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北大 AI 公開課第11講: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HI是終極智慧形態

北大 AI 公開課第11講:微軟副總裁洪小文——AI+HI是終極智慧形態

新智元整理  

整理:鍾惠中、隨一、熊笑

新智元為COO和執行總編提供最高超百萬的年薪激勵;為骨幹員工提供最完整的培訓體系、高於業界平均水平的工資和獎金。加盟新智元,與人工智慧業界領袖攜手改變世界。

簡歷投遞:[email protected]    HR 微信:13552313024

【新智元導讀】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親臨北大 AI 公開課,就 AI 的感知與認知能力、AI (人工智慧)與 HI (人類智慧)的共進化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講解。洪老師指出,黑盒無法承擔重大決策,AI+HI是終極智慧形態,而且人類已經在朝著 AI+HI 共進化狂奔。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老師的到來讓本週的北大 AI 公開課備受矚目。在這堂接近兩小時的公開課上,洪小文博士滿是乾貨的演講以及和北大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主任、百度七劍客之一雷鳴老師的精彩對話,讓教室掌聲、笑聲不斷。我們先為您呈上本課精彩內容的摘選,然後是整堂課全程實錄的大餐。

洪小文博士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問答是從一本書開始說起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他把人類思考的行為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我們不假思索,一個是需要好好想一下的。根據這一理論進一步細分,洪老師提出有關 AI 能力的三個問題:

1.   感知:這是貓還是狗?——這是個不假思索的問題(Think Fast)

2.   認知:這是喜劇還是悲劇?——這個要好好想一想(Think a little bit Slow)

3.   決策:微軟是否要買下LinkedIn?——重大的決定(Think Slow)

感知:人工智慧正在從各個方面超越人類水平,幾行程式碼輕鬆實現人臉識別

對於第一個問題,涉及語音識別、影象搜尋、影象識別,人工智慧已經解決的很好。洪小文提到2015年,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深度殘差網路做到152層的時候,在ImageNet上的錯誤率只有3.5%,低於人類5.1%的錯誤率。更不用說現在還有上千層的深度神經網路。

在2016年COCO影象分割比賽中,微軟亞洲研究院再次獲得了第一名,比2015年的成績(當時也是微軟第一)進步了33%,超過2016年的第二名谷歌的效能11%。

微軟對於這些認知、感知,將其做成微軟認知服務,裡面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跟自然語言識別,知識還有搜尋,通過API的形式,讓學生們、老師們和各個開發者不需要掌握人工智慧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智慧應用,從而把AI普及化。Uber、可口可樂都用人臉識別做很多東西。

洪小文還提到前兩年風靡的How-Old.net就是用微軟認知服務的API,它的人臉識別功能可以識別性別、年齡,而這個應用只用了幾行程式碼。

認知:大資料隨物聯網崛起,分析、預測、決定全面進入自動化

洪小文介紹,我們有了物聯網隨時蒐集資料,就會有更巨大的資料幫我們實現自動化。在控制系統中有FeedbackLoop的概念,其中包括驅動器(Actuator)、物理世界(Physical World)、感測器(Sensor)、分析(Analysis)、決策(Decision)。

洪小文舉例到,例如想治理河流,先有感測器檢測水質、之後再分析決定,每一次完成一個Loop都會進步。隨著更多感測器隨時隨地收集資料,就能完成更多的Loop,系統提升就越明顯。人也可以用可穿戴裝置形成這樣的系統,以隨時監測健康,提前預警健康問題。微軟目前和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合作,進行飛機油量的自動化管理。不論是監測監控還是監控飛機油量,都是重複性的工作,非常適合AI做。

決策:AI黑盒無法承擔重大決策,AI+HI是終極智慧形態

人有因果推理,而現在的AI是黑盒子,對於重大決策,我們不會放心交給系統做。這種非重複性任務,讓AI去做的價值值得商榷,同時複雜決策常常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作推理,它的涉及面太廣。

但是AI是否就無法為決策提供價值了呢?AI利用其大資料的處理分析能力,可以為我們推薦值得注意或者研究的點,但裡面的道理還要人類自己去求證。正如微軟的AnnaTalk,用自然語言提問,系統給出初步的分析結果。AI與HI配合,可以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AI威脅論由來已久,人類早已朝著AI+HI共進化狂奔了

洪小文對AI報以樂觀的態度,並不認為AI真的會威脅到人。曾經1950年二戰結束不久,全世界的計算機用兩隻手就數的過來的時候,時代雜誌就開始宣傳機器威脅論。現在回想起來,蠻不可思議的。

