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本科】:一個很好的關於計算機讀研的說法

【計算機本科】:一個很好的關於計算機讀研的說法

笨蛋不會騙自己,因為,他還沒那個本事。教授經常騙自己,不過,本文的重點不在於此。介於“大愚”和“大智”之間的研究生,在用謊言欺騙自己方面,可謂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他們敢於騙自己,那怕騙到“傾家蕩產”;他們善於騙自己,甚至騙到根本不信“自己其實是在騙自己”;他們更樂於騙自己,“即使是把自己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誰說雷鋒下崗了?那些樂於長年騙自己的研究生其實就是源源不斷的“活雷鋒”嘛! 列位看官,讀到此處,假若您已怒髮衝冠,建議跳過以下正文,直接開始反擊甚至罵街。當然,您也可先看看本文結語,它替您準備了足夠的經典“罵料”,您可以直接貼用,本人保證不追究版權。 其實,本文僅僅歸納了過去二十餘年來,作為導師,我親歷的一些真事而已。至於如何看待文中的各類“謊言”列表,那就見仁見智吧,比如,師生是否應該共同反省?導師有何責任?(相信絕大部分的責任應由導師來承擔)學生有啥問題?環境影響在哪?等等。當然,如果某生非要從中“總結經驗”,提升自己今後的“謊言技巧”,那我也沒有辦法!本文也絕非有意讓年輕導師從此執偏見於未來的研究生! (一)入學前 入學前雖不算研究生,但是,確有不少本科生是受害於如下謊言的蠱惑,而誤入歧途,否則,他們本該安享幸福的青春,甚至可能已經成功!謊言1:萬般皆下品,唯有讀研高。這是由學生與其親朋好友共同編造的最美麗,也最致命的謊言。不知有多少研究生被這個謊言騙去了健康,奪走了幸福,耽誤了機會,磨滅了激情,甚至謀殺了生命。改革開放初期,能否讀大學確實直接關乎“穿皮鞋”還是“穿草鞋”的問題,所以,全民拼命考大學,精英者甚至讀研。但是,如今,社會發展多元化了,讀研後也可能仍然“穿草鞋”,中學生卻可能“穿皮鞋”,因此,再違心地去讀研真的是“得不償失”。從這一點上看,我特別佩服韓寒,他早在十餘年前,就敢微笑著,輕輕扔掉復旦大學遞來的“橄欖枝”。如今,事實證明:韓寒當初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當然,對那個“中學生、副教授…”的啟功先生,我等更是隻有“五體投地”的份了!列位看官,您也許會反駁說:像韓寒和啟功這樣的“中學生”天才畢竟是極少數呀。完全同意!但是,請您注意:碩士、博士畢業後能夠成為頂級科學家或成功人士的也只有極少數!讀研是走向成功的正道之一,但絕非唯一正道。切不可違心地勉強讀研,萬不能僅僅為博得虛名而讀研,否則,既害人,更害已!謊言2:人人皆宜讀研。研究生早已不屬義務教育了,國家不會強迫人人讀研,如果學生非要自逼的話,後果當然只能自負。不錯,讀研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在選擇讀研前,你是否考慮過:讀研是你的長項嗎?讀研能給你帶來成就感嗎?讀研能使你更加成功嗎?讀研的真正目的與你人生的幸福目標一致嗎?如果不是,建議你當機立斷,放棄考研和讀研!如果一致,那麼,在讀研期間無論遇到何種艱難困苦,你都要勇敢地,微笑著去面對,以苦為樂,堅持到底,以實際業績和行動來證明自身的價值,畢竟,任何人,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都不是輕而易舉的!然而,事實卻是:有些研究生其實只想混張文憑,因此,讀研期間“能偷懶處就偷懶”,處處熱衷於捍衛自己在導師面前的權力,時時監督導師是否對其有所“剝削”,加班越少越好,課題越輕越好,畢業越易越好,發錢越多越好,…,總之,導師越“慈”越好。其實,這種讀研法無異於“慢性自殺”,想想看,如今,研究生文憑多如牛毛,即使是“正品”也已經大大貶值,更不用說各種“山寨品”還在不斷引發文憑的“通貨膨脹”。你犧牲三年青春時光,丟掉工資和工齡以及無法計數的機會成本,就為混一紙文憑,值得嗎?據說,在中關村,從街邊小販手中,購買世界任何大學的研究生文憑,只需要支付一個豬屁股的錢就夠了,如今,豬肉漲價了,也許半個豬屁股就夠了吧。我可以負責地說:現在和今後,任何人的成功都絕不會仰仗其文憑,無論該文憑是混來的,還是買來的!謊言3:先讀研,再立業。古今中外,絕大部分人確實是先讀研再就業(或立業),但是,這種先後順序並非法律規定,每個人都應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便宜行事”,以有助於自身和家人的幸福為判斷準則,先別操心全人類的幸福問題。