功能。

3.定義最小顆粒度(基本單位)

基於上述業務流程,會發現有一個“基本單位”可以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順暢的在這個系統裡流轉。

  • 這個基本單位就是需要我們定義的“一件事”,拆解到合理大小顆粒度的“一件事”——這個系統主要解決的問題的基礎組成部分,靠這些最小顆粒度的“一件事”組成整個系統。

  • 這個“一件事”在系統存在、流轉有哪些“節點”,這個“節點”對應的是系統裡的關鍵狀態;

  • 不同的人,在這個系統裡存在,就是系統裡的“角色”;

  • 有哪些“角色”可以針對“一件事”的“節點”產生影響,針對哪些內容產生哪些影響就是“許可權”和“資料範圍”。

根據業務流程,抽象出:基本單位“一件事”、關鍵狀態的“節點”、使用者的“角色”、“許可權”、“資料範圍”。這個系統就基本成型了。

以客服工單系統為例:

  • 最小顆粒度的基本單位“一件事”是指“一個投訴”,不是一個電話(太小了),也不是一個人的所有投訴記錄(太大了)。

  • “節點”:就是工單的狀態,從投訴開始、到流轉到相關部門或負責人、到最後投訴解決,工單的每一次停留都可以作為一個“節點”。

  • “角色”:除了一線客服、小組長、客服負責人,還有其他配合部門的角色等,凡是參與到這個系統的人都可以概括到某類角色裡;不可概括的參與者或需要細化分工的參與者,需要增加角“角色”以適應需要。

  • “許可權”和“資料範圍”:各個角色能做哪些操作、操作哪些內容、造成哪些影響就構成了“許可權”和“資料範圍”。

一個好的基本單位就像集裝箱一樣,具有普適性(可以靈活被處理)、具有彈性(方便新增功能)。定義好一個系統的最小顆粒度,系統就成功一半了。

我見到的B端產品設計裡,做的不好的多數就是由於最小顆粒度的定義不合理,造成系統邏輯不全或延展性很差。

4.建立框架與歸類(用頁面把系統串起來)

根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功能,進行歸類,進而組合成一個整體框架,用頁面的形式呈現出來,就可以形成互動稿。

從第二步到第三步,從第三步到第四步,是一個拆解再組裝的過程,先拆解了、揉碎了再用產品思路組裝起來以形成最終的產品形態。

5.撰寫需求文件

將上述梳理的過程和內容,用文字的形式將產品邏輯、圖表、頁面、功能點串起來,並進行豐富細化,就形成了需求文件。

好的需求文件應該:邏輯嚴謹,條理清楚,文字簡練,能把事說清楚。

每個角色(互動、視覺、開發)都能準確理解需求的背景、目標、實現方式,大到流程邏輯,小到功能細節。可以針對不同角色,提供側重點不同的需求形式。

儘量用平實的語言(而不是形容詞)描述需求,擠壓任何歧義空間。

(三)需要避免的誤區

1.看不到底

一個新使用者,第一次使用系統但通過自己的琢磨看不懂這個系統(不會用、不知道都有哪些功能),我覺得這個系統不算好系統。好的系統,可以通過頁面功能或者不多的介紹,就能把底層邏輯和邊界看明白。

看不到底的伴生現象是特殊邏輯多,造成的問題往往是枝蔓太多。產品邏輯用打補丁的方式,解決某個問題可能很快捷,但長期來看,這種方式影響產品系統的簡潔性和條理性。

看不到底的壞影響是,一方面使用者(尤其是新人)學習成本高;另一方面新增功能時容易挖到“電線”,增加了維護與迭代成本。

2.延展性差

上面的文字已經提到,由於初期考慮的不周全(業務理解的前瞻性不夠,或者最小顆粒度定義不清楚等)造成系統延展性差,增加一個功能就像給系統做一次大手術。所以儘量在產品設計初期,考慮的多一些,每一次迭代都想著為後續迭代提供便利。

3.所有問題都想著用產品系統來解決

一個系統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適合用產品系統來解決。有些事(需求)從投入產出比、靈活性上來說,通過管理規範、SOP、Excel去解決可能比做一個系統更適合。

三、B端產品經理的自我修煉

在和那些令人佩服、事業有成的前輩/領導一起共事過程中,還有我這幾年的工作感受,我覺得B端產品經理需要持續沉澱的能力有:

1.理解業務

無論是O2O也好,網際網路+也好,B端產品要解決好業務的問題,必須要去理解業務,要了解這個行業的歷史與現狀、關注行業的發展。

除了垂直的業務邏輯,多數的網際網路+都會涉及到商業問題,經濟管理、市場營銷這些知識會幫助產品經理開闊思路、提升商業思維。

2.溝通協調

B端產品多數業務鏈條比較長,涉及角色較多,一個B端產品的成功,離不開相關角色共同努力與相互支援。

通過一兩件事,建立與合作部門的互信,是後續合作的基礎;建立固定的資訊同步機制(與研發團隊的每日站會,與業務部門的每週週會等),是合作順暢開展的保障。

在工作中,能夠發現資源、利用資源都是一種能力。

3.持續學習

讓我佩服的那些前輩,平時辦公桌上都會有一本書。一個人能力很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還一直在學習。

無論是這個時代,還是網際網路行業,都發展太快了,我們需要持續學習。

主要結論總結

  • B端產品是指:在供求關係中,為供給端提供服務與支援的產品。

  • B端產品系統的核心價值在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效率。

  • B端產品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產品思維,業務導向”;用使用者角度去思考;考慮系統的延展性與彈性。

  • B端產品系統設計的五個步驟:確定產品系統的目標;梳理業務流程;定義最小顆粒度;建立框架與歸類;撰寫需求文件。

  • B端產品系統設計中需要避免的誤區:看不到底;延展性差;所有問題都想著用產品系統來解決。

  • B端產品經理應該持續沉澱的能力:理解業務;溝通協調;持續學習。

作者:劉玉強,騰訊OMG內容平臺部,高階產品經理。之前在百度外賣任高階經理,陸續負責了商戶端、客服系統、供應鏈系統、電銷系統等B端產品的策劃與管理工作。作者公眾號:theorang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