洪小文提到他曾經最傷心的是小學一年級沒有被選進珠算隊,可是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會拼命學習珠算。所以人類在圍棋上被AI打敗也沒什麼好傷心的,就像現在也不會有人因為珠算算不過計算器而傷心了。

事實上智慧的四個層級:感知、認知、創造力、智慧,人類被碾壓到1.5層,也就是說大多數常用感知、聽、看都被超越了。認知也有相當一部分被超越。

人類應當習慣,就像計算能力和記憶力,我們覺得機器比我們強是很正常的。我們其實早就朝著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共同進化的路狂奔了。

微軟硬起來,硬體做的比蘋果還好

洪小文說:“最近很多人說,微軟的硬體做的比蘋果的還好”。微軟的混合現實裝置HoloLens馬上要在中國上市了。

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的維修人員用HoloLens為電梯進行維修已經用了很久了。AI的確對職場工作產生了一些變化,但我們不是被取代,而是用AI做的更好。

AI=Augmented Intelligence

Human+Machine=Superman

洪小文認為人工智慧確實很多方面比人強,但是他也認為人的不完美可能正好造就了我們的創造力。

關於機器意識,他認為完全沒有必要糾結造出有意識的機器人,而是應該造出有用的機器,以及不會失控的機器,如果非要造有意識的,不如多生點小孩。理想的機器助手應該沒有意識,但是又會察言觀色就像微軟小冰。

關於奇點會不會到?AI是不是可以持續讓世界越來越好?洪小文認為就算有一天做到了強AI,解決了一個難題,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未解的難題,雷曼猜想、P等不等於NP,甚至宇宙從哪裡來,有沒有大爆炸,將來宇宙會不會再縮小,總有一個問題可能永遠無解。他認為AI=AugmentedIntelligence,Human+Machine=Superman。人和機器的共生才是終極形態。

對於AI技術的研究方向,他建議把目前深度學習這一套和以前做白箱的認知結合起來。另外洪小文表示非常看好物聯網,與其相關的感測器做到又小、又省電、又方便、又準,是一個很有挑戰的研究方向,不僅僅是軟體的問題,還有物理和材料方面的挑戰。

洪小文認為數字化轉型一定會席捲所有公司,只是用的多少和早晚有差別。他提到微軟有很多AI+工業的應用,包括跟勞斯萊斯、蒂森克虜伯電梯公司的合作。

AI 的滋養:雲是氧氣,資料是水

微軟押注雲和AI。洪小文認為雲和物聯網都很重要。雲和物聯網結合以後,不用擔心計算,也不用擔心資料。AI需要的兩個重要的氧氣和水分,一個就是資料,一個就是計算。對於做AI的公司而言,雲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氧氣。

AI分化就是貧富分化

AI+HI 是否會造成人類的分化?無法和 AI 結合的人是否會沉入底層?洪小文認為,分化一直都有。前幾年有數字分化,將來有AI分化,其實本質就是貧富差距。我們希望人人平等。政府有責任把稅收、社會福利系統做好。而微軟這種大企業可以在計算資源平等上出力,微軟特別拿出10-20億價值的雲資源專門給付不起錢的地區使用。

洪小文老師個人宣講實錄

   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來分享,謝謝雷老師開課,大家也上過很多前輩講的課。這個課接近尾聲時我會談一下從現在怎麼看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我覺得到最後將會是人工智慧跟人類智慧的共同進化。

    我今天用一個方法來介紹一下,大家對未來人工智慧哪一些東西能做,哪一些東西不能做。首先跟大家介紹一本書,這本書叫做《Thinking,Fast and Slow》,這本書的作者是是一個諾貝爾經濟獎的得主,這本書是商學院經濟學系通常都會用的,他把人類思考的行為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我們不假思索,一秒鐘之內就想好的。還有一個東西我需要想,而且要想很久,這裡面我再細分,分成有些東西我們想的非常快,比如說給你看一個是貓還是狗?這個可以馬上回答。還有一些要思考很久,比如說大家看到這個劇照,這是一個喜劇還是一個悲劇?這種東西顯然要稍微想一下。這是一部美國電影,如果有人認識這個男演員說他拍的90%是喜劇,就猜錯了,這是他拍的很少數懸疑的悲劇叫做《23》,所以必須要拿著圖片去找,就算有這些錄影還要一幀一幀的去找,或者要做一個人臉識別那個女的是誰,再查這兩個人同時在哪一部電影出現。

