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未經同意便“被公開” 大資料時代個人隱私資料如何保護?

未經同意便“被公開” 大資料時代個人隱私資料如何保護?

近日,大資料洩露個人隱私的一個案例引發廣發關注——一款航旅類App測試中的“虛擬客艙”功能可檢視同艙乘客資訊。

640?wx_fmt=jpeg

實際上,近年來因“一攬子”授權隱患、企業隱私保護不當等原因造成的隱私洩露事件,並不罕見。

在《網路安全法》實施一週年之際,多位專家在近日舉行的“資料治理和網路安全研究聯盟”2018年度論壇上建議,通過立法強化個人資訊保護,推動分散監管走向統一,以促進企業合規發展和市場規範。

“一攬子”授權有隱患

6月11日,有網友發文稱,自己使用航旅縱橫App檢視座位資訊時,可以檢視同艙乘客的個人主頁,包括對方的一些個人資訊,以及選座偏好和飛行熱力圖等,還可以與其私聊。

2017年6月正式實施的《網路安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資訊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然而,記者發現,網際網路企業通常會採用讓使用者同意隱私政策的方式達到合規要求。部分產品在徵求使用者同意時要求“一攬子”打包授權。“一攬子”授權後,企業預設使用者同意自己對其資訊的處理方式。

“一攬子”授權看似遵循了法律的相關規定,但由於企業的模糊處理、不當處理等因素,仍有許多隱患。

此前,支付寶年度賬單首頁因預設勾選同意《芝麻服務協議》而被指洩露隱私。

南都個人資訊保護研究中心釋出的《2017個人資訊保護年度報告》顯示,在對1500多個APP與網站的隱私政策測評中,8成以上的平臺隱私政策透明度低,且普遍存在文字晦澀冗長、暗藏格式條款等弊病。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指出,儘管使用者同意已經成為個人資訊保護的公認原則,但由於資訊和能力的不對稱,使用者不太可能瞭解個人資訊收集的範圍和處理的方法,更難以預見可能遭到的損失。

以“服務”為名的隱私漠視

航旅縱橫的“虛擬客艙”功能遭質疑後,其迴應稱,該功能是為了探索線上模式下使用者出行服務的創新可能。

大資料時代,資料收集和利用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基礎。有觀點認為,過分強調個人資料的控制可能會限制創新和服務。

記者調查發現,很多網際網路使用者沒有完整閱讀過隱私政策。原因之一在於,使用者即便知道某些條款可能會洩露隱私,但為正常使用服務“沒得選”,不得不“被同意”“被授權”。

更常見的是,無需使用者同意和授權,網路平臺仍可以通過cookie等技術手段採集使用者資料,做出相應的“使用者畫像”,從而推送精準的定向廣告。

大資料營銷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一定的侵權風險。此前有消費者爆料,作為某網站的“熟客”卻受到“價格歧視”,比普通使用者承擔了更高的費用。

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基於消費者資訊的“創新”服務,不能漠視使用者隱私,應該按照使用者群體中最敏感者的標準而設計產品。

“大資料時代,每個人都是資料主體,都可能因為資訊洩露而受到侵害。如果沒有個人的參與,資料保護工作很難形成長效治理。”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周漢華認為,個人參與的核心就是對自己的資料有控制權。

推動分散式監管走向統一

今年5月初,推薦性國家標準《資訊保安技術個人資訊保安規範》正式實施,這被認為填補了實踐標準上的空白。

該《規範》明確,收集個人敏感資訊時,平臺應徵得使用者明示同意,並建議區分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以此打破“一攬子授權”的難題。

不過,多位專家提醒,還需進一步通過立法強化個人資訊保護。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汪慶華便認為,我國目前採取的是一種分散式的立法,個人資訊保護分散在很多法律中。如何讓分散式的監管走向統一,是我國個人資訊保護立法面臨的緊迫問題。

來源:工人日報 

640

大資料週刊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電話:010-57524293

640

眾論大資料 引領大時代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推薦

未經同意便公開資料時代個人隱私資料如何保護

近日,大資料洩露個人隱私的一個案例引發廣發關注——一款航旅類App測試中的“虛擬客艙”功能可檢視

資料脫敏平臺-資料時代隱私保護利器

什麼是資料脫敏 又稱資料漂白、資料去隱私化或資料變形。是對核心業務資料中敏感的資訊,進行變形、轉換、混淆,使得對業務資料中的身份、組織等隱私敏感資訊進行去除或掩蓋,以保護資料能被合理、安全地利用。 ◆ ◆ ◆ 資料脫敏的重要性 1)敏

從定性遙感到定量遙感——資料時代的空間資料科學(轉)

原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47241-1073425.html 定性遙感 類似於看圖識物,通過將遙感影像當做特殊的“圖片”,通過諸如計算機的影象識別、分類的方法去進行分析和處理得到我們所需要的Knowledge。比如簡單的土地利用分類、面向物件的分割與分類

資料時代:Hadoop解決資料處理三瓶頸

原文地址:http://www.lupaworld.com/article-213002-1.html 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的資料集以及建立需要的一切技術,包括儲存、網路、分析、歸檔和檢索等,這些被認為是海量資料。這些大量資訊直接推動了儲存、伺服器以及安全的發展。同時也是給IT

