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阿里雲十年再出發,邊緣計算已啟航

阿里雲十年再出發,邊緣計算已啟航

開發十年,就只剩下這套架構體系了! >>>   

3月21日,阿里雲峰會北京站正式召開,邊緣計算專場邀請到了中國移動、阿里雲、英特爾等行業專家以及眾多邊緣計算行業的先行者,和觀眾分享在MEC、IoT、視訊、邊緣AI等多個方向的佈局與邊緣計算最新技術探索和實踐,引起來自運營商、硬體和晶片廠商、邊緣計算應用等眾多現場觀眾的強烈關注。

5G時代萬物智聯即將成為現實,但對於計算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低延時、大頻寬、高併發和本地化,雲、端協同計算將可能無法滿足新場景的計算需求,所以雲、邊、端三體協同成為最佳解決方案——擁有高效、實時、安全特性的邊緣計算,未來將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之一。

中國移動王軍博士:讓邊緣計算無處不在!

首先,中國移動技術部的王軍博士為大家分享了中國移動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探索和對於5G+邊緣計算未來的暢想,他認為這十年中,網路和雲是在獨立演進,互不可見。而邊緣計算,則在“管”中間插入了“邊”,是雲與網的第一次握手,同時這是阿里雲本次峰會十年再出發的關鍵一站——雲能力向邊緣的拓展。

5G時代與邊緣計算的關係,5G大頻寬、低時延的特性帶起了很多新興的行業,新興行業的發展又給邊緣計算提供了很多發展空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邊緣計算註定會因5G而興,助力5G一同改變社會,同時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

中國移動會承擔共建“連線 + 計算”新型融合基礎設施的角色,做資訊的傳遞者和加工者,基於網路/IaaS等基礎設施,提供全棧開放的服務模式,將邊緣計算的部署逐步常規化、規範化,同時打通從晶片、伺服器到微資料中心全硬體產業鏈,實現降本增效。

目前,中國移動與阿里雲在邊緣計算已經開展合作,發揮各自所長,以“基礎資源+運維保障”提供良好的“流量+生態”承載。據悉,雙方已經聯合在浙江開展試點Edge AI和邊緣vCDN,後續還會擴大邊緣計算合作規模,共同探索測試如工業網際網路、新零售等場景,共同孵化邊緣應用。 “萬物之間,希望最美!我相信經過上下游的同仁的共同努力,未來兩、三年邊緣計算一定會融入我們的生活,就像現在的4G一樣改變生活。”王軍說到。

阿里雲楊敬宇:阿里雲ENS從1.0到2.0的進化論

在5G和邊緣計算到來之後,雲、端二體協同向著雲邊端三體協同去發展,毋庸置疑,這是未來架構的新形態,楊敬宇將整個過程稱之為一場計算體系架構的巨大革命。阿里雲邊緣計算將會層層深入,直至使用者的最近一公里。

在邊緣節點服務ENS 1.0時代,阿里雲激活了覆蓋全球的邊緣基礎設施潛力,第一次將計算推進至100公里的邊緣,建立了標準、安全、多租戶的邊緣基礎設施底座。同時,這也是阿里雲第一次把飛天技術輕量化落地到大量的邊緣節點上,藉助飛天十年技術沉澱,實現效能優秀、穩定可靠的邊緣計算能力。但是楊敬宇認為這不只是起點,邊緣計算不應只是傳統IDC的簡單遷移。

今天,我們迎來了ENS 2.0。楊敬宇表示:“2.0時代,我們會打破割裂,讓ENS資料和能力與使用者的運維繫統建立全方位的連線。通過API形式,把更多能力釋放出來,讓邊緣計算應用變得更簡單,平臺去做底層的事情,使用者的運維體系更輕量。實現一鍵部署、一鍵升級、一鍵擴縮容、報警自動響應,上下游互動保障運營體系的穩健性。在付費模式上做到更加靈活彈性,做到真正的輕資產運營,快速部署、按需付費、先用後付,不需要包年鎖定資源。”

點選閱讀原文《阿里雲ENS從1.0到2.0進化論》

三體雲李幸原:邊緣計算下的音視訊雲演進實踐

三體雲是一家致力於全球實時音視訊技術創新公司,其技術總監李幸原現場分享了其在娛樂社交、教育培訓、視訊客服領域的行業應用和邊緣計算的技術實踐。李幸原表示,音視訊通訊領域對實時性、傳輸質量要去非常高,這對核心機房的壓力非常大,早期經常會收到負載的告警,同時這套方案的成本也非常高。隨著業務增長以及業務場景對互動性、音質等效果要求的逐漸升高,傳統的協議和排程方案非常難去解決大規模使用者對於音視訊服務的需求。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三體雲採用了傳輸協議優化、算力提升(硬體加速GPU)、中心下沉等一系列組合拳。據介紹,目前三體雲已經部署了100多個邊緣節點,承載了50%的使用者流量,頻寬成本下降了30%,核心負載下降40%左右,基本上很少收到機房負載的告警了。