    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去年決定收購LinkedIn,現在已完成收購,這種事情在商業裡面常常都是這樣,我們該不該,該花多少錢收購他們,這種問題基本上都是大的決定,一輩子只做一次。既使你說去年我們決定不買,今年決定想買的話價格也不一樣,時過境遷什麼都不一樣了,你要重新思考。

    人也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你們進北大以前該報考哪一個學校,該報考哪一個系,我保證你們要稍微想一想,我不相信有人說10秒鐘就知道決定。甚至於人生大事男女朋友該不該跟對方求婚,這種人生大事你一定想了很久,而且還問了很多人的意見,最後你做出決定,這種事情都是想很久。

    現在我目前用人工智慧所做的專案,特別是微軟所做的跟大家介紹一下,以這個為例子,不是微軟自己做,大家都在做。

    第一個問題就是作為感知的問題,語音識別、影象搜尋、影象識別,大家可能知道有一個ImageNet,在計算機影象識別上是一個公開的database,每年都有比賽,微軟在2015年12月份憑藉深層神經網路技術的最新突破,第一次超越了人的水平,實現了錯誤率3.5%,而人的是5.1%。大家到今天一定聽說過什麼叫深度學習,當時我們拿到第一名的時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上百層,到現在已經上千層了。大家可能會說深那就越深越好,但真正做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越深需要Data越大,需要計算量更大,很多時候是跑不完的。怎麼樣讓一樣的data能夠把結果做上去,同時還能夠算出來,這個東西還需要很多的研究和功力。而且深度學習只是在辨認哪一些是影象,實際上一個影象裡面有很多物體,像一個簡單的照片裡面就有十幾種物體,不但要辨認出每一個是什麼,還要把它劃出來才有用。有另外一個比賽COCO,這裡面比的是比劃出來還難,要做到畫素級別的識別才算正確。微軟亞洲研究院我們多年參加這個,2015年我們是第一,去年也是第一,而且領先很多在業界大家很熟悉的人工智慧很牛的公司。

    我們這個演算法不止可以做的很準確,還可以做的很快,所以我們在Video每一幀每一幀去做,最起碼24幀甚至有到60幀的,我們可以做到實時,所以就可以做很多應用。

   剛才講的只是把它框出來,甚至還有一個 task 叫你要講出這個圖片要幹什麼。所以給你一個Video就更難,有一個人在彈琴,有一個人在讀書,要把這個做成一個服務,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www.captionbot.ai,你可以上傳任何一個照片,像這個不僅知道它是三明治,還知道三明治被切了一半,我們剛才講的VideoCaption也有這個技術。

    微軟對於這些認知、感知,我們就把它做成微軟認知服務,裡面有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跟自然語言,知識還有搜尋,都把它做成API每個人都可以呼叫,讓學生們、老師們和各個開發者不需要掌握人工智慧的專業知識,也可以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智慧應用。目前為止,Uber、可口可樂等都用我們的人臉識別做了很多東西,像Uber,司機要開車以前會跟Uber登記他是誰誰誰,要做一個人臉識別,確定他是那個人,不能代駕,他才可以接Uber的活,這個是用我們的技術。

    機器翻譯其實在中國現在用處是最大的,很多遊戲在國外有玩家玩,在上面就可以做。LUIS可以做聊天機器人,中國中信集團,新加坡政府等都在用。我們最近剛上線的就是OCR甚至是手寫OCR,在我們的OneNote等上面都有。我們不僅在做API,同時我們也在做應用,其中一個很有名的叫做How-Old.net,兩年前推出的時候,一時之間馬上變得全世界瘋狂,上傳照片就可以知道圖裡的人是男的還是女的,幾歲,很多人到今天還不知道這個是微軟做的,而微軟做這個的目的不是要做應用,目的是要展示微軟認知服務的特性,因為How-Old.net裡面原始碼總共只有幾行,有了API想一些設計引數以後就上傳照片,回來就有這些照片裡面所有的資訊,所以整個應用只用了幾行程式碼,我們做這個的目的就是要讓AI普及化,讓大家能夠有一些好的想法去做AI的應用,不需要每一個人都把所有的AI技術去學一遍。

