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2010年下半年軟體評測師(下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2010年下半年軟體評測師(下午)試題分析與解答

真題二(14分):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某軟體公司在研發一個城鎮居民保險系統時,為了加快進度,測試工作在系統開發初步完成之後開始並直接進行系統測試。測試工程師真滴介面進行了功能測試。測試工程師和開發工程師藉助缺陷管理工具,交換進行測試與缺陷修復工作。測試期間發現系統的“文件審批”功能出現嚴重缺陷,開發工程師認為修改難度大,經過測試工程師認可後決定暫停修復該缺陷,直到產品釋出前,該缺陷在開發環境下被修復。隨後,測試工程師在開發環境下針對該缺陷執行了有關的用例,進行了迴歸測試。迴歸測試結束後,開發工程師在開發環境下對產品直接打包釋出。

問題1(3分):測試開展時間是過早、過晚還是合適?說明理由。

問題2(2分):測試工程師功能測試的方法是否正確?若不正確,請陳述正確的方法;若正確,請說明理由。

問題3(6分):該案例中對缺陷管理有哪些不妥之處?

問題4(3分):開發工程師產品釋出的做法是否正確?

解答分析:
本題考考查二個知識點:
(1)測試工作與開發工作如何配合;
(2)測試的物件包括哪些。

測試工作開展的太晚。(1分)

測試工作應該覆蓋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等前期階段,而不應該在系統開發初步完成後才開始。(2分)

問題2(2分,每條1分)
本題考查功能測試的依據,正確的依據應該是需求規格說明書,而不是使用者介面,因為介面實現的功能是否正確的理解和和表達了使用者需求為不可知。
測試人員功能測試的方法不正確。
系統功能測試應該追溯到使用者需求,針對介面進行功能測試是錯誤的。

問題3(6分,每條1分)
本題考查二個知識點
(1)缺陷管理的流程和職責;
(2)迴歸測試的概念。
答案要點如下:
(1)開發工程師無權決定是否延期或者和暫停修改某一缺陷
(2)測試工程師認可暫停修復缺陷的決定是不合理的;
(3)測試工程師應該跟蹤缺陷狀態,知道確定修改後關閉缺陷,才是完成了測試任務
(4)迴歸測試應該執行所有的用例,不是僅僅執行與缺陷有關的用例
(5)產品釋出前,應該對發現的缺陷進行評審
(6)應該分析缺陷修復情況之後才可釋出產品

問題4(3分)
本題考查配置管理的知識點。
產品最後由開發人員直接釋出不合理。(1分)
(基線庫中的產品應該是最後經過測試的。)實際最後釋出的產品應該從產品庫中提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