我特別敬重萬科老總王石先生,他敢於在耳順之年,遠渡重洋,與小娃娃們混跡一班。當然,我肯定不敢要求每位研究生都仿效王石的這種超級顛倒法(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是,我也絕不信奉“先讀研,再立業”這種機械的時序論。事實證明,有過工作經驗的往屆研究生,他們的科研態度、能力等情商和智商都普遍高於應屆研究生。另一方面,在“通過讀研,使自身獲得進步”(即,讀研增益)方面,往屆生也常常好於應屆生,至少在工科是這樣。有好幾次,剛剛結束研究生新生歡迎式,我便被淚求:“老師,我家實在太窮,讀研的學費都是從我病危父親的救命錢中擠出來的,…”或者“老師,我患有嚴重的XXX病,醫生強烈要求我臥床休息,否則有生命危險,…”,面對這樣的勵志青年,我能說什麼?是父親的救命錢重要,還是應屆讀研重要?是自己的生命重要,還是早一年拿到文憑重要?如果晚幾年讀研,先就業或先休養,那麼,還會有這麼催人淚下的故事嗎?媒體常常宣傳某位英雄,把自己年邁的親人丟在家裡不管,卻熱衷於滿世界“學雷鋒”,你看,謊言的力量真是無窮呀! (二)讀研中 人的一生,除了親緣關係外,在中國,最親近的可能就是師生了,畢竟“天、地、君、親、師”嘛。而在師生關係中,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關係又屬核心中的核心了!但是,不可否認,即使是這種本應該親密無間的師生情,如今,也受到了汙染。這無論對導師或是對學生,都是一大悲劇!導師在這種異化過程中負有主要責任,但是,如下謊言也確實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謊言4:拿“承諾”當“兒戲”。研究生若投錯師門,將遺害一生,後果甚至不亞於“嫁錯人”;同樣,導師若招錯學生,也將長期“自食惡果”。因此,為了嚴肅計,研究生錄取的過程被劃分筆試和麵試等多個階段。其中,“面試”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後的一關。經過面試和之前對學校和導師團隊的深入瞭解,學生將最終決定是否放棄進入該師門;同樣,經過面試,導師也要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向學生提出各種學業要求,並最終決定是否錄用該學生。通常,導師將根據學生在面試時的情況來制定並實施隨後的培養方案,特別是將此時的承諾當作成年人的正式承諾。但是,確有個別研究生,為了達到讀研的目的,在面試過程中做出了違心的承諾,他們也許習慣性地認為“自己還是孩子,承諾僅僅是一句話而已”。然而,面試中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承諾,為隨後數年的讀研生涯埋下了無窮後患,最終的惡果也只能由自己來“享受”,當然,其導師也不會是贏家。請各位研究生記住:你們已是成年人,你們有義務“一諾千金”,否則,一定會自食其果。在整個讀研期間,“輕諾寡信”是某些研究生感到“壓力巨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不負責任的承諾主要出現在研究生入學面試階段。謊言5:“特殊”必享“特權”。這是最令導師不知所措的謊言之一。每個學生,只要肯挖掘,都可以嚴格證明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比如,本科專業相異,個人長項不同,興趣愛好有別,等等。但是,這些特殊性是享受特權的正當理由嗎?“小事不願幹”時,個別“聰明”學生會拿特殊性來索要“幹大事”的“特權”;“大事幹不了”時,個別“聰明”學生仍然會拿特殊性來爭取“做小事”的“優待”。總之,一遇不順心的事情,“特殊性”就被名正言順地隆重推出,然後,以此要挾享受“特權”。如果導師不從,那麼,各種“社會關係”將被運用,“哭、鬧、拖、磨”等手段層出不窮,網上也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匿名“叫屈”甚至“謾罵”。“發揮特長,因材施教”是導師的責任,但是,過於極端的“特殊主義”對學生和導師其實都是災難。導師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滿足那些特權思想嚴重並隨時要求“個性化”的學生吧。我敢肯定,這些“特權生”畢業後,單位老闆絕不會為他量身定製工作崗位,更不可能隨其情緒變化而隨時調整其職業角色,最有可能給他的照顧是:送他一道名菜,叫“炒魷魚”。