    在中國我想大家知道微軟小冰,日本叫Rinna,在美國叫Zo,小冰到今天其實是各個智慧的結合,它不僅有自然語言的聊天,它也有語音,它也有視訊,也有照片,譬如說像有人上傳一個狗的照片,小冰的目的不是說辨別這是什麼狗,通常人看到狗可以聊什麼呢,可以聊狗的主人,可以聊什麼樣的人喜歡這個狗,你可以說哪一個有名的人長的很像這個狗。這樣的話就有東西可以聊下去,我們對小冰衡量的方法就是使用者跟小冰聊了幾個回合,一問一答叫一回合,目前小冰在中國大概平均是25輪,25輪很了不起,因為你自己跟你朋友親人微信上聊的話,我估計每次大概是3到5輪,小冰是平均25輪。

    同樣,我們跟京東合作我們有這些書,如果說辨別書,這是哪一本書那就聊完了,所以你可以聊書的內容。

    在書方面,可以聊作者,聊喜歡什麼型別的書;在衣服方面,可以辨認出布料,種類,款式。我們會在社交網路上看大家的聊天內容,如果大家接下來會聊針線活,那麼機器可能也會聊同樣的話題。在人的方面,主要是認知服務,機器能夠根據照片判斷性別,年齡,twins or not。如果顏值在一個區段,可以聊外表;如果顏值在另一個區段,可以聊內心。小冰是所有這些感知服務的整合。

第二個問題就是think a little bit slow,很多問題很複雜。在我看來每一件產品都是可以應用這張圖。如果現在有一個sensor(感測器),就可以在物理世界收集資料,接著可以進行分析、決定下一個產品要做什麼,下一個行業要做什麼,之後再有actuator(驅動器)。比如,我想治理北京附近的河流,先有一個 sensor 去測試水值,之後再分析、決定。每一次完成一個loop都會進步,完成的越多,進步越明顯,這在控制工程中叫feedback(反饋迴路)。以前我們要派人去收集資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如今,我們有IoT,隨時隨地可以收集資料。

人的身體也是如此。在加護病房中,會測試病人的鉀、鈉等元素,一旦發現數據偏離正常值,醫院就會有所行動,使得人體維持在正常水準。以後,當人長出第一個癌細胞的時,可能就知道,越早發現就越容易治療,可以利用穿戴式裝置等。我剛才講的觸發者和感測器,就是所謂的物聯網,能夠收集大量資料。如果有大量的運算能力,你就可以把它自動起來,當然也包括很多深度學習的演算法。

現在為什麼AI這麼紅火,雖然這個系統很複雜,但是可以自動化,把它連起來。舉一個商業例子,叫預防性維修(PredictiveMaintenance),與剛才異曲同工。

微軟大樓裡面都有電梯,以前怎麼維修。一旦電梯壞了,就打電話讓電梯公司來維修,電梯公司隔了幾天派人到這個大樓來,然後將一個東西插上去,叫rs232。接上去以後像一個PC,下載一些資料,然後拿回去分析,又隔了一兩個禮拜,然後找到問題了,再派一個人過來維修。幾個禮拜電梯都不能工作。現在,就在上面裝一堆感測器,收集電梯運作的速度,發出的聲音等資料,並傳回公司。在電梯壞之前,有預防性維修(PredictiveMaintenance)。如果聲音不對了,阻力大了,速度不均勻了,在還沒有壞之前,就派人去維修。這在工業界,已經鋪天蓋地了。可以想象,在機械沒有壞之前你就可以去維修的話,可以省下很多金錢和時間。

其實講物聯網並沒有幾年。之前溫總理當年在無錫講物聯網。將來萬物都會放上感測器。若要知道牛的品質,奶的品質,肉的品質,就在牛、水等物體上安裝感測器。物聯網就這麼回事,但是非常重要,沒有這些資料,AI沒戲,AI只是演算法。微軟有很多資料,並提供從收集資料,到大資料分析,到視覺化等。我們有很多夥伴,比如勞斯萊斯,勞斯萊斯的引擎特別有名,生產很多飛機的引擎。

其實飛機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油錢。若飛機載油多,重量增加,就會用更多的油;若載油少,遇到天氣逆風,會變的不安全。通常如果飛機較慢,80%都是與油的量有關。因此,在飛機公司,油的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環。那麼現在有了這個系統可以省油,因為能夠預測航行路線,風向,氣候,重量。

我上一次飛機誤點很荒謬,都算好之後,又載了一些貨。貨放的多了,就要想辦法加油還是卸貨。最後慢了六個小時。有了這個機器就簡單了,可以記錄飛機有多少重量,左右多少可以平衡,天氣如何,路線,然後就可以預測,就可以做的比較精準。這就是FeedbackLoop的重要性。我們做技術的人希望把AI技術,把演算法做得更好,但是別忘了最後還是因為這些資料的取得,資料取得的快速程度可以讓你實現很多東西,這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來可能會做一些稍微慢的東西,但你會重複的做,這些交給AI很適合。加上物聯網後,就能夠全面自動化。

