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力軟:九年沉澱,從呱呱墜地到風華少

力軟:九年沉澱,從呱呱墜地到風華少



都說十年磨一劍,九年,想想也不短了,力軟這把劍也比當初鋒利了許多,今天我想順著鋒芒,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個備受呵護的孩子。

記得當初,三個人,一件工作室,懷抱著對開發行業的熱情投入到創業大軍之中,的確,彼時,錢是放在第一位的,因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努力讓這個初出茅廬的小公司堅強的活下來。可是一切並不如想的那般順利,我們做外包,做專案,拼了命的幹活,結果卻因為種種原因一次次的敗給了當時的外國同行,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隨著大家的不斷堅持,客戶由無到有,逐漸積累了起來,公司也開始慢慢的走向正軌,有了起色。

但事與願違,正當公司順利發展之時,決策層犯了一個現在看來多數創業者都會犯的錯誤,膨脹式擴張。在近兩年的資金積累後,公司規模擴大至幾十人,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力成本的急劇攀升,為了給公司帶來收益,便拼命的接專案,專案多了要求也五花八門,開發維護成本也隨之上升,但是又沒辦法,客戶是上帝,而上帝的要求,我們怎敢懈怠呢!





一年後,問題顯現,年終總結,公司利潤幾乎為零,大家開始迷惘了,我們費時費力,加班加點,到頭來卻發現,一年的努力幾乎成了無用功。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為什麼客戶需求永遠得不到滿足?而自己又忙於改改改呢?

於是我們討論、驗證,想要另闢蹊徑,以期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

可是,該怎麼做呢?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當時仍不成熟的敏捷開發平臺,不過此種產品,除了國外同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外,國內資訊可謂極少,幾乎是空白一片,從架構的規劃設計、功能佈局都要從零開始,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會不會被接受,但是,是挑戰也是機遇,經過多次討論,大家統一了意見:那就是這個產品是好東西,是趨勢,值得做!

於是,經過一些列的規劃設計,經過幾十名開發人員夜以繼日的努力,半年後,這個令人驕傲的孩子終於誕生了,他便是LeaRun.Framework 1.0。他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自然受到百般呵護,許多專案因此讓路,不過由於當時國內企業資訊化需求並沒有現在如此強烈,個性化定製就更不用說了,為了把這個孩子介紹給別人認識,我們幾乎以白菜價在推銷,其艱難程度超乎想象,本以為是藍海時代,結果遊入了紅海之中,真是冷暖自知啊!

當然,說到紅海,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的軟體開發行業了,中國軟體行業的發展歷史不算長,但今天就不對歷史做過多的剖析,庸史無意,就聊一聊現在吧。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

軟體開發的紅海里,有三個群體不得不提:軟體公司、技術人員、終端使用者。隨著網際網路資訊化的不斷髮展,使用者對資訊化的需求不斷增多,十年間,期需求量幾乎是以幾何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在今後的數年間,這種需求的增長一樣不會減少,但是很多的軟體公司卻沒有從中看到希望。


什麼原因呢?

開發成本太高。

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十年前我們做專案,每一個專案都要配備一大批的技術研發成員,沒日沒夜人的幹,一個專案完成,另一個專案再重新開始,時間、人力成本巨大。

好不容易,專案完成了,但是客戶不斷的需求變化,又少不了不斷的維護,提升,然後又是反覆的修改,除錯,這樣的日子,真是沒個頭。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有了快速開發平臺的誕生,才有了力軟的誕生。當然,先機並不是只留給力軟的,只是力軟進入的相對較早,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有一些同行同樣也嗅到了先機,一眾類似平臺便應聲而起,就比如最近,就有數十家公司進入此種專案的研發,競爭更加激烈了。

那麼,為了保持領先,我們就要在產品上多下功夫,找出我們足夠的優勢所在,但是初衷不能變,該有的基礎配置一樣都不能少。

所謂初衷,是想讓開發變得簡單,在平臺上,技術人員不用再夜以繼日地編寫程式碼,所有程式和流程我們都寫好的,他們只需要拖拽、點選等就能快速完成,從而徹底讓技術們把精力放在更多的邏輯和功能層面上。


然而,這個想法一做起來就是近10年。因為我們想得越細,需要做的工作也就越多,比如:

1. 要想解放技術人員的雙手,那就要求平臺必須有強大的後臺支撐,架構要合理,要足夠穩定流暢。 

2. 操作要最大化地做到簡單易懂,這樣才能保證不同水平,哪怕是剛剛入門的技術人員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甚至要做到一定程度的無程式碼開發。

3. 普適性要強,這一點很重要,做到這一點,平臺就能夠適用於各個行業,既能符合相關行業的共性,又要留出足夠的拓展去支援企業的個性化發展。

實際上這個做起來有點難度,為了實現這個功能,我們把數百行業優質的客戶案例拿出來剖析,不斷的進行總結沉澱,才完成了目前LeaRun.Framework 7.0較為完善的個性化元件功能。

4. 確實的減少企業的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




那麼說到這裡,如何將這些優勢與企業並聯,滿足企業需求呢?

我們先從企業常用軟體看看。

1. 業務管理軟體

業務管理軟體不必多說,通常包括ERP、MIS、CRM、WMS、MES、TMS、物流快遞管理等,但是想必一些中小型的軟體公司也明白,這些系統當今已經被幾家大的公司產品化,能在這裡殺出自己的天地,個性化服務必不可少。而所謂個性化服務,就是針對行業的不同業務需求,做到標準品無法做到的功能。

獨立從頭到尾開發一套系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到頭來成本可能比採購軟體成品還高,而敏捷開發平臺已經為開發都搭好框架預置了各類基礎模組可以直接使用,另外系統根據各類系統的特點建立了多套開發模板,開發者可以按照開發嚮導快速開發出各種業務系統,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能夠較好的控制成本。

2. 協同辦公軟體

OA、HRM、KM等協同辦公軟體是網際網路時代下企業必不可少的內部管理平臺,單獨開發,同樣花費不菲的費用。而敏捷開發平臺通常已經內建了工作流引擎、自定義表單引擎、即時通訊模組,後期再配合框架完善的許可權管理模組,可以迅速的定製協同辦公軟體,甚至可以做到無程式碼開發。

3. 電商平臺後臺

網際網路的崛起給了電商企業成長的土壤,某寶的後臺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想必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恐怕沒有人能完全瞭解其功能,這可能也和其複雜的模式有關。但是,常規的電商後臺應該是功能明確,操作簡單的,同時也要兼顧到目前主流的後臺管理功能及微信模組、簡訊平臺模組。

4. BI軟體

商業智慧(BI)軟體,它是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用來將企業中現有的資料進行有效的整合,快速準確的提供報表並提出決策依據,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業務經營決策,通俗地講就是將資料轉化為決策。敏捷開發平臺在這一方面就要仁者見仁,因為這涉及到強大的資料採集分析,圖表展現,甚至UI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方面。



就力軟來說,功能上,考慮到使用者需求的多樣性,我們力求在技術層面做到頂級,除了以上企業應用的覆蓋,其他方向也在不斷拓展,微信、小程式、app等逐步落地,業務上沉澱在沉澱,操作上簡單再簡單,程式上穩定在穩定,造就了力軟如今強大的功能。

在功能完善之後,我們一度覺得萬事大吉了,但其實並非如此,一款產品的成功與否,除了功能,還有顏值,就像有的人看長相,有的人看內在一樣,很多的開發平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內外雙修,締造精品。

最開始,我們想,要不要把它做成網紅臉,大眼睛,尖下巴,婀娜多姿,現代人都喜歡,但是做出來之後,發現雖然是一個美人,但是卻太濃妝豔抹了,略感輕浮,於是這個人工美人,存在一週便被趕入了冷宮。

那還是選擇自然美吧!

不過,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狀況百出,就像人一樣,所謂“美人”,哪個又敢卸掉那厚厚的一層妝容,而那些既自然又美麗的女子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框架又怎麼能例外呢?

但是,既然選定了方向,自然是要朝這個方向執行的,經過與設計公司的不斷摩擦,成果終於出來了。四套精美的框架模板,我們內部都管她們叫“四大美女”。這下,看不膩了吧,況且,她還會做飯,會洗衣,持家能手,豈是網紅可比!

1. 經典



2.炫動



3.飛揚



4.風尚



當然,拿出來不是要炫耀的,也不是證明它有多好,只是把自己多年來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孩子大了,需要經歷成熟,自然要容得下批評,接的了指點,這樣才能更好的進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