謊言6:當面捧,背後拱。雖然萬惡的“文化大革命”幾乎徹底摧毀了中國傳統文化,但是,或多或少的“師道尊嚴”仍然健在,研究生與導師之間更是如此。其實,學術觀點必須要在激烈的爭辯中才能得以發展和完善,作為學者,任何導師都會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甚至可能偏激;同樣,作為學者,研究生在學術觀點方面如果與導師相左,也應該旗幟鮮明地堅持,而非一味遷就所謂的權威,否則學生其實是害了導師,騙了導師,雖然,這種“騙”含有善意成分!相信絕大部分導師,肯定會尊重那些敢於堅持自身學術觀點,甚至不惜與導師“面紅耳赤”的研究生;同樣,導師將反感那些當面不提意見或不敢辯論,卻在背後或者在網上匿名詆譭導師的學生。如果學生有意見,建議直接與導師當面坦誠溝通,也可在網上實名商榷,別忘了,師生完全是同一個利益共同體!如果你的導師被罵得“不是人”了,作為學生你就光榮了?敢於在學術方面獨樹一幟的研究生才是“牛”生,否則,無論其導師有多“牛”,學生最多可算作是“牛”導師的“粉絲”而已。謊言7:帶研究生需要“手把手”。在小學或中學,“手把手”教學生的老師被樹立為“好老師”;在音樂界,“手把手”帶研究生的導師也許是好導師,但是,在工科領域,“手把手”帶研究生的導師,肯定不是好導師,而且,這樣帶出來的研究生,也絕非好學生。在IT領域,情況更特殊,新技術、新理念層出不窮,在許多方面學生其實比導師更先進,比如,我的學生就都比我強,因此,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係其實是相互指導關係,即,“在微觀方面,研究生指導導師;在巨集觀方面,導師指導研究生。在戰術上,研究生指導導師,在戰略上,導師指導研究生。”正是在這種師生互助過程中,最終實現師生共同進步,同時,導師繼承了這些進步後,再傳遞給後續的研究生們。這也就是為什麼導師有資本不斷指導下屆研究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在IT界,“學術面前人人平等”是有堅實技術基礎的,是師生都應該和樂意遵循的基本準則!既然“師”與“生”之間的界限如此模糊,那麼,為什麼研究生們不挺起胸膛,大大方地“手把手”地指導你的導師,而是盼望著你的“糊塗”導師來“手把手”地指導你呢?事實證明,在我的靈創團隊中,我的學生不但指導了我,而且自己還拿到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而凡是必須由我親自“手把手”來指導的學生,大都是“問題生”!謊言8:論文是“寫”出來的。“寫論文”是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也許是中文的模糊性所致吧,許多研究生(甚至導師)真的很虔誠地堅持:論文是“寫”出來的!於是,他們就成天埋頭“寫”,一入學就開始“寫”,廢寢忘食地“寫”,實在不行就“巧妙”地抄,一旦敗露,既毀了自己的前程,又連累了導師。其實,論文根本就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寫論文”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了,因為,你只需要運用小學和中學階段學會的語文(或外語)知識,把“幹”出的成果準確記錄下來就行了。由此可見,“幹”是綱,“寫”是目,不“幹”光“寫”就如同守株待兔。總有學生在抱怨導師“不給時間寫論文”,其實,縱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即使給你無窮的時間,你不先“幹”就能“寫”出論文來?當然,“抄”是不需要“幹”的,但是,“抄”遲早會“幹”掉你的!韓寒說:寫文章如拉大便,憋足了才痛快。研究生靠什麼來“憋”?舍“幹”其誰也!當然,只“幹”不“寫”也是不對的,在“幹”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寫”的意識,隨時記錄“幹”的成果,歸納和昇華“幹”的內容,以“寫”來及時抓住閃現的靈感。正確處理“幹”與“寫”的關係,不僅僅適用於研究生階段,相信畢業進入社會後也不會過時,只是那時不再叫“寫論文”了,而是叫“寫報告”或“寫方案”等。 關於研究生論文,我還想多廢話一句:“寫論文”是手段,不是目的!其實,許多所謂的學術論文都是“垃圾”而已,那麼,為什麼全世界仍然要堅持把“寫論文”作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環節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使學生具有這樣的能力:把“幹”的成果,全面準確地“寫”出來。