第三類的問題比較特別,一個東西若要thinkslow,然後makedecision。通常,這樣的系統裡,資料取得不可能完整,甚至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比如我剛剛舉這個例子,我們該不該買LinkedIn,我們想買別人也想買,別人想買的時候,標的的價錢就上去了。你們報考的時候也如此。還有該跟誰結婚,該跟誰求婚,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只做一次。這樣的決定讓AI做,我想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可行的。

我覺得大部分人也不會交給系統做。但是,不代表AI不能幫助我們,因為AI會給你很多資料,我覺得有很多人會去看一下,參考一下。包括在決定要不要去收購LinkedIn時候,我們會做很多資料分析,但是最後是人來做這個決定.這就是我講的AI+HI。如果不是一個重複性的任務,你讓AI去做的價值值得商榷。同時,也不是一個封閉系統,更不要說大資料和推理了。

我們不太可能做黑箱的思考,而是要做白箱的思考。人的思考一定是一些有規則的,比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不同於現在的AI系統。現在的AI系統是一個黑箱,不知道里面怎麼運作,然後黑箱與黑箱之間的關係也不清楚。除非一個黑箱的輸出剛好是下一個黑箱的輸入。如果你知道某一個事情的因果關係,就可以做這些事情。

因果關係在統計學裡面是非常難的。統計學裡常常舉一個例子,以前大家認為喜歡玩電遊,與暴力傾向有很大的相關性。如果學過統計學,學過機器學習就會知道,這是完全不科學的。當A與B的相關度很大,但是到底是A影響B,還是B影響A?可能是倒過來,可能有個小孩本身就很暴力,它就比較喜歡玩電遊。如果不是封閉系統的話,因果關係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所以我提到的一個概念——AI與HI的組合。Analysis與decision可以做黑箱。科學上,我們常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其實多年比薩斜塔的實驗就是蒐集資料來證實想法,就是一個AI加HI。人永遠在Loop裡面。

這裡跟大家介紹微軟的一個產品叫Power BI,大資料視覺化。大家會說為什麼視覺化這麼重要?因為資料是死的,視覺化可以讓你有一個介面,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洞察他的insight。在洞察了因果關係之後,再去找新的資料來證明你的想法。下面我想跟大家舉個例子。這是真實的資料,關於過去七八十年來人類遭到鯊魚攻擊的資料。在這些資料中,微軟的工具可以自動發現一些有趣的點,大約有上千甚至上萬。不見得所有的點都有意義,同時解讀每一個點,都需要AI與HI的配合。系統會智慧推薦有興趣的點,裡面的insight 還是需要自己去判斷,這就是我們推出的quick insight。通常介面上有兩種,一種是push,UI介面怎麼將上千上萬的東西分類推給使用者,現在人能否用自然語言對話的方式去pull,去拿人們想用的資料,我們就做了一個東西叫Anna talk。

大家剛看到的是用自然語言的方式,各取所需。當年說了一個詞dangerous,機器不知道這個名詞什麼意思,使用者可以定義,dangerous是死亡多少人。之後,機器不僅知道dangerousyear,還知道dangerousactivity。

為什麼如今AI這麼熱,因為有了資料、演算法,可以做很多數字轉型。而且這種數字轉型,對每個人和社會,都會產生很大影響。至少資料轉型會在四大塊對於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用剛才講的Loop,產生產品迭代,這其實就是網際網路思維;

其次,就算產品不改變,如何優化公司與客戶的聯絡,調動客戶;

再次,是公司運營,如何讓運營變得更有效率,更節約成本;

最後,是人才,如何用大資料讓員工的生活更順暢、和諧,同時還可以激發員工的潛力和創造。

這四塊適用於每個公司,也是業界看到的機會。從架構上看,類似於雲端計算的IaaS。其中包括硬體(GPU、FPGA等)、軟體(深度學習框架等),我們提到的認知服務就是一個PaaS。

現在新興的叫Data tasks,在座的很多畢業以後做Data tasks工作,或者做開發者,開發者要用一些SaaS,也要用一些PaaS, SaaS裡面重複性很複雜的東西,有閉環可以用AI搞定。有一些東西是人跟機器一起做的,就是AI+HI這是不同的SaaS,這是可以做的一個簡圖,機會是無窮的,我剛才講的針對每個公司每個單位有四大塊都可以做這些改進。

