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因特網的組成

【計算機網路】因特網的組成

從因特網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劃分為兩大部分:

(1) 邊緣部分 由所有連線在因特網上的主機組成。這部分是使用者直接使用的,用來進行通訊(傳送資料、音訊或視訊)和資源共享。

(2) 核心部分 由大量網路和連線這些網路的路由器組成。這部分是為邊緣部分提供服務的(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計算機網路

因特網的邊緣部分

端系統(end system)

處在因特網邊緣部分的所有的主機

“計算機之間通訊”的確切含義

“主機 A 的某個程序和主機 B 上的另一個程序進行通訊”

在網路邊緣的端系統中執行的程式之間的通訊方式通常可劃分為兩大類:

  • 客戶伺服器方式(C/S 方式)
    即Client/Server方式
  • 對等方式(P2P 方式)
    即 Peer-to-Peer方式

客戶伺服器方式

客戶(client)和伺服器(server)都是指通訊中所涉及的兩個應用程序。

客戶伺服器方式所描述的是程序之間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

客戶是服務的請求方,伺服器是服務的提供方。

計算機網路

客戶程序的特點

被使用者呼叫後執行,在打算通訊時主動向遠地伺服器發起通訊(請求服務)。因此,客戶程式必須知道伺服器程式的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體和很複雜的作業系統。

伺服器程序的特點

一種專門用來提供某種服務的程式,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

系統啟動後即自動呼叫並一直不斷地執行著,被動地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的客戶的通訊請求。因此,伺服器程式不需要知道客戶程式的地址。

一般需要強大的硬體和高階的作業系統支援。

對等連線方式

對等連線(peer-to-peer,簡寫為 P2P)是指兩個主機在通訊時並不區分哪一個是服務請求方還是服務提供方。

只要兩個主機都運行了對等連線軟體(P2P 軟體),它們就可以進行平等的、對等連線通訊。

雙方都可以下載對方已經儲存在硬碟中的共享文件。

計算機網路

對等連線方式的特點

對等連線方式從本質上看仍然是使用客戶伺服器方式,只是對等連線中的每一個主機既是客戶又同時是伺服器。

例如主機 C 請求 D 的服務時,C 是客戶,D 是伺服器。但如果 C 又同時向 F提供服務,那麼 C 又同時起著伺服器的作用

因特網的核心部分

網路核心部分是因特網中最複雜的部分。

網路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網路邊緣中的大量主機提供連通性,使邊緣部分中的任何一個主機都能夠向其他主機通訊(即傳送或接收各種形式的資料)。

在網路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件,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這是網路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