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linux日常管理(七)——rsync

linux日常管理(七)——rsync

10.28 rsync工具介紹
10.29/10.30 rsync常用選項
10.31 rsync通過ssh同步
10.32/10.33 rsync通過服務同步

rsync

作用:增量同步,比cp快捷方便。例子:
rsync -av /etc/passwd /tmp/1.txt
rsync -av /tmp/1.txt root:192.168.188.128:/tmp/2.txt
rsync格式:

rsync [OPTION] … SRC   DEST  #src原始檔 dest目標檔案
rsync [OPTION] … SRC   [[email protected]]host:DEST  #主機外同步,[email protected]
可以不寫,預設本機user rsync [OPTION] … [[email protected]]host:SRC DEST #從別的主機向本機同步 rsync [OPTION] … SRC [[email protected]]host::DEST #兩個冒號代表使用rsync協議,上面的使用ssh協議 rsync [OPTION] … [[email protected]]host::SRC DEST

rsync常用選項:

-a 包含-rtplgoD
-r 同步目錄時要加上,類似cp時的-r選項
-l 保留軟連線
-L 加上該選項後,同步軟連結時會把原始檔給同步
-p 保持檔案的許可權屬性
-o 保持檔案的屬主
-g 保持檔案的屬組
-D 保持裝置檔案資訊
-t 保持檔案的時間屬性
-v 同步時顯示一些資訊,讓我們知道同步的過程
--delete 刪除DEST中SRC沒有的檔案
--exclude 過濾指定檔案,如--exclude “logs”會把檔名包含logs的檔案或者目錄過濾掉,不同步
-P 顯示同步過程,比如速率,比-v更加詳細
-u 加上該選項後,如果DEST中的檔案比SRC新,則不同步
-z 傳輸時壓縮

rsync預設通過ssh方式同步:

rsync -av test1/ 192.168.133.132:/tmp/test2/
rsync -av -e "ssh -p 22" test1/ 192.168.133.132:/tmp/test2/

通過rsync服務的方式同步:先編輯配置檔案/etc/rsyncd.conf(下面有例子),再啟動服務rsync --daemon。然後就可以使用格式:rsync -av test1/ 192.168.133.130::module/dir/

rsyncd.conf樣例:

port=873
log file=/var/log/rsync.log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address=192.168.133.130
[test]
path=/root/rsync
use chroot=true
max connections=4
read only=no
list=true
uid=root
gid=root
auth users=test
secrets file=/etc/rsyncd.passwd
hosts allow=192.168.133.132 1.1.1.1 2.2.2.2  192.168.133.0/24

rsyncd.conf配置檔案詳解 :
port:指定在哪個埠啟動rsyncd服務,預設是873埠。
log file:指定日誌檔案。
pid file:指定pid檔案,這個檔案的作用涉及服務的啟動、停止等程序管理操作。
address:指定啟動rsyncd服務的IP。假如你的機器有多個IP,就可以指定由其中一個啟動rsyncd服務,如果不指定該引數,預設是在全部IP上啟動。
[]:指定模組名,裡面內容自定義。
path:指定資料存放的路徑。
use chroot true|false:表示在傳輸檔案前首先chroot到path引數所指定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原因是實現額外的安全防護,但缺點是需要以roots許可權,並且不能備份指向外部的符號連線所指向的目錄檔案。預設情況下chroot值為true,如果你的資料當中有軟連線檔案,建議設定成false。
max connections:指定最大的連線數,預設是0,即沒有限制。
read only ture|false:如果為true,則不能上傳到該模組指定的路徑下。
list:表示當用戶查詢該伺服器上的可用模組時,該模組是否被列出,設定為true則列出,false則隱藏。
uid/gid:指定傳輸檔案時以哪個使用者/組的身份傳輸。
auth users:指定傳輸時要使用的使用者名稱。
secrets file:指定密碼檔案,該引數連同上面的引數如果不指定,則不使用密碼驗證。注意該密碼檔案的許可權一定要是600。格式:使用者名稱:密碼
hosts allow:表示被允許連線該模組的主機,可以是IP或者網段,如果是多個,中間用空格隔開。
當設定了auth users和secrets file後,客戶端連服務端也需要用使用者名稱密碼了,若想在命令列中帶上密碼,可以設定一個密碼檔案
rsync -avL [email protected]::test/test1/ /tmp/test8/ --password-file=/etc/pass
其中/etc/pass內容就是一個密碼,許可權要改為600

相關推薦

linux日常管理——rsync

10.28 rsync工具介紹 10.29/10.30 rsync常用選項 10.31 rsync通過ssh同步 10.32/10.33 rsync通過服務同步 rsync 作用:增量同步,比cp快捷方便。例子: rsync -av /etc/passwd /t

Linux系統管理

linux redhat 服務器 系統管理 點擊下載:Linux系統管理(一)本文出自 “飛奔的魚兒”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feiyuer.blog.51cto.com/6967044/1931977Linux系統管理(一)

Linux系統管理網絡服務

網絡服務 linux redhat 紅帽 點擊下載:Linux系統管理(二)(網絡服務)本文出自 “飛奔的魚兒”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feiyuer.blog.51cto.com/6967044/1931978Linux系統管理(二)(網絡服務)

Linux系統管理Linux系統安裝與修復

linux系統安裝與修復一. Linux多種安裝方式與應用軟件安裝1. Linux的硬盤安裝方式(1) 復制Linux的ISO文件到硬盤某個分區(2) 用Linux安裝啟動盤啟動/DOS啟動盤啟動計算機註: DOS啟動盤中必須要存放加載Linux系統的工具及Linux內核和initrd映像文件,主要文件包括:

Linux系統管理Linux設備和內核管理

linux設備和內核管理一. 設備管理概述1.Linux設備的分類字符設備(c):以字符為單位,傳輸速率較低,無需緩沖區。塊設備(b):以數據塊為單位組織和傳輸數據,需要建立緩沖區網絡設備(s):一種通過SOCKET接口進行主機通信的設備2.設備文件(1)功能用於用戶訪問設備進行輸入和輸出操作(2)常見的設

Linux學習筆記環境變量PATH、cp命令、mv命令、文檔查看cat/more/less/h

查看 linux學習 文件覆蓋 echo txt 但是 學習 https ls命令 一、環境變量PATH對於環境變量,百度解釋為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AF%E5%A2%83%E5%8F%98%E9%87%8F/1730949

Linux日誌管理

日誌一、日誌中的四個WWhen:事件何時發生Where:日誌在哪裏產生Who:哪些程序觸發了這條日誌What:發生了什麽事件 二、一個簡單的日誌收集拓撲網絡設備、服務器通過syslog的協議將日誌傳送到日誌服務器上,日誌服務器定時地將日誌歸檔,儲存到後端存儲設備上。 常用的日誌管理程序為rsyslog和sys

linux 基礎命令

linux 基礎知識 硬盤管理(分區,swap,LVM) DPT:分區表(64)分區方式:MBR,GPT MSDOS:硬盤總大小小於2T(15個分區) 1個分區占用16個字節,msdos最多可以分為4個分區。主分區,擴展分區,邏輯分區 hd sd vdhd hd(IED)sda1 sd表示硬盤

Linux 基本命令

1、磁碟分割槽    Linux系統預設所有裝置檔案都在/dev下面    /dev/sda --硬碟1   sda1 第一個分割槽 sda2 第二個分割槽 sda3 第三個分割槽 [[email protected]

linux基礎篇:基於Redhat7系統的系統日誌與延時任務

系統日誌 配置檔案: /etc/rsyslog.conf 系統日誌是記錄系統中硬體、軟體和系統問題的資訊,同時還可以監視系統中發生的事件。使用者可以通過它來檢查錯誤發生的原因,或者尋找受到攻擊時攻擊者留下的痕跡。 常用日誌型別與日誌級別 型別 auth

linux系統管理1之 核心編譯選項檢視

三個方法 proc檔案系統 ubunut debain 紅帽等 proc檔案系統 /proc/config.gz This file shows you the compile-time configuration settings for the kernel (gzip compr

Linux 使用者管理

一、groupadd  --create a new group 建立新使用者 -g  --gid GID 二、groupdel  --delete a group  三、passwd  --update user's authentication tokens 更改使用者

Linux 使用者管理

一、userdel  --delete a user account and related files    -r  --remove 刪除使用者及家目錄 二、id  --print real and effective user and group IDs   顯示使用者UID,

linux基礎篇:基於Redhat7系統的系統日誌與定時任務

系統日誌 配置檔案: /etc/rsyslog.conf 系統日誌是記錄系統中硬體、軟體和系統問題的資訊,同時還可以監視系統中發生的事件。使用者可以通過它來檢查錯誤發生的原因,或者尋找受到攻擊時攻擊者留下的痕跡。 常用日誌型別與日誌級別 型別 auth

Linux基礎之使用者及使用者組

使用者及使用者組 Linux作業系統是一個多使用者、多工的作業系統,可以同時允許多使用者登入並使用,為解決多使用者之間的許可權問題,Linux作業系統提供了完善的使用者及使用者組管理功能。 使用者及使用者組的概念 Linux作業系統允多使用者同時登陸,每個

執行緒管理守護執行緒的建立和執行

宣告:本文是《 Java 7 Concurrency Cookbook 》的第一章, 作者: Javier Fernández González 譯者:鄭玉婷 校對:方騰飛 守護執行緒的建立和執行 Java有一種特別的執行緒叫做守護執行緒。這種執行緒的優先順序非常低,通常在程式裡沒有其他執行緒

Linux功耗管理1_整體架構

1. 前言 在這個世界中,任何系統的運轉都需要能量。如樹木依靠光能生長,如馬兒依靠食物奔跑,如計算機系統依靠電能執行。而能量的獲取是有成本的,因此如果能在保證系統運轉的基礎上,儘量節省對能量的消耗,就會大大提升該系統的生存競爭力。這方面,大自然已經做的很好了,如植物的落葉

Linux shell 基礎,自己慢慢一步步學

Linux shell指令碼基礎學習這部分如果只看前面間的理論部分雖然有一些例子,但是還不夠系統,這裡將以具體例項給大家展現Linux shell指令碼程式設計,以幫助大家完善Linux shell基礎的學習和提高。 第2部分 例項 現在我們來討論編寫一個指令碼的一般步驟。

Linux電源管理thermal

thermal子系統概述 thermal子系統是核心提供的溫控管理框架,一套軟體溫度解決方案,配合ic內部溫度感測器,對ic溫度進行管控,保證系統穩定性。 thermal系統多用於對ic內部的重點發熱模組的功能管控,如cpu、gpu。 thermal se

liunx日常管理——screen、日誌

10.34 linux系統日誌 10.35 screen工具 系統日誌 linux一切皆文字,除了配置檔案,日誌也是很重要的文字。下面介紹幾個重要的日誌: /var/log/messages 系統日誌,也是總日誌。linux執行情況都會記錄在其中,一些軟體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