 在微軟的話,大家看到我們新一任CEO到今天,最近大家看到的微軟都是很快的,因為我們在這裡面都講到了先機,這麼多東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做數字化轉型。微軟是一個軟體公司,但是微軟最近硬起來了,網上很多人說,微軟的硬體做的比蘋果還好。

新的硬體HoloLens,我們絕對是領先的,HoloLens已經宣佈今年就會在中國上。還有想Surface studio等等,這些才是未來的東西,很多東西只有我們有。講了那麼多AR、MR我們快賣了一年半了,給大家看一個例子。

這就是那個電梯公司——蒂森克虜伯,在講維修,這相當於在做訓練,訓練這些維修的工人,就是在他辦公室裡就可以看到電梯裡面的結構,這是訓練,還有因為這些都要動,他不可能這時候還在翻它的指南,而且大家可以看到以前電梯維修的記錄。而且還可以知道電梯裡面的結構該從哪裡拆進去。

我講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看的很清楚,AI的確讓一些職場工作產生了變化,大家不要想的那麼簡單,全部都被取代,很多時候大家都講機器人,其實更重要的是AI+HI,怎麼樣讓技術幫助人更有效能,工作上可以很簡單的看出來,對於一樣的修復工作非常有效率,非常輕鬆的,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利用技術配合起來把事情做的更好。

基本上我給大家看的AI,特別是相應的大資料、物聯網技術結合以後可以做這些東西。

我現在講講未來,未來會怎麼樣?當然AI報道非常多,對AI的報道里面有很多是危言聳聽或者聽起來很嚇人的。到底哪一些該害怕哪一些不該害怕的。

    首先1950年是二戰剛剛結束沒多久的時代,二戰結束剛5年,當年全世界的計算機可以用兩隻手數出來,絕對不超過10臺,但那個時候時代雜誌就已經在擔心造出一個機器比人聰明,1950年我們原子彈都造出來了,原子彈的威力大家也看到了,我們造了很多拖拉機、飛機各個東西,但對那些都不太害怕。

其實我很害怕,因為工作的原因我看過無數多的機器人,有時候不小心手這樣一揮就會被打到,人型機器人站的很穩是非常重的,我站在那邊不小心他碰到我怎麼辦,我一直都很害怕,我這個人比較瘦小,我看到那些大型動物都很害怕。我覺得人類很好玩,大部分人不害怕,人就很擔心機器比我們聰明,那個時候AI還沒有影呢,1950年AI這個詞還沒有出來,AI去年60年,是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時提出的。說到這個我講講我跟這個的淵源,1956年的時候一個人叫John McCarthy,我很有榮幸,我可以叫他師祖,他帶了一幫人在達特茅斯開了一個會定義了AI兩個字,這也是之所以人家說他是AI之父。我的老師也拿過圖靈獎,他的老師就是JohnMcCarthy,也拿了圖靈獎,所以我算是John McCarthy的正宗徒孫。1956年AI的詞還沒有,大家都已經很害怕了,就跟今天一樣,人在智力這個事情特別受創傷的感覺一直都有。

下面講一下,什麼是智慧。其實人對智慧的定義一直在改變,感知就是說能夠聽,能夠看。感知之下還有一些東西,今天大家都不覺得很智慧的東西,今天講人臉識別大家覺得很智慧,能夠聽懂語音也很智慧,能夠跟人聊天都是很智慧。但是今天有沒有人認為計算是智慧,在座沒有人認為算術可以算的很快,很準,你會覺得這個人很快,但是你不會說他很智慧。我這一輩子受到的第一次打擊就是我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沒有選上參加珠算隊,現在的年輕人有沒有人真正摸過算盤,用算盤計算過?在我們那個年代計算是跟下棋一樣分級分段的,最早也是到九段,有人可以心算,算的很準,當時我們認為是神童。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跟我說你蠻聰明的,但是身體不好,別參加珠算隊,當時我很沮喪,但今天跟計算機比計算簡直是以卵擊石。

其實記憶力,以前我們講詩詞倒背如流就是記憶,記憶這個東西大部分人也不會認為是聰明,就像電話號碼,今天我一個電話號碼都記不出來,有手機誰記電話號碼?所以記憶力這件事情不錯,但是沒有人認為多了不起,尤其是涉及到安全,大家記不記得IBM幾年前打敗了所謂的世界冠軍,那個遊戲大部分都是靠記憶,問一些歷史或者地理問題都可以答出來,但那個都還沒有達到今天我講的層次。

