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一文揭祕BAT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薪酬結構

一文揭祕BAT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薪酬結構

開發十年,就只剩下這套架構體系了! >>>   

一文揭祕BAT等網際網路公司的薪酬結構

 

很多小夥伴都接到了各個公司的offer call了,如果你沒有特別去了解過網際網路公司的薪酬體系,可能並不知道其中的門道。

基本工資是多少?發幾個月?績效是否影響工資?年底可以拿幾個月的獎金?這些問題都與我們息息相關。HR在和你談薪的時候,說的無非也是這些東西。

只有瞭解了各個公司的薪酬結構,晉升途徑,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讓我們在選擇offer時心中有數。

騰訊

01 職級

  1. 騰訊職級體系分 6級,最低1級,最高6級。同時按照崗位又劃分為 四大通道,內部也叫“族”,比如:
  2. 產品/專案通道,簡稱“P族”
  3. 技術通道,簡稱“T族”
  4. 市場通道,簡稱“M族”
  5. 職能通道,簡稱“S族”
  6. 每一級之間又分為*3個子級, *3-1是任命組長/副組長的必要條件,其他線也是這樣。T4基本為總監級,也不排除有T3-3的總監,因為T4非常難晉級。
  7. (騰訊的技術級別及對應薪酬)

02 薪水

  1. 騰訊薪資架構:12+1+1= 14薪
  2. 騰訊標準薪資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 16-20薪
  3. 年終獎:看部門盈利情況,一般是 3個月
  4. 級別越高base薪酬也越高,一年根據你的表現大概能發 15.3個月至 18個月的工資,T3.1的薪酬 2w+,T3以上級別的員工都會有股票期權,騰訊09以前的員工賺錢主要靠股票,從08到現在股票增長了500%+,T5+的薪酬在600w~800w/年。

03 跳槽 or 晉升

  1. 在騰訊最常碰到的晉升問題就是天花板。可能新人進去,學東西會很多,但業務線就這些,沒有那麼多坑,自然也就很難晉升高階崗。尤其是T2 升T3,T3升T4。
  2. 騰訊的研發序列碩士學歷的佔多度,211大學,985大學佔多數。
  3.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是有 淘汰制考核的。一般一年 2次考核(6月、12月),實行 末尾淘汰制, 0-10%優秀,必須有 5%的人轉組(轉組也可能出現沒人接收的情況)或者被開除。
  4. 升級也跟考核結果很有關係,要升一個小等級, 必須最近兩次考核得過一次A類考核結果。升 T3.1是 內部晉升的第一道檻,要求架構在領域內優秀,被追問攻擊時能無漏洞應答出來—— 據說只有30%的通過率。
  5. 同時,騰訊好的一點在於,底層普通員工如果技術真的不錯,照樣升級,和是不是領導關係不大。領導的帶隊價值在 T3.3時才顯現出來。
  6. 有的小夥伴做了3、4年的T2 升T3升不上去,這時就是創業公司挖人的好時機。在新團隊中提供更大的發展和創作空間,對在騰訊奮鬥多年卻無法晉升的員工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
  7. 在騰訊最悲劇的時刻就是公司有收購和整合,搜狗合併,搜搜的人哭了,京東合作,易迅的人哭了。在騰訊跳出來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面的公司太不完善了。
  8. 阿里巴巴

01 職級

  1. 阿里巴巴有 兩套人才發展體系,一套體系是 專家路線【P序列=技術崗】,程式設計師、工程師,某一個專業領域的人才。
  2. 另一套體系就是M路線,即 管理者路線【M序列=管理崗】,從M1到M10,把每一個層級的評判能力全部細分,它的能力表現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層級,全部有一個細分的體系。這樣就實現了整個人力資源體系的科學化。
  3. 大部分都歸納在P序列 ,你的“職位+工種”,比如P7產品經理=產品專家。
  4. 一般到 P3為助理,其中 P6、P7、P8需求量最大,也是阿里佔比最大的級別。
  5. 在阿里早些時候P級普遍偏低,專員可能是P2這樣,後來有了一次P級通貨膨脹,出現了更多的P級。 在阿里只有P6(M1)後才算是公司的中層。不同的子公司給出P級的標準不一樣。
  6. 比如: B2B的普遍P級較高,但是薪資水平低於天貓子公司的同級人員。同時到達該P級員工才有享受公司RSU的機會。(低於P6的除非專案出色有RSU獎勵,否則1股都拿不到)

