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image

上一個週六,我第一次參加了馬拉松活動。說是馬拉松,實際上參與的是最低一檔的距離:6公里。6公里這個距離對於不愛運動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但對於經常跑步的人而言,實在是一個拿不出手的距離。這個離半馬21公里,全馬42公里還是差得太遠,更別說現在還有很多熱衷跑步的人挑戰超級馬拉松,要知道超級馬拉松的賽程可是恐怖的100公里。

本來這個事情不值一提,為什麼我現在要談跑步這個話題呢?

其實從小時候起,體育就是我的弱項,那時還不用考體育,再加上農村學校的條件本就簡陋,所以基本上沒有怎麼上過正規的體育課,體育課老師一般是由語文老師或者其他課程的老師兼任。上大學後,沒有什麼運動特長,看著別的同學在操場上馳騁,也只有羨慕的份。工作之後,運動的機會就更少了,只有其間在一家公司的時候,單位有組織羽毛球活動,算是參與的比較多的了。

總體來說,我之前運動得很少,直到年近中年,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要,才開始決定要運動起來的。跑步是一個門檻極低的運動,也不需要呼朋喚友,找到一個學校操場,就可以開始跑了。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這正好適合我的個性。選擇跑步這項運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不需要和其它人競技。每天自己跑一跑,速度、時間可以自由選擇,沒有什麼壓力,只要自己覺得跑爽了就可以。

image

從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充滿競爭的環境裡,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越過千軍萬馬,跨過高考這座獨木橋。這還沒完,畢業後又考研,又是一番廝殺,最後如願以償。在我的思想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做的比別人好。

抱著這樣競爭的心態,越往後走就越難,因為有些事情,無論你如何努力,總有比你厲害很多倍的人。就拿羽毛球來說,也打了一段時間,也刻意練習提高了水平,但是遇到那種只練過幾年羽毛球的小孩,一樣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也因此喪失了這項活動的興趣。有一段時間,我嘗試過畫畫,但練習了幾個月,不要說那些專業的畫家,就連比網上很多人的水平還差太遠,想想離達到稍微過得去的水平還有一大截的距離,就開始心灰意冷了。

這種心態還存在一種更壞的後果:就是做一件事情,不敢全力以赴。內心害怕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結果還是不如別人。偏偏從小接受的教育中就不承認天賦,只要努力就能做到。這樣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做一件事情不敢投入全部精力,自然沒有什麼好結果,沒有好結果,又促使我不敢投入精力。

就這樣,從研究生畢業之後,做了很多事情,但沒有一樣做的讓自己滿意。這種對自己一直不滿意的狀態一直持續著,直到最近看了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

我固然不是了不起的跑步者,而是處於極為平凡的–毋寧說是凡庸的–水準。然而這個問題根本不重要。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麼一丁點兒,才更為重要。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

image

是啊,我為什麼要和別人較勁呢?其實就拿我引以為傲的學習來說,一樣有被學霸完虐的經歷。在比如,如果個人的收入能夠排在前80%,這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但想想前面還有兩億多人,實在是非常普通。所以說,一個人成為一個普通人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人到中年之後,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接受那個平凡的自己

心態改變之後,不僅帶來心情上的改善,自己的行動力也變得更強。比如跑步,不再去考慮和別人比拼,更多的是享受跑步帶來身體上的變化和心情的愉悅。我現在可以心無聊掛的去參加一些跑步的活動,比如這次參加武漢東湖綠道大學生馬拉松,和一幫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跑在一起,感覺自己也年輕了很多。這是一次非常放鬆的比賽,沒有給自己定需要獲得多少名次,只要能夠堅持跑下來就是勝利。

之前曾多次動念頭學習人工智慧相關的知識,但內心一直害怕自己學不好,所以遲遲沒有動手,浪費了不少時間。現在放鬆心情,只求努力學習,不求取得什麼驕人的成績,能夠看到自己的一點點進步就可以。每天堅持學習,雖然最終結果可能也不會有所建樹,但總歸會有所進步。

村上春樹還在這本書中寫道:

然而過了四十五六歲,這種自我考核體系也一點點出現了變化,簡單地說:比賽成績再也提不上去了。考慮到年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管是誰,都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迎來體能的巔峰。

對於程式設計生涯而言,自然也有這樣的瓶頸存在。這也是很多中年危機的來源,總想一直保持著上升的勢頭。其實大多數行業,都存在一條拋物線,我們如果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去迎接這個變化,過好人生的每一天,不一樣是精彩的人生麼!

接受那個平凡的自己,而不放棄努力,真好!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