人類對智力的定義是不斷在改變的,這是我要講的一點。我這一代已經經歷了,這是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共進化,如果我沒有做人工智慧,假如說今天沒有人工智慧,沒有計算機,我們一定認為一個人很會做心算的很聰明。

我們剛才講Perception感知,感知AI可以做的比人好。我舉個例子,今天假設說北京有50個危險的恐怖分子,給你50張照片,今天你的tasks就記好這50個人長什麼樣,你站在關口那邊看,我可以保證,機器會做的比你好,但是我也保證機器做這個事情你會非常高興,安檢機器做會比我們做的好很多,我們也不會受到傷害。今天讓你拿30個電話號碼記,機器都不用做AI,做一個比較就可以了,人幹嗎要去做這個呢?這個太Low了,這個東西就讓機器去做,這個不是說沒有智慧。

既使是這樣,機器去做,你有沒有發現哪一個AI系統跟人做的一樣?今天沒有,明天也沒有。所有系統哪怕是再強,99%點多,有的東西還沒有達到99%,這個是Perception。到了這個level叫做認知,認知這件事情目前為止還是沒有譜的。

相關推薦

北大 AI 開課11微軟總裁——AI+HI終極智慧形態

新智元整理   整理:鍾惠中、隨一、熊笑 新智元為COO和執行總編提供最高超百萬的年薪激勵;為骨幹員工提供最完整的培訓體系、高於業界平均水平的工資和獎金。加盟新智元,與人工智慧業界領袖攜手改變世界。 簡歷投遞:[email protected]    HR

MIT量子力學開課6薛定諤方程筆記

Youtube視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WpyhsPAK14 幾個基本假設 粒子的運動軌跡由波動函式\(\psi(x,t)\)完全描述,其中\(|\psi(x,t)|^2\)表示\(t\)時刻,粒子出現在\(x\)的概率 任意一種測量都對應一個

北大AI開課十一課--語言智慧的進展by微軟亞洲研究院周明

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時間卻很有限。所以我們更應當在開始任何事情之前,做好足夠的計劃和準備,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最恰當的選擇,為自己真正值得做的事爭取出更多時間。之所以有這個感悟是因為最近太多事情要做,但是卻一團糟,所以突然發現,或許應當做一個更為嚴密的計劃! 第十一講

MIT演算法導論開課全域雜湊和完全雜湊

全域雜湊            對於任意雜湊函式而言,都存在一個不好的健集,使得所有的健都會雜湊到同一個槽裡去,那麼如何解決這種情況呢?如何防止對某個鍵集永遠有較差的表現?如何防止競爭對手使用這個鍵集來降低你的效能表現? 一個詞解決這個問題 —— 隨機! 全域雜湊的方法

清華大學開課線性代數2——3奇異值分解

筆記源自:清華大學公開課:線性代數2——第3講:奇異值分解 提示:如果文中圖片看不清文字,請右鍵單擊滑鼠,選擇在新視窗開啟圖片,然後放大圖片(這邊上傳之前都是可以看清的,由於網頁正文部分大小固定,因此圖片被自動縮小以便適配網頁),截圖部分是課堂ppt老師隨

清華大學開課線性代數2——9馬爾科夫矩陣和正矩陣

筆記源自:清華大學公開課:線性代數2——第9講:馬爾科夫矩陣和正矩陣 提示:如果文中圖片看不清文字,請右鍵單擊滑鼠,選擇在新視窗開啟圖片,然後放大圖片(這邊上傳之前都是可以看清的,由於網頁正文部分大小固定,因此圖片被自動縮小以便適配網頁),截圖部分是課堂p

百度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陳競凱自動駕駛的現狀及發展 | 北大AI開課筆記...

主講人:陳競凱 | 百度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整理:陳銘林 俞晶翔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

AI研討會直播《人工智慧開發前沿》實戰系列開課1期

報名連結:https://www.slidestalk.com/m/276?__fuid=31832 活動背景 業務需求、資料、演算法、算力等因素,決定人工智慧技術走向產業落地面臨各種挑戰。部落格園聯合示說網以及產業內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工程師講師,結合實踐案例,推出《人工智慧開發前沿》實戰系列公開課,將涵

【MaxCompute官宣】大資料計算技術共享計劃 — 技術開課四季進行中!(2018.12.11-2019.01.03)