資料時代,掌握資料分析需要做到這幾點

這些年來,隨著進入大資料時代,各行各業均有一個詞頻頻被提到,那就是資料分析。那麼資料分析究竟是什

資料時代來臨,資料應用隨處可見

序:大資料之所以可能成為一個時代,在很多程度上是因為這是一個可以由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八面出擊,處處結果的社會運動,而不僅僅是少數專家學者的研究物件。資料產生於各行各業,這場變革也必將影響到各行各業,因此,機遇也蘊含於各行各業。致力於IT創業的人們緊緊盯著這個市場,洞察著每一個

資料時代:如何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大資料時代,個人隱私保護是使用者關注的焦點,要切實防止個人資訊洩露。”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今年兩會上提交的一份題為“加快實施大資料國家戰略”的建議案中的這番表述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1、隱私的價值所在分散在各個系統中的資料乍一看價值不大,但如果把它們深入整合

談談資料時代下的資料倉庫

大資料背景 眾所周知,當前是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大資料背景下的資料治理是每一個企業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例如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這種“傳統”行業每日需要處理的資料量都已經十分巨大了,更不必說掌握著上千萬日活的網際網路公司。 傳統行業的資料治理 以電信運營

資料個人隱私的平衡:懂你,但不認識你

【資料猿導讀】Facebook 洩露5000萬用戶資料的事情餘波未消,李彥巨集一句“中國人願意用

資料時代不具備資料視覺化分析能力,你怎麼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資料視覺化和資訊視覺化都是視覺化的一種方式,資料視覺化將資料庫中每一個數據項作為單個圖元元素表示,大量的資料集構成資料影象,同時將

【論透明化時代隱私保護

來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第 5 期作者:刁生富 趙亞萍隨著新一代

資料時代,如何提升格局

大資料時代,格局非常重要,想學習大資料技術的小夥伴,一定要認真閱讀此文 其實大資料時代的人才只分為三種:做事的人、做式的人、做局的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三種人,組建起了一個龐大的社會體系。 先看做事的人。 把一件事情最好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它遵循的是“事道”,講究

資料時代,IT行業的熱門崗位有哪些?

雲端計算、大資料、BYOD、社交媒體、3D印表機、物聯網……在網際網路時代,各種新詞層出不窮,令人應接不暇。這些新的技術、新興應用和對應的IT發展趨勢,使得IT人必須瞭解甚至掌握最新的IT技能。 另一方面,雲端計算和大資料乃至其他助推各個行業發展的IT基礎設施的新一輪部署與運維,都將帶來更多的I

資料時代的資訊保安

全世界目前已有超過40億網民,龐大的網民數意味著海量的資訊數,也意味著資訊主體權益易受威脅和侵害。美國最大的社交平臺FACEBOOK就曾發生了個人資訊洩密事件。有公司利用這些個人資料通過演算法來判斷個人的政治立場,並推斷投票結果,這就侵犯了個人的隱私權。 個人資訊作為重要的資料資源,已經成為大資料時代重要的

資料時代的地理資訊科學與科研能力培養

大資料時代的地理資訊科學與科研能力培養 @劉瑜_北大GISer 學者簡介: 劉瑜,北京大學遙感與地理資訊系統研究所教授。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地理 […] A- A+ 地理之道&

你所不知的資料時代

你所不知的大資料時代 一、什麼叫大資料 大資料(Big Data)或稱海量資訊,指的是規模巨大的資訊量通過主流軟體工具,在合理時間內達到擷取、管理、處理、並整合成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資訊。 移動網際網路風生水起,讓資料變得豐富多樣,質感鮮明,顯示出它的移動性、碎片化和私密性。資料能夠轉化為

資料時代的“人工智慧與人”

大資料時代的“人工智慧與人” 10月31日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在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超級計算、感測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的驅動下,人工智慧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

資料時代,IT行業的熱門崗位有哪些?9前景分析!

最近幾年,特別是今年,好像經常聽到一句話:兄弟,今年生意真難做。是啊,時代在發展,市場也在變,很多人的處境越發艱難,只有適應了市場的變化才能生存。 大資料的市場前景廣闊,而技術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關鍵是在於能否找到適合資訊社會需求的應用模式。而無論是在競爭還是合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切實的應用,大

資料時代,你的角色是什麼?

大資料時代,不懂點資料分析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你混網際網路、混大都市的,在大資料的環境下,我把市場上的分析師分為幾類   一、資料變現者   這類人一直在公司從事這業務分析的角色,他們一直在嘗試用資料去改變業務決策的流程變更和機遇,驅動這企業的北極星指標,更多做的事

京東推薦系統架構揭祕:資料時代下的智慧化改造

在電商領域,推薦的價值在於挖掘使用者潛在購買需求,縮短使用者到商品的距離,提升使用者的購物體驗。 京東推薦的演進史是絢麗多彩的。京東的推薦起步於2012年,當時的推薦產品甚至是基於規則匹配做的。整個推薦產品線組合就像一個個鬆散的原始部落一樣,部落與部落之前沒有任何工程、演算法的交集。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