02 薪水

  1. 阿里薪資結構:一般是12+1+3=16薪
  2. 年底的獎金為0-6個月薪資,90%人可拿到3個月
  3. 股票是工作滿2年才能拿,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4. (阿里專家級別及對應薪酬)

03 跳槽 or 晉升

晉升條件:

1、 晉升資格:上年度 KPI達3.75。

2、 主管提名:一般KPI不達3.75主管不會提名。

3、 晉升委員會面試:晉升委員會組成一般是合作方業務部門大佬、HRG、該業務線大佬等。

4、 晉升委員會投票。

P5升P6相對容易,再往上會越來越難*,一般到P7都是團隊技術leader了,P6到P7非常難*,從員工到管理的那一步跨出去不容易,當然有同學說P一般都是專家,M才是管理,actually,專家線/管理線有時並不是分的那麼清楚的。

百度

01 職級

  1. 百度的級別架構分成四條線。
  2. 技術序列 T: T3 - T11一般對應阿里高一級序列,如:百度T3=阿里P4,T5/T6屬於部門骨幹,非常搶手。
  3. 產品運營序列 P: P3-P11 產品和運營崗,對應阿里高1-1.5級序列 百度p3=阿里P4-P5之間。
  4. 後勤支援部門 S: S3-S11主要是公共、行政、渠道等等,晉升比較困難)
  5. 管理序列 M: M1-M5每一級又分為2個子級 M1A、M1B , 最低的是M1A,至少是部門二把手了,李彥巨集是唯一的M5,其實從M3開始就有機會加入E——star,類似於阿里的合夥人會議,屬於最高戰略決策層。
  6. (百度技術級別及對應薪酬)

02 薪資

  1. 百度薪資結構:月薪×14.6(12+0.6+2),其他崗位月薪×14;T5以上為關鍵崗位,另外有股票、期權;T5、T6佔比最大的級別,T8、T9佔比最小;級別越高,每檔之間的寬幅越大。
  2. 百度是一家業務定性,內部穩定,金字塔形的成熟公司。也就是說,大部分事情都是按部就班、駕輕就熟,所有人都比較輕鬆、穩定、舒服,尤其是對老員工而言。但是對於新員工來說,這意味著成長空間的極度壓縮,機會少,上升慢。
  3. 百度工資高,福利好,但是這麼多年期權已經基本發光了,只有總監以上才有,幾十股幾百股就算多了。問題就來了,百度新老員工的期權數量太懸殊,據說到百度樓下停車場一看,開卡宴的都是老員工,開捷達的都是新員工,其實很多新員工的貢獻比老員工大得多,但是收入反而倒掛,於是很多新人等不到3年就跳了。

03 跳槽 or 晉升

  1. 百度的晉升體系,基本上應屆畢業生應該就是T3,但是內部晉升非常激烈,這個可以理解,公司那麼大,部門和部門之間有業務競爭,那肯定也有人才競爭。
  2. 通常應屆畢業生入職1年左右能升到T4,但如果你的部門業務足夠核心,或許1年就可以了,一般三年能升T5。
  3. 從目前百度的情況來看,核心工程師集中在T5/6,但是從5/6到7是非常艱難的過程百度是很唯KPI至上的,其次部門很核心,再次老大話語權比較高,相對晉升容易些。

一般情況是分2種:

1.自己提名,當你自己覺得已經具備下一level的素質,可以自己提名,提名後進入考察期,主管設定考察期目標,考察通過順利晉升,考察不通過維持原層級不變。

2.主管提名,如果是主管提名,一般都是直接通過的,但是如果你現層級已經比較高了,那就不是直接提名這麼簡單了。

P.S.如果你能升到T7,基本上是TL的級別,寫程式碼/直接做業務的時間就很少了。 對百度晉升情況大概就是這些瞭解。

BAT級別對照表

各大網際網路公司薪資結構圖

注意,本圖是2015年的薪資結構圖,在具體薪資方面可能有較大偏差,不過基本的薪資結構不會有太大改動,所以本圖依然可以作為參考。

結語

各個公司頭銜名字都不一樣,級別的數目也不一樣;有些扁平,有些很多level慢慢升;有些薪水範圍嚴格跟級別掛鉤,有些薪水和級別並沒有絕對對應的關係。

無論你是嚮往BAT還是身居其中,把握每年的評級機會/跳槽機會,建立一條上升的職業曲線更為重要。因為,沒有變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