你可知,每個時代,都悄悄犒賞會學習的人。因此,我在這裡等你主動,一起演繹新的故事。 MaxCompute在2018年的雙11全球購物狂歡節中,以單日處理資料量超過500PB再次衝擊新極限,書寫新記錄。 既然崇拜,不如走近,一探究竟。 MaxCompute是什麼? 答 >>

《零基礎入門學習Python》063論一隻爬蟲的自我修養11Scrapy框架之初窺門徑

上一節課我們好不容易裝好了 Scrapy,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好它,有些同學可能會有些疑惑,既然我們懂得了Python編寫爬蟲的技巧,那要這個所謂的爬蟲框架又有什麼用呢?其實啊,你懂得Python寫爬蟲的程式碼,好比你懂武功,會打架,但行軍打仗你不行,畢竟敵人是千軍萬馬,縱使你再強,

北大AI開課第一課——人工智慧前沿產業趨勢by雷鳴老師

       最近聽了北大的AI課程,為了更好地吸收課程的精華,將知識變成自己血肉裡的力量(認真臉),決定要把課程的筆記重新梳理一遍,一直以來記筆記的習慣是(1)只記感覺對自己很有用的,如很新穎的、很經典又容易忘的、啟發思考的、利於裝逼的;(2)一般記錄使用自己的語言,雖然粗

【直播預告】Java Spring Boot開發實戰系列課程【11訊息中介軟體 RabbitMQ 與api原始碼解析

內容概要:mq訊息中介軟體在高併發系統架構中扮演關鍵角色,阿里雙11高併發使用了mq技術。本次課程一起學習最新Java Spring Boot 2.0、RabbitMQ中介軟體的最新特性與實戰應用,同樣會分析核心api原始碼。主講人:徐雷(阿里雲棲特邀Java專家)直播時間:2019年1月8日 週二 今晚20

德哥PG系列課程直播(11PostgreSQL 在社交應用領域的最佳實踐

知識點 關係資料,大V熱點,正反向關係,計數器快取 學習資料 1、三體PCC大賽題目 - facebook微博 like場景 資料庫設計與效能壓測背景:高可用架構的一個PCC大賽,看了一下比賽規則,發現PostgreSQL很適合做這個場景,原樣復刻,使用PG實現以及效能表現到底如何?2、使用facebo

11sed進階操作

ssa str 插入 引號 ams 部分 情況 沒有 ims 第11章:sed進階操作 sed是一個很好的文件處理工具,本身是一個管道命令,主要是以行為單位進行處理,可以將數據行進行替換、刪除、新增、選取等特定工作,下面先了解一下sed的用法

python+selenium自動化軟件測試(11章)持續集成jenkins和GitHub的使用

con 內容 安裝與配置 sel 改變 安裝包 github使用 commit 軟件 11.1 jenkins持續集成環境 相關安裝包下載鏈接:http://pan.baidu.com/s/1qYhmlg4 密碼:dcw2贈送jenkins集成selenium環境視頻鏈接

011一個打了激素的數組[02]

nbsp img inf bubuko ice slice 知識 http bsp slice: member[1:3] 課後作業: 0. 2,9,71. list1[0]= 1list1[0:1] = list1[1] 2. 方法一: >>

4星|《財經》2018年15期電動飛機、無人飛機、AI無人機

屬於 這也 缺失 生態系統 轉發 更改 討論 生物 分時 《財經》2018年第15期 總第532期 旬刊 本期主題是AI。有多篇國內AI行業的比較深入的調查報告,比較有意思的有:電動飛機、無人小飛機、AI無人機、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Amazon Echo雲端保存了聽

11、Flask實戰11視圖使用裝飾器

... 訪問 表示 lena 實戰 之前 定義 app style 藍圖的基本使用 之前我們寫的代碼都是集中在一個主程序文件裏面。這樣不利於分層解耦和維護。藍圖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的flask項目更加模塊化結構更加清晰,可以將相同模塊的視圖函數放在同一個藍圖下,同一個文件中,

學習筆記-甲魚Python3學習改進我們的遊戲

import lazy 打印 變量 lua while語句 表達式 val 測試題 測試題0.請問以下代碼會打印多少次“我愛魚C”?while 'C': print('我愛魚C')當while語句中條件為真的時候,會無限循環下去。所以“

學習筆記-甲魚Python3學習python之常用操作符

mar 邏輯 .... 運算操作 == 整數 image 臺階 size 常用操作符運算操作符:加+ 減- 乘* 除/ 余% 冪運算** 地板除//比較操作符: < ,> ,<=,>=,==,!=邏輯操作符: and,or,not優先級:冪運算符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