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影象處理.surf,演算法,影象處理

影象處理.surf,演算法,影象處理

在對surf編碼完成之後,對surf進行改進。將影象在鄰域內相交的特徵點連線起來。

兩兩比較特徵點的半徑(scale)之和r與其距離d的大小。若d小於r,說明這個特徵點有交集,連線兩個特徵點,否則,沒有交集。

加入的程式碼如下:

void getPointRelation(IplImage *img,std::vector<Ipoint> &ipts)
{
	int i=0,j=0;
	int n=ipts.size();
	float d=0,r=0;
	float s1=0,s2=0;
	Ipoint *pt1,*pt2;
	int r1, c1, r2, c2;
  std::vector<Ipoint>::iterator t1,t2;
 
  for(i=0;i<n;++i)
 {
	 pt1=&ipts.at(i);
	 //d=getLenth(pt->x);
	 

	 for(j=i+1;j<n;++j)
	 {
		 pt2=&ipts.at(j);
		  d=getLenth(pt1->x,pt1->y,pt2->x,pt2->y);     //兩點之間的距離;
    		 
		 r=pt1->scale+pt2->scale;                     //兩點的半徑總長 
		 r=r*2.5f;                                   //此處困擾了我好幾天!		 if(d<=r)            //若半徑之和大於距離,則兩圓有相交,則用直線連線這兩個圓
		 {
			 
			 c1=fRound(pt1->x); r1=fRound(pt1->y);
			 c2=fRound(pt2->x); r2=fRound(pt2->y);
             cvLine(img, cvPoint(c1, r1), cvPoint(c2, r2), cvScalar(0, 255, 0)); 
			 
		 }

	 }


 }

    
}

float getLenth(float x1,float y1,float x2,float y2)    //計算兩點之間的距離
 {
	float d;
	d=(x1-x2)*(x1-x2)+(y1-y2)*(y1-y2);
	d=sqrt(d);
    return d;
 }

這樣通過main函式呼叫getPointRelation函式就可是實現功能啦。

只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在進行當初進行影象顯示的時候為了是特徵點顯示的更明顯,我們在顯現特徵點時將其半徑進行加權,也就是乘以2.5。因此在影象中顯現的特徵點的半徑是加權之後的半徑。所以在比較d與r時,我們需要r=r*2.5。,或者是顯示影象的時候不把半徑放大2.5倍。否則就會出現明明圖片上面的圓有交集但是卻沒有連線的尷尬情況!(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天)。

最終的結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