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淺談OSI/RM體系結構和TCP/IP體系結構

淺談OSI/RM體系結構和TCP/IP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稱為網路的體系結構。

提出的目的是為讓全世界異構的網路互聯起來,更好的相互交換資料,必須制定一些規則,即協議,

協議有三要素:

語法:資料與控制資訊的結構或格式

語義:需要發出何種控制資訊,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

同步:事件實現順序說明(也稱為交換規則)

OSI/RM共有七層: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運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路層 物理層

TCP/IP:應用層 運輸層 網際層 網路介面層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通過應用程序間的互動作用來完成特定網路應用;常用協議有HTTP SMTP 這一層的資料稱為報文

運輸層(transport layer):負責向兩個主機程序之間

的通訊提供資料傳輸服務;同一個運輸層可以為多個程序提供傳輸服務,具有複用和分用功能;常用協議有TCP(面向連線 可靠交付 單位是報文段)、UDP(無連線 盡最大能力交付 單位是資料報)

網路層(network layer):為不同交換網上不同主機提供通訊服務,選擇合適路由,使分組到達目的主機;常用協議是IP協議 單位是分組 也成為IP資料報

資料鏈路層(data link layer):解決資料在相鄰結點上傳輸的問題;將IP資料報組裝成幀進行傳輸,在分組頭部和尾部新增控制資訊得到

物理層(physical layer):傳送單位是位元,傳輸媒介有多種(雙絞線 銅軸電纜 光纖)目的是為了遮蔽這些差異性,使資料鏈路層感覺不到;

一些術語名詞:

PDU:協議資料單元  SDU:服務資料單元

實體:任何可以傳送和接收資訊的硬體或者軟體程序

服務是垂直的,協議是水平的:對等實體進行通訊,協議控制通訊規則,對等實體可以向上提供服務,也可以利用下一層的服務

服務原語:上層使用下層的服務,必須與下層交換一下命令,稱為服務原語

SAP(服務訪問點):相鄰兩層實體交換資訊的地方

everything over ip:IP協議可以為各種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

ip over everything:IP協議可以在各式各樣的網路上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