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python裝飾器--原來如此簡單

python裝飾器--原來如此簡單

python裝飾器–原來如此簡單

今天整理裝飾器,內嵌的裝飾器、讓裝飾器帶引數等多種形式,非常複雜,讓人頭疼不已。但是突然間發現了裝飾器的奧祕,原來如此簡單。。。。

第一步 :從最簡單的例子開始

# -*- coding:gbk -*-
'''示例1: 使用語法糖@來裝飾函式,相當於“myfunc = deco(myfunc)”
但發現新函式只在第一次被呼叫,且原函式多呼叫了一次'''

def deco(func):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 return func @deco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myfunc() myfunc()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裝飾器的例子,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兩次呼叫myfunc()的時候,發現裝飾器函式只被呼叫了一次。為什麼會這樣呢?要解釋這個就要給出破解裝飾器的關鍵鑰匙了。
這裡@deco這一句,和myfunc = deco(myfunc)其實是完全等價的,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寫法而已
一定要記住上面這句!!!!
好了,從現在開始,只需要做替換操作就可以了。
將@deco 替換為 myfunc = deco(myfunc)
程式首先呼叫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結果賦值給了myfunc (注意:在Python中函式名只是個指向函式首地址的函式指標而已)
而deco(myfunc)的返回值就是函式myfunc()的地址
這樣其實myfunc 沒有變化,也就是說,最後的兩次myfunc()函式呼叫,其實都沒有執行到deco()。
有同學就問了,明明列印了deco()函式裡面的內容啊,怎麼說沒有呼叫到呢。這位同學一看就是沒有注意聽講,那一次列印是在@deco 這一句被執行的。大家親自動手試一下就會發現” myfunc() called.” 這句列印輸出了三次。多的那次就是@deco這裡輸出的,因為@deco 等價於myfunc = deco(myfunc),這裡已經呼叫了deco()函數了。

第二步 :確保裝飾器被呼叫

怎麼解決裝飾器沒有被呼叫的問題呢

# -*- coding:gbk -*-
'''示例2: 使用內嵌包裝函式來確保每次新函式都被呼叫,
內嵌包裝函式的形參和返回值與原函式相同,裝飾函式返回內嵌包裝函式物件'''

def deco(func):
    def _deco():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 不需要返回func,實際上應返回原函式的返回值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return 'ok' myfunc() myfunc()

這裡其實不需要我解釋了,還是按照第一步中的方法做替換就可以了。還是囉嗦幾句吧。。
@deco 替換為 myfunc = deco(myfunc)
程式首先呼叫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結果賦值給了myfunc ,這樣myfunc 就變成了指向函式_deco()的指標
以後的myfunc(),其實是呼叫_deco()

第三步 :對帶引數的函式進行裝飾

破案過程和第一步、第二步完全一致,不再重複了

# -*- coding:gbk -*-
'''示例5: 對帶引數的函式進行裝飾,
內嵌包裝函式的形參和返回值與原函式相同,裝飾函式返回內嵌包裝函式物件'''

def deco(func):
    def _deco(a, b):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ret = func(a, b)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s" % ret)
        return ret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 myfunc(%s,%s) called." % (a, b))
    return a + b

myfunc(1, 2)
myfunc(3, 4)

第四步 :讓裝飾器帶引數

# -*- coding:gbk -*-
'''示例7: 在示例4的基礎上,讓裝飾器帶引數,
和上一示例相比在外層多了一層包裝。
裝飾函式名實際上應更有意義些'''

def deco(arg):
    def _deco(func):
        def __deco():
            print("before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arg))
            func()
            print("  after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arg))
        return __deco
    return _deco

@deco("mymodule")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deco("module2")
def myfunc2():
    print(" myfunc2() called.")

myfunc()
myfunc2()

這種帶引數的裝飾器怎麼解釋呢。其實是一樣的,還是我們的替換操作
@deco(“mymodule”)替換為myfunc = deco(“mymodule”)(myfunc )
注意啊,這裡deco後面跟了兩個括號。
有同學要問了,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很簡單,先執行deco(“mymodule”),返回結果為_deco
再執行_deco(myfunc),得到的返回結果為__deco
所以myfunc = __deco

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