正如,吃飯有助於強身健體,但同時也會“造糞”一樣。“寫論文”就相當於“吃飯”,而寫出的許多“論文”其實與“糞”相差無幾,人類不能因為“造糞”就不“吃飯”了吧。極個別研究生,對在其主筆的論文上掛導師名字深感吃虧,現在你可以開懷大笑了,因為,你其實把你可惡的導師深深地埋在“大糞”堆裡了!謊言9:研究生被導師剝削了。這是對師生關係殺傷力最大的謊言,也是最具爭議的話題。本想假裝忽略此條,但反覆權衡後,還是覺得無法迴避,因此,斗膽把它拿出來,放到陽光下再晒晒!我不去做過多的分析和評論,只是想請教大家:1),讓研究生做專案算剝削,還是不做專案算剝削?2)讓研究生做什麼專案才不算剝削?縱向專案?橫向專案?3),在哪裡做專案才不算剝削?校內?校外?企業?研究所?4),給學生髮多少津貼才不算剝削?高於導師工資?低於導師工資?若去企業實習做專案,是應該與該企業的員工同工同酬?企業員工的工資本身就千差萬別,又該怎麼辦?5)每天工作幾小時才不算剝削?與導師的“沒日沒夜”看齊?還是朝九晚五?6)導師如何要求才不算剝削?嚴格?寬鬆?7)導師富算剝削,導師窮就不算剝削了?8)導師辦公司算剝削,導師關在象牙塔內就不算剝削了?9)在發表論文時,導師如何署名才不算剝削?排名第幾?還是隻放在文尾致謝中?我相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上述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這種“師生剝削論”在傷害導師的同時,並未給學生帶去任何益處,更扼殺了許多研究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面對這種不可能有結果的爭論,最好的辦法就是:端正心態,走自己的路,讓他人說去吧! 特別提醒:心懷“剝削論”者,其一生都不會幸福!世界本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每個人都得為其自願選擇付出代價。研究生期間“被導師剝削”,你不會幸福吧;就業後“被老闆剝削”你肯定難受吧;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某天,你也許會認為成家後老婆/老公和孩子都在剝削你,那麼,這輩子你就算白活了!當然,我絕不是在偏袒導師,只是想重複那句名言:當你無法改變世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去適應世界!幸福要靠自己去創造,麻煩也基本上是自找的。 (三)就業前 讀研快結束了,論文完成了,答辯通過了,接下來該“深呼一口新鮮空氣”擁抱新世界了。這時,部分研究生將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又被騙了!謊言10:學歷高,就業好。近二十年寒窗生涯結束後,懷著改天換地的鴻鴣之志,還未正式走上社會,個別研究生便被當頭一棒:好崗位已被佔,花九牛二虎之力,不惜拉關係,好容易找到一份“將就”的工作,結果工資遠低於預期值,更有甚者,到單位報到後,才難堪地發現,自己的頂頭上司竟然是本科階段壓根就瞧不起“差”同學!聚會時,才如夢初醒地發現,中學或大學的不少同學已是抱金磚的老闆了。唉,命運作弄人呀,悔當初如果不讀研就好了,如果讀研時怎麼怎麼就好了,如果…。算了吧,既然找不到好工作,就乾脆放棄,咱還是再繼續讀個博士(或博士後)吧! 上述例子雖然極端,但是,純粹為了尋求一份“好”工作而讀研的人絕不在少數,既然是這樣,那麼,你為何不在能夠找到好工作的任何時刻及時放棄或停止讀研呢?考研是自願,中途退學也是學生的權力呀!讀研的核心目的應該是增強自己的社會競爭力,這既包括短期競爭力,更包括長期的競爭力!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高學歷”與“好就業”都不是同一回事,雖然,表象確實是:高學歷者的後勁更大!一個人,無論他學歷有多高,如果他沒有真才實學,如果他篤信別人有義務為他服務,如果他想抱定“高學歷”,那麼,他不想失敗都難囉!問:“真才實學”在哪裡?答:既在博士證書中,也在馬桶裡,你若不信,請問麥當勞(中國)副總裁林文科。謊言11:專業不對口就是浪費人才。“專業”是個雙面刃:有了它,科研的目標更精確,成果更深刻;同樣,有了它,書呆子們“死”得更慘!“學非所用”是許多“非成功”人士最理直氣壯的自我安慰。