李幸原表示:三體雲現在在做的嘗試是把核心節點的計算資源下放到邊緣上,在邊緣上將視訊合流、轉碼、錄製、切片等工作做完,在這種場景下,很多視訊流不再需要中心節點去做交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同時,也可以在邊緣上快速去享受更優秀的計算力。

拓課雲陳勇冀:邊緣計算解決了靈活部署、就近推拉流、節約成本的問題

立足於線上教育行業提供音視訊技術服務的拓課雲也為現場分享了邊緣計算在其業務場景上的應用,技術總監陳勇冀在現場表示:線上教育行業具備大規模、隨時連麥、低延遲等要求,邊緣計算為拓課雲解決了靈活部署、就近推拉流、節約成本的問題。

談到與阿里雲的合作,陳勇冀說到:“接入阿里雲ENS後,首先,我們能非常靈活的部署,根據當前的需求來動態的增加伺服器使用的數量,啟動的速度在分鐘級別。後面還能根據大資料做提前預測,做到完全無人值守;其次,如果我們要把流的傳輸質量做到足夠好,除了採用WebRTC和自研的抗丟包演算法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伺服器部署在家門口,如果按照傳統方法走,我們與不同運營商去溝通,開機房、測試、接入等流程比較複雜,ENS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使用者到邊緣節點網路延遲低至5ms,實現了全球高效的傳輸網路;最後,這也為我們節約了很多運維成本,同時在邊緣節點上部署足夠多的運算能力,在機器和頻寬上也得到足夠的成本降低。”

基於英特爾平臺技術的創新應用

英特爾李進文在基於英特爾平臺技術的創新應用談到:5G具有大頻寬、高可靠、萬物互聯三個特點,同時互聯的數量級別會是上千億,這麼大的連線帶來的資料量也會十分龐大,如果把全部資料放到中心,中心、頻寬、成本的壓力都會非常大,這就是我們需要邊緣計算的原因。

英特爾和阿里雲在資料中心-雲端計算、大資料、AI、智慧製造、系統軟體等方面進行了更加緊密的合作。同時,視訊雲市場有大量的場景可以與邊緣計算聯合應用,比如競技直播、媒體分析、逼真沉浸式的體驗等。李進文表示:“一切都是智慧和連線的,我們相信在5G智慧城市、視訊雲市場、智慧製造等場景之外,邊緣計算會在更多場景中發揮作用。”

阿里雲劉浩然:Link IoT Edge - 讓物聯智慧更近一步

近幾年,物聯網應用逐步走進了生產、生活之中,物聯網和雲端計算的結合也更加緊密,然而物聯網行業面臨很多痛點,比如:存量裝置如何能零改造快速上雲?斷網情況下業務中斷怎麼辦?原始海量資料上雲成本高,低延時快速響應以及資料隱私等安全性問題,這些痛點如何解決,阿里雲產品專家劉浩然在《Link IoT Edge - 讓物聯智慧更近一步》中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Link IoT Edge把雲端能力下沉到邊緣,用雲端能力解決本地的問題,專注於提供物聯網安全防護下的裝置連線服務、裝置管理服務、裝置聯動服務,賦能各類物聯網場景和行業開發者。

在這種體系架構下,Link IoT Edge提供一體化的運維手段、端到端的開發工具、場景應用以及裝置驅動等等能力。首先Link IoT Edge是一款雲邊一體產品,有云端記憶體服務,也有邊緣側的SDK,它集成了安全、儲存、計算等超過10款雲產品,可以十分方便地在邊緣訪問雲服務;再次,目前已經有超過10種場景解決方案成熟落地,包括園區、人居、工業等多個物聯網領域;最後,物聯網場景是非常碎片化的,生態化非常重要,目前Link IoT Edge已經支援30多種硬體,包括覆蓋x86、ARMv7、ARM v8等主流晶片架構的主流平臺。

在未來,Link IoT Edge會強化軟硬體生態,加速邊緣業務整合,持續提升業務執行效率,幫助更多企業實現高效創新。

萬物互聯5G時代已經到來,阿里雲邊緣計算又會和行業生態、應用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


原文連結
本文為雲棲社群原創內容,未經