但是,請別忘了,“專業”是“磚家”們人為硬分的,百年前也許還可以分出哲學或數學什麼的“專業”,千年前哪有“專業”一說?學“本專業”知識僅僅是讀研的眾多目的之一,如何通過學習“本專業”知識,而真正掌握學習和運用“外專業”知識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大量的事實也表明,無論國內外,真正“學用一致”的成功人士如鳳毛麟角!其實,從理論上也可證明:“學用一致”根本就不適用於成功者,因為,大部分成功者都同時會在多個方面成功,然而,他們當學生時,卻只學了一個“專業”或最多“雙學位”而已!因此,奉勸研究生在畢業時不要“削足適履”,抱著自己的“專業”去找配套的崗位,除非你自己想頭破血流。北大博士畢業賣豬肉,並非大材小用,只要是自己真實意願的選擇,就應該受到尊重!在市場經濟情況下(不含計劃經濟),“收入”與“學歷”倒掛也並不意味著無視人才。如果你認為社會輕視了你,那麼,請你行動起來,以實際成果證明自身的價值。比爾蓋茨早就說過:在你取得成就之前,別人不在乎你的自尊!這再一次反證了:在研究生期間對所做的專案“挑肥揀瘦”確實沒意義!謊言12:打工優,創業羞。這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謊言之一。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輕視商業,言商必奸。如今,商業、產業、創業的界線好像已經很難劃分,於是,自然的邏輯便演繹為:創業者就是想做老闆的人,老闆就是商人,商人就“約等於”壞人,至少是賤人。研究生畢業了,誰願意與“壞人”為伍?但是,具諷刺意味的是:不願與“壞人”為伍的人,卻統統去給“壞人”打工,接受“壞人”的“剝削”去了! 當今時代,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並非取決於其軍力,而是其企業的競爭力。而企業的競爭力,當然又由企業家的素質來決定。如果研究生們都恥於(或害怕)當企業家,那麼,何談國家的綜合實力!如果學生不敢創業,導師帶個頭,示範一下,又冒犯了誰?不要拿外國教授說事,國外學生創業早已成氣候,這方面導師根本就是多餘的!國內教授如果像罵人者所言,真正只想做個純粹老闆,那麼,他何必放棄大把的賺錢機會而吝嗇於學校這個頭銜。為名?“教授”不是早已經“叫獸”,並與“小姐”齊名了嗎?為利?這更是明擺著的檢“芝麻”丟“西瓜”嘛!現在國家的“卓越工程師計劃”正千方百計地把企業老闆請進高校任教,當導師,那麼,為什麼又有人要歇斯底里地痛罵教授搞產業呢?除非你下定決心當科學家,我相信,在讀研期間爭取機會介入真實企業的運營,決無害處,無論你畢業後是創業還是就業。 (四)結語好了,個別看官,你可能早已憋不住要反駁,甚至要罵人了吧。甭急,現在輪到你了。但願我主動提供的如下“罵料”能夠給力於你。首先,你可以對作者進行人身攻擊,當然,仍採用老套的匿名法,甚至是“匿名+水軍”法,這樣既可不負責任,又能任意發揮。不過,遺憾的是,“匿名”(特別是“匿名水軍”)可能大大減弱打擊力,畢竟許多讀者對匿名的客觀性是有偏見的。實名的商榷我絕對歡迎,畢竟大家都為那個共同目標:提升我國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其次,你可用大量的真實事件否定上述的某些結論。如果這樣的話,我真心誠意感謝你,因為,我也正在收集相關素材,準備下一篇博文“導師謊言大全”。一個簡單的反例便可以推翻任何權威的數學定理,但是,社科方面的論斷(不知本文是否屬於社科)卻不能被幾個例子證明或顛覆,況且本文根本沒有任何絕對的論斷,只是羅列了某些可能的誤解而已。當然,我相信,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黨員中不是也還有一個人叫WLJ嗎!導師中肯定也有壞人,沒準我就是那個壞人典型呢。當然,我也一直在批判自己,努力改造自己,請黨和政府監督,我從小就記住了“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再次,或斷章取義,或脫離相應的意境來做文章或對某些不當用詞進行超級放大,畢竟,工科教授的文字邏輯肯定千瘡百孔,只要努力挖掘,一定能找到致命硬傷。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的話,我願積極認錯。畢竟,工科教授所取得的所有成果幾乎都來自失敗,都是從錯誤中凝練出來的,我最不怕犯錯,也最敢於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